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9)
- 2023(7481)
- 2022(6370)
- 2021(6073)
- 2020(5008)
- 2019(11416)
- 2018(11510)
- 2017(21487)
- 2016(11942)
- 2015(13428)
- 2014(13751)
- 2013(13057)
- 2012(12153)
- 2011(10851)
- 2010(10850)
- 2009(9870)
- 2008(9554)
- 2007(8599)
- 2006(7588)
- 2005(6679)
- 学科
- 济(41954)
- 经济(41906)
- 管理(28510)
- 业(24170)
- 农(17646)
- 企(17134)
- 企业(17134)
- 方法(15443)
- 地方(14472)
- 数学(12278)
- 数学方法(12096)
- 中国(10766)
- 学(10712)
- 农业(9904)
- 业经(9462)
- 贸(9349)
- 贸易(9343)
- 理论(9235)
- 易(9012)
- 制(8986)
- 财(8407)
- 体(7302)
- 环境(7105)
- 融(6254)
- 金融(6245)
- 和(6231)
- 地方经济(6186)
- 银(6144)
- 银行(6122)
- 教学(6073)
- 机构
- 学院(160503)
- 大学(155593)
- 研究(56026)
- 管理(55954)
- 济(53676)
- 经济(52113)
- 理学(47171)
- 理学院(46432)
- 管理学(45306)
- 管理学院(44990)
- 中国(42080)
- 科学(37869)
- 京(35135)
- 农(31540)
- 所(28636)
- 中心(26975)
- 江(26368)
- 业大(26347)
- 研究所(26166)
- 范(25701)
- 财(25392)
- 师范(25362)
- 农业(24894)
- 北京(22342)
- 州(21814)
- 院(21328)
- 技术(20281)
- 师范大学(20218)
- 财经(19524)
- 省(19430)
- 基金
- 项目(109724)
- 科学(83658)
- 研究(80050)
- 基金(74858)
- 家(66531)
- 国家(65924)
- 科学基金(55028)
- 社会(47114)
- 省(45461)
- 社会科(44371)
- 社会科学(44361)
- 基金项目(40631)
- 划(38066)
- 教育(36807)
- 自然(36400)
- 自然科(35401)
- 自然科学(35385)
- 自然科学基金(34698)
- 编号(34071)
- 资助(30920)
- 成果(27453)
- 课题(24883)
- 发(24732)
- 重点(24705)
- 部(22137)
- 创(21980)
- 计划(20720)
- 科研(20631)
- 创新(20496)
- 年(20421)
共检索到246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林 鲍宏礼
旅游体验设计就是将旅游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以旅游者的参与为前提,以旅游体验为核心,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旅游者在旅游中获得美好体验的过程。显而易见,对于旅游景区而言,旅游体验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旅游经营者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收益,旅游产品价值量的大小则直接影响到旅游消费者对其旅游体验与经历的满意度。因此,旅游体验设计理念的现实操作,就在于如何进行旅游景区的产品开发。本文以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理念 操作 产品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爱民
本文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体验、旅游以及体验式乡村旅游等基本概念入手,分析石榴红村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的基础,利用SWOT和ASEB两种分析工具设计出石榴红村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体系,并从形象、产品、营销和活动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体验式旅游 项目开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志丹 李海娥
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愁"的驱动使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而游客满意又是乡村旅游赢得市场的关键。在构建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与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数据、借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乡愁感知的测量量表,比较得出乡愁感知中"乡景观赏"、"乡味体验"与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乡情寄托"与满意度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并借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年龄、来源地的游客在"乡景观赏"或"乡味体验"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最后总结提出乡村旅游地要营造"乡愁"氛围、重视游客差异化需求、适时地转型升级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愁 满意度 石榴红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庆雷 廖春花 明庆忠
本文在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业中的体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区管理体系。并以丽江古城旅游区为例,具体分析了丽江古城旅游区的概况及其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丽江古城旅游区管理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旅游区 管理体系 丽江古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龙江智
自从马里奥蒂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迄今已近百年 ,学术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 ,依然呈现“诸家学说 ,百花齐放”的局面 ,严重影响了旅游学科的建构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理性分析和比较分析两种途径来理解旅游的本质 ,并由此认为旅游研究应采纳从心理学视角进去 ,从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视角出来 ,整个研究的切入点应该是旅游体验。也就是说 ,旅游研究应该以体验作为基本视角。最后 ,本文以此为根基 ,构筑了旅游学科的基本框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伯华 曾菊新
利用2006年武汉市新洲区3个乡镇11个村326户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分析了农户居住空间行为的动力机制,认为农户居住空间行为演变的驱动力是压力和引力2种力量共同作用的,并利用调研数据和消费理论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理论分析。根据农户居住空间行为交通依附的特征,提出了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6个阶段的过程模型,最后针对农户居住空间行为演变的一般规律和不和谐的趋势,从多角度探讨了引导农户居住空间行为的若干对策,为解决乡村出现的各种空间问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户 居住空间 城市化 微观机制 武汉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娟 乔花芳
根据农村居民就业与居住空间行为的主要特征,可将其空间行为模式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7和2012年武汉市新洲区3个样本村进行实证调研,研究结果显示:1该区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区域外转出明显;2该区域半城市化特征明显,样本村2007年处于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的就业人口占总样本数的比重为39%,2012年则上升为65.3%;3该区域的小城镇对于当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较弱,在农村居民从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向迁移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土地撂荒现象。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定惠
文章首先从宏观角度阐释了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构建理念与体系,认为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构建理念主要包括全生态、全要素、全产业、全时空、全社会、全科技六个方面。全域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包括内部组合产品和外部复合产品。其中,内部组合产品又分为核心产品、辅助产品和外延产品;外部复合产品包括城市—乡村旅游产品、景区—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乡村旅游产品。其次以黄石市沼山村为例,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业发展现状,从微观角度构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旅游产品体系。本研究对推进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全域旅游 乡村旅游 旅游产品体系 沼山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胜利
旅游产品的核心在于体验,旅游景区必须对旅游体验给予更多的关注,使之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需求与期望。对于旅游体验的研究,事实上已构成了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为此旅游景区的主题体验设计将成为旅游景区的长胜之道,是主题型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中贵 杨小雪 付琪
针对乡村水塘因长期缺乏重视与保护,导致大量水塘被填平或废弃,失去原有的蓄洪调蓄功能,反而成为乡村建设中的负担的问题,论文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理念,构建了水塘景观生态网络,并优化了调控途径;采用新型水体生态治理技术,有效治理污染水体,提高水塘的整体净化效果。同时,引植符合当地生境及具备艺术性的适生植被,共同营造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乡土特色、景观美感等多层次人工湿地生态景观。进而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镇丰乐村福乐庄园为例,详细阐述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理念的应用,得出针对乡村水塘的生境与植物群落景观营造需要协调内在关系的结论。这一研究不仅对区域水塘景观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我国乡村水塘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中贵 杨小雪 付琪
针对乡村水塘因长期缺乏重视与保护,导致大量水塘被填平或废弃,失去原有的蓄洪调蓄功能,反而成为乡村建设中的负担的问题,论文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理念,构建了水塘景观生态网络,并优化了调控途径;采用新型水体生态治理技术,有效治理污染水体,提高水塘的整体净化效果。同时,引植符合当地生境及具备艺术性的适生植被,共同营造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乡土特色、景观美感等多层次人工湿地生态景观。进而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镇丰乐村福乐庄园为例,详细阐述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理念的应用,得出针对乡村水塘的生境与植物群落景观营造需要协调内在关系的结论。这一研究不仅对区域水塘景观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我国乡村水塘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晋峰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体验都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但是,国内旅游学术界对这些概念的认识还没有取得共识。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从旅游现象的"旅游系统"本质出发,构建并应用TNPRE关系模型,从相互区别与联系的视角对四个概念的定义进行了完善。核心观点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是旅游吸引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旅游吸引物是与客源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具有显著差异、且能对客源地潜在游客产生旅游吸引力的目的地事物或现象。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社会中凡能对客源地产生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吸引到的游客规模能达到旅游业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娟 黄英 张敏
网络搜索数据记录了用户的搜索关注与需求,能为基于旅游经济行为构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和决策参考。文章采用百度指数,且以武汉市为例,对城市旅游与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当前武汉旅游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建议从个性化定制游客市场、旅游信息资源整合、选择黄鹤楼等试点景区入手完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集群和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成功构建"以人为本"的武汉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关键词:
智慧旅游 公共服务体系 网络关注度 武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镇 黄秋云
大尺度旅游的空间行为复杂,其线路质量的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回顾旅游线路质量评价多种视角的基础上开展了3项研究,以欧洲出境观光游为例提出了大尺度旅游线路设计质量的评价体系并进行检验。研究首先借助扎根理论,从旅行社端提取了反映旅游线路设计质量的CEE评价准则。接着,在对热销旅游线路文本挖掘的基础上,提取了游客关心的线路质量关键词,并投影到CEE评价准则中,据此提出旅游线路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及测量标准。最后,在参数区间设定和基于"旅行工匠"设计平台的实验检测两个方面验证了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测评效果。文章设定的质量参数区间以及诊断步骤,为创新传统旅游线路设计方案和监控设计质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参考,也为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旅游商业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测量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