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3)
- 2023(5144)
- 2022(4495)
- 2021(4019)
- 2020(3293)
- 2019(7375)
- 2018(6970)
- 2017(13296)
- 2016(7280)
- 2015(7904)
- 2014(7905)
- 2013(7656)
- 2012(7141)
- 2011(6400)
- 2010(6433)
- 2009(6130)
- 2008(5862)
- 2007(5147)
- 2006(4666)
- 2005(3954)
- 学科
- 济(32544)
- 经济(32499)
- 管理(26065)
- 业(21238)
- 企(18820)
- 企业(18820)
- 方法(16997)
- 数学(12059)
- 数学方法(11984)
- 环境(10216)
- 财(9280)
- 业经(8610)
- 农(8583)
- 理论(7453)
- 学(7213)
- 划(7052)
- 中国(6521)
- 农业(6445)
- 和(6349)
- 地方(6152)
- 务(5706)
- 财务(5700)
- 财务管理(5691)
- 企业财务(5497)
- 资源(5154)
- 经济理论(5122)
- 贸(4682)
- 贸易(4674)
- 制(4552)
- 规划(4535)
- 机构
- 学院(109008)
- 大学(107782)
- 管理(45570)
- 济(41207)
- 经济(40367)
- 理学(40160)
- 理学院(39713)
- 管理学(39075)
- 管理学院(38907)
- 研究(33378)
- 中国(24928)
- 京(22297)
- 科学(21469)
- 财(19677)
- 农(16797)
- 财经(16427)
- 范(16423)
- 师范(16300)
- 所(15987)
- 江(15835)
- 业大(15762)
- 中心(15253)
- 经(14900)
- 研究所(14685)
- 北京(13818)
- 师范大学(13444)
- 农业(13042)
- 州(12746)
- 商学(12715)
- 商学院(12608)
- 基金
- 项目(76356)
- 科学(61980)
- 基金(57990)
- 研究(53782)
- 家(50834)
- 国家(50424)
- 科学基金(44535)
- 社会(37411)
- 社会科(35301)
- 社会科学(35293)
- 基金项目(32035)
- 自然(29621)
- 省(29168)
- 自然科(28892)
- 自然科学(28886)
- 自然科学基金(28399)
- 教育(24472)
- 划(24352)
- 资助(23372)
- 编号(20662)
- 部(16897)
- 重点(16626)
- 发(16122)
- 国家社会(15655)
- 成果(15133)
- 创(14982)
- 人文(14970)
- 科研(14764)
- 教育部(14654)
- 制(14220)
共检索到150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粟路军
基于公平理论和关系质量理论,文章构建以旅游地居民感知公平(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互动公平)为前因变量,关系质量(社区满意、社区认同)为中介变量,环境关注为调节变量的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形成机理整合模型。通过对厦门市鼓浪屿旅游区居民调查获取453份有效数据,对整合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1)旅游地居民感知公平是关系质量的重要前因变量;(2)感知公平通过关系质量影响居民环境责任行为;(3)环境关注在关系质量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中没有调节作用。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从而证实了基于公平理论和关系质量理论的整合模型在预测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建立了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形成机理新的理论框架,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汤静 侯华怡 杨友宝
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对当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公平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旅游地居民的公平感知、社区参与和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分配公平感知对旅游地居民的社区参与产生积极影响;社区参与在居民分配公平感知和环境责任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地方认同正向调节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对普通环保行为的影响。应改进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居民分配公平感知,尽可能保留旅游目的地的在地文化特色,增强居民的地方认同感,积极引导居民社区参与,进而激发他们实施环境责任行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汤静 侯华怡 杨友宝
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对当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公平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旅游地居民的公平感知、社区参与和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分配公平感知对旅游地居民的社区参与产生积极影响;社区参与在居民分配公平感知和环境责任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地方认同正向调节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对普通环保行为的影响。应改进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居民分配公平感知,尽可能保留旅游目的地的在地文化特色,增强居民的地方认同感,积极引导居民社区参与,进而激发他们实施环境责任行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建兴 吴茂英 郭英之 李秋成
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研究是近年来旅游学界关注的新议题。居民作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利益主体,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影响更为深远持久,但学界较少系统梳理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相关研究。为更好追踪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研究动态,文章检索并整理了2001—2021年78篇国内外期刊文献,对概念内涵、测量量表、影响因素、理论视角等内容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对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等方面展开述评与展望,特别对影响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且尚未被主流研究所重视的传统文化、本土化背景因素等展开了讨论。该文有助于理解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研究脉络,并为未来该领域的学术发展和政策创新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伽红凯 吴嘉玲 卢勇
引导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是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生态文明建设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推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纳入旅游影响感知和生活质量的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选择东部地区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中部地区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作为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生活质量对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居民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基于多群组分析,区域变量在不同群组间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粟路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模型。通过对凤凰古城居民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3)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旅游消极影响和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旅游消极影响对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对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粟路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模型。通过对凤凰古城居民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3)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旅游消极影响和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旅游消极影响对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对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明
本文将以大连大长山岛为例探究旅游地居民——家庭旅馆经营者对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影响的看法与感知,以及不同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这些家庭旅馆经营者对旅游的感知。根据因子分析法,家庭旅馆经营者感受到的旅游影响包括七个方面:经济影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作用、生活质量提高、常见的自然环境恶化、沙滩退化、海水污染和安静生活被打扰。同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所有接受调查者按照不同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分为四组群,并建立了四组群与旅游影响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家庭旅馆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吕宛青 汪熠杰
地方居民是开展和组织乡村旅游活动的核心参与者,促进居民的环境责任行为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有重要意义。考虑环境责任行为的正外部性特征,文章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心理账户理论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心理账户客观存在于居民环境行为决策过程中,且对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与演化有重要影响。其次,居民的环境行为决策演化既受行为成本、环境契合度、惩罚力度等期望收益相关因素影响,又受效价参照、风险偏好、决策影响系数等有限理性相关因素影响,且仅当乡村旅游地居民进行环境责任行为与对立行为的价值感知收益偏差呈同化正向收敛时,环境责任行为才会成为居民的稳定策略选择。最后,根据博弈结果和数值仿真,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促进提供措施建议与理论支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志飞 敖昆砚 李江敏
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公民行为在加强社区治理成果、塑造优质的游客体验及展现良好的乡村精神文明风貌中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利用社会交换理论,以肇兴侗寨为案例地,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面向社区和游客分别建立两条影响社区居民公民行为的传导路径,探讨理性因素(旅游利益感知)如何通过非理性因素(社区认同和居民感恩)影响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公民行为。结果表明:(1)居民的旅游利益感知能够促进居民的社区认同、对游客的感恩和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公民行为;(2)居民的社区认同和对游客的感恩对乡村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公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3)居民的社区认同和对游客的感恩在旅游利益感知和社区居民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文章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管理和社区治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钧 邱宏亮 吴雪飞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响情感意象。设施意象与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依赖,且通过情感意象来实现。安全意象和景观意象间接影响地方依赖。安全意象、服务意象及景观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认同,且通过地方依赖来实现。设施意象间接影响地方认同。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来实现。景观意象、设施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玉玲 张捷 赵文慧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事件,越来越多的旅游地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及非人为活动的干扰。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得以正常运行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之一,因此旅游地环境保护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旅游地社区居民为案例借助NAM模型(Norm Activation Model)研究居民环境后果认知对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的驱动机制,并对青城山-都江堰与九寨沟居民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经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到以下结果:①青城山-都江堰与九寨沟两组模型中均表现出因变量保护旅游地环境后果认知对环保道德规范作用最强,因变量灾害后果认知对环保道德规范影响次之,因变量旅游环境影响认知对环保道德规范无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汲忠娟 蒋依依 谢婷
居民作为旅游地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感知和态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学者的研究重视,成为测度旅游业对旅游地影响最常涉及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1975-2015年国内外主要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和结果的总结,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研究认为:不同影响因素与居民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受发展阶段与条件的左右,需进一步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特殊形态进行实证研究;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本土化探索,但鲜有理论构建,可在审视旅游现象的过程中,推动理论抽象与创新;需要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深入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
关键词:
旅游影响 社区居民 感知 态度 旅游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汲忠娟 蒋依依 谢婷
居民作为旅游地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感知和态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学者的研究重视,成为测度旅游业对旅游地影响最常涉及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1975-2015年国内外主要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和结果的总结,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研究认为:不同影响因素与居民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受发展阶段与条件的左右,需进一步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特殊形态进行实证研究;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本土化探索,但鲜有理论构
关键词:
旅游影响 社区居民 感知 态度 旅游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卢春天 石金莲
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理论上,尽管存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但是国内研究者对各个主要理论的优势和不足认识不够,对理论的发展和构建重视不足;在实践上,就影响感知和态度因子的效应而言,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量表存在测量上的分歧和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深入
关键词:
旅游影响 感知 态度 居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