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6)
2023(16949)
2022(14342)
2021(13355)
2020(11061)
2019(25294)
2018(25110)
2017(48192)
2016(26188)
2015(29188)
2014(29135)
2013(28953)
2012(26794)
2011(24025)
2010(24169)
2009(22276)
2008(22038)
2007(19486)
2006(17510)
2005(15710)
作者
(75971)
(62996)
(62723)
(59224)
(40356)
(30133)
(28480)
(24637)
(23928)
(22566)
(21565)
(21373)
(20148)
(20143)
(19210)
(19189)
(18691)
(18606)
(18171)
(17998)
(15692)
(15537)
(15166)
(14515)
(14153)
(14094)
(14088)
(13971)
(12544)
(12534)
学科
(114223)
经济(114099)
(94191)
管理(84618)
(82684)
企业(82684)
方法(46094)
数学(35674)
数学方法(35298)
(34668)
业经(33896)
(30687)
中国(30272)
地方(28587)
农业(24643)
(22021)
财务(21952)
财务管理(21927)
技术(21359)
(21221)
企业财务(20738)
理论(20692)
(20658)
(20617)
(19585)
贸易(19566)
(18915)
环境(17851)
(17435)
(16713)
机构
学院(373447)
大学(369192)
管理(150121)
(148593)
经济(145375)
理学(128334)
理学院(126872)
研究(125119)
管理学(124976)
管理学院(124270)
中国(95784)
(80529)
科学(77747)
(68370)
(62869)
(62323)
(57146)
研究所(56827)
中心(56608)
业大(54876)
财经(54034)
北京(51341)
(50264)
师范(49812)
(48959)
农业(48465)
(46615)
(45920)
经济学(42780)
师范大学(40076)
基金
项目(248349)
科学(195786)
研究(184394)
基金(178511)
(154618)
国家(153189)
科学基金(132559)
社会(115441)
社会科(109267)
社会科学(109240)
(98656)
基金项目(95760)
自然(85931)
自然科(83877)
自然科学(83857)
教育(82795)
自然科学基金(82363)
(81759)
编号(76265)
资助(72524)
成果(60742)
(56758)
重点(55087)
(53457)
(53220)
课题(52209)
创新(49009)
科研(46698)
国家社会(46642)
项目编号(46580)
期刊
(174699)
经济(174699)
研究(111406)
中国(73824)
管理(58980)
(57768)
学报(54591)
(53596)
科学(53283)
教育(41616)
大学(41495)
农业(40250)
学学(38950)
技术(33979)
(33315)
金融(33315)
业经(31626)
经济研究(25970)
财经(25865)
问题(23046)
(22877)
(22175)
技术经济(19737)
图书(19665)
现代(18585)
科技(18192)
资源(17965)
商业(17513)
理论(17213)
(16352)
共检索到564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要轶丽  郑国  
旅游区位非优区是由于其区位的不理想 ,从而导致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地区。随着我国旅游业空间发展格局的改变 ,旅游区位非优区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基于对旅游区位非优区现状的剖析 ,以山西运城市为例 ,提出了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业发展动力机制 ,促进其旅游业的加速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万燕  虞依娜  陈丽丽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逐渐增加,大多数森林公园具有良好的风景资源,却受区位非优影响,发展严重滞后。以广东帽子峰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从资源区位、交通区位、市场区位、认知区位、经济区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该森林公园资源优势明显,但因周边存在同质景观,以致资源区位优势度不高;内外公共交通不发达;周边景区竞争大,客源市场分散;开发商与市民认知度不高;投资环境差,游客消费能力低等问题。提出挖掘新型旅游发展模式、提高同质景观资源影响力,重视道路建设、建立与热点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开发新的旅游圈、扩大周边市场,加大品牌营销、增加各界认知度,积极吸引企业合作、共同提升经济区位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咏淑  陈健  
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有着多种有利条件,即使旅游资源条件不优越也可以发展得很好。顺德作为一个典型的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在高度发达的经济驱动下,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仍存在旅游形象不鲜明、经济发展造就的优势资源未能开发整合形成拳头产品。本文针对顺德旅游业现状,提出了其旅游发展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章全  明庆忠  李庆雷  
区域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得出旅游区各旅游片区旅游生态位宽度,以此为基础分析得出大昆明国际旅游区以昆明为核心、以玉溪和曲靖为次要节点及以楚雄为末端节点的旅游发展空间结构,构建了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旅游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芮晔  张树夫  
旅游资源非优地区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那么这些地区如何合理开发和规划旅游资源 ,如何发展旅游经济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旅游资源非优地区亟待思考并寻找出路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常州市为例 ,论述了旅游非优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或许对我国其它类似地区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舸,保继刚  
都江堰市旅游区位分析及旅游发展研究刘舸保继刚(广东省环境保护学校,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广州)1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地位分析1.1旅游资源现状都江堰市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融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于一体,发展潜力大。其中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有青城山和都江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丽  陈季君  时朋飞  黄国庆  
红色旅游发展效率表征旅游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以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借助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2014—2019年该区域17个县(市、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同时利用核密度函数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剖析了其空间演化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研究区域内红色旅游发展效率整体偏低,受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多数县(市、区)红色旅游发展效率呈稳步提升状态;(2)红色旅游发展效率具备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的特征,整体呈现"M"型双峰分布,区域分布差异较大;(3)技术创新、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度、交通便利性是影响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政府对旅游经济干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规模对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对改善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积极影响尚未凸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雪旺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素  
旅游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朝阳产业,其自身的系统连锁属性和较之大工业的安全属性都为世界各地争相启动提供了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带动当地工农业二次繁荣、解决劳动就业问题,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东北旅游区发展旅游业为讨论对象,重点讨论其优势与劣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解洪文  师洋霞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凸显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综合性产业,已经成为运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金融的支持力度仍然有限,我们运用协整关系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对金融支持与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支持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了通过金融引领带动运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创新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同时,借助"互联网+"推动旅游金融的线上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丰桂萍  张澄溪  
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特别是对一些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渐进枯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研究旅游业对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通过对旅游业的调查研究和现状分析,进一步明确其支柱产业地位及发展方向.以促进大同经济快速转型、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华春,石军南  
以江西省安福县武功山风景旅游区为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组成、结构。通过对研究区定性和定量研究,在MapInfb软件支持下,以VB、MapBaic和MapX控件相结合,研制景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武功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并提供各景点之间最短路径计算及相应的图文资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辉  
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与其所依托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旅游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也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景城一体"、共同发展方能实现双赢。分析了旅游业发展与其依托城市的互动发展关系,并以九江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和总结一般规律,为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全华  杨竹莘  
生态旅游区在扩大接待能力 ,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景区生态环境。既要接待更多的过夜游客 ,增加旅游收入 ,又要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维持在安全的水平上 ,开发建设规模多大为宜 ,这是许多生态旅游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环境脆弱因子的建设规模容限值计量模型 ,并在典型的生态旅游区张家界进行了验证。通过计算得出了在不同的建设规模条件下 ,张家界景区最为脆弱的环境因子———总磷含量的变化状态。实证研究表明 ,宾馆规模容限值模型是分析生态旅游区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梦  
产业集群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旅游业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但要真正实现由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演变,还需要解决好许多问题。本文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为例,对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