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5)
2023(4070)
2022(3308)
2021(3011)
2020(2504)
2019(5508)
2018(5261)
2017(9434)
2016(5562)
2015(6030)
2014(5785)
2013(5909)
2012(5409)
2011(4784)
2010(4846)
2009(4373)
2008(4359)
2007(4087)
2006(3696)
2005(3141)
作者
(18007)
(15376)
(15079)
(14393)
(9286)
(7405)
(6553)
(5804)
(5635)
(5349)
(5231)
(5157)
(5139)
(4890)
(4815)
(4667)
(4653)
(4572)
(4514)
(4483)
(3955)
(3670)
(3637)
(3584)
(3392)
(3376)
(3360)
(3335)
(3227)
(3123)
学科
(17861)
经济(17844)
(12000)
管理(10988)
(7932)
企业(7932)
(7567)
方法(7432)
(6294)
农业(6151)
中国(6125)
业经(5113)
(5069)
劳动(5052)
数学(5003)
数学方法(4925)
理论(4203)
(4167)
地方(4037)
(3332)
税收(3059)
(3030)
环境(2974)
(2948)
人口(2727)
(2699)
贸易(2696)
(2690)
(2660)
经济理论(2633)
机构
学院(78809)
大学(76789)
研究(30324)
管理(26248)
(25668)
经济(24954)
科学(22575)
理学(22174)
中国(22017)
理学院(21785)
管理学(21209)
管理学院(21061)
(18441)
(16631)
(16520)
研究所(15346)
农业(14724)
业大(14089)
中心(13617)
(13140)
(12981)
师范(12932)
(12890)
(11646)
(11141)
师范大学(10585)
北京(10489)
(10436)
(10337)
(10208)
基金
项目(55716)
科学(43784)
基金(41112)
(38452)
国家(38162)
研究(35895)
科学基金(31533)
基金项目(22692)
自然(22522)
(22378)
社会(22216)
自然科(21933)
自然科学(21923)
自然科学基金(21533)
社会科(21041)
社会科学(21036)
(19646)
资助(16587)
教育(15708)
重点(13386)
编号(13308)
(13063)
计划(12508)
科研(11286)
(11072)
(10923)
科技(10701)
创新(10282)
成果(10198)
课题(9757)
期刊
(30850)
经济(30850)
研究(18787)
学报(18005)
中国(17693)
(17355)
科学(16265)
大学(12396)
学学(12073)
农业(11840)
(9451)
管理(8077)
(7003)
(6502)
旅游(6502)
(6502)
(6349)
教育(6087)
资源(5562)
业经(5394)
学刊(5236)
旅游学(5232)
游学(5232)
业大(5060)
(5027)
(4606)
金融(4606)
财经(4461)
技术(4450)
农业大学(4108)
共检索到116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美勤  杨效忠  彭敏  严星雨  
伴随旅游的大众化和日常化发展,不少旅游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旅游者不断升级的审美需求,旅游审美疲劳现象日益显露。旅游审美疲劳主要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兴趣减弱以及出现心理排斥等负向情感表达,对游客体验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文章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明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解析旅游审美疲劳的概念内涵。其次,概括出旅游审美疲劳具有情绪主导性、群体差异性、身心综合性、动态变化性、情境感染性、条件累积性等6大表现特征,结合旅游审美疲劳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旅游审美疲劳的缓解对策。最后,明确未来旅游审美疲劳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从生活视角转向生命视角构建旅游审美体验的新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芊孜  王志芳  李明翰  
梳理了不透水地表对城市水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地表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增大、河道拓宽与侵蚀、河流水质下降及水生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为控制不透水地表无序增长,缓解其对城市水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规划技术及法律行政等非工程技术两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邱晔  
我国制造业发展强劲,但是供给端产品的美学生产、美学设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变化的审美需求。"审美疲劳"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分析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中"审美疲劳"问题的现象与根由,同时基于经典美学相关理论的分析,提供破解的具体路径,使生产领域能够有的放矢地补短板,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建群  陈青  李若  郭烨  刘平  吕超英  
北京市儿童医院内、外科和友谊医院儿科自1986年6月份,先后试行加班门诊,提高挂号收费后,在群众中引起较强反响,褒贬各异。为此,我们走访了上述医院的有关领导和医务人员,并对在上述两所医院加班门诊就诊的病人家属进行了实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洁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虽已减轻,但升值的内外压力却一直存在。人民币汇率一旦升值将对我国一些方面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为此,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温娟  包景岭  张征云  
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市热岛效应,分析了城市热岛的普遍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在不同地表状态气温比较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生态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长淮  
国内旅游业不但是为了满足我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且还能够在旅游设施建设、职工队伍训练等方面为发展国际旅游业创造条件,积累经验。但一个时期以来,国内旅游业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忽视国内旅游业的管理工作反过来也妨碍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为此,1984年国务院批转国际旅游局关于旅游业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中,明确地肯定了把“要从只抓国际旅游业转变为国际、国内旅游一齐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江滨  侯敢  
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的缓解疲劳功能检验方法对翡翠贻贝精粉的缓解疲劳功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为一个剂量组(1.2g/kg),另设二个剂量组(2.4g/kg、0.6g/kg)和一个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血清尿素氮(BUN)和血乳酸(用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值表示)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翡翠贻贝精粉0.6g/kg剂量组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肝糖原含量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龙威  徐华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先炳  
从贷款投放与经济成长的缺口比较可知,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为防止今后几年出现过高的通货膨胀局面,应采取一揽子措施,把价格上升率控制在人们的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之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甘性国  
我国乡镇企业是在原计划经济体制的缝隙中争得生存空间,顽强成长起来的。这当中离不开银行、信用社主渠道的信贷支持。1991年末,全国农行、信用社乡镇企业货款余额达1443.83亿元,比上年净增280.93亿元,各级行、社为支持乡镇企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必须看到,农行、信用社的信货支持必然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制约。按照国家控制货币发行的要求,农业银行资金运行调控目标应是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差额,而在现实金融管理中,人民银行采取了资金与规模的双控办法,其结果是:有资金无贷款规模,或有货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梅  肖磊  
产业的高关联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将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的分析框架,适宜的与旅游产业高关联性特征进行匹配,为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灵感之源。该文将产业集聚理论应用于旅游产业集聚中,在分析旅游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的分析与解释框架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学斌  蒋祖云  
试论雁荡山的旅游美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吕学斌蒋祖云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雁荡山,在《雁荡山日记》中赞曰:“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句中“奇巧”一词指的是雁荡山奇峰秀美,巧夺天工,拟人状物,栩栩如生;“百出”指的是奇峰怪石,姿态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耀友福   李锦  
碳中和是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应对和微观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议题。本文以2019~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企业碳中和表现对研发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碳中和表现能够有效抑制研发操纵行为。机制分析表明:良好的碳中和表现会发挥积极的信息披露促进效应和代理问题缓释效应,进而对研发操纵行为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碳中和表现对研发操纵行为的抑制作用在研发操纵动机较强、数字化赋能较高和低碳试点建设地区的企业中更明显。从碳中和评级压力的溢出影响层面看,碳中和表现赋能的研发操纵治理作用在同行业—地区层面存在溢出效应。本文从企业研发操纵的治理视角提供了碳中和表现的监管有效性证据,对构建研发操纵行为的新型绿色治理机制及稳步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