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7)
2023(12101)
2022(10179)
2021(9260)
2020(7501)
2019(17324)
2018(16810)
2017(32578)
2016(17107)
2015(19362)
2014(19259)
2013(19538)
2012(18900)
2011(17502)
2010(17687)
2009(16568)
2008(16089)
2007(14107)
2006(13054)
2005(12253)
作者
(49491)
(41426)
(41215)
(39359)
(26915)
(19890)
(18597)
(15906)
(15874)
(14727)
(14512)
(13951)
(13476)
(13426)
(13082)
(12830)
(12166)
(12163)
(11958)
(11397)
(10682)
(10066)
(9970)
(9612)
(9472)
(9463)
(9023)
(8908)
(8353)
(8128)
学科
(105311)
经济(105229)
管理(43150)
(42657)
方法(38779)
数学(34303)
数学方法(34178)
(30229)
企业(30229)
中国(29480)
地方(26746)
(24217)
业经(19521)
(18595)
贸易(18580)
(17952)
(17668)
农业(17236)
地方经济(16206)
(15825)
(15478)
金融(15478)
(15176)
(14674)
银行(14661)
(14325)
(14255)
环境(14108)
(11345)
产业(11228)
机构
学院(258204)
大学(258196)
(128977)
经济(126946)
研究(99433)
管理(94693)
理学(80082)
理学院(79123)
管理学(78272)
中国(77940)
管理学院(77757)
(57024)
(55615)
科学(54079)
(49722)
财经(44935)
研究所(44514)
中心(43184)
经济学(42797)
(40999)
经济学院(38466)
(38320)
(38049)
北京(36612)
(35369)
(35310)
师范(35077)
财经大学(33307)
业大(30768)
(30538)
基金
项目(161240)
科学(129202)
研究(121279)
基金(120259)
(103462)
国家(102630)
科学基金(88011)
社会(83186)
社会科(79239)
社会科学(79226)
基金项目(62289)
(59760)
教育(54117)
自然(51895)
资助(50879)
自然科(50661)
自然科学(50650)
(50219)
自然科学基金(49834)
编号(45769)
(41644)
(37841)
成果(37775)
重点(36455)
国家社会(36319)
发展(34996)
(34462)
教育部(33274)
课题(33108)
中国(32843)
期刊
(151491)
经济(151491)
研究(88189)
中国(54006)
(40985)
管理(36608)
(35646)
科学(34643)
学报(33235)
(30003)
金融(30003)
经济研究(26393)
大学(26368)
学学(24826)
农业(24718)
财经(23862)
教育(23520)
业经(22128)
技术(21456)
(20785)
问题(20147)
(18461)
世界(17160)
国际(16673)
技术经济(14804)
(13738)
统计(13354)
经济问题(12614)
商业(12428)
经济管理(11668)
共检索到413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目的旨在经验考察TLGH在中国的成立性以及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首先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与国内旅游发展特征事实进行了简单引述,并在此基础上,基于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平衡数据,采用多种精细前沿性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4种敏感性分析之后依然稳健;未考虑内生性之前,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被低估现象,且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毛润泽  
本文运用以门槛回归为代表的非线性计量经济理论,借助拓展的门槛变量集,利用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显著存在基于门槛变量集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越最高门槛值时,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由于滞后性变得具有不确定性";STCs拥有较高经济增长率"假说在中国情境下得以验证;随着门槛变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发展并非总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贡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方成  吴向明  
针对传统经验研究文献忽视空间相关性而导致的研究结论偏颇问题,文章采用经济学较为前沿的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9~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大部分省份处于高-高和低-低类型区;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传统面板回归模型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高估了这一作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磊  唐承财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磊  唐承财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欠缺合理化抑制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可正向调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本文认为,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除应着重强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还需高度关注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为发挥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正向调节作用创造条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  杨勇  程玉  
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升级已成为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文章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效应依然存在;在此基础上,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消费升级对东中西部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系数大小却呈现出由东部至西部递减的趋势;机制分析发现,消费升级可通过引致产业集聚及促进结构优化的方式,催生出专业化经济和多元化供给体系,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交通密度高的地区,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旅游业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旅游业发展方式由投入驱动向需求拉动转变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珂  严丹  傅勇  
本文采用Hansen(1999)平行数据阈效应模型的检验与估计方法,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8个省份的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存在阈值点以及阈值点进行估计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阈变量。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金融发展不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开放程度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阈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祖荫  武娜  
教育的落后是导致贫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降低贫困率的主要原因来自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源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两种资本的积累又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这最终归因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考察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宏观和微观机制,并对低、中、高收入国家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来说,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是降低贫困的重要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促进金融平衡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扬  余壮雄  舒元  
本文利用我国232个地级市1999-2006年的数据,探究我国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试图考察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Williamson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该假说成立,即城市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集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伴随经济增长,经济活动在城市的进一步集中将阻碍城市经济的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水平28283元为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临界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元  刘修岩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都强调地理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针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而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也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OLS回归表明聚集经济对于城市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有不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是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却表明聚集经济是内生的。我们使用了单工具变量和多工具变量得到的稳健结果表明:历史上的铁路基础设施状况能够通过影响聚集经济而对城市人均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产生显著正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文章构建了两个衡量旅游发展的代理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旅游发展、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整体层面上,旅游发展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然而这种正向关系的影响效应较小;旅游发展滞后项并不显著,意味着旅游发展对居民消费促进作用的动态持续效应并不明显,导致在一定时间段内旅游发展对居民消费呈倒U型的影响关系。在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旅游发展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中部地区同样存在上述正向影响关系,但估计结果显示这种关系并不十分稳健;西部地区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冠琼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探讨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而不能从能源消费的线性变化推测出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山东省经济受电力消费的影响较大,为了在201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政策目标,山东电力消耗较高的产业必须加以调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  郑江淮  
基于"服务业之谜"事实的存在,要验证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提出的"效率-结构-速度"之间的关系,关键不在于对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核算,而是对生产率决定相对价格水平的证实。以"服务业之谜"的存在为前提,在服务业与工业部门间产品的消费行为中构造了互补的"里昂惕夫"效用函数,重构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采用我国31个省1984—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工业及工农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及相对于工农业的价格水平、服务业占非农及占整个国民经济部门产出份额、服务业占非农及总就业人数比重等核心变量之间的关系。其内在逻辑是相对生产率决定相对价格水平,相对价格的提高导致了服务业部门份额的提升,进而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由此证实了我国基本存在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所揭示的"效率-结构-速度"之间关系:工业生产率相对上升导致服务业价格相对提高和就业份额提升,进而引发经济增速放缓。在经济"新常态"下关注效率提升、结构调整与增速放缓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同时应理性看待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服务业成本病"现象,实现"结构"与"速度"之间的良性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