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7)
- 2023(13900)
- 2022(11404)
- 2021(10463)
- 2020(8542)
- 2019(19313)
- 2018(18813)
- 2017(35956)
- 2016(19248)
- 2015(21306)
- 2014(21012)
- 2013(21058)
- 2012(19691)
- 2011(17633)
- 2010(18063)
- 2009(16938)
- 2008(16866)
- 2007(15032)
- 2006(13789)
- 2005(12640)
- 学科
- 济(93612)
- 经济(93518)
- 业(79189)
- 企(69646)
- 企业(69646)
- 管理(65926)
- 方法(32329)
- 农(30752)
- 业经(30542)
- 地方(26744)
- 中国(24700)
- 财(24505)
- 数学(22900)
- 数学方法(22747)
- 农业(22632)
- 学(19073)
- 技术(18391)
- 务(17786)
- 财务(17769)
- 财务管理(17753)
- 环境(17444)
- 和(17089)
- 企业财务(16758)
- 理论(16432)
- 制(16165)
- 划(15542)
- 发(14630)
- 策(14361)
- 贸(14028)
- 贸易(14011)
- 机构
- 学院(282084)
- 大学(274450)
- 济(115730)
- 经济(113298)
- 管理(109499)
- 研究(97386)
- 理学(92712)
- 理学院(91544)
- 管理学(90258)
- 管理学院(89720)
- 中国(75451)
- 科学(60422)
- 京(59617)
- 财(52808)
- 农(50788)
- 所(49210)
- 江(46334)
- 研究所(44330)
- 中心(44305)
- 业大(41446)
- 财经(41209)
- 范(40072)
- 师范(39751)
- 农业(39266)
- 北京(37685)
- 经(37114)
- 州(36957)
- 院(35666)
- 经济学(33963)
- 省(33115)
- 基金
- 项目(182160)
- 科学(145156)
- 研究(135755)
- 基金(130788)
- 家(113244)
- 国家(112126)
- 科学基金(97463)
- 社会(87676)
- 社会科(82945)
- 社会科学(82926)
- 省(75620)
- 基金项目(70883)
- 自然(61952)
- 划(60595)
- 自然科(60367)
- 自然科学(60352)
- 教育(59536)
- 自然科学基金(59289)
- 编号(54698)
- 资助(51066)
- 发(45439)
- 成果(42382)
- 重点(40868)
- 创(40527)
- 部(38404)
- 业(38372)
- 课题(38211)
- 创新(37007)
- 发展(36976)
- 展(36376)
- 期刊
- 济(145637)
- 经济(145637)
- 研究(83335)
- 中国(60132)
- 农(47823)
- 管理(43828)
- 财(42427)
- 科学(41187)
- 学报(39549)
- 农业(33065)
- 大学(30125)
- 学学(28346)
- 教育(28225)
- 业经(27640)
- 融(25719)
- 金融(25719)
- 技术(25284)
- 经济研究(20671)
- 财经(20089)
- 业(19669)
- 问题(19192)
- 经(17466)
- 资源(16709)
- 技术经济(15591)
- 现代(14738)
- 商业(14079)
- 科技(13387)
- 世界(13329)
- 发(13275)
- 贸(13231)
共检索到439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雪旺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兰苑 陈艳珍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首先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
文化 旅游 文化旅游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旅游业被列为支柱产业之一。山西省是文物资源大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提到一个重要日程上。晋中市晋商文化底蕴深厚,资源集中,是晋商文化旅游的热点城市。通过指出晋中市晋商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晋商文化旅游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改芳 李亚茹 吴朝阳
针对目前区域旅游景气指标体系尚不完善的问题,在梳理现有旅游景气指标的基础上,加入天气情况这一创新性指标,重新构建旅游景气指标体系。基于构建的指标体系,以山西省为实证对象,结合山西省经济特征及旅游发展实际情况,运用合成指数的方法对其2011-2015年的旅游业景气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新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从整体上较好地反映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景气度,对政府的宏观管理及企业微观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区域 旅游业 景气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改芳 李亚茹 吴朝阳
针对目前区域旅游景气指标体系尚不完善的问题,在梳理现有旅游景气指标的基础上,加入天气情况这一创新性指标,重新构建旅游景气指标体系。基于构建的指标体系,以山西省为实证对象,结合山西省经济特征及旅游发展实际情况,运用合成指数的方法对其2011-2015年的旅游业景气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新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从整体上较好地反映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景气度,对政府的宏观管理及企业微观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区域 旅游业 景气指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黄解宇
为了定量研究山西省旅游业的竞争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本文从产业角度出发,建立了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11个城市为研究单元,运用AHP分析法和Yaahp软件,采用面板数据,对山西省11个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的旅游现实竞争力、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旅游支持竞争力和旅游综合竞争力都有所提高,但增幅差别较大。太原、大同和晋中一直是山西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在各个比较年份中,无论是竞争力评价指数值,还是其排名次序,始终都是居于前3位。太原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
关键词:
AHP法 旅游竞争力 评价体系 山西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晟昊
尽管有早转或迟转、主动或被动转、效果好或效果差的区别,但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山西省晋城市这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旅游资源独特优势入手,研究了他们主动将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双优势结合,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保护生态,在转型中逐步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做法,还针对加快晋城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意在对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以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 旅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敏 王伟 王雅心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山西省旅游业经过6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找到了一条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来振兴经济的道路。山西省众多的旅游资源,以及山西"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的出台,促进了山西省经济的转型,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使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山西省新兴的支柱产业。但是,山西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导致旅游业发展水平低于其他省市。本文全面分析了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现状及对策 山西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要轶丽 郑国
旅游区位非优区是由于其区位的不理想 ,从而导致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地区。随着我国旅游业空间发展格局的改变 ,旅游区位非优区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基于对旅游区位非优区现状的剖析 ,以山西运城市为例 ,提出了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业发展动力机制 ,促进其旅游业的加速发展。
关键词:
旅游区位非优区 旅游规划 运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祝仁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相关问题———以桂林旅游业的发展为例□邓祝仁截至1997年10月,我国已经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把旅游业当作本地的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来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表现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丰桂萍 张澄溪
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特别是对一些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渐进枯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研究旅游业对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通过对旅游业的调查研究和现状分析,进一步明确其支柱产业地位及发展方向.以促进大同经济快速转型、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期刊] 征信
[作者]
解洪文 师洋霞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凸显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综合性产业,已经成为运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金融的支持力度仍然有限,我们运用协整关系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对金融支持与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支持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了通过金融引领带动运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创新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同时,借助"互联网+"推动旅游金融的线上发展。
关键词:
金融支持 旅游发展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勇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本文选取2000~2005年中国各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在省际层面就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作用进行计量分析,深入探讨了旅游资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一方面,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非旅游资源部门也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未来的方向,即突破依赖旅游资源的单一旅游业发展模式,实现旅游业业态结构的多元化,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转换和升级实现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使其成为转型期我国旅游业增长的技术动力。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晞
运用城市经济学理论工具,以广西桂林、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等五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例,对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旅游产业的地方化经济效应和城市化经济效应。研究表明,国际旅游目的地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品位导向,城市化经济效应不强;而国内旅游目的地则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经济效应和区位导向。
关键词:
广西 城市化 旅游业 集聚经济 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家明 杨新军
简要总结了两种生态旅游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操作性定义。针对旅游地4个方面的限定,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地规划的要求,认为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的社区旅游规划,更注重景点及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与布局,而不是宏观的发展战略及中观的规模聚集效应,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从生态旅游地的规划目标出发给出了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内容,探讨了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施方略,指出功能分区、游客管理、形象策划及景观设计在生态旅游地开发及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