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0)
- 2023(6283)
- 2022(5316)
- 2021(4779)
- 2020(3990)
- 2019(8611)
- 2018(8199)
- 2017(15487)
- 2016(8526)
- 2015(8898)
- 2014(8562)
- 2013(8361)
- 2012(7423)
- 2011(6728)
- 2010(6322)
- 2009(5882)
- 2008(5515)
- 2007(4599)
- 2006(4022)
- 2005(3225)
- 学科
- 济(33229)
- 经济(33197)
- 管理(21742)
- 业(21657)
- 方法(16621)
- 企(16135)
- 企业(16135)
- 数学(13995)
- 数学方法(13887)
- 农(10284)
- 学(7949)
- 业经(7948)
- 财(7794)
- 农业(7622)
- 贸(7415)
- 贸易(7415)
- 地方(7356)
- 易(7219)
- 中国(7005)
- 环境(6191)
- 技术(5181)
- 产业(4785)
- 务(4742)
- 财务(4738)
- 财务管理(4733)
- 划(4572)
- 企业财务(4509)
- 理论(4357)
- 制(4349)
- 融(3938)
- 机构
- 学院(121108)
- 大学(118335)
- 管理(46274)
- 济(45989)
- 经济(45245)
- 研究(41760)
- 理学(41083)
- 理学院(40569)
- 管理学(39818)
- 管理学院(39619)
- 科学(30947)
- 中国(29270)
- 农(29050)
- 业大(24450)
- 京(23892)
- 农业(23327)
- 所(22278)
- 研究所(21192)
- 财(18987)
- 中心(18476)
- 范(16125)
- 江(16109)
- 农业大学(16029)
- 财经(15956)
- 师范(15798)
- 院(15396)
- 省(14979)
- 北京(14622)
- 经(14593)
- 科学院(13893)
- 基金
- 项目(93070)
- 科学(72719)
- 基金(68894)
- 家(64165)
- 国家(63649)
- 研究(58376)
- 科学基金(53535)
- 社会(39041)
- 基金项目(38337)
- 省(38195)
- 自然(37895)
- 社会科(37171)
- 社会科学(37160)
- 自然科(36994)
- 自然科学(36981)
- 自然科学基金(36323)
- 划(31525)
- 资助(27688)
- 教育(25106)
- 重点(21153)
- 发(20560)
- 编号(20324)
- 计划(20275)
- 创(19235)
- 部(18952)
- 科研(18843)
- 科技(18212)
- 创新(18021)
- 业(17139)
- 国家社会(16661)
共检索到156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斌 孟好军 刘建泉 杨逍虎
运用种群结构、生命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了东大河林区旅游干扰对青海云杉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干扰使青海云杉种群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幼苗幼树个体数量减少,种群处于稳定和衰退之间,在目前旅游环境的压力下可能发展为衰退型种群;(2)受旅游干扰的影响,青海云杉种群存活曲线偏离了DeeveyⅡ型曲线,种群的大多数个体基本能实现其平均的生理寿命,在达到平均寿命时几乎同时死亡;(3)旅游干扰使青海云杉种群的期望寿命降低并发生波动;(4)旅游干扰使青海云杉种群数量降低,幼苗幼树通过环境筛时的死亡率降低,消失率和期望寿命增加;径阶达到18 cm以后,种群消失率和期望寿命逐渐降低;(5)受旅游干扰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妍 李登武 韩东辰
采用典型样地法调查了贺兰山东坡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分析了种群年龄结构,量化了种群结构动态,绘制了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模型,以探讨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青海云杉种群主体为小树和中树(占总数的82.4%),幼苗幼树和大树数量偏少。在考虑未来外部干扰情况下,种群年龄结构动态量化指数为V′pi=0.001 5>0,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死亡率高峰分别出现在1级和9级,说明贺兰山青海云杉种群正处于增长型向稳定型的过渡阶段,种群具有2次"自疏"过程,分别发生在幼苗时期和中树向大树过渡时期。虽然贺兰山青海云杉种群具有较强的自我...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青海云杉 贺兰山 种群动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阎伟 骆有庆 吴坚 李镇宇 马建海
2005年与2006年5—9月,对青海省黄南州麦秀林区4块不同危害程度标准地内的青海云杉天然林小蠹种群进行调查,发现青海云杉天然林内主要危害的小蠹有6种.利用生态位理论将小蠹种群的空间资源分割为垂直高度、水平径级和树势3个单元,分别计算3个单元内小蠹种群在各资源序列上的生态位宽度、种间竞争系数.结果表明:云杉大小蠹作为初期性种类危害青海云杉健康木,且主要危害树干根部;新中重齿小蠹、光臀八齿小蠹和Pseudips orientalis在云杉上无论是垂直高度还是水平径级单元都广泛分布,是青海云杉上最重要的次期性小蠹种类;虽然它们的生态位很宽且比例相似,但当虫口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三者都可直接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丽琼 黄华国 梁大双 张晓丽
为掌握青海云杉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大面积遥感定量反演青海云杉结构提供关键参数,以及为青海云杉种群保护和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根据甘肃大野口1hm2青海云杉林大样地的调查结果,首次应用点格局方法开展青海云杉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区内树木分龄级计算,得到不同龄级的树木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首先,应用Weibull分布对样地内青海云杉的胸径分布进行拟合;然后分别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和聚集指标测定法,对样地内各龄级的树木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最后应用纽曼A型分布对研究区内的青海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胸径分布基本符合Weibull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立杰 刘鹄
研究祁连山林线区域青海云杉种群结构、年轮生长及林线位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海云杉林线种群1~30龄的幼龄个体数量最多,占总数的80.9%;100年来林线种群密度大约增加了23倍,但林线位置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年轮分析得出,气候变暖导致近30年来林线树木径生长明显增加,青海云杉树木年轮指数与当年夏季、秋季以及上一年夏季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与上一年秋季及当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种群结构 年轮 气候变化 林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贵峰 臧润国 丁易 郭仲军 张炜银 成克武 白志强 张新平 巴哈尔古丽·阿尤甫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结构不仅对群落结构有直接影响,而且能表征群落的发展和演变趋势[1]。种群结构包括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年龄结构等[2]。年龄结构是种群的重要特征,但由于年龄的数据在许多情况下非常难于得到,因此许多学者在进行种群结构的研究过程中,都采用了大小结
关键词:
新疆 天山云杉 种群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阳 田呈明 才让旦周 李周园 李涛 胡岳 李积润
以青海省仙米林区受矮槲寄生侵染的云杉林为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班进行样带调查,统计分析发病率后,发现云杉矮槲寄生在小班内从下坡至顶坡危害逐渐加强。按矮槲寄生病级(DMR)分级系统统计样带内所有寄主病级,从柱状图中分析发现,云杉矮槲寄生优先分布于寄主下层树冠,而后不断向上扩展。在整个仙米林区设置标准样地40块,采用Canoco 4.5软件对标准地内病情指数、寄主平均胸径、寄主平均树高、林分类型、混交度、草本盖度、苔藓厚度等响应变量,以及郁闭度、坡度、坡位、海拔等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DA),发现郁闭度、坡度、坡位、海拔和林分组成是影响云杉矮槲寄生在林间发生的主要因子,其中郁闭度与矮槲寄生的病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维俊 王顺利 孟好军 马剑 牛赟
森林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是生态恢复和生态水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将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区划分为4个海拔区段,并在不同区段内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青海云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群垂直结构表明,不同海拔区段乔木层中层木均最多,海拔2 900~3 100 m和3 100~3 300 m上层木居中,海拔2 700~2 800 m下层木居中。种群径级结构表明,小树和中树所占总体比例均达到76.3%以上,大树个体较少,青海云杉种群更新较好,处于恢复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表明,海拔2 700~2 800 m、2 900~3 100 m和3 100~3 300 m的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格局,海拔2 800~2 900 m的青海云杉种群呈泊松分布格局,2种分布格局可能分别受制于气候因子和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广辉 王军辉 张建国 张守攻 许洋 张文学 孙国平
介绍了青海云杉硬枝扦插插穗生根的三种类型,主要研究IBA(吲哚-3丁酸)的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 间对青海云杉硬枝插穗生根的影响,以及不同单株间插穗生根情况的差异。比较了IBA对青海云杉1年生硬 枝进行不同处理的生根差异、萌芽情况和插穗腐烂情况,找出了较好的促进青海云杉插穗产生更多高质量根 的.IBA浓度和处理时间的组合(IBA 250 mg·kg-1处理12 h);并且对IBA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与插穗生 根之间的关系以及衡量扦插效果的不同指标间相关性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在IBA处理下插穗上部芽的萌发 与插穗生根之间的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延安 张卫强
该文以 1 986— 1 995年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嫁接生产实践为基础 ,对影响青海云杉嫁接效果的因素 ,如嫁接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 ,嫁接时间 ,嫁接方法 ,嫁接时的天气状况 ,接穗的质量、年龄、来源、存储方法 ,砧木的年龄、所处环境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通过严格培训嫁接人员 ,在川灌区选择 4月下旬、林区选择 5月中旬 ,无风、无雨的天气 ,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将长 8~ 1 2cm、粗 5~ 1 0mm的 1年生接穗嫁接在 8~ 1 2年生的砧木上 ,可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萌芽率 ,加快接穗生长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嫁接 接穗 嫁接成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文斌 袁虹 张元山 孙小霞 汪有奎 李进军 尹承陇 张辉荣
青海云杉 (PiceacrassifoliaKom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 ,其球果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受冻害、病害和虫害等影响 ,在祁连山北坡林区母树林内所造成的球果损失达 15 7%~ 2 1 3 % .冻害和病害偶发性较大 .冻害因春末夏初降雪引起 .病害为鹿蹄草金锈菌 (Chrysomyxapyrolae (DC )Rostr .)所引起的云杉球果锈病 ,夏季多雨易发生 .虫害是稳定的致害原因 ,优势虫种为云杉球果小卷蛾 (PseudotomoidesstrobilellusL .) .虫害主要在 6~ 9月造成球果早落和种子被蛀 ,被害球果产种量下降 .球果早落造成的种子损失可...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球果 种子 生命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贵 潘存德 彭世揆 周林生
该文直接利用年龄结构数据编制了天山云杉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 ,避免了用胸径或树高代替年龄编制生命表可能产生的误差 ,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理论分析了天山云杉种群的动态变化 ,为天山云杉林的保护和经营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
天山云杉 生命表 生存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喜 何志斌 杜军 杨军军 陈龙飞
利用EM50土壤水分监测仪,在样地尺度上,测定了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林、无间伐和间伐强度为20%的人工林地生长季节的土壤水分,对比分析间伐对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间伐人工林林地表层(1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间伐强度为20%的人工林和天然林,间伐导致了人工林林地表层土壤水分下降;而对于深层土壤含水量而言,间伐措施又显著提高了深层60 cm处的土壤含水量。与天然林地土壤含水量相比,无间伐人工林深层60 cm和8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仅为天然林的49.7%和52.1%,深层土壤已经出现旱化现象,间伐措施能够减缓这种旱化现象。
关键词:
祁连山 青海云杉人工林 土壤水分 间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龙发 牛赟 王艺林 苗毓鑫 常宗强 成彩霞
The effects of soil temperature on soil respiration in natural forest of Picea crassifolia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Li-6400-09 soil respiration rate apparatu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uring the growth phase of P. crassifolia, both the soil respiration and temperature were all in a single apex...
关键词:
温度变化 土壤呼吸 青海云杉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磊 朱春云 于世川 祁银燕 张文辉 杜盛 关晋宏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东部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中龄林混交度对各土层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当地森林恢复和林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混交度分别为0、0. 2、0. 4和0. 6的青海云杉天然中龄林样地,调查混交度对0~20和20~40 cm土层各树种细根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影响。【结果】混交度为0. 4的青海云杉林以10~25 cm径级(63. 72%)、24~32 m高度级(48. 72%)和16~20 m高度级(11. 18%)乔木占比最大,且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混交度的林分;青海云杉林总细根生物量密度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占细根总量的68. 31%~83. 49%,其数值随混交度增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混交度0. 4时最大,为616. 26 g·m~(-3); 20~40 cm土层总细根生物量密度随混交度增大而增大,在混交度0. 6时最大,为227. 17g·m~(-3);在0~20 cm土层,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表现为混交度0. 4>混交度0. 2>混交度0>混交度0. 6,比根长和比表面积表现为混交度0. 4>混交度0. 2>混交度0. 6>混交度0;在20~40 cm土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比根长均表现为混交度0. 6>混交度0. 4>混交度0. 2>混交度0,比表面积表现为混交度0. 6>混交度0. 2>混交度0. 4>混交度0;随混交度增大,云杉对0~40 cm土层林分细根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贡献逐渐减小,而白桦对0~40 cm土层林分细根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贡献持续增大;混交度对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1 mm径级细根上。【结论】与其他混交度林分相比,混交度为0. 4的青海云杉中龄林具有更合理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异龄、复层的林分结构可以减小相邻植株间生态位竞争重叠范围,优化林分空间利用效率,提高群落稳定性,细根生物量密度及细根形态特征如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达到最大。在未来青海云杉中龄林经营中,合理控制混交度在0. 4左右,可促进群落细根发育,利于森林持续健康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