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7)
- 2023(10919)
- 2022(9192)
- 2021(8563)
- 2020(7128)
- 2019(15998)
- 2018(16007)
- 2017(30065)
- 2016(16893)
- 2015(18733)
- 2014(18913)
- 2013(18528)
- 2012(17179)
- 2011(15509)
- 2010(15562)
- 2009(14275)
- 2008(13970)
- 2007(12755)
- 2006(11270)
- 2005(9816)
- 学科
- 济(65251)
- 经济(65156)
- 业(40825)
- 管理(40331)
- 农(29658)
- 企(28561)
- 企业(28561)
- 方法(26083)
- 数学(21979)
- 数学方法(21671)
- 农业(19653)
- 中国(18138)
- 学(16244)
- 地方(16157)
- 业经(15892)
- 财(15703)
- 贸(14846)
- 贸易(14843)
- 制(14557)
- 易(14506)
- 理论(11243)
- 发(10871)
- 体(10662)
- 银(10608)
- 银行(10570)
- 融(10340)
- 金融(10332)
- 行(10156)
- 出(9576)
- 环境(9012)
- 机构
- 学院(235054)
- 大学(232162)
- 济(87821)
- 研究(86165)
- 经济(85547)
- 管理(83021)
- 理学(70603)
- 理学院(69640)
- 管理学(68134)
- 管理学院(67701)
- 中国(64683)
- 科学(56979)
- 农(52960)
- 京(50776)
- 所(45169)
- 财(41414)
- 研究所(41278)
- 农业(40970)
- 业大(40356)
- 中心(39763)
- 江(38263)
- 范(34233)
- 师范(33738)
- 财经(32071)
- 北京(31645)
- 院(31633)
- 省(30433)
- 州(30258)
- 经(28971)
- 师范大学(26888)
- 基金
- 项目(161003)
- 科学(124313)
- 基金(114137)
- 研究(114018)
- 家(102350)
- 国家(101452)
- 科学基金(84483)
- 社会(70823)
- 社会科(66662)
- 社会科学(66643)
- 省(65829)
- 基金项目(60638)
- 自然(55687)
- 划(55080)
- 自然科(54303)
- 自然科学(54279)
- 自然科学基金(53289)
- 教育(51687)
- 资助(47468)
- 编号(45874)
- 成果(37393)
- 重点(36756)
- 发(35979)
- 部(34273)
- 课题(33501)
- 创(32167)
- 计划(31496)
- 科研(30989)
- 创新(30176)
- 性(29485)
共检索到359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群
旅游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相关利益主体面对旅游发展变化的适应情况,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表征。文章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内的汤口镇和宏村镇为案例地,采用潜在类别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聚类分析,对案例地相关利益主体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得出:旅游小城镇利益主体适应能力可分为游离式、融入式和沉浸式三种,分别约占41.06%、52.61%、6.33%,沉浸式是最理想的适应结果;旅游小城镇利益主体适应行为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行为适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心理适应,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适应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而经济心理适应却处于中等偏下,社会和环境心理适应处于中等偏上;游离式、融入式利益主体与沉浸式利益主体在经济增加、社会和谐感知、环保责任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游离式利益主体还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失衡。
关键词:
适应性评价 利益主体 旅游小城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文艺
因地域范围较小以及资金和服务设施的有限性,旅游小城镇呈现出以小城镇中心区为旅游活动集中地和形象重点展示地的特点,中心区成为旅游小城镇不可或缺的表现空间。意象是检验空间品质的有效方法,可以考察中心区空间整体性之问题。依托我国小城镇的历史背景,线形街道和点状公共空间是大多数小城镇中心区空间意象的主导元素。阳朔县城关镇意象性个案调查显示:中心区目前存在空间感知的断裂点,应以建立统一、连续而富有本地节奏特色的小城镇中心区为目标进行空间整合,以进一步促进小城镇与旅游的相互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小城镇 中心区 意象 西街 空间整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文艺 石薇
认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镇的外部空间是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起始于视觉为中心的感知。以"人—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核心,综合运用理论和案例研究分析了旅游小城镇外部空间的系统构成,并从鸟瞰、平视和仰视三个视角对典型性旅游小城镇兴坪镇的外部空间进行了分析,从视觉感知角度进一步挖掘了中国旅游小城镇的空间资源特色。
关键词:
旅游小城镇 外部空间 视觉感知 兴坪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培 马世梁 刘贺明 王勇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地带,建设小城镇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形式。根据城市形象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从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绿地规划等方面,对周窝音乐小镇规划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综合考虑武强县城区发展与音乐小镇建设的互动作用,分析了小城镇文化资源开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认为,小城镇建设应充分挖掘现有的自然资源,对各项功能用地、交通组织、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并提出融合地方文化,打造特色现代化小镇形象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此为政府制定发展小城镇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色 小城镇 建设 周窝 规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Erik Holm-Petersen 张殿恩
引言在全世界,旅游业是发展最快的经济产业。本文探讨"乡村旅游"的本质及其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一、乡村旅游的本质1844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写了《旅行即生活》。他从哥本哈根城出发,遍游欧洲,脱离城市生活的疲惫与乏味。如今,人员流动性的增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群
小城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则是推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途经。长阳县都镇湾镇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循环的快速发展时期,但仍存在经济实力较弱、优势资源未被合理开发、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发展不够深入等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特提出长阳县都镇湾镇发展乡村旅游和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小城镇建设 湖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姚 周生路 吴跃平 陈健 朱雁
基于我国目前规划体系庞杂、规划间沟通协调缺乏且矛盾冲突严重的现状,"多规合一"成为近年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多规合一"研究指导理论,以典型旅游小城镇宜兴市西渚镇为例,并以土地利用为视角,旅游规划为导向,开展了旅游小城镇"多规合一"实现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发现差异—量化差异—解决差异—促进协调"的技术思路,可有效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融合,研究成果对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俊 孙宝鼎
我国具有众多的小城镇,探讨其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小城镇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尝试构建符合小城镇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构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34个具体评价指标和因子权重。并以全国首批特色小城镇——红格镇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车震宇
依托传统的村落形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许多传统村落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旅游促进乡村地区城镇化,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时推动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有别于其他产业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在空间形态方面,既要保护和利用好原传统形态,又随着保护与开发出现新的形态变化。从近30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看,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演变是较为明显的,以周庄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车震宇
依托传统的村落形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许多传统村落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旅游促进乡村地区城镇化,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时推动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有别于其他产业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在空间形态方面,既要保护和利用好原传统形态,又随着保护与开发出现新的形态变化。从近30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看,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演变是较为明显的,以周庄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车震宇
依托传统的村落形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许多传统村落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旅游促进乡村地区城镇化,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时推动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有别于其他产业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在空间形态方面,既要保护和利用好原传统形态,又随着保护与开发出现新的形态变化。从近30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看,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演变是较为明显的,以周庄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钢
[目的]试图结合青山沟镇的自然环境和满族文化,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方法]针对满族特色小城镇建设采用文献法列举国内学者既有研究成果,鉴于其未能从满族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建立满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文章以青山沟镇为例,在分析青山沟镇发展现状、景观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找出该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制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解决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创造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将满族文化贯穿到城镇的整体景观规划当中;注重文化的时代性;注重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结合
关键词:
满族特色 小城镇 旅游景观规划 青山沟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钢
[目的]试图结合青山沟镇的自然环境和满族文化,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方法]针对满族特色小城镇建设采用文献法列举国内学者既有研究成果,鉴于其未能从满族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建立满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文章以青山沟镇为例,在分析青山沟镇发展现状、景观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找出该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制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解决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创造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将满族文化贯穿到城镇的整体景观规划当中;注重文化的时代性;注重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结合;注重公众参与,只有通过各方面的配合才能达到全面的、真正的满族特色。[结论]通过民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将青山沟镇的旅游模式由地区资源导向性转变为产品导向性,可以科学有效地建构满族特色旅游景观品牌,为促进具有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满族特色 小城镇 旅游景观规划 青山沟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陈冬梅
小城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推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途经。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之一的孝昌县小悟乡应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之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小城镇建设 优劣势 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范文艺 Noel B.Salazar
在经济新常态下,旅游消费需要更高质量的个性化、多样化和体验型的商业业态,旅游小城镇原来的商业业态必须升级换代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该文通过对Pop-up店铺这种新的商业业态的深入分析,认为Pop-up店铺能够满足我国旅游小城镇商业业态升级的要求。并且提出了我国旅游小城镇如何采用Pop-up店铺实现商业业态升级的四种具体形式,对于当前提升我国旅游小城镇的商业业态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旅游小城镇 商业业态 Pop-up店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