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1)
- 2023(18601)
- 2022(15843)
- 2021(14693)
- 2020(12156)
- 2019(27795)
- 2018(27551)
- 2017(52471)
- 2016(28735)
- 2015(32175)
- 2014(32022)
- 2013(30959)
- 2012(28268)
- 2011(25311)
- 2010(25397)
- 2009(23491)
- 2008(22620)
- 2007(19861)
- 2006(17716)
- 2005(15842)
- 学科
- 济(111210)
- 经济(111052)
- 管理(81097)
- 业(75646)
- 企(62172)
- 企业(62172)
- 方法(44388)
- 数学(37129)
- 数学方法(36678)
- 农(33026)
- 中国(31188)
- 财(28758)
- 业经(26816)
- 地方(25918)
- 学(25470)
- 制(24151)
- 农业(21869)
- 贸(19218)
- 贸易(19202)
- 理论(18958)
- 易(18573)
- 环境(18202)
- 和(17434)
- 务(17223)
- 财务(17141)
- 财务管理(17105)
- 体(17071)
- 银(16985)
- 银行(16940)
- 融(16577)
- 机构
- 大学(397367)
- 学院(396832)
- 管理(152846)
- 济(152644)
- 经济(149031)
- 研究(136407)
- 理学(131069)
- 理学院(129459)
- 管理学(127076)
- 管理学院(126356)
- 中国(101148)
- 京(86506)
- 科学(85669)
- 财(72460)
- 所(68324)
- 农(65059)
- 研究所(62140)
- 中心(61956)
- 江(60330)
- 业大(59181)
- 财经(57186)
- 范(56138)
- 师范(55633)
- 北京(54659)
- 经(51800)
- 农业(50579)
- 院(50098)
- 州(48678)
- 经济学(45342)
- 师范大学(45133)
- 基金
- 项目(272091)
- 科学(213563)
- 研究(199946)
- 基金(195964)
- 家(171571)
- 国家(169932)
- 科学基金(145371)
- 社会(125489)
- 社会科(118675)
- 社会科学(118645)
- 省(106074)
- 基金项目(104726)
- 自然(94201)
- 自然科(91913)
- 自然科学(91888)
- 教育(91307)
- 自然科学基金(90188)
- 划(89837)
- 编号(82660)
- 资助(79008)
- 成果(67125)
- 重点(61199)
- 部(58892)
- 发(58474)
- 课题(57143)
- 创(56094)
- 创新(52409)
- 科研(51457)
- 国家社会(51438)
- 制(51053)
- 期刊
- 济(175836)
- 经济(175836)
- 研究(117208)
- 中国(82035)
- 学报(63312)
- 农(60760)
- 科学(59544)
- 管理(55833)
- 财(55186)
- 大学(47654)
- 教育(46942)
- 学学(44516)
- 农业(41554)
- 融(33488)
- 金融(33488)
- 技术(32949)
- 业经(29844)
- 财经(27086)
- 经济研究(26805)
- 问题(23398)
- 经(23176)
- 图书(22358)
- 业(21653)
- 资源(19624)
- 科技(19217)
- 版(19205)
- 理论(18168)
- 现代(18049)
- 技术经济(17044)
- 商业(16613)
共检索到59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俊 李月辰 席建超 葛全胜 张云 马占东
研究以多时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空间叠置与转置模型分析1992—2009年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式呈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1992—2009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中耕地减少速度最快,为4.66%;建设用地增加最快,为21.32%;耕地大部分转移为建设用地,1992—2009年耕地转向建设用地的面积为891.35 hm2,占总耕地转移面积的54.76%;旅游用地面积增加了425.35 hm2,占建设用地增长面积的27.69%;2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呈现出沿交通干线和海岸线分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俊 那楠 席建超 葛全胜 李月辰
采用社会调查数据、扩展强度指数与GIS技术,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定量研究1998-2012年旅游用地时空格局演变特点和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旅游用地扩张速度表现为快速增长(1998-2003年),缓慢增长(2003-2007年),稳定增长(2007-2012年)3个阶段。1998-2003年,耕地是旅游用地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园地和建设附属用地。2003-2007年,其他用地是旅游用地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耕地和城乡居民用地。2007-2012年,耕地是旅游用地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其他用地和园地。功能变化:金石滩旅游度假区逐渐由单一功能的传统城镇向集住宿、购物、餐饮、娱乐多元化功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新歌 席建超 陈田
土地利用变化与社区居民生计的耦合是认识人类社会-陆地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新视角。文章以大连金石滩为例,采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过去20年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当地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度假区当地社区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和效益与当地社区生计模式中在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总体看,土地仍然是决定当地社区生计的决定因素。这种变化从生产性要素(农业生产)向非生产性要素转变(房租出租
关键词:
生计 土地利用变化 耦合协调 金石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新歌 席建超 陈田
土地利用变化与社区居民生计的耦合是认识人类社会-陆地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新视角。文章以大连金石滩为例,采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过去20年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当地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度假区当地社区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和效益与当地社区生计模式中在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总体看,土地仍然是决定当地社区生计的决定因素。这种变化从生产性要素(农业生产)向非生产性要素转变(房租出租
关键词:
生计 土地利用变化 耦合协调 金石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新歌 席建超 陈田
土地利用变化与社区居民生计的耦合是认识人类社会-陆地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新视角。文章以大连金石滩为例,采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过去20年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当地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度假区当地社区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和效益与当地社区生计模式中在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总体看,土地仍然是决定当地社区生计的决定因素。这种变化从生产性要素(农业生产)向非生产性要素转变(房租出租或价值提升)。在过去20年,金石滩土地利用-生计模式的耦合协调程度尚处于可接受状态,维持均衡,但仍存在较大的可优化空间。基于此,该文认为,旅游度假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居民生计资本配置方式,从而实现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计 土地利用变化 耦合协调 金石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新歌 席建超
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之一,旅游城镇化过程中当地居民生计转型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对1992-2012年当地居民的生计转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2-2012年,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到现代"市民"的生计转变,具体表现为:生计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从原来的以耕地、林地、海上养殖场等为主的自然资本依赖转为现在的以楼房、门面店、汽车等为主的物质资本依赖;生计策略上,从纯农业型转变为其他非农型;生计结果上,生计收入和支出整体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但是,这种生计转型本质上是旅游度假区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调整的结果,而在此调整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姗
构建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对中国西部12个省份2000—2018年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进行测量,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合面板数据剖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从时间维度上,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差距逐步减小,具有阶段性特征,大体分为快速响应—稳步推进—调整发展3个阶段,响应类型的等级结构从"纺锤体"转向"金字塔"型。(2)空间维度上,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高响应省份呈"点状"离散分布于贵州、云南、西藏等省份,低响应省份呈"片状"集中于区域北部,旅游城镇化的重心位于区域西南部,具有较弱的集聚性。(3)影响机制上,各因变量与自变量省域经济水平和投资强度存在协整关系,旅游资源的作用存在两面性,省域经济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省域投资强度的作用不太显著,交通条件存在一定的负向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文艺
略谈建设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战略作用及构想李文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政研室OntheStrategicFunctionofBuildingtheStateTourismHolidayResortattheGoldenStoneBeach¥...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勤 曹开军 程咏春 龙顺发
旅游业引导的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城镇化建设潜力,也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型机制。以新疆8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测度2006—2018年各县市的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采用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对新疆各县市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总体呈“北疆>东疆>南疆”的特点,各县市之间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2)新疆各县市旅游城镇化响应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3)旅游城镇化响应影响因素的解释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产业集聚、地理区位、旅游人次、旅游资源禀赋、产业结构。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响应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新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勤 曹开军 程咏春 龙顺发
旅游业引导的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城镇化建设潜力,也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型机制。以新疆8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测度2006—2018年各县市的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采用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对新疆各县市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总体呈“北疆>东疆>南疆”的特点,各县市之间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2)新疆各县市旅游城镇化响应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3)旅游城镇化响应影响因素的解释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产业集聚、地理区位、旅游人次、旅游资源禀赋、产业结构。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响应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新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姚 周生路 吴跃平 陈健 朱雁
基于我国目前规划体系庞杂、规划间沟通协调缺乏且矛盾冲突严重的现状,"多规合一"成为近年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多规合一"研究指导理论,以典型旅游小城镇宜兴市西渚镇为例,并以土地利用为视角,旅游规划为导向,开展了旅游小城镇"多规合一"实现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发现差异—量化差异—解决差异—促进协调"的技术思路,可有效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融合,研究成果对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妙珍
旅游城镇化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区域为旅游者提供浏览、交通、购物、娱乐、食宿等服务,让提供、产生这些服务、产品的居民、行业在此聚集,而使城镇具有明显旅游特色的过程。对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机制的分析是研究旅游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旅游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为切入点,对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外部环境机制、调控性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发展机制 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少华
利用郑州沿黄旅游区2000—2014年土地遥感数据资料,结合实地访谈与调研,运用GIS技术、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等,分析旅游区时空分异特征及土地利用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发展使区域用地由传统的耕地、林地、水域等向以旅游服务为主导的多样化用地类型转变,这揭示了沿黄旅游区从过去传统农区向现代新型旅游社区过渡的演变过程及特征;旅游驱动带来沿黄区土地空间重构,继而对当地生产、生活、生态产生影响。因此,加强沿黄旅游区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有助于处理好沿黄地带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引导沿黄旅游区旅游城
关键词:
沿黄旅游区 土地利用变化 郑州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满 王金娜
一、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动因大连金石滩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地处享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但是,近年来,随着老虎滩极地馆、发现王国主题公园等一批旅游项目在大连的落户,公司面临着严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晓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