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3)
- 2023(11306)
- 2022(10148)
- 2021(9734)
- 2020(8225)
- 2019(19185)
- 2018(19186)
- 2017(36352)
- 2016(20220)
- 2015(22958)
- 2014(23008)
- 2013(22740)
- 2012(20740)
- 2011(18696)
- 2010(18803)
- 2009(17330)
- 2008(17074)
- 2007(14924)
- 2006(13442)
- 2005(11613)
- 学科
- 济(74615)
- 经济(74530)
- 管理(64271)
- 业(56880)
- 企(49487)
- 企业(49487)
- 方法(36720)
- 数学(30009)
- 数学方法(29623)
- 财(20636)
- 学(19942)
- 农(19512)
- 中国(17885)
- 业经(17537)
- 理论(15421)
- 地方(15006)
- 务(14274)
- 财务(14197)
- 财务管理(14166)
- 制(13724)
- 和(13689)
- 企业财务(13421)
- 农业(13304)
- 划(12375)
- 环境(12281)
- 贸(12208)
- 贸易(12201)
- 易(11780)
- 技术(11770)
- 银(11616)
- 机构
- 大学(288164)
- 学院(285705)
- 管理(117740)
- 济(101825)
- 理学(100453)
- 理学院(99250)
- 经济(99143)
- 管理学(97414)
- 管理学院(96873)
- 研究(93591)
- 中国(70453)
- 京(63400)
- 科学(62816)
- 财(48685)
- 所(47850)
- 农(47767)
- 业大(45279)
- 研究所(44072)
- 江(42807)
- 中心(42600)
- 北京(40197)
- 范(40060)
- 师范(39647)
- 财经(38599)
- 农业(37660)
- 州(35161)
- 经(34968)
- 院(34126)
- 师范大学(32217)
- 技术(30655)
- 基金
- 项目(197152)
- 科学(153727)
- 基金(142034)
- 研究(141487)
- 家(124879)
- 国家(123858)
- 科学基金(105649)
- 社会(85572)
- 社会科(80935)
- 社会科学(80911)
- 省(77226)
- 基金项目(76962)
- 自然(71710)
- 自然科(69965)
- 自然科学(69946)
- 自然科学基金(68671)
- 划(65783)
- 教育(64766)
- 资助(58832)
- 编号(58057)
- 成果(46870)
- 重点(43927)
- 部(42428)
- 发(41134)
- 创(40394)
- 课题(39833)
- 科研(37941)
- 创新(37648)
- 计划(36686)
- 大学(36224)
- 期刊
- 济(115060)
- 经济(115060)
- 研究(79256)
- 中国(53859)
- 学报(48596)
- 科学(45471)
- 管理(44355)
- 农(42272)
- 财(37359)
- 大学(35991)
- 学学(33639)
- 教育(31540)
- 农业(29716)
- 技术(24888)
- 融(21819)
- 金融(21819)
- 业经(18861)
- 财经(17796)
- 图书(17683)
- 业(16762)
- 经济研究(16011)
- 经(15038)
- 资源(14960)
- 问题(14509)
- 科技(14446)
- 理论(14437)
- 版(14246)
- 技术经济(13496)
- 实践(13491)
- 践(13491)
共检索到41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岩英
旅游地的吸引力是一种结构性的吸引力 ,它由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服务吸引力、旅游环境吸引力等要素共同构成 ,这一结构系统中的吸引力要素存在演化逻辑上的差异。从形成过程看 ,旅游地吸引力系统要经历运作结构形成、运作结构被感知、结构形象树立和结构吸引力定型等基本阶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骏 卢凤萍 古风
在慢城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新热点的背景下,基于美学视角,秉持人与城市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通过对我国目前唯一慢城——南京高淳桠溪镇的实证调研,可以建构起由自然生态美、城市文化美和社会生活美构成的慢城旅游吸引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从美化自然环境、美化城市文化以及美化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慢城旅游目的地发展策略,为目的地城市探寻一条发挥自身特色,建立比较性差异的新的旅游发展之路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
美学 慢城 旅游吸引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梅良 钟志平
旅游产业已经作为南岳支柱产业点而迅速发展,要科学地、客观地定位南岳的旅游业现状,就必须对其吸引力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作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南岳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同时从宏观上把握南岳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发掘其"注意力资源"。
关键词:
南岳旅游地 吸引力 综合评价 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意峰 保继刚 丁培毅
关于旅游经历对旅游者目的地感知的影响,现有的研究文献从感知形象和感知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尚未出现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目的地的初游者和重游者代表着两类具有不同旅游经历的目的地游客,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二者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感知及其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包含了整体环境吸引和观光体验吸引两个维度,重游者在整体环境吸引上的感知显著高于初游者,二者在观光体验吸引的感知上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红贤 游细斌 白伟杉 黄瑛
将目的地接待的游客量和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距离结合起来,采用空间交互模型测算目的地旅游吸引力,以浙江省为案例,测算不同城市的旅游吸引力。结果表明:旅游吸引力与接待游客量成显著的正比关系,游客量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吸引力越大;在接待游客量相当的情况下,能够吸引更多远距离游客的目的地,其旅游吸引力越大。浙江省旅游吸引力呈现"镶嵌式圈层结构"的空间分异规律。该圈层以杭州市为中心,形成了Ⅰ级旅游吸引力区域;在杭州市外围,由湖州市、嘉兴市、宁波市、台州市和丽水市形成了圈层结构的第Ⅱ级旅游吸引力区域;在第二圈层的外围,由舟山市、温州市形成了圈层结构的第Ⅲ级;在第一圈层和第二圈层的南部地区,由衢州市和金华市组成的区域形成了镶嵌式的旅游吸引力第Ⅲ级区域。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强弱与旅游吸引物的等级、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等高度相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秀霞 崔庠
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等本科旅游院校发展困境的原因 ,认为从需求上看 ,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叶公好龙”是造成高等本科旅游院校陷入困境的表层原因 ;从供给上看 ,高等本科旅游院校培养目标的盲目性才是造成高等院校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探讨了提高我国高等本科旅游院校吸引力的关键是挖掘高等本科旅游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内涵 ,确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骏 古风 卢凤萍
人居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系统观的具体体现。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吸引力,是保持和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优势,并将其转换为现实旅游竞争力,从而彰显城市特色,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展资源开发视野,开展相关研究的新角度。优秀的人居环境应坚守以人为本、天人和谐的理念,彰显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心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从这一角度出发,城市旅游的开展也应该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论上的思考。通过量化研究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人与人的和谐程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不仅是人居环境资源水平的体现,与城市旅游的吸引力也呈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可从自然环境治理、民众教育以及目的地...
关键词:
人居环境资源 城市 旅游 吸引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包磊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乡村田园风光已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并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成为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农村"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重视避免重复建设,尤其是要因地制宜以山水融合的发展理念和运行实践提升吸引力,将其作为营销宣传的亮点内容,以此培育乡村旅游的区域品牌。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山水融合 吸引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管玉梅 黄诚
疍家人作为汉族的一个特殊民系,既深受乡土文化影响,又因千百年的水上生产生活而形成独特的水文化,这种水文化因异质而对陆上居民充满了吸引力。本文用旅游6要素来构建准则层,并用疍家文化中可能被开发的旅游吸引物来构建指标层,开发出疍家文化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吸引力评价。研究表明:疍家文化的总体吸引力较强,最有吸引力的是以海洋动植物为主食的饮食文化,其次是疍家传统体育和民俗文化娱乐项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游富相 吴三忙
旅游吸引力分析在旅游学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旅游吸引力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制定旅游营销策略和有针对性的开展旅游营销活动。本文在回顾已有旅游吸引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型旅游吸引力分析方法,即通过对某旅游资源介绍网站的访问者的IP地址进行测定和统计,计算出某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情况。
关键词:
旅游吸引力 互连网 IP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艳 厉新建
文章提出了旅游吸引力三层次和目的地发展创新的三阶段假说,并以此为全文论证的逻辑起点,认为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种“制度创新”是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目的地旅游发展应该从旅游产业的概念回归到旅游经济的层面上来,对于目的地旅游吸引物资源也应该完成从资源性管理向资产性管理的跳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国琴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可能影响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27个指标,并以浙江海岛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把这些指标综合成了六大因子,即海岛自然旅游资源、海岛人文旅游资源、海岛旅游形象认知、海岛旅游产品、海岛旅游设施及海岛旅游区可进入性。依据这些变量因素,结合浙江海岛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浙江省海岛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霄 石强 陈婉欣
推动游艇旅游是引导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的中国游艇旅游发展与欧美澳西方发达地区尚相差较大。文章以游客认同的地方性为理论框架,以携程网、穷游网上中国游客分享游艇旅游的网络游记文本为主要数据,探究中国游客视角下游艇旅游吸引力是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1)目前中国游客体验游艇旅游的主要地区是国内和西方欧美澳发达地区,在国内与西方欧美澳发达地区进行游艇旅游时,游艇旅游的景观、活动、环境等差异不大,可以视为游艇旅游不需要附着于特定地域,拥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2)综合分析中国游客在国内与西方欧美澳发达地区游艇旅游的吸引力认同,发现原生态的亲水活动与对西方奢侈生活的想象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游客对游艇旅游吸引力的主要认同。未来可以在增加游艇旅游发展城市、改善亲水自然环境、增强游艇水上活动以及游艇产品差异化发展方面加以改进,推动中国游艇旅游的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昌华
旅游业吸引力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两者之间良性互动对微型经济体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2002-2016年澳门城市人文发展水平、产业多元化程度与旅游业吸引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澳门城市人文发展与产业多元化对澳门旅游业吸引力具有长期推动作用,但产业多元化的推动作用小于城市人文发展因素。短期内,澳门产业多元化对旅游业推动作用不显著,人文发展水平对旅游业发展推动比较显著,但效应小于长期作用。因此,澳门应积极推进城市内涵建设,提升人文发展对旅游业的吸引力;促进产业适度多元化,夯实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路春燕 白凯
本文以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的入境旅游者在中国大陆各省的流向为研究内容,分别运用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对中国省域间入境旅游相互吸引力和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分析检验了中国大陆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显示:①国内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大致呈逐年增强趋势,但省域之间的入境旅游相互吸引力则呈减弱趋势;②在空间上,国内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呈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分布特征;随着年份的增加,省域之间的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差距逐步减小。文后就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在今后研究实践中应关注的方面进行了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