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4)
2023(4989)
2022(4312)
2021(3892)
2020(3288)
2019(7257)
2018(7027)
2017(13509)
2016(7421)
2015(8154)
2014(8231)
2013(7990)
2012(7245)
2011(6614)
2010(6777)
2009(6709)
2008(6661)
2007(6109)
2006(5542)
2005(5185)
作者
(20876)
(17671)
(17589)
(16712)
(11186)
(8411)
(7825)
(6577)
(6498)
(6326)
(6103)
(6060)
(5947)
(5602)
(5474)
(5381)
(5317)
(5207)
(5175)
(5160)
(4466)
(4321)
(4165)
(4053)
(4000)
(3996)
(3946)
(3928)
(3510)
(3441)
学科
(28278)
经济(28215)
管理(26897)
(22371)
(19663)
企业(19663)
(10989)
方法(10788)
(10400)
业经(8137)
数学(7843)
数学方法(7750)
(7730)
(7716)
中国(6858)
体制(6714)
(6252)
财务(6236)
财务管理(6219)
企业财务(5913)
环境(5610)
理论(5536)
(5472)
银行(5467)
(5238)
(5227)
农业(5102)
(5095)
金融(5093)
地方(4903)
机构
学院(110590)
大学(109383)
(43923)
经济(42925)
管理(41858)
研究(36031)
理学(35429)
理学院(34995)
管理学(34496)
管理学院(34259)
中国(27593)
(24825)
(22620)
科学(20814)
财经(18860)
(17621)
(17221)
(16902)
中心(16217)
(15827)
师范(15696)
研究所(15225)
北京(14206)
(14129)
财经大学(13822)
(13788)
经济学(13714)
(13136)
业大(13077)
师范大学(12841)
基金
项目(70886)
科学(57142)
研究(52931)
基金(52802)
(45140)
国家(44781)
科学基金(39286)
社会(35745)
社会科(33937)
社会科学(33930)
基金项目(28419)
(27881)
自然(24483)
教育(24182)
自然科(23870)
自然科学(23864)
自然科学基金(23452)
(22783)
资助(21520)
编号(20453)
(19572)
成果(16913)
(15908)
重点(15888)
(15347)
国家社会(15027)
课题(14806)
(14725)
人文(14120)
教育部(14042)
期刊
(54197)
经济(54197)
研究(32843)
中国(22139)
(20237)
管理(16226)
科学(14968)
学报(14197)
(13866)
大学(11494)
学学(10898)
(10272)
金融(10272)
教育(9902)
财经(9609)
农业(9099)
业经(9003)
(8292)
(8215)
技术(8010)
经济研究(7541)
问题(7144)
(6558)
旅游(6558)
(6558)
学刊(5277)
旅游学(5273)
游学(5273)
(5131)
(5105)
共检索到168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媛  冯学钢  孙晓东  
旅游地形象是动态变化的,时间是旅游地形象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维度。现有旅游地形象研究主要从游客感知角度来解构旅游地形象属性,并对游客不同游览阶段、大事件前后的旅游地形象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少有文献对旅游地形象的季节波动、生命周期变化等时间演变问题进行探究,且相关研究多忽视了供给方层面的旅游地形象。研究认为,旅游地形象涉及旅游者和供给方两个层面,并分别包含感知形象和发射形象。研究对国内外旅游地形象时间演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包括旅游地形象随游览阶段的演变、事件前后的旅游地形象变化、旅游地形象的生命周期演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新  齐亚萍  
旅游地形象是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旅游地形象定位是旅游营销工作开始之前就要完成的重要工作。正确地定位旅游地形象不仅要考虑旅游地自身的资源条件和产品特色 ,还要考虑市场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一个旅游地的形象一旦确立 ,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加以维护、扶持和提高。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凌善金  
本文论述了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应具备的特性,指出了现有定位方法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旅游地形象体系的结构特征和认知规律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横向定位法、纵向定位法、独立定位法、抢先定位法等4种新的定位方法,并通过整合确定了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体系。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德艳  缪家祥  
本文以非旅游书目中的《文化苦旅》为例,分析了书中所涉及的旅游地信息,指出《文 化苦旅》树立了人文山水类的旅游地形象,并提出了如何运用非旅游书目来树立旅游地形象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萌  何春萍  
旅游地形象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的塑造与建设越来越引起旅游地政府、旅游景区(点)经营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旅游地形象建设包括形象塑造和形象传播两方面的内容。导游在这两项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伟  冯维波  康刚  
本文引入TI(S旅游形象系统)这一现代旅游形象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从理念基础(MI)、行为准则(BI)、视觉形象(VI)、听觉形象(HI)和风情识别(FI)五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地形象设计与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晓洁  李玲  
在国家“一带一路”等的实施下,喀什旅游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援引旅游想象理论、建构主义思想,首先,运用在大数据环境下获取的大量旅游网络评论文本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对游客感知到的喀什形象进行解构;其次,在建构主义指引下,以游客角度为切入点,演绎喀什形象建构过程;最后,构建旅游地形象模型即“认知—情感—意动”模型,分析旅游地形象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路径;本文深入剖析游客想象、形象建构过程以及旅游地形象,旨在为喀什旅游形象的宣传与再构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孔山  
在旅游市场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将取代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理论,为旅游地市场营销提供新的理念和途径。旅游地形象营销将取代单纯的产品营销,构建由形象塑造、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从而协调、整合旅游地各营销要素,形成统一的旅游营销诉求点,培育统一的旅游地品牌形象,获取最佳、最有效的营销传播影响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侯越  
近年来在影视作品引发下,韩国大众文化产品在日本广泛流行,形成“韩流”现象,并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往韩国旅游。现代大众旅游业中,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是引发游客产生出游欲望的重要因素,而影视表象则促进了游客对于目的地集合性关注的形成。表象的特征是替代性与再现性,亦即具有非实在性特征。韩剧虚构的表象世界在与旅游地形象的重叠、交织下得以有形化,从而获得自身的空间性特征。影视旅游中游客通过亲身参与所产生的情感移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影视作品所描绘的理想世界的融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朝武  黄远水  
游客和社区居民对旅游地的认知是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社会基础 ,因此需要有一个建立在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参与机制 ,以保证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而传统的旅游地形象策划模式显然缺乏这一机制。本文以此为基础 ,探讨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系统组织程序 ,并据此提出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长宏  陈田  刘家明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形象塑造是提高其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缺乏全真信息支撑,市场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普遍存在偏差。本文根据形象主体及感知内容系统构建感知偏差测评层次模型,包含3个层次9个指标,其中模型权重由专家打分确定,基础数据源于市场调查结果,主要采用离差和法分析不同主体对不同感知内容的偏差程度。通过十堰旅游目的地验证,最终偏差指数测评结果为0.626,偏差较大,其中主体对自然环境感知偏差最小,对社会环境感知偏差最大;旅游介体对十堰形象感知偏差最小,本地居民感知偏差最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步忠  周青  曾咏梅  
旅游地形象塑造从本质上说是旅游地旅游信息影响的结果。网络旅游信息以其费用低廉、覆盖面广、功能全面、使用灵活的特点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旅游信息源。网络旅游信息传播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本文以南昌市政府旅游官方网站和旅行社网站为对象,通过对南昌市网络旅游信息传播影响旅游地形象塑造的调查分析,发现了网络旅游信息促进南昌旅游地形象塑造存在的多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俊瑶  彭华东  
本文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广州花都为实证,探知旅游地形象对游客感知的影响。研究显示,前往花都地区旅游的人士对花都的整体形象主要聚焦于"广州山水之城""国际空港门户""商务会展之所""汽车产业基地""岭南文化名地"5个方面。根据研究发现,花都的总体形象存在形象感知不突出与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因此,花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就此提出了提升花都旅游地形象的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升旅游地形象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玺  毛蕾  
澳门旅游业历来以博彩娱乐业见长。近五年来,澳门正借助中央政府推进澳门经济产业多元化的契机,大力发展会展及商务旅游业,并希望能在游客心目中树立会展商务旅游城市的形象。然而,从目前的游客感知情况来看,澳门旅游形象的转变仍然存在较大的困境。本文在分析旅游形象演变典型区域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形象演变的一般路径,并为澳门实施旅游形象的演变提出了相关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苗学玲  
本文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3年收录的185篇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学术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归纳的方法,由表及里梳理10年来国内这一方面研究的发展脉络,聚焦核心理论的演化,揭示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研究发现,文献篇名以“形象定位和设计”最为普遍,形象策划是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主题;“城市形象”、“企业识别系统”和“市场定位”是国内旅游目的地策划理论形成的基础,并从已有理论中归纳出了“旅游形象策划的简化模型”。文章最后指出,由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转向形象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