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3)
2023(8882)
2022(7413)
2021(7061)
2020(5518)
2019(12822)
2018(12216)
2017(23436)
2016(12621)
2015(13642)
2014(13659)
2013(13600)
2012(12626)
2011(11513)
2010(11621)
2009(10691)
2008(10558)
2007(9720)
2006(8570)
2005(7332)
作者
(36907)
(31180)
(30660)
(29167)
(19614)
(15273)
(13898)
(11758)
(11747)
(11071)
(10769)
(10296)
(10253)
(9577)
(9470)
(9340)
(9274)
(8911)
(8886)
(8668)
(7570)
(7449)
(7445)
(7243)
(7047)
(6914)
(6883)
(6870)
(6396)
(6272)
学科
(52005)
经济(51940)
(34400)
管理(28655)
(26949)
(22897)
企业(22897)
方法(20673)
农业(17717)
数学(17227)
数学方法(17022)
业经(13987)
中国(13226)
地方(11668)
(11303)
(11198)
(10941)
(9427)
金融(9425)
(8862)
银行(8852)
(8511)
(8369)
贸易(8362)
(8062)
理论(7988)
(7852)
农业经济(7516)
(7175)
(6864)
机构
学院(180855)
大学(178798)
(71158)
经济(69462)
管理(66544)
研究(63516)
理学(56902)
理学院(56162)
管理学(55096)
管理学院(54741)
中国(49430)
科学(39065)
(37627)
(37207)
(34274)
(31696)
中心(30215)
研究所(28683)
农业(27999)
业大(27845)
(27710)
财经(27303)
(26469)
师范(26209)
(24717)
北京(23442)
(22546)
(22516)
经济学(21884)
师范大学(21166)
基金
项目(122071)
科学(96239)
基金(89610)
研究(88469)
(79491)
国家(78366)
科学基金(66487)
社会(57297)
社会科(54007)
社会科学(53992)
(48174)
基金项目(48011)
自然(43048)
自然科(42013)
自然科学(41999)
自然科学基金(41265)
(40118)
教育(39420)
资助(36346)
编号(34872)
成果(28158)
(27095)
重点(27079)
(26699)
(24853)
课题(24108)
(23828)
国家社会(23797)
科研(23428)
创新(23196)
期刊
(86293)
经济(86293)
研究(51602)
(39390)
中国(36781)
学报(30724)
科学(29590)
(25900)
农业(25835)
大学(23483)
学学(22354)
管理(22247)
(20881)
金融(20881)
业经(17098)
教育(16024)
财经(13511)
技术(12260)
经济研究(11960)
问题(11704)
(11679)
(11665)
(10880)
(9698)
资源(8910)
农村(8739)
(8739)
农业经济(8516)
世界(8331)
业大(8279)
共检索到273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婷婷  保继刚  
大众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市场乱象导致诸多旅游目的地面临治理困境,如何实现目的地有效治理成为各旅游地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利用实证归纳的案例研究方法,还原其在乡村旅游发展阶段旅游市场秩序的形成过程,并据此分析其形成规范商业经营环境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袁家村旅游市场秩序的形成经历了市场培育驱动、同质竞争驱动和品牌输出驱动3个阶段,诚信规范的消费环境在不同阶段中发挥差异化作用。(2)核心吸引物非垄断性的市场供给特征,构成相对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场调节机制得以有效激活,游客分流危机促使目的地规范市场秩序。(3)本地村民高度参与旅游经营使个人生计与目的地旅游发展直接相关,激发了其参与旅游治理实践的主动性,村集体与本地村民共同治理为促成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了保障。该研究将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特质纳入旅游治理议题之下,丰富了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并为大众旅游背景下市场秩序的促成提供了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阳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旅游市场出现了不利于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现明 ,诸如利用行政权力乱收费 ,假冒、低于成本价格倾销等 ,坚决取缔和严厉制止这些不利于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行为 ,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保障旅游经营者利益 ,维护旅游者权益的必然要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   王永香   任思琪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型村庄越来越多,但其如何才能自治有效尚未得到充分讨论。构建了制度赋能-社会资本激活-自治有效的递进式分析框架,并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对所构建的框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旅游型村庄自治有效的实现离不开制度对社会资本的激活,被激活的社会资本能提高村民自治主体的积极性、自治过程的效率以及自治结果的效能:党建引领、协商决策和监督保障的政治制度能加强村庄内部主体间的信任;有序竞争、科学分配和共享互助的市场体系能打造村庄利益共同体,从而赋能规范;强化个体培训、培育社会组织和实施村规民约的社会治理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村庄人际网络的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时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休闲逐渐走向商业化、市场化,政府力图通过竞争使休闲旅游的供给能力提升。但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后果是无序竞争、社会道德机制失衡和高额休闲费用。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旅游休闲领域的"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校正旅游休闲领域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单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政府对旅游休闲进行有效的规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聪  王军  
一些传统村落依靠自身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论文运用村落空间纵横向、行为与环境关系比较方法,对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聚落空间及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聚落空间进行比较研究。在分析两村发展历程及村落空间的基础上,归纳了两者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乡村旅游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根据两村各自特点,总结出“物化传承”类型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精神传承”类型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静  李树民  
农家乐和当地居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农家乐经营者同时具有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其旅游影响感知对于乡村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袁家村为案例地,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获取数据,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经营者的旅游影响感知。结果显示:1.通过因子分析可将旅游影响感知分为社会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2.经营者身份对经济影响感知具有显著差异,即本地居民餐饮经营状况略好于外来经营者,后者的住宿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前者;3.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社会、经济、管理影响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三个变量对社会影响感知的作用均不明显;4.经营时间长的经营者相对于经营时间短的经营者拥有更高的正面经济影响和管理影响感知,本地居民经营者相对于外来经营者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更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婷婷   保继刚  
乡村旅游资源的非垄断性常使旅游地面临吸引力难以持续、生命周期较短的难题,如何针对非垄断性旅游资源情境,构建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实现乡村旅游地的良性治理,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陕西省袁家村为案例地,采取质性研究方法,探讨非垄断性旅游资源情境下,乡村旅游治理相关制度的生成及其演化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治理相关的制度供给经历了由非正式制度为主向正式制度为主的制度演化过程,其中,非垄断性乡村旅游资源构成制度演化的主导性情境条件,并在各阶段引发不同利益主体产生差异化的制度需求。面对多元利益主体的制度需求,乡村旅游地依赖不同类型权威对其进行整合,最终完成乡村旅游地的制度供给。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傅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推上战略高度,陕西省袁家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其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实地调查,文章分析了陕西省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保继刚  左冰  
文章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跟踪调查和法经济学分析,指出了旅游吸引物权存在的事实和现实基础,提出从法律上确立旅游吸引物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并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对旅游吸引物权的具体立法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以助于系统性地解决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和旅游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从根本上保障社区参与的主体性以及农民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积极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斌   郭冰玉   岳士俊  
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为例,基于Google Earth高精度遥感图像,运用参与式乡村评估、ArcGIS空间分析、空间句法等方法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村庄用地功能及村庄空间格局的演变,探讨旅游干预对村庄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2022年袁家村空间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由村民生活生产主导转变为旅游发展所需,致使村庄空间结构由村民居住空间为中心的单核心放射状转向旅游空间为主的多核心密集型;(2)乡村旅游促使空间关系网络趋向复杂化,同时在土地功能细碎化过程中村庄交通空间的稳定性和空间结构主导性凸显;(3)袁家村空间格局演变受市场需求和政府调控等多方面因素推动,村民的积极响应和空间功能的理性更新是其中关键作用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延波  刘亦雪  
旅游市场秩序失范问题严重损害了旅游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成为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弄清什么是旅游市场秩序?包括哪些维度?旅游市场秩序运行的机理是怎样的?文章采用程序化扎根的质性研究方法,探索旅游市场秩序的概念、结构维度及其运行机理。研究发现,旅游市场秩序是在一定制度环境下,旅游市场管理主体、旅游者和旅游经营主体等围绕旅游活动形成的各主体对市场制度和规则的认同、遵从和调整的建构演进过程与状态。旅游市场秩序由制度环境、旅游市场准入秩序、旅游市场交易秩序、旅游市场反馈评价4个维度构成。研究基于旅游业实践和特征构建了旅游市场秩序的概念模型和运行机理模型,以期完善旅游市场秩序内涵与理论逻辑,为政府和企业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理论指导,推动我国良好旅游市场秩序的建构和演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旅游学核心概念"旅游资源"存在福柯所言之不连续性与断裂,面临来自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并且出现向"旅游吸引物"转向的趋势。文章借助福柯话语分析视角,以国内旅游资源研究和相关旅游政策文件及其反映的旅游实践为话语分析对象,重新"发现"旅游资源,探讨其不连续性与断裂的话语背景与成因、所体现的旅游知识生产、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与意义建构。文章一方面建议在旅游对象物层面上使用"旅游吸引物",以突出其吸引力本质属性与"共享价值",回归"物的秩序",从而促进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并拓展实践中旅游对象物的边界与创新空间;另一方面认为旅游资源之不连续性与断裂以及向"旅游吸引物"之转向蕴含着旅游(对象物)研究的思考空间和新的可能性,提供了对传统研究秩序的反思。故应正视并尊重旅游资源之不连续与断裂及其反思与挑战所体现的多元价值与丰富性。文章亦提醒避免淹没于西方知识体系之中、避免陷入福柯所批判之"秩序"的窠臼,而应保有对"秩序"的警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市场秩序主要是一种内生和演化的秩序,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市场秩序形成的前提条件。政府在市场秩序形成和完善方面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恰当划分是构建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应当是宪制政府、服务政府和有限政府。治理整顿市场秩序的同时也要治理整顿政府自身。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洁  
文章依据铁矿石价格谈判的背景和原则,构建了供应链上游资源垄断者和下游两生产企业之间竞争及竞合的两个博弈定价模型。研究表明,供应链上游资源垄断者主要依据下游生产企业的利润水平确定其资源定价,影响下游议价能力的根本因素是其产量而非谈判技巧,竞合策略下价格谈判的先行者将获得更大的产量和利润优势。算例仿真结果则显示,与竞争策略相比,合作谈判策略能有效提高供应链下游生产企业的议价能力,降低上游垄断者的资源定价能力,有效缩减整体谈判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刁鹂鹏  
中国已正式加入WTO ,这就需要中国建立一个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法律体制 ,使中国的各项制度与国际接轨。其中 ,中国的行业垄断问题具有着政府垄断 ,行政垄断等特点 ,与WTO规则极不相符。因此 ,中国必须打破垄断 ,重建秩序 ,以适应WTO的国际规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