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6)
- 2023(15679)
- 2022(13643)
- 2021(12782)
- 2020(10683)
- 2019(24662)
- 2018(24414)
- 2017(47039)
- 2016(25564)
- 2015(28721)
- 2014(28703)
- 2013(27811)
- 2012(25242)
- 2011(22594)
- 2010(22363)
- 2009(20232)
- 2008(19494)
- 2007(16773)
- 2006(14568)
- 2005(12335)
- 学科
- 济(98267)
- 经济(98143)
- 管理(71752)
- 业(66322)
- 企(55705)
- 企业(55705)
- 方法(48635)
- 数学(41409)
- 数学方法(40819)
- 农(26091)
- 财(25290)
- 中国(25148)
- 学(23091)
- 业经(22098)
- 理论(19615)
- 制(19306)
- 地方(18892)
- 农业(17456)
- 贸(16214)
- 贸易(16206)
- 务(15923)
- 和(15847)
- 财务(15839)
- 财务管理(15804)
- 易(15715)
- 技术(15087)
- 环境(14971)
- 企业财务(14943)
- 银(14197)
- 银行(14150)
- 机构
- 大学(355570)
- 学院(354074)
- 管理(141720)
- 济(135655)
- 经济(132475)
- 理学(123680)
- 理学院(122216)
- 管理学(119743)
- 管理学院(119084)
- 研究(114905)
- 中国(83928)
- 京(75393)
- 科学(73240)
- 财(62562)
- 所(56282)
- 农(56022)
- 业大(53615)
- 中心(52665)
- 研究所(51769)
- 江(50916)
- 财经(50676)
- 范(48605)
- 师范(48082)
- 北京(47171)
- 经(46208)
- 农业(43746)
- 院(42525)
- 州(41299)
- 经济学(40613)
- 师范大学(38911)
- 基金
- 项目(250207)
- 科学(196859)
- 研究(181926)
- 基金(181411)
- 家(158263)
- 国家(156960)
- 科学基金(135483)
- 社会(113965)
- 社会科(107809)
- 社会科学(107782)
- 省(97908)
- 基金项目(96419)
- 自然(89221)
- 自然科(87144)
- 自然科学(87122)
- 自然科学基金(85541)
- 教育(84774)
- 划(82555)
- 资助(75251)
- 编号(74446)
- 成果(59464)
- 重点(55639)
- 部(54846)
- 发(52473)
- 创(51623)
- 课题(51172)
- 科研(48114)
- 创新(48068)
- 教育部(47115)
- 大学(46779)
- 期刊
- 济(144379)
- 经济(144379)
- 研究(98734)
- 中国(65992)
- 学报(57597)
- 科学(52515)
- 管理(50665)
- 农(49701)
- 财(47345)
- 大学(44103)
- 教育(42724)
- 学学(41458)
- 农业(34527)
- 技术(31453)
- 融(25170)
- 金融(25170)
- 业经(24230)
- 财经(24021)
- 经济研究(22350)
- 经(20498)
- 图书(18612)
- 问题(18599)
- 业(17217)
- 版(17012)
- 科技(16910)
- 理论(16408)
- 技术经济(15898)
- 资源(15550)
- 统计(15532)
- 商业(15109)
共检索到502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婷 李师娜
文章以镜像重构理论为指导,通过客我和主我分析视角,引入皮电心理生理数据,综合分析了旅游对退休适应阶段老年人自我重构的心理疗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客我认知方面,退休者通过凝视自然景观(梦幻之镜)、文化景观(哲思之镜)和社会秩序(规矩之镜)等大他者之镜唤醒自我,积极拓展自我的生命价值、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时,退休者通过旅游同伴(怀旧之镜)、旅游地老人(未来之镜)等小他者之镜重新建立自我与社会的联结,转变身体认知局限,形成“心不老就不算老”的自我认知。在主我反应方面,皮电心理生理数据显示,退休者在旅游镜像空间内诱发了精神愉悦感、社交怀旧感以及身体认同感。客我与主我相互协调彼此一致,自我概念由此重构。
关键词:
旅游疗愈 自我重构 退休适应阶段 老年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鹏 马耀峰 李天顺 李创新 亢雄
文章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旅游网站的基础上,以旅游体验为理想型,提出了镜像体验这一概念,认为镜像体验是对旅游体验的模拟,它们在实现路径和感知效果方面具有极强的耦合关系。潜在旅游者在虚拟旅游网站进行虚拟旅游,获得镜像体验,实现对旅游产品的"试用",从而为其旅游决策提供了参考。这为解决旅游产品"客货不可见面"的弊端寻求了思路。最后,建议旅游企业增大虚拟旅游的营销力度,扩大其在民众中的普及率,充分发挥其镜像体验的"试用性"功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纪竞垚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探讨了中国城市老年人退休适应状况,并结合中国退休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验证并拓展了退休适应综合模型,构建了本土化的老年人退休适应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研究显示,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能够较好地适应退休生活,但具有群体差异。城市老年人中受教育程度较高、健康状况较好、有配偶、有经济上的养老规划、退休后选择继续工作或退休前为中高层管理者拥有更好的退休适应状况。同时,文章验证了本土化退休适应综合模型。结果显示,个体和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皆影响中国城市老年人的退休适应。此外,基层管理者的适应状况较差,需要在政策和实践层面重点关注该类群体的退休适应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兴洋 刘涛 谢小凤 黄雷 张凤英
在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寻求治疗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有效疗愈手段,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回忆疗法,以过往旅游经历作为回忆内容,采用3个现场实验验证其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疗愈作用。其中,实验一检验回忆过往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疗愈效果及作用机制;实验二进一步对比不同回忆内容的疗愈效果差异;实验三验证不同时期的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回忆过往旅游经历一方面通过提升积极情绪增强老年人当下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存在意义感增强老年人回溯幸福感,对老年心理问题具有疗愈作用。此外,相比于回忆过往生活经历,回忆过往旅游经历尤其是早年旅游经历的疗愈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不仅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探讨了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剖析了旅游对个体生命的整体意义,还证明了旅游经历在心理问题治疗领域的重要价值,为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提供了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华磊 王辉 胡浩钰
文章从代际支持视角出发,建立一个可以模拟不同延迟退休情景下历年老年人福利变化的动态优化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在当前待遇确定型养老保险制度下实施延迟退休方案,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善老年人福利,反而可能会损害老年人现有福利。文章认为,若要促使延迟退休方案实现帕累托改进,主要有两个思路:其一,将养老保险制度由待遇确定型调整为缴费确定型,从而促使延迟退休政策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福利;其二,在不改变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延迟退休方案的实施应与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并举,即引入转移支付机制,把延迟退休改善的社会福利部分补偿给老年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生龙 郎晓娟
文章基于2010、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中国退休政策在男女退休年龄上的规定,使用断点回归设计,探讨退休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检验退休影响健康的机制。研究发现,退休对男性的健康影响不显著,而对女性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的影响,主要原因是退休后女性增加了锻炼的频率;虽然男性的锻炼频率在退休后也有所增加,但退休后男性超重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这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锻炼的健康效应。文章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当前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以应对人口
关键词:
退休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断点回归设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昌江 王 颖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全球性的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我国也已经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近年来,老年人可支配的收入逐年提高,其闲暇时间增多,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这些因素都刺激了老年人旅游需要的增长,因而,老年旅游市场是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我国旅游业专门从事老年旅游的企业和组织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老年旅游市场的需求。所以,分析老年人消费的特征,开发适应老年旅游市场需要的产品,研究对老年人的促销策略,则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旅游业整体效益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老年人 旅游市场 旅游产品 潜在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相森 谢强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劳动供给结构恶化以及养老保障基金缺口增大等问题越加严峻。为应对这些问题,学术界与政界建议推出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政策形式。我国老年人的退休行为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此问题的答案是制定有效的延迟退休政策的基础和依据。为此,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建立probi t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经济类及经济类因素对我国老年人退休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非经济类因素中教育水平对老年人退休的影响最为明显,经济类影响因素中家庭净收入对老年人退休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而且,城市和农村老年人退休行为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老年人退休 养老保险 老龄化 教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张光赢 张婧文
在人口老龄化与经济转型背景下,增进对劳动者退休过程的认识有利于完善老年人就业及退休政策。应将退休过程视作连续轨迹进行研究,并充分考虑人群异质性与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对其影响。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4年生命历程调查中的工作史数据,采用序列分析方法识别出中国城镇男性老年人典型退休轨迹(60岁退休型、55岁退休型、提前退休型、长期失业型和非正规就业型)和女性老年人典型退休轨迹(50岁前退休型、55岁退休型、长期失业型和非正规就业型)。通过比较代际间退休轨迹分布的离散程度差异发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老年人退休轨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和性别差异,女性轨迹的多元化程度更高,男性轨迹随代际递增的多元化趋势更为明显。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雅慧 叶俊廷
高龄社会即将来临,加上提早退休的情况,台湾高龄者退休生涯转换的历程是值得探究的议题。以质性研究的方法,针对30位成功老化者进行半结构式的访谈,其目的是要了解他们退休生涯转换的历程。研究结果:受访者在退休前的期待与担忧,会形成积极规划与缺乏准备两种不同的取向;退休生涯转换时期的途径,包括计划型、延续型与重新调适型;退休生涯的稳定期,涵盖生理健康、心理安适、活跃的社会参与以及灵性层面的成长;在经历退休生涯转换的历程后,受访者以积极进取、维持既有的生活方式,以及把握时下等三种方式继续未来的退休生涯。研究结果可提供高龄者退休生涯调适的谘商与辅导,以及高龄学习活动规划的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海青 孙祁祥
自20世纪70年代起,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理论角度看,简单的、拥有强假设的生命周期模型并不能证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行为存在影响,但在放松完善资本市场、养老金精算公平、个体寿命确定等假设,以及加入更多参数以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可以在理论上被证明,虽然其影响的方向并不确定。从实证角度看,虽然所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存在很大差别,但大部分研究得到了一致结论,即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方向,包括在模型中加入更多个体偏好参数和国家制度参数,以及在实证中对研究群体进行拓展,从而对制度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老年人 退休 评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灵云 谢孝忍
基于上海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调查数据,对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有退休工资、其他老人工作影响等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其他老人工作影响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本文的政策建议:鉴于上海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比例较高,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使其"老有所为"。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有关就业政策时应当加以考虑。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上海市 再就业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道宇
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阶段问题理应在新课改背景下接受概念重建。依据体验哲学,教学阶段在逻辑上可以区分为个别化、普遍化和应用化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功能共同体,每个阶段都有其它阶段所不可替代的功能:个别化阶段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体验去掌握范例性的"个别对象";普遍化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现象学还原去掌握事物的共相;应用化的根本任务在于以其所学去解释世界,去改造世界。
关键词:
教学阶段 体验 个别化 普遍化 应用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夏丽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中,"新老年人"参与旅游消费的人数占比近年来大步提升,成为了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本研究以退休老年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聚焦老年角色与社会参与,运用活动理论对老年个体旅游行为的发生机制及旅游体验的意义建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与青年群体不同,老年人参与旅游消费是对生活世界角色丧失与情感需求不满的一种积极反抗,个体通过旅游世界中他人互动的反馈及环境刺激的感知来重建积极的社会角色,进而在旅游参与活动中重塑自我形象及重建自我认同。老年旅游消费的研究不仅能为老年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指导,更重要的是对促进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运来 李跃东
虽然老年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旅游市场之一,但我国在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开拓方面仍然存在很大欠缺,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老年人旅游动机的深入了解。鉴于国内缺乏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本文在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文本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老年人旅游动机进行了再次归类。研究发现大陆老年人旅游动机分布不均衡和多元交叉性,追求美与异动机和身心健康动机共占总动机量60%以上。思乡动机最微弱,这与以往很多国内学者的认识不同。进一步对比研究表明大陆老年人最普遍的旅游动机与台湾及国外老年人有所不同(其主要旅游动机为休闲放松),大陆老年人旅游存在爱国主义动机,这一点与国外、台湾地区老年人都不同。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动...
关键词:
老年人 旅游动机 内容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