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8)
2023(11237)
2022(10128)
2021(9691)
2020(8052)
2019(18947)
2018(18904)
2017(37076)
2016(20207)
2015(22732)
2014(22864)
2013(22728)
2012(20797)
2011(18490)
2010(18281)
2009(16743)
2008(16100)
2007(14086)
2006(12344)
2005(10587)
作者
(57479)
(47661)
(47558)
(45054)
(30586)
(23050)
(21717)
(18749)
(18251)
(17010)
(16741)
(15726)
(15218)
(14983)
(14602)
(14401)
(14396)
(14189)
(13800)
(13518)
(11788)
(11647)
(11464)
(10895)
(10688)
(10559)
(10551)
(10523)
(9586)
(9410)
学科
(80719)
经济(80633)
管理(55657)
(52570)
(43502)
企业(43502)
方法(38370)
数学(32720)
数学方法(32389)
(21647)
中国(19202)
地方(18564)
(17987)
(17511)
业经(17503)
农业(14426)
理论(14070)
(13956)
贸易(13946)
(13454)
(13381)
(12676)
环境(12548)
技术(11784)
(11627)
财务(11568)
财务管理(11551)
(11103)
金融(11100)
企业财务(10893)
机构
大学(283887)
学院(281727)
管理(115226)
(107659)
经济(105108)
理学(99910)
理学院(98733)
管理学(97059)
管理学院(96546)
研究(93119)
中国(69191)
(61597)
科学(58579)
(48617)
(46171)
(43362)
中心(42463)
研究所(42164)
业大(41893)
(40460)
财经(39724)
(39415)
北京(39327)
师范(39092)
(36066)
(34122)
(33869)
农业(33868)
师范大学(31942)
经济学(30954)
基金
项目(195459)
科学(153163)
研究(143308)
基金(141195)
(122214)
国家(121170)
科学基金(104590)
社会(88540)
社会科(83684)
社会科学(83661)
基金项目(76876)
(75824)
自然(69539)
自然科(67877)
自然科学(67861)
自然科学基金(66641)
教育(65208)
(63987)
编号(59270)
资助(58248)
成果(47002)
重点(42812)
(42683)
(41341)
(40212)
课题(40001)
创新(37324)
科研(37291)
教育部(36579)
大学(36573)
期刊
(120738)
经济(120738)
研究(81963)
中国(50777)
学报(42886)
科学(41178)
管理(40468)
(38759)
(35316)
大学(32189)
教育(30619)
学学(30047)
农业(27312)
(23887)
金融(23887)
技术(23385)
业经(20347)
财经(18597)
经济研究(17746)
图书(16324)
问题(15910)
(15733)
理论(15109)
实践(14021)
(14021)
资源(13996)
(13854)
现代(13744)
科技(13496)
技术经济(13039)
共检索到408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雪松  马耀峰  李天顺  
旅游区位的理论已被广泛地运用到旅游空间的优化和布局中。就旅游区位的5个因子方面分析了日本客源市场的现状、发展前景;并根据对西安入境外国人进行的1008份市场调查问卷、通过数理方法分析比较取得的结果,探讨了以增长极、中心地、点轴、带状、网状等多层次、多边的西安旅游市场开发的空间布局和旅游线路优化组合的模式。最后就开发西安的日本市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细分旅游市场和有针对性的市场促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君轶  马耀峰  杨敏  
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基于GIS技术,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入境游客行为,完善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分析了旅游生态足迹的基本构成,提出了旅游生态足迹计量模型。以西安市2002年入境游客为例,对入境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为0.015 69 hm2,约占该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足迹的1.17%。可以看出,在旅游热点城市旅游生态足迹对区域生态足迹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区域生态赤字扩大的因素之一。进一步分析表明,旅游生态足迹结构组成中,餐饮的旅游生态足迹居绝对主导地位,约占54.09%。西安市旅游生态足迹效率很高,该市应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以提高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芳  黎洁  连传鹏  
以西安市为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从总体特征、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对2001-2006年入境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得出西安市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在绝对值上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和全国总量以及其他旅游城市相比,市场优势地位并不明显,产业地位逐渐下降等结论。根据西安市1978-2006年的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数据做回归拟和,预测未来5年,西安市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并提出拓展入境旅游市场的相关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玲玲  
世界旅游市场出现了“散客化”的旅游潮。我国散客旅游的比例虽然低于旅游发达国家,但发展迅速。本文主要论述分析散客旅游的起因与发展态势,探讨西安散客市场开发的营销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学成  郝索  
文章从旅游商品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出发,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商品市场的研究回顾,结合我国旅游商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西安旅游商品市场为例,对国内旅游者的旅游商品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经过问卷整理、筛选和统计分析,对旅游者的旅游商品需求差异性进行假设检验;并在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安旅游商品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钢  刘丹  刘军胜  
东道主和游客是旅游环境中的两个关键群体,他们之间的互动将对旅游环境的感知与评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陕西西安为例,运用实地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东道主、游客对城市旅游环境的感知和评价,进而探讨旅游环境、居民与游客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环境感知质量正向影响居民好客度、友好意愿与游客满意度;居民好客度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游客行为影响旅游环境,但对居民好客度不具有显著影响。深入分析发现旅游环境、东道主的态度和游客的意向与行为之间构成了相互影响的逻辑路径。最后从主客交往视角,为城市旅游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钢  刘丹  刘军胜  
东道主和游客是旅游环境中的两个关键群体,他们之间的互动将对旅游环境的感知与评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陕西西安为例,运用实地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东道主、游客对城市旅游环境的感知和评价,进而探讨旅游环境、居民与游客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环境感知质量正向影响居民好客度、友好意愿与游客满意度;居民好客度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游客行为影响旅游环境,但对居民好客度不具有显著影响。深入分析发现旅游环境、东道主的态度和游客的意向与行为之间构成了相互影响的逻辑路径。最后从主客交往视角,为城市旅游环境感知质量与评价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凯  孙天宇  
主题旅游景区是近年我国发展较快的一种旅游景点共生模式。文章选择西安曲江唐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内共生存在的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以共生理论为指导,通过游客认知评价分析了该景区内共生景点旅游形象和景区主体形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同类主题共生旅游景点形象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利共存关系;历史遗存类景点对主题景区旅游形象生成的影响较大,而新建文化主题类景点对景区旅游形象影响较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敬东  张致远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营销主导的时期,运用市场营销原理为旅游市场服务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区域旅游市场定位包括旅游客源定位和旅游地形象定位两个过程,旅游客源定位是形象定位的基础。文章提出了区域旅游市场的定位过程,运用营销学的STP理论,对区域旅游市场定位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以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为例,根据对13个景点1200份抽样问卷的调查结果,选取合适的市场细分变量,给出了西安旅游市场的定位方案:向省外和国外的文化层次较高的25—44岁中青年顾客群提供一个感受、感怀中国周、秦、汉、唐灿烂文明的窗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亚娟  马耀峰  孙根年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基础上,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和旅游服务等角度提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进行案例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叶子  杨晓俊  
旅游业是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发展产业之一,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建设密不可分,两者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协调好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成为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西安市是我国著名旅游目的地,采用2010—2015年的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西安市生态安全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5年西安市旅游经济与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数呈上升趋势,协调发展类型呈现了较明显的阶段性发展,表现为2010—2011年的濒临失调衰退型向2012—2015年的协调发展型的转变,转变方式由旅游经济损益型转变为旅游经济与生态安全同步发展型,旅游经济与生态安全系统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实行景区绿色生态管理等促进旅游经济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入境游客作为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消费者与体验者,其对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对准确把握区域旅游供给情况,及促进区域旅游供给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旅游系统理论、游客感知理论,采用西安市2013年与2015年入境游客的一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入境游客结构方程感知模型,对入境游客目的地供给感知与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整体上持认同态度,旅游供给指标路径系数均在0.6以上;(2)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信息与营销、旅游餐饮住宿与城市人文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强,路径系数均保持在0.7以上,对城市自然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弱,路径系数保持在0.5左右,旅游安全因子上升程度最大,提高了0.16;(3)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与游客满意度及重游意愿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入境游客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满意度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值为0.357、0.226。研究结果对把握入境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加深对西安市旅游供给结构的认识,以及实施旅游供给侧改革调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入境游客作为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消费者与体验者,其对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对准确把握区域旅游供给情况,及促进区域旅游供给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旅游系统理论、游客感知理论,采用西安市2013年与2015年入境游客的一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入境游客结构方程感知模型,对入境游客目的地供给感知与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整体上持认同态度,旅游供给指标路径系数均在0.6以上;(2)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信息与营销、旅游餐饮住宿与城市人文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强,路径系数均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路正  李君轶  杨喜平  陈宏飞  常建霞  
旅游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命题,理解游客的空间流动特征对城市旅游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穷游网UGC文本数据的挖掘,依托图论理论构建了一种可以同时保留旅游客流的有向性与加权性的流网络结构描述方法,并对西安市区域层面与节点层面的旅游客流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旅游的客流存在明显的网络结构特征,客流网络结构主要由区域(节点)的中心程度决定;(2)城市旅游客流结构与旅游主体功能分区高度耦合;(3)区域(节点)主体功能的时空属性也是影响旅游客流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4)通过对区域(节点)净外向程度的分析,可以得到其旅游"集""散"功能的偏重,可为具体区域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