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8)
- 2023(5246)
- 2022(4501)
- 2021(4284)
- 2020(3658)
- 2019(8195)
- 2018(8247)
- 2017(15290)
- 2016(8731)
- 2015(9788)
- 2014(10246)
- 2013(9918)
- 2012(9210)
- 2011(8612)
- 2010(8833)
- 2009(8629)
- 2008(8520)
- 2007(7942)
- 2006(7220)
- 2005(6333)
- 学科
- 济(36038)
- 经济(35979)
- 管理(25368)
- 业(22095)
- 企(19059)
- 企业(19059)
- 方法(15010)
- 数学(10954)
- 数学方法(10859)
- 学(10675)
- 农(9799)
- 中国(9717)
- 理论(9489)
- 财(9116)
- 制(8811)
- 业经(8285)
- 体(7592)
- 地方(7274)
- 农业(6571)
- 银(6079)
- 融(6076)
- 金融(6068)
- 银行(6060)
- 教育(5981)
- 行(5869)
- 和(5827)
- 务(5224)
- 财务(5195)
- 财务管理(5182)
- 策(5150)
- 机构
- 学院(135155)
- 大学(135007)
- 管理(48093)
- 济(47673)
- 经济(46395)
- 研究(46284)
- 理学(40530)
- 理学院(39947)
- 管理学(39059)
- 管理学院(38804)
- 中国(34524)
- 科学(30135)
- 京(29493)
- 财(25103)
- 所(24325)
- 农(22816)
- 范(22268)
- 师范(22050)
- 研究所(22033)
- 江(21968)
- 中心(19847)
- 财经(19502)
- 业大(19217)
- 北京(18736)
- 州(17883)
- 师范大学(17725)
- 农业(17696)
- 经(17412)
- 院(16565)
- 省(14893)
- 基金
- 项目(84306)
- 科学(65837)
- 研究(61196)
- 基金(60108)
- 家(52793)
- 国家(52301)
- 科学基金(43956)
- 社会(38508)
- 社会科(36305)
- 社会科学(36294)
- 省(33668)
- 基金项目(31911)
- 教育(28967)
- 自然(28320)
- 划(28299)
- 自然科(27598)
- 自然科学(27587)
- 自然科学基金(27097)
- 资助(25256)
- 编号(24971)
- 成果(21460)
- 重点(18929)
- 课题(18528)
- 部(18124)
- 发(18062)
- 创(16381)
- 科研(15606)
- 国家社会(15353)
- 教育部(15315)
- 创新(15215)
共检索到206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春宇 黄震方 舒小林
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实则是一个随旅游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变化而动态演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容易产生摩擦冲突的复杂过程。现有理论研究虽从多种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但基于构成论意义上的静态、机械逻辑分析与演绎体系使得对其关系的考察背离了真实演化状况,并且研究成果多以个案分析为主,仅对旅游地利益主体微观、局部关系进行考察,尚未从宏观整体上建立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演化的研究范式与共同纲领。本文正是在关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现今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其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以旅游地演化理论为指导,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性、演示其关系...
关键词:
旅游地 利益主体 博弈关系 动态演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东红
乡村旅游是在延伸和拓展传统农业下一种新型的旅游业,借助旅游业力量促进有机融合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并成为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一大产业。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本文探讨了在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理论的应用,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含义与特点,界定了乡村旅游相关利益者,探讨了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不同利益主体扮演的角色,以供借鉴。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相关利益 博弈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清源 陆林
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关系是洞悉旅游地社会空间发展演化本质的重要依据,宗教旅游地利益主体多维,为辨析复杂社会空间关系提供了合适的研究场域。文章以九华山为研究案例地,通过梳理关联概念构建分析框架,采取定量结合质性的研究方法,对宗教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关系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的外在结构和利益诉求-认知权力的内在成因共同构成了权力-利益关系的分析框架;利益诉求和认知权力分别可以从经济诉求、社会诉求、环境诉求和等级地位、过程参与、资源条件等维度进行测度;九华山利益相关者形成了三元的权力-利益关系格局,僧侣是宗教旅游地社会空间的关键力量之一;权力-利益关系是行政力量、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社会空间演化相互促进,主体力量间存在显著的嵌套性和交叉性。此外,文章还对宗教旅游地社会空间属性关系,以及商业化和空间正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本文在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初步的演进论框架 ,然后证明 ,中国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 ,前者是表面上的主线 ,实际的主线则是后者 ;并且两种规则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变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中央政府更多地起法官裁决作用 ,而地方政府更多地从事制度企业家活动。总的来看 ,改革经历了政府逐步退出直接的制度创新领域及外部规则逐步缩减作用范围的过程 ,也就是内部规则的逐步发育和强大的过程 ,这是中国市场化的本质。
关键词:
内部规则 外部规则 制度演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波 章仁俊
文章针对传统的ACSI模型在分析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不足,结合旅游地及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特点对ACSI进行了改进,从多学科角度构建了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指数模型(TDSSI),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测量模型中的观测变量对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影响显著,结构模型中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与假定基本符合。在研究分析基础上给出相应结论及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波
文章从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旅游地的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和谐发展的进化博弈模型,揭示了旅游地发展的内在机理,为探寻旅游地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旅游地 和谐发展 进化博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雪旺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德刚 邢鹤龄
旅游和旅游业涉及到社会众多的领域和利益群体,这些领域和利益群体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旅游系统,系统中的各利益群体都在旅游中获得不同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企业利益、社区和居民利益、旅游者个体利益、社会公众利益等等,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他们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建立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使旅游系统中的各个利益群体能够真正实现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促使旅游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邹永广 朱尧
侨乡是海外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揭示其旅游开发前后华侨主体性与地方性变化的过程对于促进海外华侨的民族凝聚力及祖籍地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福建省晋江市梧林侨乡为例,基于“制度-行动-地方”的分析框架,刻画了旅游产权实践下海外华侨主体性变迁与侨乡地方性重构的过程与形成机制。1)旅游开发前后,海外华侨主体性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经济投入的积极性、情感投入的主动性和文化联结的自觉性转变为经济参与意愿降低、身份自主意识消解和文化建设能力流失。2)侨宅产权对海外华侨主体性的发挥具有价值理性规制和情感隐性调节作用。旅游开发推动侨宅产权关系发生变革,在血缘伦理型流转转变为市场商业型流转的过程中,产权结构中的权力不均衡分布最终导致了差异性的地方主体实践,旅游产权变革是解释侨乡旅游实践中华侨主体性变迁的底层逻辑。3)旅游开发前后侨乡地方性重构是海外华侨与侨眷的互动实践转向不协调的多元主体实践的结果,导致地方性重构呈现“去地方化”趋势。该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对移民空间实践与地方协商中人地关系动态演化规律的认识,也为侨乡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建军 谭钊
一、所有者(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在企业所有者(股东)和经营者利益主体关系中,所有者知道经营者只可能处于尽责和不尽责两种状态,从这方面讲两者之间是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但所有者并不知道经营者采取的行为,所以他们之间的博弈又是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秋起 刘春梅
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度,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从中央政府理性行为介入的分析视角,可以构建一个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框架。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以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为例可以佐证这一观点,并可以在这一解释框架的基础上展望国有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俭波
本文探讨的重点 ,包括以下方面 :①制约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动因在于外界旅游流对旅游地的静态平衡系统产生冲击和干扰 ,分析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 ,必须从构成“流”的要素入手 ;②旅游者及其携带而来的物能流与旅游地各主体要素 (政府机构、旅游企业、旅游地原生居民等 )的竞争与协调产生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旅游地 社会文化环境 变迁 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永生
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制度的变迁,是政府主导、开发商极力推动、农民积极参与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本文以四川成都龙华村和大兰村土地创新模式为例进行分析,揭示土地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城郊 土地制度 变迁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众
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旅游方式,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增长点。乡村旅游是将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相结合,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旅游方式。本文在对国内外各种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进行分析研究,用比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归纳总结乡村旅游的旅游功能、吸引要素、特点和基本概念。
关键词:
主体界定研究 相关利益 乡村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有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稳步上升,旅游业成了在现代繁忙城市生活之余闲暇放松的热门方式,尤其是乡村旅游更为人津津乐道,农家乐、民宿、乡村家常菜等吸人眼球。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经济体系。关于乡村旅游系统主体如何多元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等问题有待多方面协调治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乡村旅游现状、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未来发展途径、各主体协调治理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系统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展开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