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2)
2023(14674)
2022(12139)
2021(11262)
2020(9104)
2019(20830)
2018(20515)
2017(38808)
2016(21237)
2015(23902)
2014(24103)
2013(23321)
2012(21714)
2011(19894)
2010(20534)
2009(19048)
2008(18988)
2007(17150)
2006(15595)
2005(14381)
作者
(62594)
(52518)
(52394)
(49516)
(33601)
(25036)
(23422)
(19983)
(19926)
(18980)
(18000)
(17940)
(17265)
(16845)
(16569)
(16060)
(15423)
(15300)
(15265)
(15206)
(13378)
(12895)
(12737)
(12100)
(11808)
(11807)
(11730)
(11715)
(10593)
(10305)
学科
(92141)
经济(92028)
管理(59756)
(55956)
(44776)
企业(44776)
方法(33530)
数学(28086)
数学方法(27459)
中国(27451)
(26599)
地方(25250)
业经(22661)
(20833)
(20404)
(18699)
农业(17989)
(16175)
金融(16169)
(16169)
银行(16144)
(15947)
贸易(15930)
(15657)
理论(15539)
(15356)
环境(14961)
(14089)
(13973)
技术(13664)
机构
学院(307899)
大学(304286)
(121049)
经济(118211)
管理(111812)
研究(110798)
理学(94526)
理学院(93310)
管理学(91277)
管理学院(90707)
中国(84190)
科学(68441)
(66400)
(58962)
(56955)
(51675)
研究所(51325)
(49680)
中心(49502)
财经(44969)
(44551)
师范(44111)
业大(43716)
北京(42637)
(40598)
(40432)
(39863)
农业(39838)
经济学(36315)
师范大学(35516)
基金
项目(199461)
科学(156964)
研究(147486)
基金(141926)
(124332)
国家(123278)
科学基金(104649)
社会(92770)
社会科(87863)
社会科学(87841)
(80098)
基金项目(74065)
教育(68473)
(67330)
自然(66586)
自然科(64936)
自然科学(64916)
自然科学基金(63665)
编号(60021)
资助(58654)
成果(49956)
(48009)
重点(46202)
课题(44250)
(43111)
(41667)
(39461)
创新(39031)
发展(38089)
国家社会(37826)
期刊
(147889)
经济(147889)
研究(94389)
中国(70321)
(49532)
学报(47095)
科学(45707)
(44926)
管理(44518)
教育(40390)
大学(36285)
学学(34039)
农业(33519)
(31385)
金融(31385)
技术(28278)
业经(25570)
经济研究(22697)
财经(21886)
问题(18928)
(18889)
(17569)
(15173)
(14603)
科技(14531)
资源(14497)
统计(14224)
技术经济(14185)
商业(13740)
世界(13728)
共检索到484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钢华  保继刚  
旅游度假区作为开展度假旅游活动的专业化区域,是我国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是目前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鲜见关于开发模式变迁的系统讨论和理论解释。文章指出,亚龙湾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经历了由"政府主导"模式到"企业主导"模式再到"政府主导、企业配合"模式的转变;并明确指出开发模式的变迁存在路径依赖。文章在探讨理解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两种不同进路的基础上,采纳"道路分岔口"的进路,并整合制度费用理论,提出了解释开发模式变迁路径依赖生成机制的基本命题,并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在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保继刚  
三亚亚龙湾度假区是我国首批12个国家级度假区中,唯一一个采用企业化开发运营模式并获得成功的度假区。亚龙湾模式对于我国度假区管理体制探索和创新,以及新时期度假区开发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和示范意义。本文通过长期深入的案例调研,在掌握大量翔实的历史信息和访谈资料基础上,廓清了亚龙湾模式的核心特征,即企业主导开发,政府有限介入,政企沟通合作。研究有助于明确亚龙湾开发中政府和企业的权利边界和各自的角色定位,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度假区治理结构。文章同时指出了亚龙湾模式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讨论了亚龙湾模式对于亚龙湾成功开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涛  王苑  
近些年来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度假文化在中国扎根滋长,在此趋势下,一些热点旅游城市已鲜有角落未被资本涉足,资本的铺陈使原本位于滨海的海湾资源快速纳入城市消费空间体系。文章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基于福柯权力空间视角,构建了"利益主体博弈一权力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城市滨海空间开发中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关系进行了剖析,解释了在权力网络下,旅游城市滨海空间生产的过程、特征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其开发过程中经历了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政企合作三个阶段,形成基于利益联盟的竞合关系:宏观上是战略含伙人,微观上又存在着权力制衡。游客追求一种臆想中的、已经发生异化的原真性,开发企业以一种"文化经纪人"的方式,将空间商品化,打造现代化的旅游度假区和度假文化。游客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村民的思想变化,发生文化涵化的过程。目前,亚龙湾度假区整体建设已经较为成熟,而政府大力推进的海棠湾度假区势必与之发生竞争,未来,亚龙湾需要在保留彝族文化原真性的同时,考虑结合建设国家自贸区、自贸港的契机,焕发新一轮空间生产的活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袁俪菲  
康养旅游作为蓬勃发展的新型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能有效盘活林业资源,提升林业经济效益。以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景区内部的开发现状以及相关旅游活动,利用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在生态环保、管理体系、宣传力度等方面一系列建设性发展策略,以促进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康养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茂彬  陈佩珍  姜婷婷  于泳  顾云峰  
亚龙湾位于海南岛最南端 ,是我国著名的国际度假旅游胜地。蝴蝶谷内天然次生林的面积虽不大 ,但地理位置独特 ,蝴蝶区系丰富 ,共收集到蝴蝶 181种 ,隶属于 11科 114属 ,其中新亚种 1种 ,海南特有的 9种 ,珍贵种 5种 ,观赏价值高的 2 6种 ,优势种 2 9种。在世界动物区系中 ,分布在东洋区的有 149种 ,占亚龙湾蝴蝶种数的 82 .32 %。亚龙湾蝴蝶谷内设蝴蝶展览馆、网式蝴蝶园、天然蝴蝶园和繁育室等配套设施 ,整个蝴蝶谷布局合理 ,科普功能全 ,观赏效果好。网式蝴蝶园巧妙地利用了天然的古藤、龙血树等热带植物和溪流 ,从而提高了蝴蝶园的生态效应。同时人工蝴蝶园和天然蝴蝶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海鹰  黄崇利  曾小红  
探索符合生态旅游内涵和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方面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现有研究多偏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设施建设等开发管理内容,基于经营管理主体的视角对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框架、方法和手段进行的研究十分鲜见。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在实践中构建了以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为依托,以系统化、国际化、人本化管理理念为指引,以准军事化+标准化体系+游客满意系统为内容,以协调和创新化经营管理方式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式经营管理模式。该经营管理模式特征主要包括: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景区内涵式、特色化发展的"指南针";高效能的综合管理体系为景区提供良好的技术和服务支撑;科学研究和综合化人才培养是景区持续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国华  郑奔  周永章  
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出已二十多年,但环境仍在恶化,贫富差距在继续拉大,发展模式仍没有大的改观,我们似乎在传统发展模式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在于形成了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本文从发展模式变迁的路径依赖着手,分析了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并提出了发展模式的创新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宇波  侯芮  
在比较政治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分析制度变迁的重要概念。按照历史制度主义的观点,路径依赖常常被视作是导致制度稳定的原因。事实上,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的重要模式之一,包含了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路径依赖,超越了基于断裂均衡的狭义路径依赖模式,既能解释断裂均衡,也能解释渐进转型。分析多种要素的、更为开放的路径依赖模型,拓展了制度变迁的内涵和模式,实现了制度持续和制度变迁的联结,解释了制度变迁中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因素的统一,处理了结构性和个体性层次矛盾,实现了制度变迁中决定论和偶然性的统一。路径依赖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探索,完善了制度变迁模式的谱系,形成多元共存的制度变迁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金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以及美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网红民宿快速发展,整体而言,民宿业的发展对于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各地的民宿产业逐渐兴盛起来,本文采用RMP模型对三亚亚龙湾博后村民宿产业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亚龙湾博后村虽然已经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及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但仍存在民宿产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民宿同质化竞争严重、周边五星级酒店竞争激烈、民宿产业淡旺季差异较大等现象,建议从加强民宿产业市场培育和拓展、加强产业链延伸,打造多业态、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三个方面来促进亚龙湾博后村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月平   赵昕  
海洋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重要支柱产业,亦是热带、亚热带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西岛拥有热带岛屿所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对游客非常具有吸引力。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考察等方法深入了解西岛现状,并对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从地理位置和特征、气候条件、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其日后的旅游开发战略目标和旅游开发对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健  
在避寒疗养资源条件上,攀枝花市与低纬度滨海型、海岛型亚类城市相比,具有相当的可比性。经倾力打造,有望成为国内以阳光避寒疗养度假为主题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并成为国内内陆山地河谷亚类"5S"阳光避寒疗养度假旅游区的典型代表。攀枝花市有四种阳光避寒度假旅游开发模式,期望对其他城市旅游业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彦  曹云华  
二十年来,东亚机制经历了从"10+1"、"10+3"、"10+6"、"TPP"、"RCEP"的机制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东亚机制从最初的"10+1"机制重新回归"升级版"10+1机制,出现了明显的路径依赖。东亚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它的出现对东亚经济合作未来的发展可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楼枫烨  
本文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社区传统文化、就业心理、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案例社区相对保守的就业心理和落后的受教育水平是其在旅游大开发进程中日益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在没有外来制度干预下,社区就业心理转变和就业能力提高都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案例社区在旅游大开发过程中日益边缘化的趋势难以改变。"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海南少数民族社区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转变过往以"度假酒店+地产+高尔夫"的飞地旅游发展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俊  
三亚的海滨旅游城市化现象在国内具有典型性。通过回顾三亚近20年来城市发展历程,系统考察了海滨旅游推动下三亚城市发展的总体特征,发现尽管三亚城市经济增长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城市经济基础仍相对薄弱,由于缺少旅游相关产业的支撑,旅游收入漏损严重;城市经济波动性明显,经济系统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经济结构、消费结构、主客文化、居住空间等愈益显现出二元性特征,相对超前的旅游业和相对滞后的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志国  
农村集体经济传统为共享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壤,乡村是旅游经济开发的热土和蓝海,未来将会以数以万亿的经济规模。为了有效解决乡村旅游资源过剩,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利益共享、民主管理原则,在创新共享理念,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依托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共享经济来推动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