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6)
2023(5724)
2022(5147)
2021(5054)
2020(4368)
2019(10211)
2018(10322)
2017(19968)
2016(10845)
2015(12256)
2014(12422)
2013(11909)
2012(10553)
2011(9384)
2010(9806)
2009(9099)
2008(8984)
2007(8280)
2006(7341)
2005(6091)
作者
(31170)
(25908)
(25602)
(24444)
(16358)
(12604)
(11843)
(10265)
(9697)
(9386)
(9041)
(8764)
(8412)
(8235)
(7809)
(7734)
(7673)
(7601)
(7584)
(7515)
(6358)
(6353)
(6310)
(6058)
(5957)
(5917)
(5731)
(5708)
(5364)
(5184)
学科
(45169)
经济(45026)
管理(28077)
方法(25982)
(25654)
(23259)
企业(23259)
数学(20602)
数学方法(20025)
理论(12199)
(11071)
业经(10833)
中国(9968)
(8867)
(8837)
(8173)
地方(7980)
农业(7268)
教学(6326)
经济理论(6042)
技术(6037)
环境(5994)
(5817)
(5717)
(5625)
(5410)
贸易(5406)
(5230)
(5219)
财务(5184)
机构
学院(152079)
大学(148899)
管理(61760)
(53203)
理学(53066)
理学院(52448)
经济(51780)
管理学(50936)
管理学院(50657)
研究(46839)
中国(34707)
(32380)
科学(31873)
(24086)
(23600)
(23075)
(22984)
业大(22634)
(22052)
中心(21997)
师范(21841)
研究所(21556)
北京(20663)
财经(19217)
(18879)
技术(18093)
农业(17814)
师范大学(17378)
(17176)
(17169)
基金
项目(103071)
科学(80688)
研究(73484)
基金(72560)
(63321)
国家(62777)
科学基金(54508)
社会(45906)
(43077)
社会科(42414)
社会科学(42396)
基金项目(38350)
自然(36856)
自然科(36058)
自然科学(36050)
教育(35412)
自然科学基金(35348)
(35285)
资助(32098)
编号(30413)
成果(23530)
重点(23034)
课题(21689)
(21678)
(21386)
(20702)
科研(19748)
计划(19328)
创新(19162)
大学(18799)
期刊
(60568)
经济(60568)
研究(37697)
中国(30108)
科学(22466)
学报(22358)
管理(22123)
(20506)
教育(19592)
(19018)
大学(17214)
技术(17013)
学学(16076)
农业(14530)
统计(11083)
业经(10407)
(9983)
决策(9190)
(8637)
经济研究(8596)
技术经济(8572)
财经(8566)
(8277)
资源(8132)
(8128)
金融(8128)
科技(7565)
图书(7429)
(7375)
(7362)
共检索到217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莉  令狐谦  殷素萍  包明奎  
针对旅游公路项目的特性,构建了旅游公路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相结合,建立了旅游公路项目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具体的旅游公路项目进行了社会评价,论证了该模型在旅游公路项目社会评价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寿鹏  
本文从旅游者的角度来探讨旅游价值的内在逻辑。基于价值的"效用论"定义,本文认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应作为旅游价值的客体,旅游者自身、社会、自然则构成旅游价值的主体,因此旅游价值是由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所构成。本文给出了旅游价值净值模型,并就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与理论价值进行阐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秀娟  刘伟平  兰思仁  
森林旅游产品评价理论,作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减少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盲目性、提高成功开发的概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利用经济学、旅游学理论分析了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构建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到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明确终极指标的得分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B层次包括产品竞争力、市场需求水平、开发效益、产品开发能力和外部关联性5个指标。C,D层次由26个因子构成。最后应用该模型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昭丽  王瑞方  
干旱区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禀赋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评价模型。按照旅游业产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例、地区水资源禀赋约束等指标,构建综合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量测算模型;从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全要素视角,建立由餐饮水足迹、住宿水足迹、能源水足迹、游览水足迹、购物水足迹等账户组成的旅游业用水需求量测算模型;针对"供给"与"需求"水量的数量关系,利用组合分析方法,构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指数评价模型,并设定评价阈值,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与需求适配性程度的评价等级。实证分析了新疆2025年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得出结论:为使旅游业用水维持在"供需基本平衡"或"供需平衡"的状态,新疆旅游业规模最高发展速度应在15%以内,同时新疆政府必须保持社会用水量年均节水率在0.95%及以上;而如某年发生突发性事件,则其之后年份的旅游业规模发展速度可放宽至2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昭丽  王瑞方  
干旱区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禀赋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评价模型。按照旅游业产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例、地区水资源禀赋约束等指标,构建综合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量测算模型;从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全要素视角,建立由餐饮水足迹、住宿水足迹、能源水足迹、游览水足迹、购物水足迹等账户组成的旅游业用水需求量测算模型;针对"供给"与"需求"水量的数量关系,利用组合分析方法,构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指数评价模型,并设定评价阈值,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与需求适配性程度的评价等级。实证分析了新疆2025年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得出结论:为使旅游业用水维持在"供需基本平衡"或"供需平衡"的状态,新疆旅游业规模最高发展速度应在15%以内,同时新疆政府必须保持社会用水量年均节水率在0.95%及以上;而如某年发生突发性事件,则其之后年份的旅游业规模发展速度可放宽至2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玉  
借鉴了传统物流产业的运作方式,通过对现有物流业、旅游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创新性地提出了LDT-CER旅游物流实践应用模型,对丰富旅游物流理论研究,促进我国旅游物流行业的形成具有指导和启示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杏村  陈浩  王晓玲  
文章以2005~2012年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旅游业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测度了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旅游业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大小;同时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旅游效率的增速情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耿松涛  陈文玲  
旅游地产是将旅游业和房地产两大产业融合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地产开发模式,目前已经引起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的开发与运行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因此本文对于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风险从量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构建旅游地产项目开发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采用主观的层次分析法与客观的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综合权重,以此建立起基于多层次灰色模型的旅游地产项目开发风险评价模型。并以A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A企业的旅游地产项目开发风险处于一般风险与较低风险之间,适合进行项目的开发与投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景宜  孙根年  
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 ,必须以准确的市场分析与把握为前提。以入境旅游业业绩为基础 ,依据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的双指标组合 ,构建出一个综合反应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的模型 ,据此将区域旅游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幼童市场和瘦狗市场 4种类型 ,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市场分析方法。作为实际应用 ,依据该模型对 2 0世纪末中国入境旅游境外客源市场和内部目的地市场进行了定量划分与分析 ,为新世纪我国入境旅游的市场开拓战略提供了新的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雪野  
本文通过对新营销生态中游客特征及其需求和消费特点进行分析,以我国目前旅游产品营销方法的分析为出发点,引入了感验营销理念,在对感验营销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分析基础上,通过实证数据研究,构建了基于感验营销的旅游产品DEMATEL模型,就旅游产品在当前新营销生态中应采取的策略与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思路。旨在为旅游业的发展决策和相关行业管理及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铮  蒋轶红  王瑛  李山  王莹  翁桂兰  
本文在Wilson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了旅游域模型 ,通过实例分析计算 ,给出了模型参数 ,进一步的 ,文章研究了模型与GIS技术的问题。我们以Map Info为基本平台 ,利用它的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编程 ,通过对两个实例的研究 ,提出用旅游域模型分析旅游业发展问题的方法 ,并探索了应用旅游域模型规划旅游区的技术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梅  于波  姚克敏  
本文说明了以热量平衡为基础,适合中国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下体感温度模型的建立原理,确定了不同环境下体感温度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利用1979年~1996年(缺1993和1994年)16年全国198站旬平均气象要素资料,研究了体感温度模型在城市环境气象开发研究中的基础地位,讨论了应用体感温度进行旅游气象研究的可行性,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各代表旬最佳旅游地点的确定,主要针对元旦、春节、春季、五一、夏季和国庆几个时间段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元旦、春节期间最佳旅游区为南国风光旅游、高原景观旅游和台湾港澳旅游区;春季最佳旅游区为南国风光旅游区、云贵高原旅游区和万里长江旅游区;夏季最佳旅游区为东北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卿前龙  
一、旅游经济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提出有创见的学术思想或观点,而不是数量建模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我们所观察到的社会和经济现象进行解释,从而表达一定的学术思想或观点,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灵魂,也是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旅游经济研究亦是如此。纵观整个经济学说史,从亚当.斯密、凯恩斯到哈耶克、科斯,这些大师们无不是用他们的思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革军  王增强  王贵清  
首先,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要素进行全面剖析,从而确定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其次,决策者使用语言变量表征评价指标的偏好信息,利用改进的信息熵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将偏好信息和指标权重集结,得到各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以四大名山的竞争力评价为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涛  牛亚菲  
本文首次概述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在国外旅游经济影响研究中的领域及其研究视角,对比分析了CGE模型与其他主要旅游经济影响评价方法的差异。最后,本文也论及了旅游CGE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旅游CGE模型能纳入更多的经济体的现实特征和旅游相关数据,对旅游的经济影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旅游相关政策、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特殊事件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提供准确的测量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