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1)
- 2023(8511)
- 2022(6979)
- 2021(6391)
- 2020(4773)
- 2019(11121)
- 2018(10828)
- 2017(19706)
- 2016(10762)
- 2015(12073)
- 2014(12124)
- 2013(11863)
- 2012(11508)
- 2011(10667)
- 2010(11093)
- 2009(10117)
- 2008(10035)
- 2007(9005)
- 2006(8437)
- 2005(7990)
- 学科
- 济(51743)
- 经济(51690)
- 管理(24016)
- 业(23482)
- 地方(20034)
- 中国(17714)
- 企(16786)
- 企业(16786)
- 农(15498)
- 业经(13638)
- 方法(13423)
- 学(11518)
- 农业(11284)
- 理论(10830)
- 地方经济(10660)
- 发(10212)
- 融(9620)
- 金融(9619)
- 数学(9309)
- 数学方法(9190)
- 银(9103)
- 银行(9093)
- 行(8977)
- 环境(8673)
- 贸(8440)
- 贸易(8425)
- 制(8129)
- 易(8001)
- 和(7928)
- 发展(7588)
- 机构
- 学院(158203)
- 大学(153863)
- 研究(61493)
- 济(60969)
- 经济(59428)
- 管理(53252)
- 中国(46564)
- 理学(43745)
- 理学院(43064)
- 管理学(42277)
- 管理学院(41967)
- 科学(38597)
- 京(35302)
- 所(31555)
- 财(28631)
- 研究所(28439)
- 农(27286)
- 中心(27127)
- 范(26743)
- 江(26589)
- 师范(26460)
- 北京(23441)
- 院(22590)
- 州(22263)
- 财经(21447)
- 业大(21387)
- 师范大学(21351)
- 农业(20781)
- 省(20005)
- 经(19198)
- 基金
- 项目(98025)
- 科学(76168)
- 研究(75106)
- 基金(66626)
- 家(58457)
- 国家(57876)
- 科学基金(48283)
- 社会(45903)
- 社会科(43319)
- 社会科学(43313)
- 省(40639)
- 基金项目(35014)
- 教育(34398)
- 划(33786)
- 编号(31364)
- 自然(29153)
- 发(28441)
- 自然科(28280)
- 自然科学(28273)
- 自然科学基金(27731)
- 资助(27089)
- 成果(26027)
- 课题(24123)
- 重点(23186)
- 发展(22891)
- 展(22494)
- 创(20332)
- 部(20122)
- 年(19852)
- 创新(18913)
共检索到261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山妹 吴儒练 王慧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之上,"旅游功能区"应运而生。旅游功能区是指凭借富集的旅游资源,聚集旅游产业和要素,发展现代旅游业,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地域空间。与传统旅游区相比,旅游功能区在发展条件、成长机理、空间范围、主体功能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现阶段我国旅游功能区可分为资源禀赋型、生态涵养型及文化创意型三类,在实践发展中应摈弃"就旅游论旅游"和"就区域论区域"的两种狭隘认识。
关键词:
旅游功能区 产业集聚 区域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安富海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尊重差异、重视起点、关注过程、强调发展,是一种既有“教育”又有“人”的发展性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科学考量教师的努力程度,客观评估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在评价理念上指向立德树人的目标,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价值追求;在评价伦理上承认差异,充盈着对生命个体独特性的尊重;在评价主体上强调结构性主体按照权重综合出场;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在遵循教育逻辑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全面客观测评学生发展程度。学生发展增值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历史文化传统、国家育人目标、政府治理能力、公众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推进学生发展增值评价,需要强化育人导向,加强舆论引导和理论研究,为学生发展增值评价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技术赋能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的智能系统。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增值评价 学生发展 评价理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城 霍忻
文章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资本循环理论,从理论、历史、实践等角度,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从何而来、新发展格局价值何在"等热点问题。研究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战略决策,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经济体系、安全发展等理论全方位对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目标和规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城 霍忻
文章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资本循环理论,从理论、历史、实践等角度,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从何而来、新发展格局价值何在"等热点问题。研究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战略决策,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经济体系、安全发展等理论全方位对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目标和规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丹 龚晓莺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以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价值引领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且,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然而,现阶段也存在理论层面的绿色发展数字化意识淡薄、产业层面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迟滞、区域层面的城乡绿色发展遭遇技术掣肘等问题,由此决定了数字技术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纾解路径。
关键词: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丹 龚晓莺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以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价值引领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且,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然而,现阶段也存在理论层面的绿色发展数字化意识淡薄、产业层面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迟滞、区域层面的城乡绿色发展遭遇技术掣肘等问题,由此决定了数字技术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纾解路径。
关键词: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秋明 迟超
国外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发展表明,职工并不能作为"理性人"在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中实现收益最大化,并进而揭示出养老基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两个主要发展趋势,即"管理机构选择权"模式中个人在投资机构间的转移率与该国人均收入水平负相关,以及"投资基金选择权"模式中个人参与率下降趋势明显。因此,如果我国企业年金设置个人投资选择权,将会是一个前期参与程度较高、转换频繁,后期参与程度逐渐降低的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正德
基于教师发展的视角来诠释,教师信念是教师人生的精神支柱、教师职业的奉守信条、教师文化的核心要素、教师行为的隐性向导和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信念的构建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非常具体的实践问题。教师信念建构之实践策略包括:在学习共同体愿景的塑造中,促进教师信念的培育;在反思性实践中,促进教师信念的确立;在合作性交流中,促进教师信念的提升;在行为更新中,促进教师信念的变革。
关键词:
教师发展 教师信念 实践建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铭宇 张琦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2035年我国发展目标之一是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空间理论视角而言,空间不平等是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梗阻,具体表现为城乡差异空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类社会问题。空间正义是其追求目标,在地理空间上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在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多维空间的层面上实现文化权益、文化权利等软性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制度设计而言,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要与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城市化高质量发展战略有效衔接,应包含多元供给体系、城市地区的质量提升压力、农村地区的区域补偿动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四个支撑要素,进而推进缩小空间不平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从实践路向来看,可以通过空间结构融合和空间形态融合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铭宇 张琦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2035年我国发展目标之一是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空间理论视角而言,空间不平等是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梗阻,具体表现为城乡差异空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类社会问题。空间正义是其追求目标,在地理空间上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在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多维空间的层面上实现文化权益、文化权利等软性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制度设计而言,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要与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城市化高质量发展战略有效衔接,应包含多元供给体系、城市地区的质量提升压力、农村地区的区域补偿动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四个支撑要素,进而推进缩小空间不平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从实践路向来看,可以通过空间结构融合和空间形态融合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俏 陶莉
农村康养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是秉承新发展理念,在乡村舒适性资源利用、后生产主义乡村价值兴起、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城乡地域共同体功能再造、康养政策引领与市场开发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通过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中医药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景观游赏等相融合,发展出田园康养、文化康养、医疗康养和森林康养等新型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建立了互益性城乡交流渠道,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和社区建设。但目前其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成熟,存在统筹规划力度不足、业态短板比较突出、专业康养人才匮乏、数字化技术融入较低等问题。文章建议从主体、资本、人才、技术的角度构建政策协同的路径,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康养特色、创新职业培训、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农村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农村康养产业发展,还应加强对城乡互益性养老服务机制的研究,探讨建立衔接有序、功能互补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的可能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文浩
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启示,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以及居民生活数字化,是整体性促成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促成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打造和发挥4个功能,即:因地制宜打造数字化特色产业的中介功能,分区域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的培育功能,夯实数据互通互联和数据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的保障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文浩
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启示,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以及居民生活数字化,是整体性促成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促成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打造和发挥4个功能,即:因地制宜打造数字化特色产业的中介功能,分区域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的培育功能,夯实数据互通互联和数据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的保障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俏 陶莉
农村康养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是秉承新发展理念,在乡村舒适性资源利用、后生产主义乡村价值兴起、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城乡地域共同体功能再造、康养政策引领与市场开发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通过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中医药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景观游赏等相融合,发展出田园康养、文化康养、医疗康养和森林康养等新型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建立了互益性城乡交流渠道,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和社区建设。但目前其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成熟,存在统筹规划力度不足、业态短板比较突出、专业康养人才匮乏、数字化技术融入较低等问题。文章建议从主体、资本、人才、技术的角度构建政策协同的路径,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康养特色、创新职业培训、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农村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农村康养产业发展,还应加强对城乡互益性养老服务机制的研究,探讨建立衔接有序、功能互补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的可能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瞿卫星 贺菲
尽管实践研究的特殊性为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合理辩护,但无论是侧重于它与理论研究的差异比较、还是偏向于两者共同之处的科学化诉求,都可能影响实践研究的有序发展,反映出理论解释的两难境地。"教师即研究者"潜藏的技术理性观和身份认同问题使教师身处解决实践问题是迎合他人理论或服从集体规范,还是遵循自我角色认知的两难选择。同时,尽管学校作为研究场域的存在支持着科研兴校和教师即研究者的判断,但自治性主体的假设只是排除多重矛盾后对学校自主发展的孤立分析,而科研机构的假设也是忽视学校专门教育机构属性和教师实践教育者的身份后对学校科研环境的简单预期。
关键词:
实践研究 教师研究者 研究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