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6)
- 2023(11924)
- 2022(10032)
- 2021(9148)
- 2020(7672)
- 2019(16893)
- 2018(16748)
- 2017(31312)
- 2016(17368)
- 2015(19117)
- 2014(19009)
- 2013(18367)
- 2012(16920)
- 2011(15421)
- 2010(15674)
- 2009(15174)
- 2008(13934)
- 2007(12407)
- 2006(10901)
- 2005(9742)
- 学科
- 济(61108)
- 经济(60991)
- 管理(55670)
- 业(49480)
- 企(41213)
- 企业(41213)
- 方法(26313)
- 数学(21609)
- 数学方法(21417)
- 财(20453)
- 农(18633)
- 制(17987)
- 中国(16108)
- 业经(15628)
- 学(14565)
- 体(13279)
- 务(13011)
- 财务(12973)
- 财务管理(12948)
- 企业财务(12364)
- 农业(12328)
- 银(12204)
- 银行(12150)
- 贸(12115)
- 贸易(12110)
- 融(12044)
- 金融(12037)
- 易(11808)
- 行(11571)
- 理论(11352)
- 机构
- 学院(249436)
- 大学(248194)
- 济(96165)
- 经济(94114)
- 管理(93853)
- 研究(84771)
- 理学(80998)
- 理学院(80080)
- 管理学(78647)
- 管理学院(78215)
- 中国(64326)
- 科学(54143)
- 京(52080)
- 农(49844)
- 财(47642)
- 所(43381)
- 业大(41590)
- 研究所(39626)
- 农业(39584)
- 中心(38729)
- 江(37698)
- 财经(37619)
- 经(34130)
- 北京(32139)
- 范(31821)
- 师范(31284)
- 院(30866)
- 州(29357)
- 经济学(29001)
- 财经大学(27936)
- 基金
- 项目(172045)
- 科学(134554)
- 基金(125995)
- 研究(119086)
- 家(113216)
- 国家(112298)
- 科学基金(94958)
- 社会(77145)
- 社会科(73107)
- 社会科学(73095)
- 基金项目(67674)
- 省(67499)
- 自然(63311)
- 自然科(61857)
- 自然科学(61832)
- 自然科学基金(60780)
- 划(57063)
- 教育(54632)
- 资助(50700)
- 编号(46197)
- 重点(39002)
- 部(37626)
- 成果(36815)
- 发(35753)
- 创(35671)
- 制(34792)
- 科研(33520)
- 创新(33472)
- 计划(32781)
- 课题(32576)
共检索到363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岩英 谢朝武 张凌云 黄倩
在旅游危机情景下,线上潜在旅游者的安全沟通已成为影响旅游危机和旅游市场发展走向的重要行为活动,但这一行为体系尚未被系统地识别和检验。本研究以信号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旅游危机情景下线上媒体声量信号对潜在旅游者安全沟通行为的影响模型,以2018年7月泰国沉船事件作为背景事件,436个中文媒体平台的11万余条声量信号作为大数据基础,引入VA R模型进行行为响应机制的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线上媒体的总体声量信号对潜在旅游者的安全信息生产行为和安全信息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动态影响,但线上主流媒体、商业媒体、自媒体等分类媒体的声量信号呈现差异化的动态影响效应。潜在旅游者安全信息生产声量对其安全信息分享声量具有显著的动态影响,其中维度内的方差贡献率大于维度外的方差贡献率。本研究识别旅游危机情景下潜在旅游者安全沟通行为的维度结构,对安全行为的表现情景和维度类型进行了拓展性研究,验证了旅游危机线上媒体声量信号对潜在旅游者的动态影响机制,为旅游危机的线上舆情调控和旅游者行为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姚延波 贾广美
基于临场感在社交媒体使用中的普遍存在及社交媒体营销渠道在旅游领域的盛行,本研究引入临场感概念,试图从临场感视角揭示社交媒体旅游分享对潜在旅游者冲动性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共进行两次组间实验,实验一检验社交媒体旅游分享形式对临场感的影响差异,实验二在验证实验一所得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临场感对冲动性旅游意愿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在社交媒体情境中,旅游分享的呈现形式越具有生动性,对临场感的影响效应就越明显,但临场感没能对冲动性旅游意愿发挥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心流体验的单中介及唤起和心流体验的链式中介路径,对冲动性旅游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此外,唤起情感也没有直接作用于冲动性旅游意愿,而是通过心流体验对其产生间接影响。心流体验成为冲动性旅游意愿的重要前置要素,体现出冲动性旅游消费相比于一般商品消费的特殊性,为目的地社交媒体营销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兆峰 廖红璐
社交圈是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圈,对人们的潜在行为决策影响较大,探寻社交圈对潜在旅游者旅游意愿的影响,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参照群体的视角将社交圈划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将情感作为中介变量,运用"认知-情感-行为"传导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潜在旅游者关于社交圈旅游信息的认知、情感对其旅游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潜在旅游者的内、外群体信息质量感知对情感的影响有差异。潜在旅游者的内群体信息质量感知对情感有负向作用,而外群体信息质量感知对情感没有显著影响;(2)潜在旅游者的内、外群体目的地形象感知均对情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情感的中介效应较为显著,但内、外群体情感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
关键词:
潜在旅游者 旅游意愿 社交圈 参照群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艾凌 吕兴洋 谭慧敏
自然灾害作为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不仅本身有着极大的破坏力,且事后自媒体发布带有负面偏差的报道还会造成深刻、持续的人为二次伤害。针对此,该研究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为例,通过质性分析解析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的特征,再采用实验法探讨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对潜在旅游者到访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对潜在旅游者到访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2)目的地感知质量和预期作为后悔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情绪易感性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潜在旅游者情绪易感性越高,对目的地的感知质量越低,预期作为后悔程度加剧,最终导致到访意愿越低。据此,研究提出自然灾害后目的地恢复性营销工作的策略与建议,完善了灾后信息传播应急管理机制,丰富了信息传播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路明 马孟丽
自媒体以其独有的参与性和分享性的特点影响了我们生活和消费的方方面面,很多旅游者的旅游决策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自媒体旅游信息的影响。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试图通过对自媒体旅游信息价值的分析,测量自媒体旅游信息价值的各个维度(实用价值、风险规避价值、享乐价值、社交价值、自我实现价值)对旅游者消费决策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生态保护型旅游景区的自媒体营销找出可行的路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红河哈尼梯田生态保护区的游客展开调查,并通过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自媒体旅游信息的实用、享乐、社交和自我实现四个方面的价值对旅游者的消费决策具有显著影响,而风险规避价值对消费决策的影响不够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衍菊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重新塑造着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伴随着现代旅游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来支持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关注旅游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影响机制成为境外学者们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境外研究文献的系统化梳理和归纳,发现境外关于社交媒体时代旅游者行为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旅游者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研究,社交媒体对旅游者信息搜寻行为、决策行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数据源在旅游者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未来基于社交媒体的旅游者生成内容激励机制研究、旅游虚拟网络社会研究、目的地信息服务效率、数据获取与处理分析方面还有着广泛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旅游者行为 研究进展 境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衍菊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重新塑造着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伴随着现代旅游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来支持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关注旅游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影响机制成为境外学者们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境外研究文献的系统化梳理和归纳,发现境外关于社交媒体时代旅游者行为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旅游者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研究,社交媒体对旅游者信息搜寻行为、决策行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数据源在旅游者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未来基于社交媒体的旅游者生成内容激励机制研究、旅游虚拟网络社会研究、目的地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旅游者行为 研究进展 境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衍菊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重新塑造着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伴随着现代旅游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来支持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关注旅游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影响机制成为境外学者们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境外研究文献的系统化梳理和归纳,发现境外关于社交媒体时代旅游者行为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旅游者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研究,社交媒体对旅游者信息搜寻行为、决策行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数据源在旅游者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未来基于社交媒体的旅游者生成内容激励机制研究、旅游虚拟网络社会研究、目的地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旅游者行为 研究进展 境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金豹 沈梦程 张德彪
散客旅游日益增多,对于自由行游客目的地规划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让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群体规划最优旅游路径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研究自由行中旅游者群体行为对旅游最优路线选择的影响,以旅游者个人偏好为自变量,旅游随行群体行为为调节变量,目的地景区兴趣度为中介变量,以实现因变量最佳路径的选择。研究得出:一是个人偏好会影响群体对目的地的兴趣度并最终影响最优路径的选择;二是群体行为偏好对个人偏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最终影响最优路径的选择;三是群体中的正式或非正式领导对群体偏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香花 黄静波 程励 黄卉洁
文章在对已有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旅游涉入、旅游满意及环境友好行为的概念模型,并纳入感知消费效力作为调节变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湖南省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00个游客进行调查,获得357份有效问卷。借助于SPSS 22.0、AMOS 21.0统计软件对概念模型进行检验,并尝试验证感知消费效力的调节效应。结构模型分析结果揭示,旅游涉入既可以直接对环境友好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也可以以旅游满意为中介对环境友好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消费效力正向调节旅游涉入与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关系,即相对于低感知消费效力游客群体来讲,高感知消费效力游客群体的旅游涉入对环境友好行为影响效应较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及霖
福建旅游业起步虽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异常迅猛,特别在省旅游局成立以来的近十年间,福建旅游业已从1981年前的全国第十五六位,跃为1989年的全国第四位。这主要是,福建正处在对外开放的初期,“神秘的面纱”刚刚揭起,“三胞”游客大多出于对故乡家园的热爱,对家乡亲人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婷
文章分析了旅游地认同、旅游地声誉及旅游者感知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旅游地社会责任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取旅游地社会责任及其对旅游者消费行为影响的回归模型,回归结果显示,3个因子全部对旅游者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TDSR 消费行为 因子分析 多元回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成锦 胡东滨 粟路军
基于S-O-R框架、信号理论,构建感知服务质量(高VS低)为自变量,旅游者满意为中介变量,旅游地声誉(好VS一般)为调节变量,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为结果变量的整合模型,通过2次实验研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验1表明相对于低感知服务质量,高感知服务质量对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更强。实验2表明旅游地声誉在感知服务质量对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当旅游地声誉好时,高感知服务质量(相对于低感知服务质量)下,旅游者满意度更高,环境责任行为更强;而当旅游地声誉一般时,两种感知服务质量下的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最后讨论研究结论,并指出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力 陈金成 朴根秀 吴慧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建立了感知购物环境对旅游者购物行为的全影响和间接影响模型,通过对两个模型的对比分析,发现了感知购物环境影响旅游者购物行为的路径机制,即感知购物环境对旅游者购物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旅游者的购物情绪而实现的,旅游者购物情绪在"环境→情绪→行为"这一路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管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蔚艳
海洋旅游是与陆地旅游相对应的一种旅游方式,由于海洋旅游活动区域环境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加之海洋旅游空间的聚集性、局限性,海洋旅游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容易发生各类旅游危机事件。海洋旅游者作为海洋旅游活动的主体,其旅游危机认知水平直接影响海洋旅游安全管理及至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舟山市为个案,通过在舟山市主要海洋旅游景区的问卷调查,对旅游者海洋旅游危机认知进行深入翔实分析研究,最后文章还提出了海洋旅游危机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海洋旅游者 危机认知 舟山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