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85)
- 2023(18467)
- 2022(15526)
- 2021(14357)
- 2020(12031)
- 2019(27420)
- 2018(27154)
- 2017(52409)
- 2016(28844)
- 2015(32145)
- 2014(32462)
- 2013(31506)
- 2012(28960)
- 2011(26105)
- 2010(26456)
- 2009(24663)
- 2008(24071)
- 2007(21615)
- 2006(19450)
- 2005(17591)
- 学科
- 济(112429)
- 经济(112281)
- 管理(85011)
- 业(78375)
- 企(64470)
- 企业(64470)
- 方法(45186)
- 数学(37810)
- 数学方法(37276)
- 农(33180)
- 中国(32774)
- 财(30557)
- 业经(26850)
- 制(25882)
- 地方(25235)
- 学(25230)
- 农业(22072)
- 理论(20383)
- 贸(19160)
- 贸易(19151)
- 银(19109)
- 银行(19061)
- 易(18564)
- 体(18434)
- 务(18297)
- 行(18220)
- 财务(18210)
- 财务管理(18171)
- 融(18001)
- 金融(17992)
- 机构
- 大学(406670)
- 学院(406043)
- 济(159096)
- 管理(156310)
- 经济(155398)
- 研究(140320)
- 理学(133690)
- 理学院(132135)
- 管理学(129752)
- 管理学院(128997)
- 中国(105525)
- 京(88016)
- 科学(86489)
- 财(78065)
- 所(70683)
- 农(65598)
- 研究所(63925)
- 中心(62961)
- 江(62655)
- 财经(60662)
- 业大(58675)
- 范(56613)
- 师范(56065)
- 北京(55945)
- 经(54906)
- 院(51447)
- 农业(51072)
- 州(50192)
- 经济学(47380)
- 师范大学(45150)
- 基金
- 项目(271306)
- 科学(213549)
- 研究(201253)
- 基金(195344)
- 家(169941)
- 国家(168492)
- 科学基金(144349)
- 社会(126165)
- 社会科(119399)
- 社会科学(119374)
- 省(106237)
- 基金项目(102723)
- 教育(92602)
- 自然(92573)
- 自然科(90356)
- 自然科学(90332)
- 划(89432)
- 自然科学基金(88660)
- 编号(83156)
- 资助(80283)
- 成果(69330)
- 重点(61088)
- 部(59382)
- 发(58399)
- 课题(58398)
- 创(55643)
- 创新(51911)
- 国家社会(51609)
- 制(51357)
- 科研(51011)
- 期刊
- 济(182858)
- 经济(182858)
- 研究(123769)
- 中国(84096)
- 学报(63840)
- 农(60986)
- 财(59633)
- 管理(59102)
- 科学(58960)
- 教育(51321)
- 大学(48680)
- 学学(45397)
- 农业(41508)
- 融(38431)
- 金融(38431)
- 技术(35049)
- 业经(30356)
- 财经(29511)
- 经济研究(28288)
- 经(25265)
- 问题(23823)
- 图书(21362)
- 业(20905)
- 版(19246)
- 理论(19094)
- 科技(19010)
- 技术经济(18304)
- 现代(18221)
- 贸(17944)
- 实践(17357)
共检索到615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玉成
旅游区域一体化的动力具体包括内部推动力、外部推动力以及阻碍力。内部推动力可以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外部推动力可以从“公权”界定的驱动和一体化正外部性效应的诱导两个途径来进行解释。制约因素主要受制于市场壁垒、补偿欠缺两个方面。旅游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与产品。市场与产品的一体化程度决定了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度与质量,同时,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和区域旅游产品组合创新、一体化还需要通过区域旅游管治一体化来保障实施。
关键词:
旅游区域一体化 动力机制 政策 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银元 李晓琴
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模式。本文从驱动力(D)、发展状态(S)和响应(R)三个方面构建城乡旅游一体化DSR发展动力机制模型,认为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城乡旅游目的地到一定程度必经的阶段和过程。该过程由内部拉动力和外部推动力共同驱动,由城乡旅游功能、形象、氛围和效益等状态进行表征,通过政府、城乡居民、市场参与者的态度和行为作出响应,进而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的螺旋式提升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建议,认为应围绕构建城乡旅游目的地这一中心,从发展的前提、目标、方向和措施等方面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城乡旅游 一体化 动力机制 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国清
未来的城市旅游竞争将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即区域之间的竞争。随着区域旅游合作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以有中国旅游"金三角"之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探讨了区域旅游城市化、城市旅游区域化、区域内核心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等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多核心+网络化",并从旅游发展理念互动—利益共赢、旅游体制机制互动—区域协作、旅游产品设计互动—整合创新、旅游市场营销互动—"同城"效应等角度,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南京、杭州的城市旅游互动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和谐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金林
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和有机的运作系统,本文运用系统论的思想与方法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系统、动力机制的内涵和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作用机制及其启示。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动力机制 系统论 动力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鉴铭 梁宁森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校企一体化是建立在大学与企业(行业)、大学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型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组织,它是校企合作由浅层次走向深层次,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发展的新阶段。校企一体化的主体关系涵盖了大学——企业之间、政府——大学之间、政府——企业之间三类双向互动关系,其中大学——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核心。三重螺旋理论强调大学、产业、政府都可以是创新的组织者、主体和参与者,在校企一体化中这三类主体关系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动力因素,而且这些动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校企一体化的系统关系及其动力因素来看,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鉴铭 徐建华 丁学恭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浅层次、低水平、松散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已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政府缺乏政策、企业缺乏动力、学校缺乏主动等是我国校企合作一直难以走出怪圈的重要原因。要彻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实施紧密型的校企共同体合作模式,构建校企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不断探索,在校企一体化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校企共同体建设,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思考。
关键词:
校企一体化 动力机制 案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佳平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未来影响世界各国旅游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在中部崛起的宏观背景下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启动,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通过空间生长力、政府调控力和市场驱动力3个层面对中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对于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邹春萌
伴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旅游业成为区域一体化的优先部门。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阐述东盟旅游部门一体化的历程,分析东盟推行的旅游政策、市场和行业的一体化策略,进而探讨区域旅游业的初步效应。
关键词:
东盟 旅游一体化 策略与效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颖 崔玉平
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既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更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其先后经历了萌芽、全面推进和逐步展开、快速发展、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四个阶段,动力源自国家政治领导力、区域经济一体化驱动力、区域社会网络及文化聚合力、国际成功实践带动力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生变革动力。现阶段应树立并强化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功能主体区理念,创新发展机制,以"一极三区一高地"为目标,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协同路径,持续推动一体化发展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志彪 陈柳
更高质量地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上构建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这要求发挥政府和市场次序有别的"双强"作用。发挥政府强力推动作用的目的,是营造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环境。要在竞争和协商中处理好各自的利益诉求,设计出牵引一体化的动力引擎。当前应重点从如下方面着手:发挥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龙头的辐射作用;在长三角范围内复制推广国家试点政策;打造有形"飞地经济"和无形"互联网平台"整合区域资源;鼓励企业在长三角范围内兼并收购;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区域协调作用;逐步构建长三角区域的竞争规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泰 席建超 葛全胜
高铁正成为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关键性因素,已有高铁旅游影响研究普遍存在供需分离的系统化视角缺位问题。立足多目的地-多客源地交互的旅游供需空间系统视角,利用GIS集成方法和旅游系统引力模型研究了有无高铁网络两种情境下的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格局,分析了高铁对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的具体方向、程度和意义。结果发现:(1)高铁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增强,扩大了旅游竞争力、出游力等级差异,带来逆向均衡一体化效应;(2)高铁强化了长三角区域旅游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边缘地区非高铁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进一步被削弱,而核心高铁城市上海的中心性仍在增强;(3)高铁开通后,边缘地区新增开高铁城市的旅游格局变化最大,但固有劣势使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旅游整体的非均衡发展态势;(4)高铁时空压缩在削弱空间距离因素影响的同时,促进了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本位回归,规避旅游供给的同质化竞争、强调差异化发展是发挥高铁旅游一体化联动效应的根本路径模式。最后,指出高铁开通可以为边缘地区城市提供相对公平的交通发展平台,是防止边缘地区城市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必要条件,进而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铁 区域旅游一体化 影响分析 长三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光勇 刘明宇
文章基于Salop圆周城市模型,在区域旅游产品特征及区域旅游合作方式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最佳合作方式及实现条件;考虑区域旅游地合作方式对利润及旅游产品价格的影响,通过区分区域旅游地的资源导向和市场及形象导向型两种常见情况,引入两阶段博弈法,按照两种区域旅游利润最大化的合作方式分别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区域旅游合作是基于旅游产品的差异、同质化程度,采取不同的协调方式进行的,主线是促进差异化,控制同质产品的内部竞争力;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下的契约式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最佳方式。如果政府间要实行行政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甘春华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增长、工业需求、农村发展、对外开放以及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推动力量。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困难、缺乏组织和社会保障。要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扶持农村教育、建立就业信息系统和行业工会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市场 一体化 动力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刚
文章以目前东北亚区域的国际观光旅游交流的实际现状和所处水平为聚焦点,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问题点的同时,探讨未来在这一区域的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观光旅游合作模式。本论文还将就如何振兴东北亚区域国际观光旅游圈和构筑东北亚区域六国旅游合作框架进行初步的论证,并对其将来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关的阐述和展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磊 李虔 张绘
中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十年来,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较明显的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乡村弱、城镇挤”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以及完善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背景下,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迈上新台阶,一方面要以县城为重点,在巩固县域内一体化基础上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将城市纳入政策视域,在更大范围内拓展教育一体化。这既是党和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重点目标,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在政策路径上,应建立健全教育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政策体系,提升农村学生教育质量;尊重人口和产业集聚规律,积极扩充城镇地区教育容量;以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为契机,突破行政区划边界的限制,创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