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02)
2023(18343)
2022(16112)
2021(15055)
2020(12956)
2019(29733)
2018(29713)
2017(57962)
2016(32150)
2015(36589)
2014(37016)
2013(36485)
2012(34209)
2011(30785)
2010(31233)
2009(29098)
2008(29182)
2007(26238)
2006(23180)
2005(20657)
作者
(95307)
(79335)
(78958)
(75486)
(50881)
(38197)
(36112)
(31106)
(30012)
(28871)
(27229)
(26734)
(25501)
(25285)
(24895)
(24417)
(24142)
(23608)
(22881)
(22872)
(19984)
(19856)
(19500)
(18185)
(17879)
(17861)
(17653)
(17631)
(16163)
(16090)
学科
(130357)
经济(130193)
管理(93169)
(88823)
(73991)
企业(73991)
方法(60150)
数学(50824)
数学方法(50154)
(36787)
(35515)
中国(34423)
(29127)
业经(28630)
地方(28410)
(25798)
农业(24240)
(24178)
贸易(24167)
(23402)
理论(23148)
(22163)
财务(22071)
财务管理(22016)
(21192)
企业财务(20821)
(20341)
银行(20273)
(19391)
金融(19381)
机构
大学(463913)
学院(463116)
(181665)
管理(178463)
经济(177342)
研究(158569)
理学(153054)
理学院(151237)
管理学(148485)
管理学院(147626)
中国(118678)
(100042)
科学(99544)
(86681)
(81708)
(80336)
研究所(73957)
中心(72185)
(71429)
业大(70102)
财经(68350)
北京(63675)
(63203)
农业(63025)
师范(62578)
(61793)
(57428)
(57253)
经济学(53584)
财经大学(50329)
基金
项目(305840)
科学(238111)
研究(222505)
基金(219365)
(191470)
国家(189851)
科学基金(161272)
社会(137053)
社会科(129568)
社会科学(129529)
(119767)
基金项目(116088)
自然(105968)
自然科(103428)
自然科学(103399)
教育(103051)
自然科学基金(101529)
(101314)
资助(92366)
编号(92290)
成果(76566)
重点(68459)
(67478)
(65235)
课题(64230)
(61914)
科研(58432)
创新(57769)
教育部(57223)
大学(56790)
期刊
(205166)
经济(205166)
研究(137225)
中国(91084)
学报(76079)
(73267)
科学(68571)
(67251)
管理(64750)
大学(56622)
教育(53743)
学学(53081)
农业(49642)
(42010)
金融(42010)
技术(40014)
业经(33776)
财经(33235)
经济研究(31630)
(28369)
问题(27096)
(26151)
图书(25384)
(22585)
技术经济(22565)
理论(21656)
(21436)
统计(21219)
科技(21114)
现代(20567)
共检索到694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可石  刘彬蔚  王安杰  
在当代以旅游发展为主的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政府、企业、公众与设计师等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大量的利益矛盾与博弈现象,合理处理矛盾、平衡各方利益是维护社会和谐,增强规划可实施性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对西藏鲁朗地区旅游小镇规划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深度剖析,从责任主导角度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探索"总设计师负责制"的控制程序和协调机制,继而探讨了设计师责任主导下的旅游小镇发展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刘吉祥  肖龙珠  
近年来我国旅游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发展同质化,"千镇一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空间肌理和传统特色文化被忽视甚至被践踏等严重问题。现阶段的旅游小镇发展策略是不可持续的。在城市设计中,价值观的确立应属于"顶层设计"的范畴。人文主义是众多学科的固有本源和应有之义,在城市学科领域,人文主义是一种强调城镇发展应以人为本,并着重历史文脉、特色文化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文章以西藏鲁朗旅游小镇城市设计项目为例,从整体生态格局的营造、历史文脉的探寻与继承、公共开放空间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刘吉祥  肖龙珠  
近年来我国旅游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发展同质化,"千镇一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空间肌理和传统特色文化被忽视甚至被践踏等严重问题。现阶段的旅游小镇发展策略是不可持续的。在城市设计中,价值观的确立应属于"顶层设计"的范畴。人文主义是众多学科的固有本源和应有之义,在城市学科领域,人文主义是一种强调城镇发展应以人为本,并着重历史文脉、特色文化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文章以西藏鲁朗旅游小镇城市设计项目为例,从整体生态格局的营造、历史文脉的探寻与继承、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塑造以及促进共同参与四个层面论述了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小镇的可持续城市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城市设计提供启迪。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可石  魏世恩  马蕾  
近几年国家对城市规划领域专业化、规范化的改革力度逐渐加大,"设计师负责制"也成为行业改革探索的话题之一。对"设计师负责制"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并以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为例,介绍其全程采用的"总设计师负责制"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主要职能,并与传统规划组织体系比较,认为"总设计师负责制"在统一设计风格、全程管控设计质量、平衡各方利益上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因此对行业改革极具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可石  魏世恩  马蕾  
近几年国家对城市规划领域专业化、规范化的改革力度逐渐加大,"设计师负责制"也成为行业改革探索的话题之一。对"设计师负责制"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并以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为例,介绍其全程采用的"总设计师负责制"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主要职能,并与传统规划组织体系比较,认为"总设计师负责制"在统一设计风格、全程管控设计质量、平衡各方利益上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因此对行业改革极具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晓丽  周金泉  陈丽琴  
全域旅游是新阶段旅游发展总体战略,旅游小镇作为全域旅游架构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本着全域旅游的理念进行谋划。以海口演丰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现阶段旅游小镇在景点、景区、景观的开发模式下,出现了两极分化和动力不足的潜在问题;全域旅游的提出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确立全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探索统筹布局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路径是未来必然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晓丽  周金泉  陈丽琴  
全域旅游是新阶段旅游发展总体战略,旅游小镇作为全域旅游架构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本着全域旅游的理念进行谋划。以海口演丰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现阶段旅游小镇在景点、景区、景观的开发模式下,出现了两极分化和动力不足的潜在问题;全域旅游的提出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确立全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探索统筹布局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路径是未来必然的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云  
目前,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旅游规划界的热点问题。旅游小镇由于其规划尺度小、当地居民根植性强、规划开发与社区发展关系紧密,因此研究中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在小镇空间尺度上,讨论公众参与在旅游规划中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原则,构建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的理论模型,提出规划的框架和具体操作步骤,并以金门金湖镇为例,具体分析规划各阶段居民参与的内容、形式,经由个案阐述操作经验得出决策者、规划者、当地居民和其他相关人员在参与型旅游规划步骤中的角色与功能,以期能为具资源潜力的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兴国  张东强  
[目的]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发展模式备受关注。文章以正在创建的云南省一流特色小镇"施甸摆榔金布朗风情小镇"为例,在充分挖掘、总结施甸布朗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区文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为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施甸布朗族文化资源及其传承与保护现状进行调查,挖掘、整理和总结施甸布朗族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出现的问题。[结果](1)施甸布朗族拥有祭祀、婚嫁、民间故事传说、原生态歌舞、传统服饰及生产生活习俗等六大类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且每一大类民族文化资源均有其独特的表现特征;(2)施甸布朗族文化在发展与传承中面临文化元素弱化、失传、异质化、散失以及文化传承人处于文化传承与维持生计的两难境地等5个方面的问题;(3)基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条件,根据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施甸布朗族文化乡村旅游"五个一"整合开发模式。[结论]少数民族地区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的较好模式之一,也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立国  刘沛林  李强  邓运员  李伯华  
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城镇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形成、旅游要素配套、旅游管理保障、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社区参与和旅游创意利用八个方面,构建了旅游小镇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旅游小镇成熟度综合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以首批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发展状态整体处于近成熟早期,且12个旅游小镇发展状态差异明显;(2)八项准则层的发展状态也有较大差异,旅游社区参与度和旅游环境保护度发展较好,而旅游创新利用低;(3)33项指标内部差异较大,资源价值挖掘和社区居民参与度已趋于成熟,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度、特色文化项目开发、内部交通配套特色度等7项指标则处于发展中期;(4)案例研究初步证明了构建的旅游小镇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计算函数的可行性,能够较好描述旅游小镇发展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立国  刘沛林  李强  邓运员  李伯华  
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城镇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形成、旅游要素配套、旅游管理保障、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社区参与和旅游创意利用八个方面,构建了旅游小镇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旅游小镇成熟度综合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以首批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发展状态整体处于近成熟早期,且12个旅游小镇发展状态差异明显;(2)八项准则层的发展状态也有较大差异,旅游社区参与度和旅游环境保护度发展较好,而旅游创新利用低;(3)33项指标内部差异较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利娟  张建忠  
特色小镇建设是国家提出的一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形式。2016年山西省三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阳城县润城镇便是其中之一。润城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具备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结合驱力理论、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和昂普分析理论,从开发目的、资源分析、市场形象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梳理润城镇古堡型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开发思路,并提出打造仿古式文化旅游度假景区,开发新型旅游产品;活化古堡空间功能,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借助节庆、赛事和民俗演艺活动,搭建复合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平台;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利益共享等润城镇古堡型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策略。以期为山西省及其他类似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林  刘烊铭  
促进农民福利改善和共同富裕是政府主导乡村旅游开发的根本目的,而收入的持续增加是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农民核心利益。从农民收入结构角度出发,以云南KY小镇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实践为例对其收入效应和利益保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主导乡村旅游开发短期内可以增加平均意义上的农民收入,但却难以持续,而社区赋权、个体赋能和治理结构优化是农民利益保护的关键举措。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天抒  袁奇峰  黄哲  
目前我国旅游城镇的开发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或企业行为,大企业、大资本的开发对本地社区机会的排斥,导致了旅游发展与本地居民生计的脱离,本地社区处于旅游产业利润末端,无法参与到旅游城镇开发的价值财富分配中。本文聚焦汤山本地社区在参与城镇旅游开发中如何分享旅游红利的问题,选取汤山老街、安置社区、汤家家、七坊为代表案例,从中总结"旧城镇老街社区""拆迁安置社区"、"新农村旅游社区"三种不同的参与模式,并基于本地社区参与经济利益分配视角,分析这三种模式给本地社区居民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以期为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贡献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嘉丹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深受国家与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党和政府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以大力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森林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特殊表现形式,主要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特色,结合生态文化与生态景观,致力于打造生态化集旅游、文化、社区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文章从森林小镇的概念及意义出发,探讨森林小镇的经济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并针对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的原则、思路及策略进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