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2)
2023(15306)
2022(13540)
2021(12733)
2020(10862)
2019(25530)
2018(25385)
2017(49385)
2016(26873)
2015(30557)
2014(30874)
2013(30385)
2012(27872)
2011(25045)
2010(24780)
2009(22885)
2008(22404)
2007(19765)
2006(16863)
2005(14455)
作者
(78533)
(65728)
(65147)
(62228)
(41548)
(31718)
(29842)
(25983)
(24647)
(23218)
(22506)
(21803)
(20725)
(20526)
(20427)
(20379)
(19950)
(19494)
(18830)
(18756)
(16473)
(15901)
(15801)
(14908)
(14708)
(14659)
(14543)
(14370)
(13251)
(13219)
学科
(108530)
经济(108416)
管理(76217)
(73138)
(60620)
企业(60620)
方法(55693)
数学(48417)
数学方法(47789)
(29027)
(26900)
中国(25263)
(24682)
业经(23350)
地方(21471)
(19879)
贸易(19875)
农业(19511)
(19275)
理论(18536)
(17811)
财务(17730)
财务管理(17690)
(17417)
(17177)
企业财务(16713)
环境(16548)
技术(16346)
(14358)
(14341)
机构
大学(386120)
学院(385940)
管理(155473)
(147910)
经济(144561)
理学(135695)
理学院(134200)
管理学(131639)
管理学院(130959)
研究(122791)
中国(89524)
(81236)
科学(80454)
(65808)
(64717)
(61684)
业大(60999)
中心(57016)
研究所(56862)
(55116)
财经(54168)
(51625)
农业(51169)
师范(51110)
北京(50872)
(49154)
(45180)
(44657)
经济学(43690)
师范大学(41208)
基金
项目(269345)
科学(210600)
基金(194625)
研究(192913)
(169901)
国家(168543)
科学基金(144823)
社会(119352)
社会科(112997)
社会科学(112966)
(106474)
基金项目(104652)
自然(97082)
自然科(94778)
自然科学(94750)
自然科学基金(93015)
教育(89353)
(89312)
资助(80997)
编号(79475)
成果(62784)
重点(59896)
(58767)
(56770)
(55387)
课题(53817)
科研(52250)
创新(51676)
大学(50155)
教育部(49967)
期刊
(154241)
经济(154241)
研究(102889)
中国(64690)
学报(63767)
科学(57883)
(57306)
管理(52488)
(49884)
大学(47465)
学学(44722)
农业(39863)
教育(39378)
技术(34122)
业经(27177)
(26464)
金融(26464)
财经(25096)
经济研究(24176)
(21294)
图书(21269)
问题(20638)
(20485)
技术经济(18904)
(18769)
科技(18447)
理论(18391)
资源(18112)
商业(17875)
统计(17538)
共检索到534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扬  张建国  崔会平  许鸣  蔡碧凡  
基于蚂蜂窝、驴妈妈、携程网等网络旅游平台以及景区门户网站的照片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调查、网络照片内容对比、照片拍摄足迹对比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安吉竹子博览园门户网站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异同。结果显示:门户网站投射的安吉竹子博览园动植物大观园、竹子资源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大小熊猫饲养繁育基地的形象非常成功,与游客感知形象切合;游客对园内的游玩项目感知较少,与门户网站期望在游客内心塑造的动植物游乐园形象不符,且游客对园内西区的以西以南景点的感知较少;园区内的重要节点入口以及水景形象比较吸引游客,但景区管理方对此缺少形象投射。因此,安吉竹子博览园应在保持自身优势环境特色的基础上,完善园内旅游指引系统,并结合园区主线文化发展业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曲颖  董引引  
本文基于海南营销战略需从"交易型"向"关系型"转变的现实背景,针对性选择重游目标市场,从供需主体的心理认知网络视角出发,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思想,对海南"官方投射形象—游客目的地依恋"网络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度表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投射网络的联接密度和网络效率均低于依恋网络,投射网络的整体态势具有脆弱性;(2)核心类元素在投射和依恋网络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依恋记忆中被率先激活的元素(美食、气候天象、旅游设施和生活方式)不被官方所重视,而官方所重点投射的民俗文化、服务质量、户外游憩、免税购物却并未被依恋游客所同等认可;(3)依恋网络中海洋风光—美食和海洋风光—旅游设施的组合被游客所偏好,而投射网络中海洋风光—民俗文化和海洋风光—户外游憩组合间的联系最为紧密;(4)依恋子群规模较小,以核心元素和重点元素为主,而投射子群冗长,构成元素复杂多样,极化效应却不显著。研究证实交易型营销策略下的官方投射在吸引依恋型重游客方面的失控和低效率,并为DMO关系型营销策略的调整和重游市场的维护提供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敏  
基于网络文本,通过ROST CM6.0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视角研究殷墟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殷墟的积极感知形象是直观的、概要的,对殷墟最突出的印象是"遗址""文化""历史""甲骨文";游客对殷墟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为景区空间环境形象、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形象和旅游体验认知形象4个维度;游客对殷墟旅游形象感知中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设施和旅游安全4个核心类属及其下属的10个二级子类;在对殷墟旅游形象的感知中,导游讲解是重要的感知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哲华  沈世伟  
本文以嵊泗列岛旅游形象感知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本文为依据,分析了客源地、游客构成、出行时间,并利用词频对地点、偏好、行为以及感受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旅游者对嵊泗旅游的感知偏向积极,但依旧存在些许问题,如嵊泗对各景点旅游宣传失衡,使景区间差距日益扩大;景区本身对老年游客群体的吸引力弱;嵊泗旅游特色活动较少,依旧仅仅局限于出海捕鱼、海边烧烤等海岛旅游常见的活动,且各岛之间的旅游活动同质化高;旅游者关于嵊泗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最主要来源于观光体验,评价负面较多的几点是"商业化""排队""交通差",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本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梦君  乌恩  
以旅游凝视为理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婺源的官方宣传文本和游客网络游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政府凝视和游客凝视视角下,官方部门及游客对婺源旅游形象感知的异同。结果显示,婺源的旅游形象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活动、生态保护、旅游接待与服务5大主题。两种视角对婺源形象的解读在整体上保持一致性,但政府更侧重对文化的宣传,而游客则更注重对资源与服务的感知。两者对婺源的情感形象评价都以正面为主,但政府的积极情绪高于游客。此外,游客的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交通、餐饮、人流量等方面。最后,根据研究内容,从宣传内容与途径、基础设施与服务、游客分流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婺源的管理部门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栎娜  
旅游地感知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将文本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合,从旅游者大量的自述文本中自下而上地分析感知旅游地要素与结构。研究定义了旅游地感知的22个要素,并总结为吸引物、旅游配套设施、公共环境和服务3个系统以及核心要素、期望要素和潜在要素3个层次,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旅游者对于旅游地的感知首先是环境整体,其次是功能性的因素,然后是最具有探索价值的因素,最后是旅游者认为具有一般价值的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珍珍  李君轶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主要途径为问卷调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开始通过在线评论等网络数据来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然而对于这两种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应用于研究的可靠性还是鲜有涉及。本文以西安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评论两种途径获取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感知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内容挖掘软件和文本分析等方法,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子、整体形象感知、代表性景点三方面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在西安旅游形象感知的研究中,对调查问卷和网络文本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呈现出相对一致性;(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啸  张建国  
为了利用新的研究手段更加便捷、深入地研究游客对湿地公园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感知,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通过百度、大众点评、携程网等搜索引擎和旅游网站,将相关的评论和游记作为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从景区环境、活动项目、旅游景点、设施服务、背景文化等5个方面分析游客对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显示:游客对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对景区的整体印象及景区环境评价较高;对于在景区内开展的休闲娱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承云  戴添乐  蒋世敏  涂明程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其红色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基于携程网、马蜂窝网两大OTA中上海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在线评论,使用词云词频统计法、复杂网络分析法及扎根理论分析法,对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与情感评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者对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的构成中,以上海为主体,以名人形象与历史建筑形象为代表,而快速城市化是形象感知变化的主要推动力。(2)旅游者对上海的红色旅游形象感知呈现出“上海-历史-教育”的“单核心-过渡-边缘”层次模式,并且以上海为空间主体、历史为时间动力,拓展出信念教育的功能。(3)关于上海红色旅游情感评价,传承红色精神文化是影响旅游者产生积极情绪的最重要因素,优良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管理能力及交通通达性和安全性是旅游者产生积极情绪的基础,而不合理的红色景点游览结构和旅游者的非自主性是影响旅游者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程圩  隋丽娜  程默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既有洞窟壁画、遗址遗迹等人文景观,又涵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观,情感倾向积极且一致;当地生活体验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司机具有重要的导游作用。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区旅游业发展条件和态势不均,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丝绸之路主题形象塑造要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各地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高军  李君轶  张柳  
本文通过网络日志研究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利用百度、Google以及各旅游网站采集游客记述华山旅游的网络日志和网友点评,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筛选后得到了92篇日志和181条负面点评;然后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法,通过这些材料研究游客对华山形象的感知。结果发现,利用网络日志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良好的效果:从92篇日志中提取出华山旅游形象的7个积极感知因素,181条负面点评被归纳为5个核心类属1、3小类的消极感知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华山风景区还未曾深入发掘两种会令游客产生积极形象感知的因素,即华山的文化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卫英  朱世桂  黎星辉  
以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茶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模型,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出茶文化历史价值、教育科研功能、美学观赏、资源组合、生态环境、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等22个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专家评价获得各指标权重。运用构建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阳羡茶文化博览园旅游资源进行实例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茶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客源市场条件良好,茶文化旅游开发潜力较大,但是存在知名度不高、资源聚集度较低、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尚不完善等缺点。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当地茶文化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婷婷  
网络游记在表达和反映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旅游者发表在携程旅行网上关于西藏的游记为研究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对80篇游记样本进行质性分析,探讨国内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均以积极感知为主,但仍有提升空间。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雨  黄翔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诗瑜   郭旭  
存在新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游客通过网络平台发表的网络本文,直观地反映了其对民宿的形象认知。本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借助爬虫工具和ROST CM6.0软件,选取去哪儿网站上的舟山海岛民宿入住点评为研究对象,对舟山海岛民宿目的地形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舟山民宿的旅游吸引物是游客印象中最显著的特点,展现了舟山民宿独特的海岛魅力。游客对舟山海岛民宿情感形象整体呈现积极正面的情绪。然而,在旅游环境中的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中立和消极情绪。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品竞争力;坚持文化引领,提升产品内涵;坚持生态保护,提升产品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