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1)
2023(16594)
2022(14383)
2021(13399)
2020(11109)
2019(25723)
2018(25649)
2017(48990)
2016(26858)
2015(30040)
2014(30279)
2013(30055)
2012(28015)
2011(25294)
2010(25628)
2009(23642)
2008(22766)
2007(20239)
2006(18160)
2005(15811)
作者
(77845)
(64789)
(64413)
(61177)
(41403)
(31234)
(29254)
(25307)
(24786)
(23315)
(22350)
(21892)
(20810)
(20619)
(19947)
(19827)
(19076)
(18905)
(18583)
(18579)
(16216)
(16156)
(15707)
(14965)
(14629)
(14534)
(14413)
(14362)
(13117)
(12860)
学科
(115899)
经济(115785)
(71640)
管理(70548)
(54150)
企业(54150)
方法(49111)
数学(42554)
数学方法(41967)
(39483)
中国(32045)
地方(31508)
农业(26711)
业经(26482)
(24564)
(24543)
(19879)
(18359)
贸易(18342)
环境(17899)
理论(17889)
(17657)
(16855)
(16734)
银行(16690)
(16661)
(16599)
金融(16595)
技术(16541)
地方经济(16142)
机构
学院(377692)
大学(375628)
(148231)
管理(147894)
经济(144759)
研究(130648)
理学(127355)
理学院(125821)
管理学(123368)
管理学院(122680)
中国(97516)
科学(82357)
(81284)
(67183)
(66489)
(66115)
研究所(60104)
中心(59910)
(59448)
业大(57927)
(53686)
师范(53164)
财经(52478)
北京(51488)
农业(51309)
(47512)
(47439)
(47231)
经济学(42991)
师范大学(42794)
基金
项目(256897)
科学(201314)
研究(188532)
基金(183952)
(160050)
国家(158617)
科学基金(135755)
社会(117856)
社会科(111322)
社会科学(111294)
(103232)
基金项目(98019)
自然(88044)
教育(86125)
自然科(85930)
自然科学(85913)
(85219)
自然科学基金(84288)
编号(78230)
资助(76139)
成果(63296)
(58287)
重点(57513)
(55644)
课题(54297)
(52469)
创新(48857)
科研(48550)
国家社会(47500)
教育部(47271)
期刊
(171581)
经济(171581)
研究(111105)
中国(78111)
(64747)
学报(59986)
科学(56497)
管理(52963)
(48615)
大学(45502)
教育(45020)
农业(44032)
学学(42718)
(34333)
金融(34333)
技术(33436)
业经(31091)
经济研究(25734)
财经(24249)
问题(22546)
图书(21289)
(21026)
(20675)
资源(19169)
科技(18523)
技术经济(18360)
(18318)
理论(17642)
统计(17095)
现代(16728)
共检索到569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翁时秀  彭华  
近年来,社区增权引起国内旅游研究者关注,从当前的理论和实践情况看,需要探寻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本土化增权理论和建议。文章以浙江省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古村落群为例,对旅游发展初级阶段弱权利意识型古村落社区展开了研究。基于田野调查,文章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社区去权考察方法,指出了此类旅游地的去权根源及增权途径,其中,增权途径的探讨是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适度延伸,它为实践提供了可试错但试错成本又较小的方案。文章还澄清了心理权力激发型增权和制度供给型增权的前提,对于当前不讨论前提的心理增权优先与制度增权优先之争,这种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翁时秀  彭华  
政治结构决定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研究政治结构对社区参与的影响方式是真正实现社区参与的基础工作。文章通过研究浙江省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古村落群发现:当前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普通乡村旅游社区中的实践形态表明,由于村民的无政治状态,政治制度未能改变村两委与社区利益相脱离的现状;而在乡村社区中,由于权力—利益结构网的存在,大多数村民担心其维权行为会使其社会生存环境恶化,所以,除非生存资源遭受侵犯,否则村民不愿维权;故此,村两委可以与社区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联合,对社区公共利益进行剥夺。由此形成的权力关系造成了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定敏  文剑钢  
古村落作为乡土"耕读聚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对"产业集聚、人口聚居、资源统筹、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乡村空间将再次面对聚落村寨空间的结构整合,这对古村落以及周边环境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将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楠溪江芙蓉古村为例,分析村落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结合芙蓉村风貌保护的现状问题,探讨"自然·古村落·人"整体保护策略,以期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碧凡  陶卓民  郎富平  
有效、公平的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从社区参与的角度选择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富阳市东洲街道黄公望村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基层组织引导、企业(景区)带动、社区主导三种典型社区参与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的共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多元化;社区参与内容较为单一,参与层次浅;社区参与的程度依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社区受益主要源自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机会的获得和培训教育机会的提供等。总体而言,社区参与的有效性、公平性与旅游业所处的发展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洪霞芳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的关系,社区居民普遍处于利益被排斥的无权状态,导致了旅游发展中尖锐的社会冲突,这逐渐成为我国旅游发展面临的最大约束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增权是促进旅游发展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基于增权视角,以江西省婺源县古村落旅游发展为例,探索旅游增权去权理论应用于江西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实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明浩  俞益武  张建国  
诸葛村具有奇特的乡村聚落景观、秀丽的田园山水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这些资源开发了古村落观光游,修学考察游基旅游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社会效益。但目前诸葛村对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深度不够,无法满足游客休闲体验的消费需求。为此应遵循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原则和方法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达到人与自然,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目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丽婷  曾祯  
层次分析法(AHP)与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相结合构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古村落旅游开发决策服务。研究表明:建筑遗存因子对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影响最大;综合评价排名并不能完全代表古村落的综合价值情况,应进行数据和指标的深入分析。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对县域内的19个典型古村落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对磐安县古村落开发有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最后针对磐安县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涛  王磊  王钊  陶卓民  刘家明  
社区化和景区化是实践中乡村社区进行旅游开发的两种重要模式,也是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为深入探究乡村旅游社区化和景区化模式差异背后的理论机制和规律,文章剖析了浙江和山西的两个典型村落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厘清了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社区化与景区化发展路径差异与特征,探索了影响乡村社区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核心要素及理论规律。结果发现,乡村旅游社区化与景区化既表现为由点到面开放式一体化和由面到点飞地式舞台化的建设路径差异,又反映出"乡村休闲与生活体验的日常叙述"同"乡村自然与文化观赏的舞台凝视"的内涵差异。研究认为,社区化与景区化差异的形成是以乡村地域社会综合发展环境为基础,不同乡村旅游投资策略形成不同乡村社区旅游开发路径,并在乡村旅游设施建设、社区参与和空间扩展等方面造成差异化发展特征的结果。以上研究发现以期能丰富乡村旅游与社区发展关系的理论认识,为切实解决乡村社区旅游开发路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海萍  王燕华  李经龙  
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均衡关系一直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开发历程、现状深入的调查,对西递、宏村两种旅游开发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影响做了比较,指出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实施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Commun ity-BacedDevelopm ent)的同时融入企业经营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探索适宜的开发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杰  刘烈雄  
基于对浙江南阁村、雅端村、雅治村、乔亭村等古村落的社会调查与保护规划,揭示了历史建筑产权量与使用效率之间的悖论,剖析了悖论形成的原因,指出在特殊的历史、城镇经济发展、古村落社会结构变异导致古村落传统文化嬗变的作用下,历史建筑内使用群体思维与行为的分裂是悖论产生的根源。进一步对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城镇建设、经营管理过程进行反思,指出规划设计是悖论激化的催化剂,城镇建设管理是悖论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之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洁  吴赞科  
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以及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本课题就旅游发展初期目的地居民的旅游认知态度进行了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 ,以浙江兰溪市诸葛、长乐两古村落为研究对象 ,对旅游发展给当地社区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调研 ,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描述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 ,并通过聚类分析进行细分 ,划分出对旅游发展持不同观点的三类人。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给旅游规划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一些启发 ,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芳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性发展,古村落旅游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热度越来越高。然而,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古村落为了获取更加高效的经济效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保护,仅仅只是千篇一律地包装古村落,日益凸显出同质化以及商业化的问题,缺乏足够的特色。文章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以山西长治某古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古村落旅游在未来实现更加积极发展的相关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晗静  包亚芳  孙治  
论文以浙江省1168个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结合实地考察和GIS空间分析法,探讨浙江省古村落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浙江省古村落的形成历经起源、拓展、鼎盛、收缩、恢复和饱和的历史轨迹,总体上呈现自浙北向浙南、浙西拓展的时序特征;(2)浙江省古村落总体呈聚集型分布,具有以浙西南为热点区、浙东北为冷点区的两极化分布特征,各历史阶段古村落分布重心随拓展时序呈现由北向南、向西的迁移路径;(3)浙江省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地形、水系等自然环境要素和经济、文化、交通、政策等社会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悦柔   保继刚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发展增加本地就业机会已成为共识。乡村旅游就业多为非正规、非标准形式,但这一现象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文章以处在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元阳哈尼梯田为例,基于非参与观察、半结构访谈、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借助文化理性理论,探讨乡村旅游正规部门中非正规就业的外在表象与内在逻辑。研究发现:(1)这一现象的突出特征是雇佣双方共同塑造的灵活性。在旅游雇主的许可下,本地农村雇工受时空规律调控,在旅游场域与务农、务工、家庭、社会场域之间进行灵活转换。(2)灵活性的内在逻辑是文化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交织。文化理性体现为雇佣双方受地方文化影响所形成的各种观念,灵活就业是文化的理性表达。研究结果对理解旅游情境下地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的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解释乡村旅游就业的演化提供了理论参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媛  张瑾  沈世伟  
从传统村落原住民的视角切入探讨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营造,有助于理解传统村落景观意象的本源。以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为案例,将景观意象五要素理论运用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中,借助文本分析工具明确篁岭古村旅游景观客体与意象结构,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前往实地开展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原住民对传统村落旅游景观客体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原生村落景观;(2)案例地原住民对传统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整体感知水平较高;(3)相较于没有参与旅游发展的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居民对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整体感知水平更高、旅游支持意愿和旅游参与意愿更强,但对社区的情感强度却更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