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0)
2023(3762)
2022(3405)
2021(3242)
2020(2746)
2019(6225)
2018(6042)
2017(10947)
2016(6330)
2015(7023)
2014(7281)
2013(7338)
2012(6780)
2011(6288)
2010(6212)
2009(5923)
2008(5831)
2007(5033)
2006(4672)
2005(4052)
作者
(20196)
(17211)
(17182)
(16089)
(10895)
(8818)
(7624)
(6790)
(6509)
(6248)
(6173)
(5814)
(5768)
(5441)
(5292)
(5253)
(5221)
(5125)
(4860)
(4801)
(4338)
(4306)
(4110)
(3983)
(3907)
(3846)
(3792)
(3751)
(3670)
(3509)
学科
(28625)
经济(28604)
管理(15698)
(12409)
方法(11856)
地方(11432)
数学(9482)
(9419)
企业(9419)
数学方法(9305)
(8039)
(6836)
资源(6689)
业经(6094)
农业(6078)
环境(6074)
中国(5767)
(5603)
地方经济(5401)
理论(4729)
(4439)
生态(4294)
(3655)
(3520)
(3361)
贸易(3355)
(3173)
(3157)
农业经济(3104)
(3097)
机构
学院(92823)
大学(90057)
管理(34928)
研究(34699)
(30651)
经济(29765)
理学(29293)
理学院(28829)
管理学(28135)
管理学院(27947)
科学(25945)
中国(24826)
(20322)
(18554)
(18181)
研究所(17319)
中心(15991)
(15693)
师范(15548)
业大(15474)
(14412)
农业(14244)
(13216)
(13069)
北京(13054)
(13009)
师范大学(12647)
(12633)
(12436)
科学院(11748)
基金
项目(66354)
科学(50903)
基金(45838)
研究(45124)
(41620)
国家(41331)
科学基金(34224)
(28538)
社会(27199)
社会科(25776)
社会科学(25761)
基金项目(25311)
自然(23612)
(23157)
自然科(22780)
自然科学(22769)
自然科学基金(22287)
资助(19516)
教育(19377)
编号(17895)
(15928)
重点(15551)
计划(13791)
课题(13229)
成果(13166)
(12966)
科技(12899)
(12577)
科研(12543)
创新(11876)
期刊
(37401)
经济(37401)
研究(21400)
中国(19266)
学报(17326)
科学(16449)
(15720)
大学(11569)
农业(11302)
学学(10818)
管理(10608)
资源(10588)
(8530)
教育(7619)
技术(7581)
(6977)
(6965)
业经(6757)
(6602)
旅游(6602)
(6602)
图书(6182)
(5377)
学刊(5312)
旅游学(5304)
游学(5304)
问题(5236)
统计(5208)
科技(5166)
林业(5129)
共检索到137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肖洪根  
目前国内的旅游社会科学研究,呈定性的概念化探讨偏多,定量的应用操作性描述偏少,这有碍于对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描述,也与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及旅游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不太相称。本文首先介绍一种可操作的、适用于描述和评价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旅游发展的定量研究方法——旅游区吸引度指数分析法,继而描述并评价以厦漳泉为中心的闽南金三角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吸引状况,以利于该地区旅游主管部门对资源有目的、有重点地分批开发和利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旅游学核心概念"旅游资源"存在福柯所言之不连续性与断裂,面临来自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并且出现向"旅游吸引物"转向的趋势。文章借助福柯话语分析视角,以国内旅游资源研究和相关旅游政策文件及其反映的旅游实践为话语分析对象,重新"发现"旅游资源,探讨其不连续性与断裂的话语背景与成因、所体现的旅游知识生产、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与意义建构。文章一方面建议在旅游对象物层面上使用"旅游吸引物",以突出其吸引力本质属性与"共享价值",回归"物的秩序",从而促进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并拓展实践中旅游对象物的边界与创新空间;另一方面认为旅游资源之不连续性与断裂以及向"旅游吸引物"之转向蕴含着旅游(对象物)研究的思考空间和新的可能性,提供了对传统研究秩序的反思。故应正视并尊重旅游资源之不连续与断裂及其反思与挑战所体现的多元价值与丰富性。文章亦提醒避免淹没于西方知识体系之中、避免陷入福柯所批判之"秩序"的窠臼,而应保有对"秩序"的警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本文主要从旅游的被吸引性特征出发讨论旅游资源概念的实质。本文的结论是,目前已形成共识的旅游资源概念局限于狭义旅游概念,其实指的是旅游吸引物的来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晋峰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体验都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但是,国内旅游学术界对这些概念的认识还没有取得共识。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从旅游现象的"旅游系统"本质出发,构建并应用TNPRE关系模型,从相互区别与联系的视角对四个概念的定义进行了完善。核心观点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是旅游吸引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旅游吸引物是与客源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具有显著差异、且能对客源地潜在游客产生旅游吸引力的目的地事物或现象。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社会中凡能对客源地产生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吸引到的游客规模能达到旅游业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涛  
我国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已成为影响我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尽快改变以观光周游型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共识。人们在实践中也已经进行了种种有益的尝试。譬如,深圳“锦绣中华”和“民俗旅游文化村”的建立,各地有特色的节庆活动的推出,以及民族舞乐餐的出现,特色菜系的挖掘、开发,都标志着我国在旅游产品多样化方面所做的实际努力。要弄清在今后一个时期里旅游产品结构的发展趋势,以便在明确的发展思路下实现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和优势的地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月平   赵昕  
海洋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重要支柱产业,亦是热带、亚热带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西岛拥有热带岛屿所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对游客非常具有吸引力。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考察等方法深入了解西岛现状,并对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从地理位置和特征、气候条件、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其日后的旅游开发战略目标和旅游开发对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保宁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基础。在旅游资源的评价过程中,只有对旅游资源的显性吸引力和旅游资源的隐性吸引力进行双向评价,才能全面地衡量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明晰资源开发意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者行为。开发旅游业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发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准确地进行旅游市场定位。积极稳妥地寻找旅游业的“增长点”,谋求独特的持续发展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铁飞  冯亚芬  张振国  
根据68处4A级景区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时空结构概括为4种类型:周末型———圈层结构、节假日型———多节点结构、四季型———面状结构及其它时间型———单节点结构;由此提出该地区旅游产品亦构建为具有更加精细市场针对性的4类产品类型:周末型、节假日型、四季型和单节点型;认为通过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时空结构分析,可以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改变目前“长三角”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粗放的现状,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骏  卢凤萍  古风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是当代江南的腹地,本文从江南文化的视角切入区域旅游吸引力的研究,从江南山水文化、人文文化和人居文化的角度建构起自然环境因子、人文景观因子和社会生活因子构成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水城市、拼贴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的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发展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郇  
本文在分析了珠港澳各有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中心、一个腹地、三个次区域”的大三角旅游区的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妍  李晓琴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资源评价大多从资源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游客的感知情况进行分析的案例较少。文章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分析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及满意度。研究表明",自然景观"和"大熊猫"是综合得分最高的因子;通过期望值与感知值的求和,发现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综合吸引力仍然较强;基于期望差异理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测试游客满意度,结果显示,游客对震后到四川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不高,均低于期望值,"环境卫生"、"交通便利程度"和"服务及管理"的差值最为明显;运用IPA分析法,进一步说明环境、交通及服务是震后四川旅游业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冬霞  孙碧清  
广西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各异,对旅游资源的正确评价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建立了广西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广西旅游资源存量和开发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并给出结论,以期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本文认为,现行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只适用于观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对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则不适宜。文章对度假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与评价,认为度假旅游资源由观赏游憩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服务设施及服务、餐饮及其环境、娱乐项目五大要素构成,生态环境类旅游资源是度假旅游资源的基础要素,生态环境在度假旅游地可直接转化为度假旅游产品,与游客进行着能量交换。度假游客对度假旅游地的需求,对度假旅游吸引物的评价决定了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本文对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标准作了尝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子千  
旅游资源是从需求出发的定义,对市场具有吸引力是其本质特征,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必须以对市场的吸引力为依据。彻底的旅游市场化评价体系可以从旅游吸引力的广度、强度、指向、可持续性等方面来衡量。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评价拓展了关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从市场化评价可以推断出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才是好资源、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差异构成旅游资源等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