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5)
- 2023(9498)
- 2022(7947)
- 2021(7066)
- 2020(5781)
- 2019(13177)
- 2018(12699)
- 2017(24438)
- 2016(13371)
- 2015(14972)
- 2014(14885)
- 2013(15052)
- 2012(14663)
- 2011(13363)
- 2010(13542)
- 2009(12326)
- 2008(12048)
- 2007(10686)
- 2006(9637)
- 2005(8766)
- 学科
- 济(68554)
- 经济(68485)
- 业(35286)
- 管理(34283)
- 方法(29047)
- 数学(25378)
- 数学方法(25249)
- 企(25014)
- 企业(25014)
- 地方(20286)
- 中国(20176)
- 农(18893)
- 财(14622)
- 业经(14180)
- 农业(13759)
- 学(11892)
- 贸(11303)
- 贸易(11290)
- 地方经济(11265)
- 发(10893)
- 易(10816)
- 融(10781)
- 金融(10781)
- 环境(10373)
- 银(10310)
- 银行(10295)
- 制(10026)
- 行(9996)
- 技术(8859)
- 务(8277)
- 机构
- 学院(197255)
- 大学(194710)
- 济(82615)
- 经济(81011)
- 管理(72588)
- 研究(70852)
- 理学(61785)
- 理学院(61012)
- 管理学(60031)
- 管理学院(59668)
- 中国(53658)
- 科学(43443)
- 京(42120)
- 财(38827)
- 农(36097)
- 所(35965)
- 研究所(32384)
- 中心(32223)
- 江(30971)
- 财经(30573)
- 业大(28902)
- 范(28672)
- 师范(28353)
- 农业(28164)
- 经(27714)
- 北京(27020)
- 经济学(26067)
- 院(25798)
- 州(24948)
- 经济学院(23656)
- 基金
- 项目(129540)
- 科学(102924)
- 基金(94344)
- 研究(93818)
- 家(82446)
- 国家(81720)
- 科学基金(70174)
- 社会(61121)
- 社会科(58179)
- 社会科学(58170)
- 省(51618)
- 基金项目(50065)
- 自然(44609)
- 自然科(43520)
- 自然科学(43516)
- 教育(43120)
- 划(43056)
- 自然科学基金(42741)
- 资助(39431)
- 编号(36628)
- 发(33875)
- 重点(29530)
- 成果(29225)
- 部(28639)
- 发展(27332)
- 展(26880)
- 课题(26651)
- 创(26331)
- 国家社会(25731)
- 科研(24785)
共检索到305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安禧 郭英之 王红兵 李海军
通过文献分析、自编测量题项等编制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问卷,在山东、湖南、新疆等我国东、中、西部省份的旅游地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究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结果显示: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由生活条件、家庭关系、经济条件、休闲娱乐、社区安全5个维度构成,涉及物质生活质量和非物质生活质量两个方面,5个维度都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源。
关键词:
旅游地居民 生活质量 量表开发 维度构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增贤
过往研究通过对多个具体生活质量领域的评估来衡量总体生活质量,找出生活质量的"短板"领域,并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方案。然而,社区居民对总体生活质量的评价有时并不来源于具体领域,而是依据对各种"参考标准"之间比较差距的衡量。基于此,Michalos提出了多重差异理论(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并在生活质量研究中广泛发展。文章基于多重差异理论,以河南焦作云台山周边社区为例,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开展问卷调查,收集435和394个有效样本,实证检验该理论在中国旅游情境中的适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粟路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模型。通过对凤凰古城居民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3)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旅游消极影响和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旅游消极影响对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对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粟路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模型。通过对凤凰古城居民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3)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旅游消极影响和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旅游消极影响对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对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龚晶晶 唐文跃
乡村旅游地居民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给乡村旅游地基层治理带来极大挑战,解释乡村旅游地居民冲突行为的发生机理是化解矛盾冲突的关键。目前主流的社会交换理论的解释力不足,相对剥夺理论有针对性地弥补了社会交换理论的缺陷,为乡村旅游地居民冲突行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然而,乡村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测量还存在维度不明确、内容不全面、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一些研究出现矛盾的结论。鉴于此,文章遵循量表开发的规范程序(发展初始题项、预调研与题项纯化、正式调研与题项检验),以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10个乡村旅游社区为研究区域,以其中的原住居民为调研对象,构建了乡村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概念模型和测量量表。研究发现,二维结构(个体相对剥夺感和群体相对剥夺感)、共8个题项的乡村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文章为我国旅游领域的相对剥夺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测量技术与分析方法,并为乡村旅游社区治理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粟路军 唐彬礼
旅游地居民作为旅游地核心利益相关者,其生活质量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提升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DRQOL)对化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梳理文献,文章对DRQOL的研究起源、定义、维度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产生的结果及其作用机理、变化规律、研究方法等7大研究主题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做出相应的述评。在此基础上,基于现有DRQOL研究成果,文章提出了未来7大研究方向,并借鉴刺激-机体-反应(S-O-R)分析框架,构建了DRQOL的刺激-机体-反应-调节(S-O-R-M)整合理论模型,以期形成DRQOL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我国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实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茂英 吴新芳 李秋成
良好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维护和提升离不开村民自发的、利他的环保行为,即组织环境公民行为。文章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将乡村旅游地看作组织,关注乡村旅游地村民的组织环境公民行为(OCBE)。遵循标准的量表开发程序,文章采用4个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乡村旅游地OCBE量表。研究一通过文献回顾及焦点小组获取了4个维度共18个初始测项;研究二通过3个乡村旅游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精简量表题项;研究三基于两个乡村旅游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了3个维度共13个测项,包括人际导向OCBE、自我导向OCBE、目的地导向OCBE;研究四验证了量表的关联效度。文章为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建议,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卢小丽 肖贵蓉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影响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衡量标准不一致,测量量表缺乏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外著名旅游专家的访谈和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实证调研,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开发了中国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测量量表,该量表包括居民旅游正面影响感知3个维度11个题项,负面影响感知3个维度11个题项。统计检验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可用该量表对中国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进行评估和测度。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居民旅游感知 测量量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健仪 谢礼珊 关新华
随着外出旅游这一行为在国内的普及,游客的旅游偏好、出游方式以及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趋强烈。然而很多地区的旅游公共服务还存在评估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体系不完善以及质量不高等情况,学术界对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也相对匮乏。文章以游客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访谈、内容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编制了从游客视角评价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量表。通过信度分析,探索性、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由6个维度25个测量项目组成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英之 姜静娴 李雷 陈勇 彭兰亚
本文以中国成熟旅游目的地周庄为典型案例,以生活质量理论为视角,探讨成熟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感知,为旅游部门制定依靠旅游业促进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公共政策提出依据。
关键词:
旅游 目的地 居民生活质量 感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好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演艺逐渐从旅游目的地的附属产品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依据服务营销理论,旅游演艺产品质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及游客的态度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旅游演艺为研究对象,从游客感知视角设计开发了旅游演艺产品质量测量量表。研究发现,旅游演艺产品质量包含7个维度,31个测量项目;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旅游演艺产品质量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测量游客对旅游演艺产品质量的感知和评价。
关键词:
旅游演艺 感知质量 测量量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英之 叶云霞 李雷 姜静娴 彭兰亚
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水乡周庄为例,首先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感知评价,其次考察了发展旅游业之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感知评价,再次研究了居民生活质量与旅游影响感知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居民对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政府调动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黎映彤
与消费品品牌一样,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品牌同样具有性别气质,但学术界尚未对此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基于两项实证研究考察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性别气质。研究一以学生为被调研者,以北京、西安、厦门和广州4城市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品牌性别气质的测量量表,发现北京和西安是男性化的城市,杭州和厦门是女性化的城市。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以真实游客为被调研者,以南京、成都、武汉和郑州4城市为研究对象,证实南京和成都是女性化的城市,武汉和郑州是男性化的城市,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研究一的结论。文章开发了测量目的地品牌性别的量表,该量表具有理想的信度和效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应用性。最后,文章为旅游目的地利用品牌性别气质进行营销提供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刘正刚 王卫江 李文胜
以新疆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生活、生活设施、生活方式、娱乐消费、社区认同、消费结构等6个层面影响较显著。而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收入水平、旅游参与程度对乡村旅游影响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基于结论,提出从家庭生活、生活方式、消费结构、娱乐消费、生活设施、社区认同等6个方面加大发展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力度,以促进森林旅游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旅游区 居民 乡村旅游影响 生活质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正龙
文章选择了现阶段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构建了研究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选用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对31个省市居民2004年社会发展和个人努力所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满意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