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4)
- 2023(12530)
- 2022(10730)
- 2021(9911)
- 2020(8443)
- 2019(19211)
- 2018(18913)
- 2017(36696)
- 2016(19585)
- 2015(21563)
- 2014(21143)
- 2013(20386)
- 2012(18132)
- 2011(16078)
- 2010(15747)
- 2009(14051)
- 2008(13238)
- 2007(10947)
- 2006(9225)
- 2005(7229)
- 学科
- 济(76474)
- 经济(76402)
- 管理(56778)
- 业(54259)
- 企(45230)
- 企业(45230)
- 方法(42285)
- 数学(37342)
- 数学方法(36689)
- 农(19793)
- 财(18930)
- 中国(17168)
- 业经(16929)
- 贸(14552)
- 贸易(14547)
- 易(14199)
- 学(14075)
- 理论(13878)
- 农业(13675)
- 务(12850)
- 财务(12795)
- 财务管理(12770)
- 地方(12680)
- 技术(12670)
- 企业财务(12102)
- 环境(11383)
- 制(11138)
- 和(10743)
- 划(10422)
- 银(9323)
- 机构
- 学院(269209)
- 大学(265795)
- 管理(109629)
- 济(104453)
- 经济(102538)
- 理学(97263)
- 理学院(96234)
- 管理学(94126)
- 管理学院(93647)
- 研究(80959)
- 中国(58744)
- 京(53397)
- 科学(53352)
- 农(47139)
- 财(44745)
- 业大(44675)
- 所(39151)
- 中心(38652)
- 财经(37730)
- 农业(37566)
- 江(36896)
- 研究所(36451)
- 经(34637)
- 范(33851)
- 师范(33326)
- 北京(32091)
- 经济学(31727)
- 院(29789)
- 州(29480)
- 经济管理(29300)
- 基金
- 项目(198884)
- 科学(157569)
- 基金(146742)
- 研究(137279)
- 家(130597)
- 国家(129551)
- 科学基金(112442)
- 社会(88500)
- 社会科(84174)
- 社会科学(84153)
- 省(78935)
- 基金项目(78701)
- 自然(76819)
- 自然科(75189)
- 自然科学(75170)
- 自然科学基金(73835)
- 划(66558)
- 教育(64861)
- 资助(60288)
- 编号(53542)
- 重点(44784)
- 部(43011)
- 创(42447)
- 发(42061)
- 创新(39523)
- 科研(39405)
- 成果(39346)
- 计划(38374)
- 国家社会(37146)
- 教育部(37037)
共检索到35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权靖予
本文基于刻板印象模型,将拟人化沟通方式分为热情型和能力型,并探讨其对口碑传播的影响。不同消费者拥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本文同时也探讨了自我一致性的中介作用以及游客权力感和品牌至爱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针对拥有不同权力感的消费者采用不同的拟人化沟通方式能促进口碑传播,同时,消费者的品牌至爱程度越高,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对口碑传播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拟人化 刻板印象内容 旅游品牌 口碑传播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冯文婷 沈先运 汪涛 崔楠
本研究以印象形成连续模型理论为基础,探索拟人化沟通对来源国效应的影响。实验1验证了拟人化沟通能够有效地削弱来源国效应。实验2分析了从拟人化沟通到印象一致性再到来源国效应的因果链模型。实验3分析了内隐人格(实体论者、渐变论者)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只有对渐变论者,拟人化沟通才能够显著地削弱来源国效应。本研究为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有效地采用拟人化沟通提供实践建议。
关键词:
拟人化沟通 来源国效应 印象一致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峰 陈志婷
在市场消费者选择日趋多样化的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营销方式,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情感依恋。本文以"拟人化沟通"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实验分析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发现拟人化沟通与消费者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对品牌产生品牌依恋;产品类型对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无论是否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都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对于实用型产品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时,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
关键词:
拟人化沟通 品牌依恋 依恋风格 产品类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波 李东进
本文系统回顾了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品牌感知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分析品牌社会感知相关研究论述了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应用于品牌感知研究的合理性,然后评析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在品牌感知研究中的应用,即品牌意图能动框架相关研究,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文婷 彭泗清 涂荣庭 周志民
企业常鼓励消费者在社会化媒体中为品牌"说好话",但当为品牌"说好话"的是"坏"群体(如"富二代")时,正面口碑反而产生负面效应,带来负面的品牌刻板印象(如保时捷被认为是"土豪车")。研究旨在探究正面口碑负面效应的心理机制,提出消费者对口碑发布者的社会认同将调节正面口碑的效应。两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口碑发布者较低的社会认同,会促使他们"恨屋及乌"产生负面的品牌刻板印象和较低的自我—品牌心理联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云建 董向东
本文以食品行业品牌拟人化现象为起点,从自我概念理论视角,探究品牌拟人化对品牌忠诚影响的路径机制。引入自我构建理论,从独立型、依互型自我构建差别,分析品牌拟人化印象型线索、交互型线索对消费者自我-品牌连结、品牌忠诚的影响作用。问卷调研收集有效数据308份,分析结果表明品牌拟人化交互型线索对品牌忠诚有正向影响,自我-品牌连结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印象型线索对品牌忠诚正向影响,自我-品牌连结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依互型自我构建正向调节交互型线索对自我-品牌连结的影响,而独立型自我构建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穆雪茗 白长虹 吴波 王红玉
文章引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采用实验方法,对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框架下,将目的地国家形象分为感知温暖型和感知能力型,依据消费动机、价值判断和目标的不同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实用型和享乐型,分别选取虚拟国家、两个独立国家和一个国家两种印象为实验情境,采取2×2组间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存在,具体而言,对于感知能力型国家,旅游者对实用型旅游产品的态度高于对享乐型旅游产品的态度;对于感知温暖型国家,消费者更偏好享乐型旅游产品。文章验证了消费产品领域的国家刻板印象在国际旅游情境下同样发挥作用,结果对基于刻板认知和产品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国际间目的地营销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穆雪茗 白长虹 吴波 王红玉
文章引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采用实验方法,对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框架下,将目的地国家形象分为感知温暖型和感知能力型,依据消费动机、价值判断和目标的不同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实用型和享乐型,分别选取虚拟国家、两个独立国家和一个国家两种印象为实验情境,采取2×2组间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存在,具体而言,对于感知能力型国家,旅游者对实用型旅游产品的态度高于对享乐型旅游产品的态度;对于感知温暖型国家,消费者更偏好享乐型旅游产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穆雪茗 白长虹 吴波 王红玉
文章引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采用实验方法,对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框架下,将目的地国家形象分为感知温暖型和感知能力型,依据消费动机、价值判断和目标的不同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实用型和享乐型,分别选取虚拟国家、两个独立国家和一个国家两种印象为实验情境,采取2×2组间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存在,具体而言,对于感知能力型国家,旅游者对实用型旅游产品的态度高于对享乐型旅游产品的态度;对于感知温暖型国家,消费者更偏好享乐型旅游产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逸文
品牌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创造很多品牌价值,给企业带来商业机会与价值链增值。企业也越来越注重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评价与口碑传播。本文主要研究消费者涉入对品牌印象以及口碑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消费者涉入的提高会提升消费者对品牌印象的评价以及口碑传播意愿;但超过正常水平后,消费者涉入的提高反而降低了品牌印象与口碑传播。本文也研究了心流体验与品牌联结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消费者涉入度越高,心流体验与品牌联结的程度也越高,从而提升了品牌印象的评价与口碑传播意愿。本文丰富了已有理论文献,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消费者涉入 品牌印象 心流体验 口碑传播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冯文琪
SoLoMo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精心设计其品牌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拟人化的倾向,并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文章选取了M&M'S巧克力、飞人乔丹、海尔和肯德基四个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实证研究了品牌拟人化对品牌权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牌拟人化对品牌权益(IMC→BAW/BAS;INC→BAW/BAS/BPQ/BL)和社会临场感(IMC/INC→SP)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对品牌权益四个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只在品牌拟人化的交互型线索对感知质量和品牌忠诚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品牌拟人化的两个维度对品牌权益各维度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结论,对于企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靖雅 王良燕
拟人化策略在营销活动中已成为一种热门选择。然而,对于拟人化策略对品牌地位的消极影响,以往文献少有探究。聚焦拟人化策略对品牌地位的影响,通过4项实验室实验和1项田野实验,本研究发现品牌拟人化会降低消费者感知到的品牌地位,从而对品牌造成消极影响(实验1和5),该效应是由心理距离进行中介的(实验2)。此外,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可以调节该主效应。具体而言,这种效应发生在感知经济流动性较高(实验3)和对地位需求较高(实验4)的消费者中,对于感知经济流动性较低和地位需求较低的消费者,该效应消失。本研究创新性地探索了品牌拟人化如何消极影响品牌地位,为企业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营销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
拟人化 感知品牌地位 品牌策略 心理距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宁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商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电商品牌进行社交媒体营销创新成为必然的趋势。基于社会认知理论(SCT),本研究构建社交媒体营销创新对口碑传播的影响模型,研究发现话题营销、叙事传播、短视频营销均对消费者对品牌的口碑传播产生影响;每种营销策略必须与目标消费者结合。具体而言,话题营销与消费者个性化倾向匹配、叙事传播与消费者怀旧倾向匹配以及短视频营销与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匹配对消费者的口碑传播起到促进作用,此外,认知流畅性作为这些影响过程的主要解释机制,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文献,同时为当下电商平台进行社交媒体营销创新提供建设性方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研 王珊珊 刘建新
拟人化营销是企业赋予品牌个性、增加消费者喜爱度和提高营销沟通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产品拟人化信息不仅会出现在企业的产品设计或营销沟通中,还会出现在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中。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口碑中产品拟人化出现的前因与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比于与他人谈论产品,人们在发帖时对产品进行拟人化的倾向更高;自我—他人关注度在口碑形式(谈论vs.发帖)与产品拟人化倾向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在发帖口碑中,自我提升动机会增加产品拟人化倾向,但该效应并不会在谈论口碑中出现。此外,当口碑分享者与受众的人际亲密度较低时,相比于包含推荐信息的口碑,包含拟人化描述的口碑对受众的影响更积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企业应当鼓励消费者在网络平台分享拟人化口碑,利用拟人化口碑在真实性感知方面的优势,产生积极的口碑说服效果,从而实现更好的销售业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曾伏娥 邹周 陶然
当前,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偏好进行个性化营销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但个性化营销引发的消费者隐私担忧也逐渐受到企业和学界的重视。然而,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如何借助隐私政策来降低隐私担忧,缺乏对个性化营销本身特征及沟通方式的探讨。基于以往文献,本研究将个性化营销区分为高信息敏感度和低信息敏感度两类,同时引入拟人化沟通深入探讨其与个性化营销的交互作用对隐私担忧的影响。通过四个实验研究,本文发现,相对于不使用拟人化沟通的低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当消费者收到使用拟人化沟通的低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信息时,隐私担忧显著降低;相对于不使用拟人化沟通高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当消费者收到使用拟人化沟通的高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信息时,隐私担忧显著提高。其中,消费者的自我意识起着中介作用,使用拟人化沟通的低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通过影响私人自我意识,继而影响隐私担忧;而使用拟人化沟通的高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通过影响公众自我意识,继而影响隐私担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