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8)
2023(11182)
2022(9525)
2021(9049)
2020(7521)
2019(16823)
2018(16550)
2017(31535)
2016(17469)
2015(19097)
2014(18699)
2013(18345)
2012(17276)
2011(15441)
2010(15307)
2009(13835)
2008(13836)
2007(12205)
2006(10470)
2005(9213)
作者
(52348)
(43900)
(43441)
(41317)
(27756)
(21680)
(19649)
(17086)
(16458)
(15539)
(14951)
(14847)
(14280)
(13883)
(13583)
(13574)
(13207)
(12907)
(12793)
(12618)
(11169)
(10605)
(10554)
(9996)
(9881)
(9741)
(9626)
(9555)
(9000)
(8796)
学科
(63894)
经济(63808)
管理(47648)
(45591)
(36658)
企业(36658)
方法(29296)
数学(24471)
数学方法(24120)
(18896)
(17472)
(16906)
中国(15323)
业经(14513)
农业(13153)
(13049)
贸易(13043)
地方(12919)
(12649)
(12445)
(11528)
财务(11504)
财务管理(11479)
理论(11254)
企业财务(10926)
(10120)
银行(10074)
技术(10061)
环境(9932)
(9855)
机构
大学(245968)
学院(245114)
管理(90850)
(90280)
经济(88262)
研究(84204)
理学(79371)
理学院(78235)
管理学(76590)
管理学院(76143)
中国(62708)
科学(57262)
(52102)
(51554)
(43886)
业大(42964)
(41823)
农业(41228)
研究所(40499)
中心(39144)
(36630)
(34717)
师范(34185)
财经(34129)
北京(31962)
(31125)
(30456)
(29474)
师范大学(27787)
农业大学(27742)
基金
项目(171478)
科学(134068)
基金(125930)
研究(115653)
(114089)
国家(113115)
科学基金(95366)
社会(73985)
社会科(70042)
社会科学(70021)
基金项目(68112)
(66857)
自然(65804)
自然科(64319)
自然科学(64298)
自然科学基金(63202)
(57394)
教育(53215)
资助(51075)
编号(44602)
重点(38745)
(37090)
(35923)
(35065)
成果(34834)
科研(33896)
计划(33859)
创新(32825)
大学(31370)
教育部(31049)
期刊
(97216)
经济(97216)
研究(63820)
学报(49475)
中国(47304)
(45877)
科学(43573)
大学(36029)
学学(34294)
(32485)
农业(30892)
管理(30748)
教育(23732)
(20247)
金融(20247)
(17094)
技术(16771)
业经(16590)
财经(16544)
经济研究(15187)
(14617)
(14196)
业大(13567)
问题(13257)
资源(12793)
科技(12046)
农业大学(11448)
(11251)
(10838)
图书(10653)
共检索到351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鹏  
本文在埃赫特纳与里奇划分出旅游认知形象内在属性的基础上,以西安欧美旅游者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种属性与旅游地整体形象、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混合性属性对旅游地整体形象影响最大;②心理性属性对旅游者重游意愿的影响程度大,混合性属性、功能性属性对旅游者推荐意愿的影响显著;③旅游地整体形象对重游意愿比对推荐意愿的影响程度高。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拓宽了旅游地形象研究的体系,同时对指导西安市进行形象塑造推广、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以性别和年龄段完全吻合为样本提取标准,在2004年和2006年西安入境旅游者行为调查资料中各选取226份欧美旅游者行为调查问卷,动态比较了欧美旅游者对西安整体旅游环境的体验评价,在此基础上将影响旅游者体验质量评价因素划分为国家导向因素、旅游地管理部门导向因素和旅游地公民导向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凯  孙天宇  郑鹏  
在分析认知地图概念和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出:认知地图的概念有所泛化,它可以被视作个体对各类外界信息认知程度的描述和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可以是二维平面中点与点之间的平面分布,也可以是二维平面中各点之间的相互路径关系(相关性)。基于此,本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旅游者决策影响因素的认知地图,其中以数据的权重数值为X轴表示认知的深度,以最终得到的项目加权平均数作为Y轴表示认知的广度,进而构成了一个二维的平面认知图示。使用该方法分析入境旅游者决策行为影响因素所输出的认知地图显示:收入价格、人为旅游态度和闲暇时间是影响入境旅游者决策行为的核心因素;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旅游目的地时空限制是影响入境旅游者决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乌铁红  张捷  张宏磊  曹靖  蔡永寿  杨青霞  
识别旅游地的属性对于旅游地形象、满意度以及旅游者的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效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九寨沟风景区为案例,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①九寨沟风景区地方属性可以分为资源价值和人文环境氛围、接待服务、自然旅游资源和环境3个维度。②不是九寨沟所有的地方属性都对其形象的形成、满意度、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有显著作用,在18个属性中只有11个属性与旅游者的感知态度和购后行为有关。可以构建旅游地属性与旅游者的感知和态度关系的结构模型。③九寨沟风景区地方属性的效用和感知质量的高低是不完全耦合关系。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明确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偏好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了构成旅游者偏好各心理变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认知导向为主的旅游者偏好定义。同时,在测度方法上发展了亲(疏)景度的测度方法以适应旅游者行为问卷调查分析的需要。以此为基础分析了2006年西安入境旅游者问卷调查资料后发现:入境旅游者来华前的旅游购物偏好明显高于旅游后的旅游购物偏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掌握程度所导致的认知偏差及旅游目的地体验质量的高低程度;旅游者购物偏好在社会人口结构特征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呈多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钧  邱宏亮  吴雪飞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响情感意象。设施意象与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依赖,且通过情感意象来实现。安全意象和景观意象间接影响地方依赖。安全意象、服务意象及景观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认同,且通过地方依赖来实现。设施意象间接影响地方认同。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来实现。景观意象、设施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家玲  徐红罡  代姗姗  李军  
本文以生态意识结构层次为理论基础,设计出符合海南省旅游实情的旅游者生态意识衡量指标,并对海南省的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生态意识的4个影响因子:生态认知、生态态度、生态评价和生态行为。运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考察社会属性和旅游经历两个外部因素对生态意识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海南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水平整体低下,行为与态度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旅游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教育程度对生态意识的不同层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影响,其中:旅游者的年龄对生态态度层次表现出负相关影响,旅游者的教育程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渊  郭晶  黄竞雄  梁嘉祺  
在海岛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关注、量化、精确分析海岛型旅游地空间形态对旅游者足迹和视觉行为的影响,成为重要话题。以福建省5个旅游岛为例,立足三元空间理论,构建“地图空间—足迹空间—认知空间”的分析框架,基于互联网旅游者GPS轨迹和旅行照片数据,运用空间句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解构海岛旅游地空间形态,采用多项Logit模型探索海岛形态与旅游者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空间形态上,海岛已形成明显的极核中心和空间发展轴,旅游化效应形成局部次中心,海岛边缘旅游景点丰富但路网渗透性差;(2)旅游者足迹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旅游停留行为形成集聚空间,旅行轨迹与海岛路网穿行度存在局部错位;(3)行为机理模型结果显示,旅游者区位偏好是行为决策的部分因素,海岛空间形态加强了旅游集聚效应,其中,海岛用地形态、路网形态、聚落形态是提升旅游体验的重点;(4)旅游者行为重塑海岛空间的再生产。通过以新的视角审视海岛型旅游地的空间结构,为推动以人为本的旅游服务与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粟路军  马北玲  
通过对厦门市旅游者调查获取基础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声誉是旅游者—旅游地认同最重要驱动因素,服务公平是次重要驱动因素,而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是较重要驱动因素,旅游者—旅游地认同对旅游者忠诚二维度(重游倾向和口碑宣传)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游旭群  
本文以旅游者行为研究为视角,运用互联网文献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实际运用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以旅游活动的评价结果为核心的旅游者感知和认知的概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乌铁红  张捷  李文杰  
在旅游地意象研究中,学者们一直很重视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影响。文章基于旅游地意象构成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方法,以内蒙古草原旅游地为例,对比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区内和区外两个地域文化组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的认知、情感以及整体意象感知的变化和差异。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两个地域文化组旅游者的草原旅游地意象感知都是积极正面的,草原旅游地意象在市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区内文化组旅游者的整体意象感知高于区外,但区外文化组却拥有比区内文化组更高的情感意象。在7个认知意象维度中,多数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菊凤  
度假旅游是中国新兴的产业发展形态和旅游方式。尽管此前20多年我国的度假旅游发展缓慢、曲折,但在2003年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远程度假旅游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本文选取中国具有标杆性意义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三亚的海内外度假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中国及俄罗斯度假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度假旅游动机、行为方式以及度假旅游需求特征,揭示出两国游客在旅游行为和需求方面的异同点。本研究验证了4个假设,也否定了学术界以往关于度假旅游的个别典型结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志飞  夏磊  邓胜梁  
旅游者离开常居地来到旅游地,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吗?文章从旅游者及其旅伴互视的角度出发,运用关键事件和扎根理论的内容分析方法,对异地情境下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的表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主要表现在服饰异化、语言宽化、性格转向、兴趣转移、宽容倾向、互助倾向和冒险倾向等7个方面。同时,引发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文化环境的差异、自我需求导向、旅游认同、心理因素驱动、角色适应的需要和个人价值观导向等6个方面。其中,旅游认同是旅游者在异地情境中的一种反思性思考,思考自己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金豹   沈梦程   张德彪   
散客旅游日益增多,对于自由行游客目的地规划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让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群体规划最优旅游路径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研究自由行中旅游者群体行为对旅游最优路线选择的影响,以旅游者个人偏好为自变量,旅游随行群体行为为调节变量,目的地景区兴趣度为中介变量,以实现因变量最佳路径的选择。研究得出:一是个人偏好会影响群体对目的地的兴趣度并最终影响最优路径的选择;二是群体行为偏好对个人偏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最终影响最优路径的选择;三是群体中的正式或非正式领导对群体偏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倪永华  
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世界经济的范畴,走向国际市场,势必意味着旅游业将出现一个空前规模的人流市场。在这个人流市场中,一种典型的质量型客源——商务旅游市场尤为显得突出。开发和利用这个特殊、潜在的市场,满足这一市场的需求,搞好我们的接待服务工作,将直接影响旅游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经济效益。那么,商务旅游者的特点和心理特征如何?要求又怎样?我们在接待服务中又应采取哪些对策?是本文讨论的问题。作为穿梭往返中的商务旅游者由于把“时间”看着是金钱,一般具有时间限制高,消费大,目的比较明确,逗留时间短,行李轻便,快节奏,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