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2)
2023(11352)
2022(9554)
2021(8972)
2020(7639)
2019(17167)
2018(16760)
2017(32852)
2016(17266)
2015(18846)
2014(18560)
2013(17966)
2012(16133)
2011(14256)
2010(13859)
2009(12413)
2008(11848)
2007(9917)
2006(8246)
2005(6857)
作者
(46940)
(39377)
(39207)
(37459)
(24988)
(19223)
(17685)
(15428)
(14939)
(13821)
(13743)
(13453)
(12688)
(12186)
(12001)
(11944)
(11684)
(11609)
(11471)
(11364)
(9603)
(9559)
(9508)
(9210)
(8918)
(8806)
(8602)
(8244)
(7797)
(7719)
学科
(66988)
经济(66918)
管理(48887)
(46419)
(38651)
企业(38651)
方法(34784)
数学(29665)
数学方法(29238)
(17766)
(17273)
(15823)
中国(15675)
业经(14749)
理论(12563)
农业(11950)
(11874)
财务(11835)
财务管理(11813)
地方(11552)
(11347)
贸易(11343)
企业财务(11308)
(11146)
(11017)
技术(10656)
(10221)
环境(9933)
(9407)
银行(9390)
机构
学院(239017)
大学(238394)
管理(94255)
(92552)
经济(90771)
理学(82634)
理学院(81701)
管理学(80130)
管理学院(79670)
研究(74696)
中国(54797)
科学(48034)
(47697)
(43737)
(36935)
财经(36372)
(35921)
中心(35290)
业大(35134)
(33832)
(33811)
师范(33494)
(33293)
研究所(33285)
经济学(29175)
农业(29040)
北京(28635)
(27505)
财经大学(27502)
师范大学(27362)
基金
项目(172670)
科学(138516)
基金(129232)
研究(123381)
(113753)
国家(112843)
科学基金(98207)
社会(80732)
社会科(76674)
社会科学(76656)
基金项目(69614)
(66769)
自然(65199)
自然科(63731)
自然科学(63715)
自然科学基金(62598)
教育(57349)
(57017)
资助(51522)
编号(47950)
重点(39285)
(38630)
成果(36946)
(36811)
(36369)
国家社会(34317)
科研(34198)
创新(33951)
教育部(33509)
人文(32906)
期刊
(93092)
经济(93092)
研究(63155)
学报(39268)
中国(37165)
科学(37035)
(34260)
管理(32442)
(31913)
大学(30159)
学学(28752)
教育(22437)
农业(21964)
技术(19221)
财经(18455)
(16894)
金融(16894)
业经(16485)
(15911)
经济研究(14802)
问题(13031)
(12070)
资源(11775)
(11765)
科技(10808)
(10764)
商业(10723)
技术经济(10216)
理论(10018)
统计(9794)
共检索到324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兵  熊元斌  王红  
构建强烈的情感性品牌依恋对于旅游地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旅游地品牌的象征性意义,并进一步检验旅游地品牌的象征性意义与情感性品牌依恋的关系。通过对桂林和三亚两个旅游地共529份样本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旅游地品牌象征性意义的三维度模型:自我概念一致性、品牌认同、生活方式一致性,并且进一步证实了旅游地品牌象征性意义对情感性品牌依恋的正向影响关系。基于上述结论得出,旅游者对旅游地品牌形成情感性依恋,不仅缘于旅游地的功能属性和价值,还依赖于旅游地象征性意义的实现,即旅游地品牌形象与旅游者自我概念、社会认同、生活方式的一致性和匹配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秋芳  孙根年  张宏  
在网络时代,网络宣传对于旅游地品牌的构建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在旅游地品牌符号"三位一体"系统构建基础上,基于政府旅游网站对中国各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进行比较研究。网站上研究的符号主要包括当地的旅游宣传口号、视频影像、图片及网站的语言设计等。首先,根据荣格原型理论把各研究样本旅游地的旅游宣传口号分成4大类;其次,随机抽样进一步探讨各旅游地所有品牌符号的匹配性;最后,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和商业网站旅游地口号的对比研究,分析旅游地宣传口号的流行趋势。结果显示,部分旅游地网站旅游地宣传口号缺失,同时网站上各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沈雪瑞  李天元  臧德霞  
象征性消费是营销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品牌的象征性意义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已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证实。在旅游目的地逐步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的趋势下,探讨目的地品牌的象征性意义及其营销价值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城市(天津市)和自然景区(九寨沟)两类目的地为例,实证分析了目的地品牌象征性意义对旅游者到访意向的影响作用。首先,借鉴心理学和以往有关品牌象征性意义的测量研究选取了测量问项,验证了目的地品牌象征性意义的个体自我表达、关系自我巩固、群体归属以及社会声望和地位彰显4个维度结构。其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娟  
符号消费具有表征性和象征性特征。基于符号消费的视角分析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发展是由于新农村旅游地品牌消费是一种符号消费范式,新农村旅游地品牌是区别旅游产品的消费符号,同时,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具有符号消费的表象性与象征性特征。基于符号消费背景下创建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动态模式,就要实现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宣传符号动态对接,体现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建设与国家旅游产业符号建设动态趋向,实现旅游地品牌固有属性与符号构建的动态匹配,实现旅游地品牌符号工程动态建设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娟  
符号消费具有表征性和象征性特征。基于符号消费的视角分析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发展是由于新农村旅游地品牌消费是一种符号消费范式,新农村旅游地品牌是区别旅游产品的消费符号,同时,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具有符号消费的表象性与象征性特征。基于符号消费背景下创建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动态模式,就要实现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宣传符号动态对接,体现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建设与国家旅游产业符号建设动态趋向,实现旅游地品牌固有属性与符号构建的动态匹配,实现旅游地品牌符号工程动态建设目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小凡  
地理学是以地貌综合体空间分布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发展学科,可根据地表物质视觉要素、演变行为等指标,确定区域环境内地域性常量的基本发展规律,并以此为条件帮助政府或相关企业建立具有品牌特色的文化旅游地。该学科囊括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极强的交叉性及综合性,但在地质特征方面,则一贯保持较强的区域性,一个固定环境下的地理品质不能适应所有地域区间,因此为保证旅游地品牌的独特性,必须针对不同的地域性特征进行逐一的视觉性交互考察。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现阶段旅游地品牌视觉交互设计的重点已经由地域特征构建转变为完整地貌性质的考察。根据过往经验可知,新时期地理学的发展对特征地貌信息的确定,且整个研究过程极为注重描述地理学领域的专业知识。这种方法虽然能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地品牌难以直入人心的问题,但却忽略了视觉交互设计对地域性特征发展的影响,这也是区域性地貌因素总是受到发展限制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其波  冯芷菁  王纯阳  
作为旅游地品牌化的关键要素,旅游地品牌个性已逐步成为旅游地非功能定位的可行方向,对拓宽盈利空间,实现旅游地品牌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旅游地品牌个性、参照群体影响、旅游地品牌信任、旅游地品牌溢价的概念模型,采用实验法,探讨旅游地品牌个性对旅游地品牌溢价的影响,并引入参照群体影响作为调节变量,剖析旅游地品牌个性与参照群体影响交互作用对旅游地品牌溢价的影响及旅游地品牌信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旅游地品牌个性与参照群体影响的交互作用对旅游地品牌溢价具有显著影响:当旅游地为真诚型品牌个性时,相比较规范性影响,信息性影响更有助于提高旅游地品牌溢价;当旅游地为活力型品牌个性时,相比较信息性影响,规范性影响更有助于提高旅游地品牌溢价;旅游地品牌信任在旅游地品牌个性和参照群体影响的交互作用与旅游地品牌溢价之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胜芬  
目前旅游品牌竞争首先表现为旅游地品牌的竞争,因此建设旅游地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地品牌建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品牌建设的主体,指出政府在旅游地品牌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然后提出政府建设旅游地品牌的主导性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楠  王长征  
尽管品牌的象征性形象已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但现有研究对构成象征性品牌形象的维度却仍然缺乏系统的分析。这直接导致了理解消费者对象征性品牌的反应以及企业在执行品牌的象征定位战略中的限制。文章通过引入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理论,识别和区分了象征性品牌形象的个人、社会、关系和集体四个维度,并通过三项研究开发了一个可靠、有效并可以一般化地应用于不同品牌测量的象征性品牌形象量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立  
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价值与品牌这一符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消费文化的影响,品牌符号的塑造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品牌的塑造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本文就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价值与品牌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王连森  石岩  
文章指出为赢得和保持持续的品牌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品牌创新。文章基于符号学视角建立了新的整体品牌模型,该模型由品牌"媒介"、品牌"对象"和品牌"解释"三要素构成。然后,基于符号学整体品牌模型探讨了品牌创新途径,并阐述了品牌创新应遵循的策略原则。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园  
符号消费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竞争壁垒。企业必须能够创造产品核心功能以外的那部分价值。与生产实在的产品或者提供实在的服务相比,品牌的无形性更难以把握,因此在品牌建设中关注、分析、研究消费中的"符号"便日显重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静  焦勇兵  
品牌个性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的重要视角。文章以西湖、西溪湿地、大运河·杭州3个地理区位相近、旅游吸引物相似的旅游目的地为样本,从品牌个性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差异化定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尽管3个旅游目的地的投射品牌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它们之间的感知品牌个性则显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自身投射与感知品牌个性的一致性在3个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别:西湖景区一致性最高,西溪湿地景区次之,大运河·杭州景区最低。在此基础上,文章就3个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给出了方向性建议,并从品牌个性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连漪  姜营  
随着当前广大消费者的物质文化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出现多样化、特色化。旅游消费成为广大消费者休闲消费的一个重要方式。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地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前往旅游地从事旅游活动,努力开发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品牌吸引力及美誉度。本文主要通过旅游消费者对桂林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认知及消费价值认知进行研究,建立旅游地价值模糊评估模型,进行桂林旅游消费者调查分析,计算消费者对于桂林旅游地的价值认知等级,并在研究中发现桂林旅游地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旅游地建设及消费价值认知的研究来发现桂林旅游的品牌价值,并通过研究形成提高旅游地品牌价值的相关策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万珍妮  马晓云  方姣姣  
以回族消费者为例,在构建品牌民族符号、品牌偏好、品牌忠诚和品牌选择之间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实证研究品牌民族符号、品牌偏好、品牌忠诚对品牌选择的影响。检验发现:品牌民族符号对品牌忠诚与品牌偏好同时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品牌忠诚与品牌偏好对品牌选择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品牌忠诚与品牌偏好是品牌民族符号作用于品牌选择的中介变量,并且品牌偏好的中介效应大于品牌忠诚的中介效应。以上研究结论为品牌民族符号影响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企业创新品牌偏好与品牌忠诚的培育模式,制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