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9)
2023(5044)
2022(4373)
2021(4083)
2020(3289)
2019(7629)
2018(7590)
2017(13948)
2016(7825)
2015(8755)
2014(9240)
2013(8791)
2012(8008)
2011(7324)
2010(7618)
2009(6855)
2008(7066)
2007(6499)
2006(5795)
2005(5175)
作者
(23144)
(19162)
(19023)
(18051)
(12162)
(9400)
(8690)
(7317)
(7139)
(7115)
(6745)
(6377)
(6349)
(6091)
(5828)
(5823)
(5815)
(5705)
(5548)
(5512)
(4892)
(4633)
(4602)
(4457)
(4449)
(4337)
(4253)
(4193)
(3943)
(3875)
学科
(30668)
经济(30640)
管理(19769)
(18046)
(14955)
企业(14955)
方法(14015)
数学(10031)
数学方法(9863)
理论(9792)
(9132)
业经(8221)
(7983)
中国(7254)
(6636)
农业(6565)
地方(5825)
教育(5713)
(5159)
教学(5031)
(4992)
(4764)
贸易(4761)
环境(4688)
(4543)
(4299)
财务(4288)
财务管理(4268)
(4230)
银行(4211)
机构
学院(116535)
大学(113411)
管理(41684)
(40509)
经济(39400)
研究(35619)
理学(35384)
理学院(34900)
管理学(34130)
管理学院(33903)
中国(26906)
(24052)
科学(23623)
(20187)
(19354)
(19015)
师范(18821)
(18593)
(17909)
业大(16536)
中心(16345)
研究所(16096)
财经(15895)
(15688)
北京(15108)
师范大学(14950)
农业(14454)
(14206)
技术(13783)
(12687)
基金
项目(71616)
科学(55542)
研究(53880)
基金(49625)
(42942)
国家(42491)
科学基金(36257)
社会(32874)
社会科(31019)
社会科学(31011)
(30263)
基金项目(26866)
教育(26282)
(24304)
编号(23153)
自然(22972)
自然科(22361)
自然科学(22356)
自然科学基金(21998)
资助(20863)
成果(18870)
课题(16707)
重点(16252)
(16056)
(14891)
(14655)
(13930)
大学(13801)
项目编号(13523)
科研(13500)
期刊
(50897)
经济(50897)
研究(32309)
中国(23603)
教育(18398)
学报(17657)
(16751)
科学(16564)
(16163)
管理(14290)
大学(13338)
学学(12299)
农业(11350)
技术(10329)
业经(9315)
(7754)
(7707)
金融(7707)
财经(7456)
图书(6925)
经济研究(6890)
(6598)
旅游(6598)
(6598)
(6548)
问题(6491)
(6084)
商业(5817)
(5756)
职业(5705)
共检索到173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翟辅东  
文章通过对旅游六要素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贡献的回顾,说明旅游六要素不仅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而且在旅游学科体系中也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旅游六要素有自己的概念和原理体系,使旅游学具有应用学科性质。除了旅游学之外,没有一门别的学科能系统地把旅游六要素及其相关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旅游学科体系结构由三个层次的系统组成:一是主体系统(旅游六要素);二是动力系统;三是支撑系统。建立旅游六要素理论的目标就是要创新理性思维去促使六要素产出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文章还针对六要素结构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鹏飞  
在对集群概念的讨论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报道和政策中的"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发现现实层面的"旅游产业集群"基本上违背了集群的本意。在理论上,旅游产业集群是可能存在的。首先,游客需求精致化,中小企业作用日益显著,但中小企业彼此孤立,所以集群可能将旅游目的地的中小企业联系起来。其次,自然资源型旅游地需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是公共产品,所以需要地方企业、政府、协会等行为主体的合作。集群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再次,技术在旅游业中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不重要。基于旅游业中技术扩散和创新而对合作的要求可能使旅游业形成集群。最后,旅游业的强关联性也可能成为相关企业集聚,甚至成为集群的基础。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对旅游业特征的理解。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昆欣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活动最低层次的需要、最基本的保证。我国旅游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旅游活动的要素有了变化。本文提出了现阶段的旅游活动“新六要素”:资源、环境、文化、科技、余暇、金钱,试图解释旅游活动的要素应当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迪云  
通过对全域旅游的内涵分析,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精细化的旅游开发理念,进而引伸出"旅游立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旅游立地及其开发展开理论探讨。内容包括旅游立地的概念内涵、特点、分类原则与方案、开发利用的内容与途径等。最后提出了四个关于旅游立地及其开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佳  成升魁  马金刚  钟林生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旅游在消除贫困上的潜力和能力,然而,要让旅游真正朝着有利于消除贫困的方向发展,必须对旅游的发展方式加以调整,因地制宜地选择旅游扶贫的模式。本文构建了三江源地区各县贫困程度和旅游资源禀赋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了各评价区的贫困度和旅游资源禀赋综合得分,并采用四象限法划分出资高贫低、双高、双低、资低贫高4种旅游扶贫类型区,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整个三江源地区的旅游扶贫基本模式为政府主导模式,以及各类型区的旅游扶贫辅助模式,即资高贫低区的政企合作模式,双高区的项目推动模式,双低区的产业联动模式,资低贫高区的大区带动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恒玮  
旅游地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尽管有许多专家学者曾对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过不同深度的探讨,但应该承认它的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尚有待建立和完善,在许多理论名词概念上还不太明确,还很不统一。为推动本学科的发展,本文拟对若干理论名词概念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丰生  
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分析,从价值哲学出发提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是指其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效益的货币衡量,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旅游资源经济价值体系,将其划分为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并提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增值性和潜在价值不易衡量性的特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礼明  
随着城市旅游功能的增强,城市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的激烈。只有具备良好形象的城市旅游目的地,才会在竞争中获胜,因此对城市旅游形象战略的研究现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借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探讨城市旅游形象战略的实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桂华  李鹏  
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的生态消耗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态经济学新方法,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旅游生态足迹既是一种分析方法,也是一种认知理念。在深入研究旅游生态足迹特征、类型的基础上,以“四体旅游系统模式”为基本思路,探讨旅游生态足迹的四大功能意义,即:对旅游主体——旅游者的环境教育功能,对旅游客体——旅游目的地生态消耗的衡量功能,对旅游媒体——旅游业的生态效益的评价功能以及对旅游载体——旅游环境影响的测度功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旅游生态足迹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敬武  
旅游理论所表现出的不成熟性实为旅游理论缺乏独立性的原因所至。在对旅游理论独立性的研究中,重新提出旅游者概念,进而提出了旅游者有效身份的非连续性、旅游者的有效系数、旅游者系数、旅游业概念、(独立)旅游理论的总原则、旅游基础理论的关系层次图等。并且找到了饭店(业)总收入中的三个三分之一经验公式的理论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彦锋  徐红罡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形式发展迅速,生态旅游标准是生态旅游发展的规范,能够对生态旅游的规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概念的演化与特质,对国际上的生态旅游标准与认证项目的模型构建、发展现状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建立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仲广  
生产性旅游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生产性旅游存在的客观基础:闲暇活动的二重性;接着,从旅游层次、旅游在休闲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旅游供需的角度具体地分析了旅游的生产本质。本文还构造了一个生产性旅游模型,旅游者从中获得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些旅游效益决定着人们的旅游决策。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八种主要的生产性旅游活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本文以拉萨为例,运用游客问卷调查法,基于EXCEL与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旅游餐饮消费、旅游住宿消费、旅游交通消费、旅游游览消费、旅游购物消费和旅游娱乐消费六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拉萨市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对拉萨旅游消费的感知态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拉萨市旅游消费发展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树棠  
对旅游业的管理,需要具有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当前,不少大学毕业生有三个不适应,即对企业环境不适应;知识、技能和工作岗位不适应;对各种人际关系不适应。这反映了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与实际脱节的情况。高等旅游院校的毕业生也有着类似的问题。 高等旅游院校是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基地。它所培养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在知识结构上与能力结构上,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开放、改革和竞争的需要,使一个普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