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6)
2023(15292)
2022(13059)
2021(12249)
2020(10114)
2019(23416)
2018(23477)
2017(44946)
2016(24389)
2015(27394)
2014(27616)
2013(27043)
2012(24875)
2011(22576)
2010(22912)
2009(20786)
2008(20069)
2007(17685)
2006(15653)
2005(13935)
作者
(70986)
(58784)
(58512)
(55416)
(37500)
(28180)
(26490)
(23035)
(22392)
(21064)
(20228)
(19805)
(18831)
(18707)
(18102)
(17874)
(17487)
(17406)
(16773)
(16768)
(14658)
(14609)
(14237)
(13442)
(13228)
(13077)
(13058)
(12993)
(11860)
(11501)
学科
(103438)
经济(103341)
管理(65606)
(63533)
(51545)
企业(51545)
方法(45049)
数学(38506)
数学方法(37812)
中国(29206)
(27476)
地方(25948)
业经(23669)
(21900)
(20688)
农业(18654)
理论(18310)
(17623)
贸易(17608)
(16977)
(16539)
(16235)
环境(15951)
技术(15922)
(15511)
银行(15469)
(15107)
金融(15105)
(14912)
(14433)
机构
学院(344484)
大学(342907)
管理(135715)
(132417)
经济(129354)
理学(117036)
研究(116996)
理学院(115675)
管理学(113334)
管理学院(112711)
中国(86972)
(74975)
科学(74569)
(59129)
(59083)
(55248)
研究所(53853)
中心(52524)
业大(51440)
(50904)
(48723)
师范(48252)
北京(48102)
财经(47009)
(42993)
农业(42918)
(42535)
(42212)
师范大学(38863)
经济学(38170)
基金
项目(233942)
科学(183326)
研究(171264)
基金(166930)
(145499)
国家(144260)
科学基金(123836)
社会(105560)
社会科(99993)
社会科学(99964)
(93195)
基金项目(88608)
自然(81254)
自然科(79383)
自然科学(79368)
教育(79336)
(78105)
自然科学基金(77862)
编号(71083)
资助(70058)
成果(57120)
(53322)
重点(52431)
(50150)
课题(49736)
(48219)
创新(44870)
科研(44363)
项目编号(43321)
大学(42949)
期刊
(150455)
经济(150455)
研究(101313)
中国(68149)
学报(53197)
管理(51007)
(50830)
科学(50409)
教育(44059)
(42141)
大学(40397)
学学(37789)
农业(35832)
技术(32095)
(29132)
金融(29132)
业经(26802)
经济研究(23862)
财经(21599)
图书(19488)
问题(19128)
(18564)
(18418)
科技(17274)
技术经济(16875)
理论(16326)
商业(16166)
资源(15932)
统计(15644)
现代(15446)
共检索到510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可石  朱胤琳  
从不丹的聚落说起,以OgyenCholing村为分析案例,研究不丹传统聚落的旅游开发模式,分析聚落的现状以及随着旅游开发而发生的一系列转变,探讨了不丹开发模式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而启示中国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载田  刘沛林  
南岭山区的乡村传统聚落,经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演进和发展,以其特有的景观美学价值、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学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而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古代南岭山区复杂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和移民们一直恪守着祖宗留下的遗风,其聚落景观至今得以大量保存而成为极富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为促进南岭山区21世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将这一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列入议事日程。但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并坚持突出重点,择优开发;因地制宜,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旅游开发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保护与利用并重等开发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宣羽  肖立军  熊斌  
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模式,以期寻求资源型城市后续的发展产业,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提出不同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王丽  
本文在梳理影视型主题公园溯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无锡影视基地产生、发展及其旅游开发的"共生"运营模式,认为无锡影视基地的成功主要是依托管理主体特殊性、区位及选址优越性、影视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及文化同存"四位一体共生",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认为无锡影视基地在其主题产品衍生产业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现有的展演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极易被移植或复制。在体验经济时代,影视旅游后续开发及质量的提升、转型将成为一种必然。本文最后提出了无锡影视基地影视旅游产业聚落基础、优势及实现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慧  
[目的]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旅游资源富集但贫困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既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又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方法]文章以旅游扶贫为背景,分析旅游扶贫的特征特色,提出人、自然和旅游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乡村旅游模式及以政府为依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农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政府扶持,农旅互助"的旅游扶贫模式。[结果]基于上述分析指出以旅游扶贫为契机,发展招商引资;以旅游项目启动扶持为重点,推动造血式扶贫机制的形成;提高当地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将旅游扶贫计划纳入国家扶贫体系中等4个方面针对性对策建议。[结论]为寻找乡村旅游开发工作的具体对策以及布局旅游扶贫发展模式提供策略,且对今后的乡村旅游扶贫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期实现更多地区脱贫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慧  
[目的]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旅游资源富集但贫困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既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又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方法]文章以旅游扶贫为背景,分析旅游扶贫的特征特色,提出人、自然和旅游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乡村旅游模式及以政府为依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农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政府扶持,农旅互助"的旅游扶贫模式。[结果]基于上述分析指出以旅游扶贫为契机,发展招商引资;以旅游项目启动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慧君  
不丹被誉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不丹根据自己的特色建立了国民幸福总值,走上追求幸福的发展模式。中国走有特色的发展道路也有三十多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些问题。邻国不丹追求幸福的发展模式也许可以给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中国可以吸收有利于中国的、可用于中国的经验,让中国国民幸福起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查建平  王挺之  冯宇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方法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分析与解读。研究发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先负后正,以2008年为分界点;资源要素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大;碳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多数地区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业环境结构特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业碳减排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资源要素投入却助推了碳排放量上升,但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大玉  张文君  陈丹良  
传统乡村聚落普遍具有集群特征。过去传统乡村聚落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聚落的演变特征、空间特征、历史文化和基因图谱等方面,成果虽丰,但随着新时期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新要求不断提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实际困难。对此,基于集群理念,首先,从理论上对传统乡村聚落的集聚性、关联性、系统性和特质性等四个支撑属性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和辨析,认为“集群模式”的传统乡村聚落保护发展是保护和发展的动态融合过程,保护激发发展潜力,发展又不断促进保护。其次,在保护观和规划观上进行转变,传统乡村聚落集群模式是自然空间体系、城乡协同体系、价值增值体系和品牌营建体系的四位一体的综合体系;在规划上提出应合理划分集群单元和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系统;在运营上营建刚性与弹性融合的韧性机制和品牌IP。最后,进一步讨论未来价值评估方法和因地制宜实施路径是传统乡村聚落集群模式的主要内容,以期完善我国传统乡村聚落保护发展的集群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巧玲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自然景观的乡村旅游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手段之一开始兴盛起来。文章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为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基于自然景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和农家乐旅游模式等主要模式,并对其存在的乡村旅游布局规划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缺乏鲜明的个性与特色、缺乏与旅游相关的专业人才和自然环境破坏加剧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建立健全政府机构的管理机制、加强乡村硬件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区域特色和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对应策略,以期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吉林  刘水良  周春山  
以社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及其工具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张家界4个中国传统村落农户适应类型、适应驱动因子和适应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产生旅游专营、旅游主导、旅游参与、务工主导、工农均衡和务农主导6种生计适应类型,参与旅游农户比例低,务农和务工不同程度地成为了传统村落农户的生计策略之一;(2)影响农户适应效果的主要适应因子有6个,即农户家庭劳动力总量、户主学历、房屋面积、家庭存款、邻里关系和种植面积,均为生计资本指标;(3)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洪昌  舒伯阳  
制度在旅游发展模式演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界目前对旅游发展模式现状及横向优劣比较的研究较多,而对模式是如何演进以及如何解释制度对模式的作用机理缺乏相应的研究。文章基于新经济社会学中制度嵌入性的分析框架,结合郎德苗寨的实践案例,对旅游发展模式的演进逻辑进行考察和阐释。内生文化诉求、资本利益博弈与制度嵌入调试共同推动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的动态演进和多元共存。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共生演化,分别借助科层制、项目制和制度赋权的路径嵌入于民族传统村落,通过制度创新重构村落旅游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运员  申秀英  刘沛林  
中国广大地域范围内分布着为数众多的传统聚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但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大多数传统聚落面临着被损毁甚至完全被破坏的危险。目前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手段,保护规划的执行难以落到实处,而且后期的保护管理也较为困难。以我国南方传统聚落为对象,研究GIS与传统聚落景观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采用基于GIS的传统聚落景观管理模式,将极大促进传统聚落的保护规划和保护管理,对城乡规划与建设也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毅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建设模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更新与转换。如今,物质享受得到基本保证的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体验式经济自然油然而生,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主打产品,是当下体验式服务不断推陈出新的重点。本文将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出发,进行体验经济下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分析,以此剖析体验经济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脱节的表现,并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构建相结合,提出体验经济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毓利  徐彤  石培华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中国特色旅游概念。中国作为首屈一指的旅游大国,拥有全球最大旅游市场,具有“双循环”联动发展的重要优势,但是当前我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仍较为滞后,迫切需要明确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本文立足现有研究基础,明确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并依据地理位置、旅游核心吸引力、旅游业态以及旅游市场等评价标准划分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不同类型,以此为基础归纳了大陆型、离岛型、都市型和专项型四大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发展模式。最后,总结出提需求、扩供给、优服务和强管理等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