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7)
2023(2893)
2022(2414)
2021(2228)
2020(1917)
2019(4022)
2018(4127)
2017(7819)
2016(3906)
2015(4433)
2014(4524)
2013(4408)
2012(4032)
2011(3680)
2010(3702)
2009(3508)
2008(3529)
2007(3288)
2006(3127)
2005(2708)
作者
(12861)
(10748)
(10694)
(10048)
(6838)
(5152)
(4842)
(4060)
(3962)
(3942)
(3838)
(3647)
(3559)
(3460)
(3386)
(3331)
(3240)
(3168)
(3144)
(3115)
(2773)
(2649)
(2567)
(2535)
(2435)
(2427)
(2401)
(2382)
(2283)
(2198)
学科
(18051)
管理(18034)
(17274)
经济(17269)
(15840)
企业(15840)
技术(10732)
方法(8711)
数学(6040)
数学方法(5980)
技术管理(5811)
业经(5334)
理论(5051)
信息(4552)
(4266)
(4182)
农业(3754)
(3654)
财务(3640)
财务管理(3637)
(3617)
企业财务(3546)
产业(3203)
中国(2832)
环境(2720)
总论(2665)
信息产业(2657)
(2576)
新技术(2533)
高新(2525)
机构
学院(65591)
大学(63931)
管理(29056)
理学(24456)
理学院(24207)
管理学(23861)
管理学院(23707)
(21608)
经济(21080)
研究(19101)
中国(13696)
(13685)
科学(13151)
(10532)
师范(10428)
(10091)
(9823)
(9790)
旅游(9660)
中心(9626)
(9610)
(9211)
技术(8831)
业大(8825)
(8650)
北京(8644)
(8433)
师范大学(8409)
研究所(8403)
财经(7992)
基金
项目(43734)
科学(34871)
研究(32047)
基金(31690)
(27787)
国家(27593)
科学基金(24203)
社会(20410)
社会科(19462)
社会科学(19458)
(17975)
基金项目(17688)
自然(15819)
自然科(15443)
自然科学(15441)
自然科学基金(15203)
(14204)
教育(13879)
编号(13500)
资助(13010)
成果(10452)
(9750)
(9508)
重点(9272)
项目编号(9117)
创新(8901)
(8719)
国家社会(8593)
课题(8074)
人文(8040)
期刊
(24503)
经济(24503)
研究(13638)
中国(11186)
科学(9680)
学报(9395)
管理(9357)
技术(8284)
图书(8202)
(7639)
(7053)
(6581)
情报(6492)
(6488)
旅游(6488)
(6488)
大学(6316)
学学(5752)
农业(5428)
书馆(5327)
图书馆(5327)
学刊(5227)
旅游学(5220)
游学(5220)
教育(5172)
技术经济(4890)
科技(4776)
业经(4612)
(4232)
论坛(4232)
共检索到93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华成钢  白长虹  
旅游业是生产愉悦和幸福体验的产业,信息技术放大了这种"人本关怀"的效果,但它的效用绝非单向度的,在旅游活动中也有负面的表现。首先,信息技术加剧了传统体验的分极化表现,如旅游者在互动与独处、趋同与个性、普惠与特质等具有相对效果的体验价值诉求上,信息技术都起到了辅助塑造和加强个性化的作用。其次,技术引导着旅游群体在既定的场所汇聚,体验信息以特定的方式交换,这种互动形式完全围绕信息组成,形成了集中化与边缘化并存的现象,进而引发了旅游空间和网络空间相互间难以区分的渗入或侵入的动态矛盾。虽然有学者提出,创新和开发新型旅游体验,需要探索信息技术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效果的最大化。然而,在信息技术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大潮中,我们应秉持旅游学科的人本责任,冷静地反思技术的"反面"作用,关注技术未能惠及的个体诉求,构建旅游业的信息技术责任,这是信息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代课题。本文采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结合科技伦理与责任方面的思考,讨论了旅游信息技术应该如何精细化地关照不同的需求、为旅游者提供个人化的优质体验,以及旅游信息技术开发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从而呼吁旅游学者关注信息社会中旅游者的新型体验、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林涛  
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旅游地游客信息中心提供的各类免费信息 ,根据出版者和版权属性将他们区分为官方与非官方信息 ,根据内容将他们区分为地图信息和图文信息。作者深入分析了这些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阐述了这些旅游信息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启示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春林  石高俊  
在讨论旅游信息与旅游决策、旅游消费关系的基础上,对游客关心的旅游信息进行分类,提出基于游客的旅游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和基于因特网的旅游信息系统方案,指出目前构建旅游信息系统有待研究和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健华  余建辉  
一些热门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如何科学合理的调控游客数量是旅游景区非常棘手的一个难题。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景区目前已经采用的各种游客数量调控技术,并从多个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对旅游景区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调控技术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浩  
2011年9月,国家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邵琪伟在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要推动旅游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要加快推动旅游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二是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努力把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斌  
本文从五个方面 ,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并针对目前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君轶  杨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旅游业重要的营销和电子交易工具,网络也成为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旅游网络营销和游客网络行为的研究成为热点。通过对游客实证调查,研究了国内游客的旅游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特征与偏好,并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游客对旅游网站内容的关注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国内游客登录旅游网站的时间短、频率低;游客使用网络获取旅游信息在信息获取渠道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信息搜索时主要使用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游客十分喜爱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表现形式。而对于网络信息的关注程度则是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依次为"行"、"吃"、"住"、"购"、"娱"和"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万春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智慧城市兴建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在在线旅游服务的基础上逐渐推出面向游客的智慧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能够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服务,使游客旅游更加方便、快捷。但是这种智慧旅游形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智慧旅游的相关理论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基于此,本文通过点评《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大趋势》一书,对智慧旅游的概念和旅游信息化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大趋势》是姚志国和鹿晓龙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万春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智慧城市兴建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在在线旅游服务的基础上逐渐推出面向游客的智慧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能够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服务,使游客旅游更加方便、快捷。但是这种智慧旅游形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智慧旅游的相关理论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基于此,本文通过点评《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大趋势》一书,对智慧旅游的概念和旅游信息化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大趋势》是姚志国和鹿晓龙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秋芳  杨新军  王军伟  
选取西安国内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合图法(co-plot)综合游客的特性和游客造访的景点(区)特征对西安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结果发现西安旅游资源划分成四大类,属于同一类的旅游资源在游客旅行特征和资源特性方面存在共性,各类之间的旅游资源在此两方面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构建了西安的游客旅游空间模型。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合图法在图形展示上具有传统多元统计方法不具有的优势,同时,基于游客和资源的综合分析为旅游资源分类和旅游空间模型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征  丁于思  黎巎  
信息技术持续地推动我们的社会发展,关于这一点,可能无人能比Nicholas Negroponte和Thomas Friedman更为雄辩地刻画技术的变革性力量。早在1995年,Negroponte就引人入胜地比较了数字信息的基础"比特"与有形物质的基础"原子"之间的根本差异,他颇具洞察力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互联网黎明到来之际数字化未来的远景。在2016年的一本书里,Friedman认为技术、市场和大自然这3种最大力量的作用正在加速,这将对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耀峰  胡晓虹  
旅游者行为研究是旅游市场拓展、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的基础。本文根据对上海入境外国人市场结构和游客行为的亲身抽样调查资料 ,运用旅游地理学基本原理、心理学分析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重点探讨了不同国家的旅沪外国游客对旅游资源、旅游方式、旅游饮食、旅游住宿、旅游购物品和旅游娱乐项目的选择偏好和旅游行为规律。分析结果如下 :旅沪外国游客偏好文化古迹、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饮食烹调等旅游资源 ;以散客形式旅游的游客多于团队旅游的游客 ;在饮食选择中 ,偏好富有中国风味特色的饮食产品 ;在旅游购物品选择中 ,偏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向  
本文以加拿大旅游委员会(CTC)授权的2006年入境加拿大的1400个中国游客样本为基础,通过因素分析法将样本游客的55个期望内容提炼为活动敏感因子、文化敏感因子、娱乐敏感因子等12个因子。对12个因子的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出境游客期望模式主要为"娱乐期望型"、"寻异期望型"和"健康/价格期望型",在游客中的比例约为2∶2∶1。而"娱乐期望"和"寻异期望"是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两大差异期望,前者体现为购物、时尚、夜生活、博彩等,后者体现为文化、原住民、异国风情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宏盈  马耀峰  高军  赵现红  
旅游气候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文献大都围绕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旅游适宜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等内容,而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从游客实际感知角度研究旅游气候对于旅游决策的影响程度的还没有。本文以"春城"昆明市为例,以对昆明市的入境游客进行调研的一手数据资料为基础,评价分析了不同群体入境游客对昆明旅游气候的感知对其旅游决策的影响程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军  吴必虎  马耀峰  
文章在分析目前客源地→目的地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相关研究理论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推—拉—阻"旅游动力机制。然后,在10个热点旅游城市采用100分制6点等距量表,以537份旅华英国游客有效问卷数据为依据,对旅华英国游客来我国城市旅游的旅游动力中的推力因子、拉力因子、阻力因子及其权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旅华英国客流旅游动力中主要有8大推力因子、9大拉力因子和7大阻力因子,推力在促动力中占44%,拉力在促动力中占56%,阻力相当于促动力的3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