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9)
- 2023(6343)
- 2022(5422)
- 2021(5189)
- 2020(4471)
- 2019(10325)
- 2018(10471)
- 2017(19894)
- 2016(11126)
- 2015(12626)
- 2014(12852)
- 2013(12149)
- 2012(10821)
- 2011(9784)
- 2010(10258)
- 2009(9559)
- 2008(9067)
- 2007(8121)
- 2006(7133)
- 2005(6138)
- 学科
- 济(44135)
- 经济(44091)
- 管理(28600)
- 业(24906)
- 方法(22917)
- 企(20719)
- 企业(20719)
- 数学(19726)
- 数学方法(19201)
- 农(11252)
- 中国(10864)
- 理论(10582)
- 学(9574)
- 业经(9039)
- 财(8673)
- 地方(8493)
- 制(8443)
- 农业(7315)
- 体(7140)
- 贸(6410)
- 贸易(6406)
- 教学(6351)
- 银(6304)
- 银行(6289)
- 融(6136)
- 金融(6129)
- 易(6077)
- 行(6070)
- 和(5893)
- 技术(5818)
- 机构
- 学院(154973)
- 大学(150913)
- 管理(58437)
- 济(55095)
- 经济(53711)
- 研究(50645)
- 理学(50216)
- 理学院(49606)
- 管理学(48127)
- 管理学院(47827)
- 中国(37514)
- 科学(33716)
- 京(32534)
- 农(26635)
- 所(25952)
- 财(25791)
- 江(24094)
- 业大(23860)
- 研究所(23734)
- 中心(23114)
- 范(22352)
- 师范(22054)
- 农业(20913)
- 北京(20541)
- 财经(20185)
- 州(19555)
- 技术(19517)
- 院(18649)
- 经(18151)
- 师范大学(17314)
- 基金
- 项目(105113)
- 科学(82119)
- 研究(74884)
- 基金(74209)
- 家(65550)
- 国家(65026)
- 科学基金(55574)
- 社会(45460)
- 省(43939)
- 社会科(43056)
- 社会科学(43045)
- 基金项目(38811)
- 自然(37386)
- 自然科(36546)
- 教育(36537)
- 自然科学(36537)
- 划(36241)
- 自然科学基金(35833)
- 资助(32734)
- 编号(30968)
- 成果(24557)
- 重点(23769)
- 课题(22818)
- 发(22607)
- 部(21819)
- 创(21596)
- 科研(20129)
- 创新(20078)
- 计划(20026)
- 大学(19109)
共检索到226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彦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用来表达旅游体验的情感状态的模型,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旅游体验的本质性和过程性的特征。笔者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旅游体验的目的是获得愉悦,旅游愉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结果,甚至不排除要借助某种工具性的痛苦。根据这种观点,指出了该模型的基本假定,笔者讨论了旅游体验的快乐原则,并分析了旅游愉悦的类型。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旅游愉悦 模型分析 旅游心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彦君
本文从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旅游现象尤其是旅游行为的分析,构建了一个可以描述旅游行为动力过程的基本理论模型:旅游场。相应地,笔者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范畴,从而开辟了旅游体验研究的一些新的领域。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维亚 严伟
随着ICT的应用发展,旅游者对旅游地体验的内容和质量越来越依赖于地理信息。本文以南京旅游者为例分析了ICT对日常体验和旅游体验的影响,通过维度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对日常体验和旅游体验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日常地理体验包括空间知识和空间体验两个维度,旅游地理体验包括旅游目的地体验、旅游路线体验和整体旅游体验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证明:①ICT的使用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影响人们地方体验的各个方面。通过使用ICT,人们获取必备的空间知识从而形成地理感知和地理体验。②ICT对旅游体验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ICT影响
关键词:
ICT 旅游体验 结构方程模型 旅游管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吴凯
本文运用模型分析的手段探讨了旅游体验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通过对旅游期望的定义以及特点的分析,作者提出了旅游体验过程中满足获得的渠道和影响机制,进而指出了这种理论探讨对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旅游期望 旅游体验 模型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丽华 罗霞
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的基本涵义,分析了传统营销与体验营销的区别,构建了体验营销的模型,提出了体验营销的定位决策和乡村旅游体验产品营销策略。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体验营销 模型 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彦君 孙佼佼
黑色旅游是一种复杂的旅游现象。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旅游,黑色旅游者面对的是具有美与丑双重特性的凝视对象。从价值和情感两个方面而言,旅游者的体验兼具积极与消极双重价值取向和审美与审丑的双重情感历程。也正因为如此,在一般的大众认知与专门的学术研究中,黑色旅游所具有的愉悦性本质常常处于被隐藏或被曲解的状态。鉴于黑色旅游体验所兼具的愉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提出黑色愉悦这一概念,并对黑色愉悦的多重来源,即直接获得的积极情绪、反向获得的积极情绪以及直接获得的消极愉悦进行了抽象和论证;对黑色愉悦得以实现的前提,即多样性距离的存在进行了阐释;对黑色愉悦的在场体验进行了剖析;对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美丑双重体验进行了...
关键词:
黑色旅游 黑色愉悦 在场体验 距离与在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静 Philip L.PEARCE 吴必虎 Alastair M.MORRISON
2013年以来,中国雾霾业已成为国际性议题。文章从旅游者感知的视角出发,探究雾霾对旅游的影响,设计了旅游者雾霾风险感知量表,并借助SEM模型验证了雾霾感知、风险感知、满意度和忠诚度间的结构关系,且在通过模型稳定性检验的基础上,利用均值结构模型比较了中、外旅游者的雾霾感知、风险感知、满意度及忠诚度水平。结果证实:旅游者对雾霾旅游损害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危害健康、破坏情绪、损害照片品质、降低景点吸引力和可游性等方面。雾霾风险感知会提升旅游风险感知的整体水平,并降低满意度;高旅游风险感知对满意度有负面影响;满意度对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胡迎春 王丹平
针对工业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具身理论为指导,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实现了以下理论和实践目标:第一,研究发现工业企业的本体功能(如生产与销售)形成了制约工业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具身障碍,具体包括功能性障碍和连带性障碍。第二,具身障碍的移除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其中一些障碍移除困难,而另一些障碍可以通过克服和遮蔽等手段来消除;同时发现,场景组织以及旅游者的移情参与也是具身实现的途径。第三,具身体验的实现需要身体、场景以及二者之间互动的协同作用,这样的过程可以表示为一个三维谱系。第四,运用以上新范畴和相关命题构建出的工业旅游具身体验模型可以指导工业旅游发展实践,即供给方可以通过障碍移除、场景组织唤起游客的移情参与,进而提供高质量的工业旅游体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溢 殷红梅 杨洋 杨丹 马作珍莫
基于积极心理学领域Flow体验理论,以斯里兰卡8处世界遗产地为例,借助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3级编码分析,抽离出"旅游者技能与遗产地挑战之间的平衡"这一核心范畴,围绕这一"平衡"主脉络,依托主范畴映射下的"技能""挑战"介质,构建出旅游者遗产地Flow体验影响因素模型。结论显示:旅游者心理活动特征、社会属性与准备构成主体"技能"要素,而遗产地整体环境、资源及开发状况构成客体"挑战"要素,主客要素的适度平衡与互融折射出如何获取遗产地最佳的体验质量与意义。最后,研究基于现象学角度的视角,从过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婧 乌恩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而对环境教育的理解不少生态类型景区还停留在解说牌的基础层面。通过一系列分析过程,构建了以不同使用者以及不同使用场景为前提,以多样化的环教体验视角和多种环教体验设计手段为方法,以生态旅游景区环教基础设施、环教专项设施、环教活动为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及使用场景为最终目标的基于使用者和使用场景的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教育体验系统"2231"模型。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教育 体验 使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徐英
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旅游场已经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范畴。然而,针对旅游场内旅游体验的内容、机制和规律的深入研究依然还有很多学术上的空白或薄弱之处,其中,以互动仪式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其对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影响的研究即属此类。为了拓展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全面探讨了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在解释旅游体验情感能量聚集现象时所具有的可能性及其局限性,并借助于特纳的"反结构"理论对柯林斯"结构观"下的情感能量匹配理论做了修正,进而将这种改进纳入格雷本的神圣游程模型,使之成为可以系统解释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聚集、形成和衰减现象的动
关键词:
旅游场 旅游体验 互动仪式 情感能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本文从旅游体验和体验经济两个方面的理论综述和进展追踪出发,提出了基于该两方面理论具体到体验塑造实践的应用。文章总结了旅游体验的分类、概念化发展、真实性、体验质量、体验管理等问题。基于对体验分类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通过主体体验化和支撑主题化的旅游体验塑造途径;基于考察体验的影响逻辑,提出了改善体验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旅游体验 体验经济 目的地发展 创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海颖
旅游体验的审美体系是建立在人本基础上的。从审美心理的角度看,旅游体验具有主体性、浸入性、互动性和不确定性,其核心价值在于审美。旅游体验造就了审美的人、完整的人。旅游审美体验是旅游者在情境互动之中,追求审美存在和生命创造的强烈内心感受。文章从旅游体验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三个层面展开。旅游体验充满着人在旅途的跨文化审美意蕴,它是为了探寻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并借由想象获得存在的真实和生命的沉醉。旅游体验体认的是人与物化、神与物契的审美情怀,高扬的是生生之德的审美境界。旅游体验中所体现的审美精神是彰
关键词:
旅游体验 审美 休闲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才 卢昌崇
作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旅游体验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诠释。文章从认同角度对旅游体验中的认同(成分)加以诠释,指出在旅游体验中认同呈现出多种形态,从外在的目的地认同,到对旅游者角色认同,再到文化认同,最后到自我认同,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通过各种形态的认同,旅游体验才能彰显其独特价值。
关键词:
旅游 体验 认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谢辉基
文章将"体验-世界"的关系作为旅游分析的核心概念。通过词源梳理,对体验与经验的概念进行了必要的区分。分析指出,词源上体验应被理解为是对某物的经验。在对Heidegger栖居思想与世界的观念的解析中,研究指出体验即对艺术的经验,由此得出三组命题:(1)艺术揭示世界;(2)对艺术的经验发生在世界与大地的争执当中;(3)经验艺术的形式是一种游戏的方式。结合前人分析,研究就旅游体验的内涵做了定义上的补充:旅是去远,游是游戏。在游戏论的框架下分析指出:旅游世界的封闭是由其观赏者来完成的。相比其他参与者,作为与戏者及
关键词:
旅游 体验 生活世界 艺术经验 游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