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6)
2023(15420)
2022(13510)
2021(12661)
2020(10892)
2019(24617)
2018(24304)
2017(46993)
2016(25895)
2015(28555)
2014(28359)
2013(28096)
2012(25756)
2011(23014)
2010(22667)
2009(20643)
2008(19935)
2007(17095)
2006(14706)
2005(12329)
作者
(76224)
(63458)
(63006)
(59936)
(40447)
(30750)
(28443)
(24880)
(24081)
(22409)
(21694)
(21322)
(20307)
(19934)
(19527)
(19513)
(19448)
(18829)
(18232)
(18119)
(16138)
(15504)
(15214)
(14472)
(14290)
(14082)
(14000)
(13911)
(12878)
(12774)
学科
(99542)
经济(99437)
管理(69853)
(66915)
(54558)
企业(54558)
方法(49839)
数学(43440)
数学方法(42826)
(27237)
中国(23832)
(23825)
(23673)
地方(21810)
业经(21626)
农业(18756)
(17550)
贸易(17542)
(17000)
理论(16955)
(15961)
环境(15873)
技术(15756)
(15300)
财务(15229)
财务管理(15207)
(15102)
企业财务(14384)
(13500)
(13284)
机构
学院(358829)
大学(358823)
管理(141296)
(134046)
经济(131040)
理学(124123)
理学院(122642)
管理学(120019)
研究(119965)
管理学院(119392)
中国(85687)
科学(81221)
(75758)
(68698)
业大(61737)
(61355)
(58709)
研究所(56974)
中心(54534)
农业(54469)
(51361)
财经(48328)
(48071)
师范(47450)
北京(46974)
(44032)
(43625)
(42084)
经济学(39322)
技术(38580)
基金
项目(259553)
科学(201921)
基金(187380)
研究(180099)
(166990)
国家(165651)
科学基金(140815)
社会(112027)
社会科(106079)
社会科学(106048)
(104062)
基金项目(100679)
自然(96088)
自然科(93857)
自然科学(93828)
自然科学基金(92079)
(87298)
教育(82578)
资助(77941)
编号(72107)
重点(58307)
成果(56140)
(55455)
(55125)
(53644)
科研(50706)
计划(50364)
创新(50049)
课题(49707)
大学(47059)
期刊
(138318)
经济(138318)
研究(95330)
学报(67532)
中国(63160)
(61168)
科学(58923)
大学(49248)
管理(47531)
学学(46853)
(42692)
农业(42332)
教育(36101)
技术(29122)
(25253)
金融(25253)
业经(24404)
经济研究(22192)
财经(22013)
(21891)
科技(19193)
(18861)
(18710)
业大(18573)
问题(18505)
图书(17824)
资源(17735)
技术经济(16456)
统计(16073)
理论(15909)
共检索到498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能斌  陈金华  林小鸿  
以旅游型海岛东山岛为例,通过实地访谈与问卷设计调研,研究公众(居民和游客)对PX项目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态度。结果显示:公众认同PX项目工厂的建设和生产会对东山岛的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社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居民和游客的感知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PX项目信息的封闭和经济补偿是造成居民和游客感知差异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政府应当及时公开PX工厂建设、生产和运营信息,建立环境补偿机制,加强旅游安全形象宣传等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金华  周灵飞  
旅游型海岛是我国滨海主要旅游区(地),对当地居民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有利于确定海岛旅游影响性质与程度,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岛屿旅游开发。采用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福建省东山岛进行调查,研究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调查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总体上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感知比社会文化、环境的感知强烈;居民个人属性、文化、经济差异对旅游影响感知总体差异不大,但是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彩萍  徐红罡  
本文以2008年为例,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实证分析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发生前后中国旅游企业市场绩效的变化,从而来探讨重大事件对我国旅游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局部、短期的危机事件给旅游企业价值所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弱,但其作用在旅游业内景区、酒店和旅行社各部门却存在着较大差异;全局事件给旅游企业价值形成的影响则是广泛而持续的,而且危机事件的影响会更加深入。本文所得的实证结果以及经验结论,可为促进我国旅游企业在面临重大事件时,更好地把握机会,面临挑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方英  
本文以2008年奥帆赛举办地青岛市为例,从目的地居民感知的角度探讨了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价值。基于居民感知的动态性,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以奥帆赛举办一年前、举办过程中和举办结束一年后3次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青岛市居民对举办奥帆赛活动的激动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退,但是,居民对奥帆赛的支持度仍然一直持续着。总体上看,居民对事件所带来的环境利益、社会文化利益和城市形象提升利益的感知比经济利益更为积极和持续;对奥帆赛带来的利益感知高于成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渊  郭晶  黄竞雄  梁嘉祺  
在海岛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关注、量化、精确分析海岛型旅游地空间形态对旅游者足迹和视觉行为的影响,成为重要话题。以福建省5个旅游岛为例,立足三元空间理论,构建“地图空间—足迹空间—认知空间”的分析框架,基于互联网旅游者GPS轨迹和旅行照片数据,运用空间句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解构海岛旅游地空间形态,采用多项Logit模型探索海岛形态与旅游者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空间形态上,海岛已形成明显的极核中心和空间发展轴,旅游化效应形成局部次中心,海岛边缘旅游景点丰富但路网渗透性差;(2)旅游者足迹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旅游停留行为形成集聚空间,旅行轨迹与海岛路网穿行度存在局部错位;(3)行为机理模型结果显示,旅游者区位偏好是行为决策的部分因素,海岛空间形态加强了旅游集聚效应,其中,海岛用地形态、路网形态、聚落形态是提升旅游体验的重点;(4)旅游者行为重塑海岛空间的再生产。通过以新的视角审视海岛型旅游地的空间结构,为推动以人为本的旅游服务与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朝辉  陆林  夏巧云  
事件及重大事件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事件是推动城市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成功举办使事件旅游研究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论文在对事件及事件旅游相关概念与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侧重于重大事件研究视角,从社会影响、经济影响、政治影响、文化影响、环境影响、旅游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技术手段、研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提出今后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重点,即完善研究内容体系、丰富研究技术方法、加强实证与比较研究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温江  熊黑钢  何瑛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也是新疆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和中转地,在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年来频发的大事件对乌鲁木齐旅游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研究重大事件对于乌鲁木齐旅游业的影响规律,有利于其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系统搜集了1995-2011的乌鲁木齐旅游业的数据,利用SPSS、Mat Lab等统计学软件,建立了乌鲁木齐国内和国际旅游业的本底趋势线方程,并测量出重大事件对乌鲁木齐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事件对于乌鲁木齐旅游业的影响各不相同,总的来看影响最大的是"SARS"事件和"7.5"事件;同一事件对于乌鲁木齐入境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尤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铮  袁宇杰  熊文  
本文根据1978~2008年上海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数的统计数据,构建了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本文分析了历次重大事件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2003年SARS主要影响欧洲国家来沪国际旅游需求,对上海市入境旅游的总体需求没有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1979年石油价格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存在影响人次数逐次增加,但影响比例逐次下降的趋势。重大事件对各客源国来沪国际旅游需求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全国与上海市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朝辉  陆林  夏巧云  刘筱  
文章采用SPSS18.0和AMOS17.0数据分析软件对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构建重大事件国内游客感知价值的测量维度模型,并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感知价值包括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值、感知价格、方便价值等6个测量维度。②上海世博会游客感知价值在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值等维度上测量均值较高,整体感知价值达到满意水平;相对而言,感知价格、方便价值等维度均值偏低,需求刚性、不规则性和市场供求关系是主因。③感知价值与各测量维度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丽  郭英之  
重大事件的举办对目的地的旅游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事件的规模不同,所产生的旅游效应也不同,旅游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分别分析了重大事件在供需方面特有的规律,并就此提出了目的地旅游营销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洁洁  孙根年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是其政体隶属关系的重大转变。依据1990—2007年的有关统计资料,选取入境客流量、环比增长率、占出境游客比率和占入境旅游比率4个指标,定量分析了回归前后7次重大事件及政策变化对旅游双向互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隶属英国租界,经济发达出游率高,在旅游流互动中处于强势地位;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大陆入境香港旅游则成为旅游互动的核心,庞大的客流量和旅游购买力成为拉动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07年,香港赴大陆旅游客流量由1 653.3万人次增加到7 794.9万人次,占大陆入境旅游比由60.2%下降至59.1%,比例变化不大;而大陆入境香港客流量由75.4万人次增加至1 548.7万人次,占香港入境旅游比由11%增长到55%,依赖性不断增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凌云  杨善林  
重大事件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各国重视。在我国,随着大型事件相继举行以及后事件旅游的持续开发,重大事件巨大的带动作用以及持续的影响日益显现,推动了区域经济以及旅游业快速发展。重大事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各大城市争相举办各类国际重大事件以吸引国内与境外游客,并将重大事件作为推动大都市综合发展的新动力,以及实现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辜应康  杨杰  
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一直是事件旅游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点,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研究较零散且以截面数据分析为主,较缺乏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感知及变化的系统性纵向追踪研究。本研究以上海世博会为基础,通过构建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测量量表,分别在上海世博会举办前一年和举办后一年对居民进行问卷追踪调查,获取919份样本。研究发现,居民对世博会影响的感知包含四个积极影响维度和三个消极影响维度;居民对世博会积极影响维度的感知总体上高于对消极影响维度的感知,但在世博会举办后强化了对世博会消极影响维度的感知。同时,依据居民对世博会影响的不同感知特征,可将居民划分为热情拥护者、理性支持者、反对者三种类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春雷  
从整体上看,目前在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申办和组织过程中公民参与是非常有限的。与之相对应,现有相关研究对公众如何有效参与重大事件中的公共决策回答得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所提出的对策缺乏可操作性。本研究通过引入托马斯的公众参与有效决策模型,并结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构建了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的有效管理模型,以期为重大事件的公众全过程参与提供一种理论范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春雷  
对重大事件的影响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评估已成为国际事件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前沿课题之一。本文从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国外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指出了目前西方重大事件影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希望对国内学术界有所启发,同时为国内正在或将要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