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5)
2023(15929)
2022(13776)
2021(12809)
2020(10852)
2019(24515)
2018(24300)
2017(46307)
2016(25591)
2015(28468)
2014(28174)
2013(27734)
2012(25552)
2011(22954)
2010(22736)
2009(20786)
2008(20122)
2007(17612)
2006(15495)
2005(13372)
作者
(77139)
(63870)
(63866)
(60370)
(40660)
(30814)
(28775)
(25242)
(24537)
(22706)
(21853)
(21633)
(20645)
(20182)
(19905)
(19735)
(19536)
(19204)
(18448)
(18321)
(16407)
(15583)
(15542)
(14704)
(14411)
(14225)
(14183)
(13979)
(12929)
(12820)
学科
(96190)
经济(96066)
管理(74220)
(67679)
(56331)
企业(56331)
方法(45829)
数学(38914)
数学方法(38493)
(26321)
(25548)
(25034)
中国(24775)
业经(21708)
地方(18910)
环境(18488)
(18372)
(17745)
贸易(17739)
农业(17654)
理论(17468)
(17214)
(16202)
财务(16129)
财务管理(16097)
(15766)
技术(15394)
企业财务(15301)
(15270)
(14642)
机构
大学(362915)
学院(360854)
管理(140504)
(136049)
经济(132986)
研究(123962)
理学(122396)
理学院(120942)
管理学(118596)
管理学院(117976)
中国(90148)
科学(82372)
(78131)
(69187)
(63866)
(61415)
业大(61068)
研究所(58947)
中心(55555)
农业(55020)
(52351)
财经(49805)
北京(49120)
(48200)
师范(47523)
(45386)
(45355)
(42322)
经济学(39845)
技术(39577)
基金
项目(256078)
科学(199158)
基金(185371)
研究(178461)
(165783)
国家(164442)
科学基金(139200)
社会(111082)
社会科(105106)
社会科学(105076)
(100538)
基金项目(99138)
自然(94501)
自然科(92253)
自然科学(92224)
自然科学基金(90576)
(85644)
教育(81629)
资助(76494)
编号(71465)
重点(57536)
成果(56608)
(55021)
(53837)
(52918)
科研(50058)
课题(49496)
创新(49370)
计划(49263)
大学(46462)
期刊
(145107)
经济(145107)
研究(99642)
学报(68959)
中国(67451)
(61664)
科学(59590)
大学(50457)
管理(49794)
学学(47840)
(45585)
农业(42326)
教育(38660)
技术(28588)
(27094)
金融(27094)
业经(24880)
财经(23643)
经济研究(23365)
(21992)
(20155)
科技(18969)
问题(18956)
图书(18948)
(18938)
业大(18721)
资源(16413)
理论(16257)
技术经济(15954)
商业(15915)
共检索到515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洪学婷  张宏梅  张业臣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体验对环境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纵向追踪研究较为缺乏。论文以自然旅游地黄山为案例地,通过纵向调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同一批次旅游者游前、游后以及3个月后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研究发现:1)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环境态度基本没有影响。2)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环境行为存在显著影响。短期影响表现为:特定地点环境责任行为中的教育、身体和法律行动显著改善,一般环境责任行为中教育、消费、说服、身体和法律行动显著改善;长期影响表现为:特定地点环境责任行为中的教育、消费、身体行动和一般环境责任行为中的消费、身体、法律行动显著改善。环境行为的改变主要是通过旅游体验中的认知和情感刺激引起的,包括预期愧疚、集体自豪感、环境知识、负面后果认知、自我效能、环境解说等因素。文章最后讨论了管理意义和研究不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礼彬  朱晓彤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青岛崂山风景区为调研地,基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以难忘的旅游体验和地方依恋为中介变量,探讨了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对难忘的旅游体验、地方依恋、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难忘的旅游体验、地方依恋分别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难忘的旅游体验、地方依恋在旅游者-环境契合度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且地方依恋的中介效应显著大于难忘的旅游体验的中介效应;(4)难忘的旅游体验对地方依恋无显著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朱芳  苏勤  
高尔夫旅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可持续性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以高尔夫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潜在结构和内部一致性分析,运用专业化的概念,将高尔夫旅游者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类,并进一步检验不同专业化水平的高尔夫旅游者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级高尔夫旅游者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意向得分高于初级和中级高尔夫旅游者;2)因果分析证实了环境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且这两个构念之间的关系在不同专业化水平的样本中均得到了检验;3)高尔夫旅游者的专业化水平对环境态度和行为意向并未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仇梦嫄  杨加猛  张捷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新冠"疫情的爆发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通过旅游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日益成为一种生活理念。旅游者恢复性环境体验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依据感官营销的分析框架,以视觉和听觉这两种人类高级感官形式为切入点,利用自然实验方法,选取西溪湿地旅游者为实验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旅游者为对照组,结合注意力恢复理论,探讨真实场景中的视听交互效应对旅游者恢复性环境体验和总体生活质量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视觉和听觉均是恢复性环境体验的重要来源,二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当旅游者的视觉评价较低时,与听觉评价较低的对照组相比,听觉评价较高的实验组更能够获得恢复性环境体验;而当视觉评价较高时,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听觉评价越高,恢复性环境体验越强烈。通过恢复性环境体验的中介作用,视觉与听觉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延伸至旅游者总体生活质量。文章揭示了视听交互效应对旅游者健康与福祉的积极作用,拓展了旅游研究的范畴,为后疫情时代旅游目的地开发管理与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文章提出旅游体验当中存在两大类关系:"人—物"关系和"人—人"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人—物"关系的研究已经有大量文献,而关于"人—人"关系的研究则不那么受到重视。文章指出,旅游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研究是旅游体验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视角和问题域。在"人—人"关系研究方面,以往的研究更多是围绕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和旅游者与旅游业服务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而对于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却少有见到,事实上,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关系的质量对旅游者体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文章重点讨论了旅游者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力  陈浩  韦瑛  
聘请名人担任形象代言人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目的地营销策略,但旅游学界对名人代言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采用准实验设计研究方法,以大学生为样本收集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名人代言的主流范式"一致性假说"在旅游研究领域的适用性。研究发现:1名人/目的地一致性通过名人可信度影响旅游者的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即旅游者感知到名人形象与目的地形象越一致,他们对该名人担任代言人的信任度就越高,进而就会对其代言的目的地形成好感并产生较强的旅游意向;2名人/自我一致性通过名人认同影响旅游者的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即旅游者感知到名人形象与自我形象越相似,他们对该名人的认同度就越高,因而对其代言的目的地就会产生较好的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玥琳   刘小华  
摄影是现代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增强旅游体验与旅游记忆具有重要意义;摄影活动也是游客对旅游地景观的审美表达,旅游图片的拍摄与分享对于旅游地形象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提炼形成旅游者摄影动机测量指标体系,并根据S-O-R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地景观感知、旅游者摄影动机、积极情绪、心流体验及游后行为意向的关系模型,并以旅游者摄影活动涉入为调节变量,以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者摄影动机由记录与证明、兴趣与发展、社会交往3个维度构成;2)旅游地景观感知对于旅游者摄影动机驱动及旅游摄影体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旅游者摄影动机对心流体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流体验对游后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旅游摄影积极情绪在摄影动机和摄影体验之间具有中介效应;5)旅游摄影活动涉入正向调节摄影动机和摄影体验的关系。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及发展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嘉祺  姜珊  陶犁  
旅行的"时空体验流"可以将体验的各个方面解构或表示为一系列"行为要素",同时个体难忘旅游体验会受到时空要素的影响。文章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在时空行为上引入难忘旅游体验,探索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与难忘旅游体验的关系以及时空要素的影响。通过现场收集GPS轨迹数据,并开展问卷调查,邀请天坛公园旅游者363人,有效样本174份;运用SPSS和ArcGIS分析,结果显示:首先,旅游者的时空行为模式差异体现在时空体验流中的空间移动、时间分配和停驻行为,并对应着不同的难忘旅游体验维度和强度;其次,高难忘旅游体验对应着旅游者非常投入、放松和有意义的体验特点,以及游览时间长、多停驻行为和节奏变化明显的时空行为模式,低难忘旅游体验反之;再次,旅游者对时空条件和约束的不同响应产生了对时空行为模式和难忘旅游体验的影响作用。该研究可为精细刻画旅游行为、准确把握旅游者体验的深层次需求、实现基于个体行为数据的旅游预测和结构化分类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静  Philip L.PEARCE  吴必虎  Alastair M.MORRISON  
2013年以来,中国雾霾业已成为国际性议题。文章从旅游者感知的视角出发,探究雾霾对旅游的影响,设计了旅游者雾霾风险感知量表,并借助SEM模型验证了雾霾感知、风险感知、满意度和忠诚度间的结构关系,且在通过模型稳定性检验的基础上,利用均值结构模型比较了中、外旅游者的雾霾感知、风险感知、满意度及忠诚度水平。结果证实:旅游者对雾霾旅游损害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危害健康、破坏情绪、损害照片品质、降低景点吸引力和可游性等方面。雾霾风险感知会提升旅游风险感知的整体水平,并降低满意度;高旅游风险感知对满意度有负面影响;满意度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以性别和年龄段完全吻合为样本提取标准,在2004年和2006年西安入境旅游者行为调查资料中各选取226份欧美旅游者行为调查问卷,动态比较了欧美旅游者对西安整体旅游环境的体验评价,在此基础上将影响旅游者体验质量评价因素划分为国家导向因素、旅游地管理部门导向因素和旅游地公民导向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香花  黄静波  程励  黄卉洁  
文章在对已有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旅游涉入、旅游满意及环境友好行为的概念模型,并纳入感知消费效力作为调节变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湖南省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00个游客进行调查,获得357份有效问卷。借助于SPSS 22.0、AMOS 21.0统计软件对概念模型进行检验,并尝试验证感知消费效力的调节效应。结构模型分析结果揭示,旅游涉入既可以直接对环境友好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也可以以旅游满意为中介对环境友好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消费效力正向调节旅游涉入与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关系,即相对于低感知消费效力游客群体来讲,高感知消费效力游客群体的旅游涉入对环境友好行为影响效应较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金豹   沈梦程   张德彪   
散客旅游日益增多,对于自由行游客目的地规划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让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群体规划最优旅游路径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研究自由行中旅游者群体行为对旅游最优路线选择的影响,以旅游者个人偏好为自变量,旅游随行群体行为为调节变量,目的地景区兴趣度为中介变量,以实现因变量最佳路径的选择。研究得出:一是个人偏好会影响群体对目的地的兴趣度并最终影响最优路径的选择;二是群体行为偏好对个人偏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最终影响最优路径的选择;三是群体中的正式或非正式领导对群体偏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芬  钟永德  
以国内外知名生态旅游地之一的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应用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因素分析、集群分析等方式,以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视角来分析生态旅游者类群特征。研究表明,在以旅游者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构建的两维坐标系中,可以将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分为友好型、破坏型、真正型、伪生态、可持续和偶尔型等6类;生态旅游者在环境意识、环境责任、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环境解说、居民利益和行为表现上均有差异;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市场仍然是一般生态观光为主,生态旅游为辅的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成锦  胡东滨  粟路军  
基于S-O-R框架、信号理论,构建感知服务质量(高VS低)为自变量,旅游者满意为中介变量,旅游地声誉(好VS一般)为调节变量,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为结果变量的整合模型,通过2次实验研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验1表明相对于低感知服务质量,高感知服务质量对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更强。实验2表明旅游地声誉在感知服务质量对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当旅游地声誉好时,高感知服务质量(相对于低感知服务质量)下,旅游者满意度更高,环境责任行为更强;而当旅游地声誉一般时,两种感知服务质量下的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最后讨论研究结论,并指出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秋成  周玲强  
基于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的"利他主义"和"集体行动"属性,文章探讨了关系社会资本、集体社会资本、广义社会资本与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依据371位游客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三个层面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情感连带、群体规范、人际信任)对旅游者两层次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情感连带、群体规范对旅游者环境维护行为意愿、环境促进行为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人际信任对环境维护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环境促进行为意愿的影响则不显著;(3)不同层面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