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99)
- 2023(21617)
- 2022(18670)
- 2021(17221)
- 2020(14611)
- 2019(33535)
- 2018(33168)
- 2017(62362)
- 2016(34221)
- 2015(38604)
- 2014(38723)
- 2013(38302)
- 2012(35874)
- 2011(32581)
- 2010(32736)
- 2009(30253)
- 2008(29910)
- 2007(26942)
- 2006(23834)
- 2005(20907)
- 学科
- 济(141035)
- 经济(140870)
- 管理(93442)
- 业(93166)
- 企(73751)
- 企业(73751)
- 方法(61509)
- 数学(52963)
- 数学方法(52277)
- 农(44897)
- 中国(39238)
- 财(34512)
- 学(33207)
- 地方(33000)
- 业经(32344)
- 农业(29791)
- 贸(26110)
- 贸易(26092)
- 制(25855)
- 易(25270)
- 理论(22267)
- 银(21853)
- 银行(21755)
- 环境(21732)
- 和(21392)
- 融(21199)
- 金融(21194)
- 技术(21184)
- 务(21007)
- 财务(20917)
- 机构
- 大学(495814)
- 学院(495249)
- 济(192974)
- 经济(188632)
- 管理(187681)
- 研究(174599)
- 理学(161821)
- 理学院(159807)
- 管理学(156596)
- 管理学院(155718)
- 中国(129394)
- 科学(113661)
- 京(107270)
- 农(97566)
- 所(91109)
- 财(87453)
- 研究所(83387)
- 业大(81824)
- 中心(79274)
- 农业(76492)
- 江(74931)
- 财经(69317)
- 北京(67949)
- 范(67305)
- 师范(66448)
- 院(63038)
- 经(62945)
- 州(60419)
- 经济学(57257)
- 省(55521)
- 基金
- 项目(337584)
- 科学(261764)
- 基金(241975)
- 研究(237670)
- 家(215569)
- 国家(213597)
- 科学基金(179877)
- 社会(147267)
- 社会科(139209)
- 社会科学(139169)
- 省(133822)
- 基金项目(128354)
- 自然(120246)
- 自然科(117383)
- 自然科学(117344)
- 自然科学基金(115206)
- 划(113157)
- 教育(109104)
- 资助(100268)
- 编号(96223)
- 成果(78143)
- 重点(76590)
- 发(74561)
- 部(72674)
- 创(69073)
- 课题(67491)
- 科研(65502)
- 创新(64550)
- 计划(64345)
- 大学(61308)
- 期刊
- 济(216078)
- 经济(216078)
- 研究(140818)
- 中国(98669)
- 学报(91361)
- 农(91273)
- 科学(80311)
- 大学(67482)
- 管理(67263)
- 财(66480)
- 学学(63853)
- 农业(61944)
- 教育(54052)
- 融(43325)
- 金融(43325)
- 技术(42038)
- 业经(37507)
- 经济研究(33460)
- 财经(33211)
- 业(31343)
- 经(28459)
- 问题(28388)
- 版(26761)
- 图书(25707)
- 科技(24977)
- 业大(24627)
- 技术经济(23396)
- 资源(22830)
- 统计(22183)
- 理论(22118)
共检索到736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雪琼 朱竑 薛熙明
摩梭母系家庭是一种有别于当今世界上普遍盛行的男性中心主义的父系或父权制家庭的文化模式。本文以云南泸沽湖地区发展旅游多年的落水下村和尚未开发旅游的开基村为案例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旅游发展对摩梭女性的家庭权力影响。研究发现:摩梭母系家庭权力由老年女性向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女性转移;摩梭女性的家庭权力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旅游发展后摩梭女性家庭权力的变迁是资源理论和文化规范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父权制社会普遍适用的社会交换理论则不能为本案例提供基本解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晓波 赵景柱 刘昕 严岩
泸沽湖地区以其独特的摩梭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这种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提出了旅游开放度的概念及其测度方法,通过对摩梭家庭的走访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旅游开放度对摩梭传统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开放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摩梭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看法,这种看法的改变在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同时,对摩梭传统走婚制度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外出打工是影响摩梭人的走婚观念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摩梭文化 泸沽湖 旅游开放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帆 孙新
文章在宁夏泾源县回族冶家村和青海互助县土族小庄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同之处,并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在发展阶段、开发模式、居民的参与态度、参与形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导致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起步方式不同、发展历程不同、社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不同和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雷 孙九霞
面对发展主义对地方和传统的贬斥,以及日益强化的现代化力量,有必要关注和强调边缘民族社区在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研究通过2008—2016年对云南泸沽湖摩梭人社区本土实践与行动的持续考察,发现在消费领域,村民展现出对新兴消费文化和风尚的接纳;在生产领域,倾向于通过市场经济逻辑的本土化来实现传统的保育,促进社区和族群的发展;在文化领域,借用各类现代的组织、媒介和技术手段,树立文化身份,强化族群认同的"我者"边界。文章认为,村民经济与文化的本土化实践涉及现代与传统、本土和外部的混杂交织、互为所用,这种混杂和借用可以促进本土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因此,边缘地方和族群的本土现代性发展模式不但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具备可能性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恰恰为这种本土现代性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情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雷 孙九霞
面对发展主义对地方和传统的贬斥,以及日益强化的现代化力量,有必要关注和强调边缘民族社区在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研究通过2008—2016年对云南泸沽湖摩梭人社区本土实践与行动的持续考察,发现在消费领域,村民展现出对新兴消费文化和风尚的接纳;在生产领域,倾向于通过市场经济逻辑的本土化来实现传统的保育,促进社区和族群的发展;在文化领域,借用各类现代的组织、媒介和技术手段,树立文化身份,强化族群认同的"我者"边界。文章认为,村民经济与文化的本土化实践涉及现代与传统、本土和外部的混杂交织、互为所用,这种混杂和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海琴 朋文欢 黄祖辉
农户从事家庭型乡村旅游对其收入的影响并未受到学界过多关注。文章借助浙江、四川和湖南三省605位农户调研数据,在阐述家庭型乡村旅游增收机制的基础上,采用PSM法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实证考察家庭型乡村旅游的增收效果。研究发现:1农户从事乡村旅游对提高其收入水平的效果十分明显,相较于未从事者,从事者的家庭收入将提高7万元/年;2随着从业年份的增加,乡村旅游对农户的增收效果越大,说明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户增收具有良好的持续性;3乡村旅游的增收效果受农户就业类型影响,表现为全职型的增收效果大于兼业型。研究认为,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使其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从业农户应丰富旅游产品,克服乡村旅游的季节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一飞 郭颖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与云南省交界处 ,现为著名旅游区。泸沽湖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景 ,更有第一流的垄断性的人文资源———摩梭人文化。摩梭人文化具有特殊的性质 ,它是人类原始文明保存至今的活的遗存 ,非常珍贵 ,也很脆弱 ,在旅游活动中容易受到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冲击而受损。为了既能开发旅游资源 ,又能保护摩梭人文化 ,本文提出建立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文化特区) ,其建立不仅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也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
泸沽湖 摩梭人 文化保护区 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文章考察地处四川和云南之间泸沽湖地区旅游的发展及其对当地族群关系的影响。以观察、访谈和问卷的方式,研究小组收集当地人对旅游开发后泸沽湖地区族群关系互动的认识。研究发现,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族群间的交流和融合,强化了当地居民(特别是摩梭人)的族群认同。但旅游开发并没有完全消除当地族群间存在的偏见和歧视,旅游发展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族群意识的加强、市场经济的竞争和贫富差距的增大,都影响当地族群关系的健康发展。文章建议,在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推行参与式开发和包容性增长的策略。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族群关系 泸沽湖 摩梭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凤龙 侯兵 张爱平
在乡村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具有凸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诉求。本文以苏南农村地区为例,运用多分类Logit回归等方法,探讨转型时期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旅游消费结构有待完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在家庭形态、经济结构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是乡村转型背景下心理、经济、文化和乡村城镇化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收入、教育程度与家庭乡村性对旅游消费有着显著影响,感知旅游行为控制与旅游消费认同是影响旅游消费的心理因素,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存在不同强度与方向的棘轮效应、示范效应、敏感效应和预防效应。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旅游消费 影响因素 苏南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德远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之一,但旅游业在文化、生态脆弱区的发展给这一类地区带来的冲击和威胁却不容忽视。如何实现其文化、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本文结合泸沽湖旅游业的开发与保护的分析和探索,对开展旅游业清洁生产以及在发展中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来破解这一难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泸沽湖 旅游经济 可持续发展 和谐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田霞 蔡银莺 杨青
旅游开发是协调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土地允许旅游开发或局限于生态管制存在发展机会的差别,这会直接影响或改变当地农村家庭的生计策略与发展能力。文章随机抽样调查了武汉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345户农村家庭,运用多变量Probit、SUR回归及有序Logit等揭示自然保护地旅游发展机会差别对农村家庭就业及市民化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旅休闲观光的发展机会增加了农村家庭成员本地就业的概率及收入,降低了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的比例,且对家庭成员务农有抑制影响;(2)限制型生态旅游发展机会对农村家庭就业选择及收入影响较为有限,但也有带动青年和老年劳动力本地就业,以及促进壮年劳动力外地就业收入增加的效应;(3)自然保护地旅游开发有助于增强农村家庭的市民化能力,但限制型生态旅游对此的作用效力则相对不足。文章建议加快构建旅游开发型自然保护地土地增值捕获机制,缓解规划管制土地发展机会差别对农村家庭生计及收入不平等造成的影响,形塑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涛涛 胡玉坤 杨胜运 马木兰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其农村家庭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在收入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家庭旅游消费却远未达到与其收入匹配的预期水平,这可能与家庭收入结构有关。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理论,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不同来源收入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影响,从理论和经验上验证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针对不同来源的收入采用不同的旅游消费预算和处理规则,表现为不同类别收入存在差异化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即存在心理账户效应,并且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比城镇家庭更显著。同时,文章发现,典型的农村家庭特征对边际旅游消费倾向以及心理账户效应产生异质性影响。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家庭,其边际旅游消费倾向总体更高,且心理账户效应更显著。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家庭在旅游消费上的心理账户效应也越显著。对于子女年龄处于中学阶段的农村家庭,其旅游消费的心理账户效应比较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超超
在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日益紧密和产业分工更加细化的今天,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组织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加工贸易深化转型意见,以此来应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发展模式入手,在综合对比周边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中国海关总署1995-2012年月度加工贸易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我国本土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来料加工 进料加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礼莎 龙花楼 杨嘉艺 潘欣瑶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乡村人地关系矛盾凸显,直接影响了乡村人居环境的质量。文章以洞庭湖区24个县域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组合客观赋权、加权求和等方法综合评价其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旅游质量发展水平,构建障碍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障碍因子,并对2013—2021年洞庭湖区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旅游的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质量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性呈上升态势,但县域之间差距较大。(2)通过障碍因子识别发现,环境、经济、社会保障等受障碍因子影响较大,识别障碍因子有利于各县域结合自身发展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3)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旅游发展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呈现出“中心高、外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与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质量呈正相关。(4)根据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及发展阶段特点,可将洞庭湖区24个县域分成3种发展类型:协调平衡型、磨合良好型、失调滞后型。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促进各县域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将有利于乡村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助推洞庭湖区乡村振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晖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提法进行了反驳 ,并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联系与区别 ,就旅游在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