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7)
- 2023(12538)
- 2022(10875)
- 2021(10188)
- 2020(8370)
- 2019(19541)
- 2018(19702)
- 2017(38277)
- 2016(20857)
- 2015(23565)
- 2014(23787)
- 2013(23345)
- 2012(21018)
- 2011(18984)
- 2010(19100)
- 2009(17012)
- 2008(16282)
- 2007(14043)
- 2006(12327)
- 2005(10502)
- 学科
- 济(84167)
- 经济(84088)
- 管理(60999)
- 业(53141)
- 企(44615)
- 企业(44615)
- 方法(41839)
- 数学(36172)
- 数学方法(35500)
- 农(21639)
- 学(20560)
- 环境(20160)
- 中国(19414)
- 地方(18366)
- 业经(18284)
- 财(17496)
- 理论(15577)
- 和(15402)
- 农业(14634)
- 贸(13928)
- 贸易(13920)
- 划(13872)
- 易(13499)
- 技术(12477)
- 制(12047)
- 务(11323)
- 财务(11250)
- 财务管理(11230)
- 资源(11112)
- 企业财务(10574)
- 机构
- 学院(293889)
- 大学(292513)
- 管理(120234)
- 济(109364)
- 经济(106844)
- 理学(105043)
- 理学院(103863)
- 管理学(101700)
- 管理学院(101184)
- 研究(94833)
- 中国(68674)
- 科学(63029)
- 京(62676)
- 财(47463)
- 所(47018)
- 农(46018)
- 业大(45940)
- 研究所(43508)
- 中心(42956)
- 江(41151)
- 范(40146)
- 师范(39770)
- 北京(39732)
- 财经(39014)
- 农业(35927)
- 经(35359)
- 院(35241)
- 州(34476)
- 师范大学(32162)
- 技术(31647)
- 基金
- 项目(209646)
- 科学(164247)
- 基金(151053)
- 研究(150755)
- 家(132151)
- 国家(131120)
- 科学基金(112866)
- 社会(92941)
- 社会科(88052)
- 社会科学(88026)
- 省(83099)
- 基金项目(81119)
- 自然(75935)
- 自然科(74042)
- 自然科学(74026)
- 自然科学基金(72609)
- 划(69993)
- 教育(69032)
- 资助(63376)
- 编号(61759)
- 成果(48093)
- 重点(46842)
- 发(44731)
- 部(44661)
- 创(43111)
- 课题(42259)
- 科研(40313)
- 创新(40171)
- 计划(38430)
- 大学(38403)
- 期刊
- 济(116118)
- 经济(116118)
- 研究(79157)
- 中国(50331)
- 学报(46738)
- 科学(44437)
- 管理(42195)
- 农(40679)
- 大学(34947)
- 财(33268)
- 学学(33032)
- 教育(32319)
- 农业(29056)
- 技术(26173)
- 业经(20471)
- 融(19443)
- 金融(19443)
- 经济研究(17737)
- 财经(17134)
- 资源(15730)
- 图书(15485)
- 业(15239)
- 科技(15174)
- 问题(14853)
- 经(14470)
- 技术经济(14068)
- 理论(13946)
- 版(13332)
- 统计(13321)
- 实践(13067)
共检索到407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嘉龙
从旅游区生态循环角度对生态、循环、低碳、发展等观点进行分析,在正确认识旅游区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区低碳运行与生态可循环模型。低碳运行与旅游区生态循环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无论是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生态还是人文生态,如果没有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最终都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从旅游区生态循环模型出发,生态环境协调是发展,维持是发展,复苏也是发展,而不一定开发才能发展。湿地恢复、草原轮休、大海禁渔、封山育林、文化传人等都是发展,生态文明要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更要注重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下的低碳运行。
关键词:
旅游生态 低碳运行 文明基石 循环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美风 席建超
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区短时段区域性水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以六盘山生态旅游区为案例区,通过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旅游者旅游排污行为及其水环境干扰模式。结果表明:①从旅游活动环节看,住宿活动污染物排放量最高,餐饮其次,游览最低;②从游客类型看,在人均干扰程度方面,以下四类游客的旅游活动干扰综合指数(TADI)依次降低:商务会议(1)>休闲度假(0.57)>科学考察(0.19)>观光游览(0);在总干扰程度方面,以下四类游客的TADI依次降低:休闲度假(1)>商务会议(0.51)>观光游览(0.33)>科学考察(0);③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科学考察和观光游览四类游客对住...
关键词:
旅游活动 水质 干扰行为 六盘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凌云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大量消耗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模式,属于环境友好型经济,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将其应用到旅游景区管理中,可促进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促进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文章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探讨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旅游景区管理 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灿飞 马耀峰
贫困型山地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然而其旅游开发现状不容乐观。作者在分析贫困型山地旅游区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可持续旅游开发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六个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发模式:(1)旅游开发主导模式—政府主导;(2)旅游景区经营模式—企业化经营管理;(3)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以生态旅游为基础,开发系列旅游产品;(4)客源市场开发模式—改善交通可进入性,树立特色旅游形象;(5)增强竞争力模式—加强旅游合作,形成区域联动;(6)旅游扶贫模式—社区参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力 焦世泰 韦复生
从资源整合的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引领市场发展的产品创新、人性化服务的创意宣讲、高科技支撑的文化创意4个方面,总结和借鉴我国红色旅游成熟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经验,分析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提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革命历史名人文化、红色艺术文化、革命战争体验、革命生活体验、旅游商品五大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关键词: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红色旅游产品 开发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立国 Guangyu Wang 陈美球
低碳旅游模式的创新既是建立区域低碳旅游的可靠路径,也是区域旅游低碳化发展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下的低碳旅游涵义,并结合婺源乡村旅游具体案例,从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介和载体四维度分析,以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探讨了一种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低碳旅游模式。该模式以生物处理中心为核心,是乡村体验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和农-工-旅结合三种旅游形态下循环式低碳发展的乡村旅游系统,它从不同途径促进旅游活动中碳排放的减少,为实现全域低碳旅游发展提供科学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低碳旅游 婺源 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立国 Guangyu Wang 陈美球
低碳旅游模式的创新既是建立区域低碳旅游的可靠路径,也是区域旅游低碳化发展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下的低碳旅游涵义,并结合婺源乡村旅游具体案例,从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介和载体四维度分析,以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探讨了一种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低碳旅游模式。该模式以生物处理中心为核心,是乡村体验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和农-工-旅结合三种旅游形态下循环式低碳发展的乡村旅游系统,它从不同途径促进旅游活动中碳排放的减少,为实现全域低碳旅游发展提供科学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低碳旅游 婺源 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林生
旅游业是严重依赖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产业,是气候变化影响下极为敏感和脆弱的产业部门之一。同时,旅游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有关研究表明,2005年全球旅游发展所产生碳排放占人类活动所有碳排放的4.9%,而且呈增长趋势,低碳旅游因此正式提出,并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为响应全球态势,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旅游业也急需寻找并实践新型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于2018年5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涂建军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是最大的民生福祉,让人民尽享自然的宁静、和谐与美丽,是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最好诠释。"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显著,人类共同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旅游休闲既是民生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产业的重要支撑内容。气候变化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者行为、游憩质量等多方面的同时,旅游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随着国际旅游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和国家对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中国旅游业亟需寻找并实践新型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一书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提供了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海鹰 黄崇利 曾小红
探索符合生态旅游内涵和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方面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现有研究多偏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设施建设等开发管理内容,基于经营管理主体的视角对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框架、方法和手段进行的研究十分鲜见。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在实践中构建了以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为依托,以系统化、国际化、人本化管理理念为指引,以准军事化+标准化体系+游客满意系统为内容,以协调和创新化经营管理方式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式经营管理模式。该经营管理模式特征主要包括: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景区内涵式、特色化发展的"指南针";高效能的综合管理体系为景区提供良好的技术和服务支撑;科学研究和综合化人才培养是景区持续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席建超 赵美风 葛全胜
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业态的乡村已经成为我国乡村发展转型的4种类型之一。显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乡村农户能源消费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以六盘山生态旅游区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农户人均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以及最终消费用途为切入点,探讨了乡村旅游诱导下农户家庭能源消费模式演变的问题。结果表明:在能源消费总量上,乡村旅游农户家庭人均能源消费显著增加,比传统农户高42.96%,达到707.35 kgce。在消费结构上,乡村旅游农户商品能源占主导地位,新型能源(太阳能)广泛采用,传统能源比重逐渐降低,三者的比例93.10∶5.15∶1.75,而传统农户比例是46.30∶0.48∶53.22。在能源最终...
关键词:
六盘山 乡村旅游 能源消费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观志
本文回顾了 2 0多年来粤港澳大旅游区的发展历程 ,将粤港澳的旅游合作与发展划分为理念趋同、机制构建、制度变迁和模式转轨 4个阶段 ,分析了制度性、市场性和技术性 3个因素对粤港澳大旅游区创新路径的影响 ,提出了粤港澳大旅游区创新发展必须选择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区域一体化模式 ,阐述了建立多元化的协调机制、制定协同化的发展战略、构建集群化的产业平台、激活互动化的运作要素、实施主题化的整合营销、建设统筹化的泛珠三角是粤港澳大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创新策略。
关键词:
模式创新 合作与发展 大旅游区 粤港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红梅 王喜莲
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区的大多数游客素质不高,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不强,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是对游客的管理不善造成的。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区在游客管理上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区 游客管理 人性化 游客参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全华
通过实地监测并全面分析生态旅游区张家界环境演变趋势 ,表明用面积计算法、线路计算法、卡口法、自然净化量测公式等目前常用的旅游区容量计算方法 ,难以准确计算生态旅游区人文建筑动态阈值。本文提出了基于环境脆弱因子的游客住宿设施阈值计量模型 ,并在典型的生态旅游区张家界进行了验证。实证研究表明 ,住宿设施阈值计量模型是生态旅游区建筑规模调控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生态旅游区 环境演变 动态阈值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睿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是粗放型,这很容易造成对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破坏。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旧的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旅游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模式进行构建的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旅游产品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