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9)
2023(9082)
2022(7732)
2021(7167)
2020(5807)
2019(12901)
2018(12425)
2017(24159)
2016(13117)
2015(13929)
2014(13650)
2013(13213)
2012(12182)
2011(11052)
2010(11081)
2009(10284)
2008(10080)
2007(9000)
2006(8255)
2005(6865)
作者
(38349)
(32099)
(31954)
(30145)
(20388)
(15631)
(14360)
(12486)
(12146)
(11394)
(10966)
(10685)
(10552)
(10043)
(9961)
(9890)
(9663)
(9564)
(9500)
(9219)
(8163)
(7643)
(7632)
(7443)
(7366)
(7151)
(7140)
(6967)
(6456)
(6437)
学科
(49433)
经济(49273)
管理(36564)
(35517)
(28169)
企业(28169)
方法(21524)
(17548)
数学(16527)
数学方法(16332)
中国(13771)
(13672)
业经(13191)
农业(11612)
(10982)
(10897)
贸易(10895)
(10630)
(9755)
地方(9673)
理论(9220)
(9205)
环境(8449)
(8386)
(7720)
财务(7705)
财务管理(7695)
技术(7594)
及其(7566)
企业财务(7324)
机构
学院(185828)
大学(182194)
(74554)
经济(73052)
管理(72371)
研究(64172)
理学(62817)
理学院(62092)
管理学(61070)
管理学院(60727)
中国(47481)
科学(41245)
(37481)
(37429)
(34980)
(32371)
业大(30776)
研究所(29667)
农业(29616)
中心(29127)
(27977)
财经(27584)
(25565)
师范(25238)
(25034)
北京(23228)
(23166)
经济学(21999)
(21850)
(20450)
基金
项目(128161)
科学(101393)
基金(94327)
研究(89757)
(84274)
国家(83525)
科学基金(71102)
社会(60340)
社会科(56160)
社会科学(56142)
基金项目(50602)
(50355)
自然(47181)
自然科(46080)
自然科学(46065)
自然科学基金(45296)
(42727)
教育(40236)
资助(37986)
编号(35125)
重点(28697)
(28254)
(27803)
成果(27052)
(26539)
科研(24763)
创新(24719)
国家社会(24550)
课题(24221)
计划(24135)
期刊
(83054)
经济(83054)
研究(50676)
(34127)
中国(33846)
学报(32460)
科学(30514)
(24812)
大学(24065)
管理(23851)
学学(23145)
农业(22993)
(16431)
金融(16431)
教育(15958)
业经(15477)
经济研究(13597)
财经(12938)
技术(12277)
(11435)
(11116)
问题(10977)
(9800)
(9698)
资源(9084)
(9047)
科技(8995)
商业(8982)
业大(8631)
技术经济(7867)
共检索到267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振礼  
旅游事业的发展对接待地的社会状况必然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会对旅游业发生作用。因此旅游实践与旅游科学理论都要求对旅游的社会影响给予更大关注。但是,这种研究比之于旅游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所涉及的方面更广,层次更深,调查难度更大,分析方法尚待探索,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旅游科学发展更高阶段的标志。尽管如此,笔者不自量力,于1991年夏在野三坡风景区进行了调研尝试。本文即此次调研的初步报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慧颖  吴建华  
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近年来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回顾国内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对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基础理论和主要内容作了重点而详尽的介绍 ,并就我国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赵平  
再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野三坡旅游发展跟踪调查□刘赵平一、野三坡概况及历史材料简介野三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境内,北部和北京房山接壤,距北京市中心约100公里。由于交通和历史方面的原因,这里虽毗邻首都,长期以来却与外界隔绝,在80年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申葆嘉  
一、前言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来看待,发展旅游事业主要着眼于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但是,旅游活动的实践告诉我们,旅游现象远比人们所能认识到的要复杂得多。旅游活动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已经给旅游接待地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而与日俱增。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为了促进当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健  
对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文化保护一直是中外旅游发展中备受关注但始终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旅游接待地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分析了旅游业的过度发展对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造成的6个方面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旅游接待地实施社会文化保护和文化提升的战略思考。笔者认为,我们对保护一词首先应有正确的理解,应采用旅游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制定文化保护和文化提升战略,制定和颁布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相关的执行和协调机构,应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保护和文化提升方面的作用,应重视在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保护和提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树棠  
“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是指在他人影响下个人的信念、情绪和行为所发生的变化。这个理论对旅游高等院校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分析,人们在从事某种共同的行业,进行共同的社会活动中,相互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宪礼  朴正吉  黄永炫  车润贞  
Thisarticle,takingAntuCountyasanobjectofstudy ,choosesErdaoTown ,thenearesttotheChangbaishanBiological CycleNatureReserve ,asapointforcasestudy .Theanalysisfromtheqestionairesconductedbythelocalinhabitantsindi catesthatthetouristactivitiescarriedoutintheC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邢慧斌  王子新  
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而带来的巨大经济利润的同时,其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必须立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实际,结合迄今为止中国旅游影响研究的相关论著,从当地居民、目的地文化、宏观环境三个方面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来进行研究,以便为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和行动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向敏  
论旅游饭店的团队接待郑向敏泉州华侨大学旅游系OntheReceptionofTourGroupsinHotels¥byZhengXiangminAbstract:Thispaper,inaccordancewiththepresentsituatio...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继通  
1989年全年来华旅游入境总人数2450.34万人,比88年下降22.7%。其中外国人146.10万人,下降20.7%;华侨7.06万人,下降11.0%;港澳台同胞2297.19万人,下降22.8%(其中台胞54.1万人,增长23.6%),台胞已成为我国接待的入境旅游者中除港澳游客以外的最大客源。全国旅游外汇收入预计为18.1亿美元,比88年下降19.5%。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继通  
1988年全年来华旅游入境总人数3169.48万人,比去年增长17.8%,其中外国人184.22万人,增长6.6%;华侨7.93万人,减少8.8%;港澳台胞2977.33万人,增长18.7%。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22.2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9.2%。 1.1988年主要客源国来华旅游人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徐海军  
对旅游影响的研究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三重视角入手,得出旅游影响是互为条件的复合体系的论断。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体现在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角色,由旅游开发引发的乡村旅游地城市化包括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旅游消费观念的变化、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乡村经济发展的自觉需要是产生城市化问题的四重动力。针对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问题,提出合理规划、营造特色、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建构统一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平台等应对措施,以引导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家镜  万秋  刘悦  Christina G.CHI  
近年来,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在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旅游目的地遭遇严重的形象危机。辨识负面事件类型,洞悉负面事件影响机制及动态变化,采取适配性应对策略,是化解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危机的关键。文章基于信任理论和情境危机沟通理论,通过3个情境实验,从动态视角考察负面事件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包括能力型负面事件和道德型负面事件。其中,能力型负面事件通过能力信任降低旅游目的地评价,道德型负面事件通过善意信任降低旅游目的地评价。并且,相对于能力型负面事件,道德型负面事件的负面影响更大。能力型负面事件发生后,旅游目的地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回升,而道德型负面事件发生后,旅游目的地评价持续处于低位。根据负面事件的影响趋势,对于能力型负面事件,旅游目的地商家在事件发生第2天正面应对效果最佳;对于道德型负面事件,旅游目的地政府在事件发生第2天正面应对效果最佳。文章引入时间维度,为负面事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旅游目的地危机处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翔珠  
信息革命以巨大的冲击力使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等产生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IT技术在旅游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促使我国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是摆在旅游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旅游业应通过企业集团化、管理虚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营销手段网络化等改变我国传统旅游业的面貌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勇  
“复关”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吴勇一、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面临的竞争旅游业在我国虽然是一个新兴产业,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1992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达3811.61万人次,为1978年180.92万人次的ZI.07倍,旅游外汇收入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