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4)
2023(11098)
2022(9945)
2021(9401)
2020(8002)
2019(18434)
2018(18259)
2017(35088)
2016(19378)
2015(21754)
2014(21706)
2013(21561)
2012(19909)
2011(17873)
2010(17667)
2009(16143)
2008(15451)
2007(13368)
2006(11803)
2005(10173)
作者
(58242)
(48215)
(47987)
(45599)
(30816)
(23339)
(21697)
(19119)
(18384)
(17178)
(16774)
(16247)
(15591)
(15348)
(14977)
(14933)
(14795)
(14467)
(13952)
(13801)
(12283)
(11698)
(11607)
(11051)
(10880)
(10839)
(10823)
(10540)
(9819)
(9748)
学科
(73408)
经济(73314)
管理(51313)
(48961)
(39724)
企业(39724)
方法(35250)
数学(29766)
数学方法(29419)
(20508)
(19281)
中国(18412)
(17477)
业经(16324)
地方(15265)
农业(14156)
理论(13257)
(12768)
贸易(12763)
(12350)
(12182)
(12165)
环境(11766)
技术(11044)
(10532)
财务(10473)
财务管理(10452)
教育(10329)
(9991)
(9983)
机构
大学(273576)
学院(272232)
管理(108234)
(100283)
经济(97868)
研究(95069)
理学(93944)
理学院(92826)
管理学(91073)
管理学院(90607)
中国(68379)
科学(63880)
(59879)
(50784)
(49442)
研究所(45701)
业大(45640)
(44138)
中心(42133)
农业(40356)
(39230)
北京(38098)
(37726)
师范(37274)
财经(35864)
(34991)
(32642)
(32206)
师范大学(30260)
技术(29926)
基金
项目(193498)
科学(150004)
基金(138800)
研究(137210)
(123528)
国家(122492)
科学基金(103290)
社会(83244)
社会科(78605)
社会科学(78580)
(76246)
基金项目(74810)
自然(70291)
自然科(68568)
自然科学(68549)
自然科学基金(67313)
(65039)
教育(62114)
资助(57854)
编号(55998)
成果(44583)
重点(43372)
(41534)
(41491)
(39789)
课题(38765)
科研(37637)
创新(37084)
计划(37070)
大学(35229)
期刊
(109731)
经济(109731)
研究(76438)
中国(49832)
学报(49565)
(45361)
科学(44933)
管理(37849)
大学(36030)
学学(33911)
农业(32123)
(30631)
教育(29977)
技术(21851)
(19228)
金融(19228)
业经(18727)
经济研究(16911)
(16576)
财经(16221)
图书(15785)
问题(14154)
科技(14090)
(13733)
理论(13320)
业大(13308)
资源(13189)
(13147)
实践(12424)
(12424)
共检索到388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卢春天  石金莲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理论上,尽管存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但是国内研究者对各个主要理论的优势和不足认识不够,对理论的发展和构建重视不足;在实践上,就影响感知和态度因子的效应而言,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量表存在测量上的分歧和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深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汲忠娟  蒋依依  谢婷  
居民作为旅游地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感知和态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学者的研究重视,成为测度旅游业对旅游地影响最常涉及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1975-2015年国内外主要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和结果的总结,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研究认为:不同影响因素与居民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受发展阶段与条件的左右,需进一步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特殊形态进行实证研究;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本土化探索,但鲜有理论构建,可在审视旅游现象的过程中,推动理论抽象与创新;需要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深入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汲忠娟  蒋依依  谢婷  
居民作为旅游地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感知和态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学者的研究重视,成为测度旅游业对旅游地影响最常涉及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1975-2015年国内外主要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和结果的总结,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研究认为:不同影响因素与居民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受发展阶段与条件的左右,需进一步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特殊形态进行实证研究;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本土化探索,但鲜有理论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玉宗  李东和  黄明丽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逐渐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外《AnnalsofTourismResearch》和《TourismManagement》两种SSCI引用的旅游期刊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梳理,较为系统地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其研究焦点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某些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和态度、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以及基于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差异的群体聚类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进行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邵晓兰  高峻  
对旅游地的发展研究中,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石。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案例研究成果,通过讨论该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和目前的研究难点,认为在运用该理论进行旅游发展研究中应加强危机管理以及对于旅游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研究,并且重视旅游地发展过程中产品体系的更新、旅游地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生命周期研究以及重视案例研究和政策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春云  韩宝平  刘泽华  张兴华  
应用定量分析手段,比较不同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差异,深入探讨影响不同旅游地居民旅游发展态度的感知因子。通过对九寨沟、庐山和周庄三个旅游地居民的访谈调查,运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九寨沟居民对旅游发展影响整体评价更好,更支持旅游业发展;周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收益和成本感知相对较弱,而对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感知相对较强。回归方程揭示居民对社区的情感依赖以及对旅游开发影响的正面感知是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最稳定、最重要的因素。居民感知与态度可以看作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示器,今后应逐步建立基于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旅游地管理评价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  陆林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理论解释三方面。而国内有关此类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基于此,作者提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加强从多学科、各层面、多角度地进行理论层次的研究;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注意区别不同国家旅游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对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及其影响加以重点研究;加强跨地区、跨文化的共时比较研究,以及对旅游发展演进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明  
本文将以大连大长山岛为例探究旅游地居民——家庭旅馆经营者对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影响的看法与感知,以及不同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这些家庭旅馆经营者对旅游的感知。根据因子分析法,家庭旅馆经营者感受到的旅游影响包括七个方面:经济影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作用、生活质量提高、常见的自然环境恶化、沙滩退化、海水污染和安静生活被打扰。同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所有接受调查者按照不同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分为四组群,并建立了四组群与旅游影响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江增光  
在访谈和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和路径分析对同里和惠山古镇居民的旅游空间权能与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同里和惠山古镇在不同的开发管理模式下分别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空间利益关系格局;(2)旅游空间权能对古镇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3)空间互动和空间管理参与在两种空间利益关系格局下均是旅游空间权能发挥影响作用的核心要素;(4)同里古镇居民更关注环境和社会文化的提升,而惠山古镇居民经济利益诉求更迫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林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通过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旅游对旅游地影响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本文在较详尽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以皖南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尝试进行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以期较准确地了解皖南旅游区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态度。为皖南旅游区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咨询。并希望以此为国内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剑平  刘承良  颜琪  
本文从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等角度实证分析了石榴红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居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强于负面影响,对乡村旅游普遍持欢迎态度,处于Doxey阶段理论的初期阶段。但是,因从业人员素质低,认识理念存在差异,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部分居民开始滋生不满情绪;同时,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和层次较低,旅游经营权的产权归属意识不清,因此,有待依据旅游社会交换理论开展有居民参与的深度旅游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忠福  张利  
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给旅游地带来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日益明显,这些影响较长时期作用于旅游地居民,引起旅游地居民相应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反应,形成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地居民的支持与否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旅游地的开发、规划与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文章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加以综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建兴   吴茂英   郭英之   李秋成  
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研究是近年来旅游学界关注的新议题。居民作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利益主体,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影响更为深远持久,但学界较少系统梳理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相关研究。为更好追踪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研究动态,文章检索并整理了2001—2021年78篇国内外期刊文献,对概念内涵、测量量表、影响因素、理论视角等内容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对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等方面展开述评与展望,特别对影响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且尚未被主流研究所重视的传统文化、本土化背景因素等展开了讨论。该文有助于理解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研究脉络,并为未来该领域的学术发展和政策创新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方英  马明  孟华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就泰安市居民对东岳庙会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庙会在社会文化、经济方面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但满意度并不高,节事在城市旅游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传统节事应该在挖掘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在举办方式、居民参与形式、营销宣传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节事的举办质量和居民的满意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粟路军  
基于公平理论和关系质量理论,文章构建以旅游地居民感知公平(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互动公平)为前因变量,关系质量(社区满意、社区认同)为中介变量,环境关注为调节变量的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形成机理整合模型。通过对厦门市鼓浪屿旅游区居民调查获取453份有效数据,对整合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1)旅游地居民感知公平是关系质量的重要前因变量;(2)感知公平通过关系质量影响居民环境责任行为;(3)环境关注在关系质量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中没有调节作用。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从而证实了基于公平理论和关系质量理论的整合模型在预测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建立了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形成机理新的理论框架,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