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6)
- 2023(4163)
- 2022(3533)
- 2021(3244)
- 2020(2704)
- 2019(5918)
- 2018(5972)
- 2017(10816)
- 2016(6272)
- 2015(6877)
- 2014(7297)
- 2013(6860)
- 2012(6381)
- 2011(5943)
- 2010(6164)
- 2009(6010)
- 2008(5832)
- 2007(5656)
- 2006(5106)
- 2005(4570)
- 学科
- 济(23667)
- 经济(23635)
- 管理(16026)
- 业(12834)
- 企(10570)
- 企业(10570)
- 方法(9019)
- 理论(7657)
- 学(7559)
- 中国(7148)
- 农(6852)
- 制(6590)
- 体(6023)
- 数学(5988)
- 业经(5949)
- 数学方法(5912)
- 财(5838)
- 教育(5495)
- 地方(5241)
- 农业(4661)
- 融(4606)
- 金融(4598)
- 银(4575)
- 银行(4562)
- 行(4443)
- 和(3804)
- 体制(3696)
- 策(3364)
- 环境(3250)
- 教学(3186)
- 机构
- 学院(95389)
- 大学(94086)
- 研究(33329)
- 济(31331)
- 管理(30719)
- 经济(30398)
- 理学(25055)
- 理学院(24656)
- 中国(24547)
- 管理学(24029)
- 管理学院(23822)
- 科学(22064)
- 京(20883)
- 财(17859)
- 所(17465)
- 范(17298)
- 师范(17106)
- 江(16313)
- 农(16140)
- 研究所(15789)
- 中心(14505)
- 师范大学(13595)
- 财经(13555)
- 州(13430)
- 北京(13323)
- 业大(12852)
- 农业(12529)
- 经(12010)
- 院(11887)
- 技术(11549)
- 基金
- 项目(57764)
- 科学(44379)
- 研究(43233)
- 基金(39603)
- 家(34835)
- 国家(34470)
- 科学基金(28531)
- 社会(26492)
- 社会科(24960)
- 社会科学(24954)
- 省(24290)
- 基金项目(20769)
- 教育(20546)
- 划(19849)
- 编号(17999)
- 自然(17468)
- 资助(17019)
- 自然科(16995)
- 自然科学(16988)
- 自然科学基金(16672)
- 成果(15764)
- 课题(13947)
- 重点(13109)
- 发(12937)
- 部(11893)
- 年(11442)
- 创(11166)
- 体(10939)
- 项目编号(10679)
- 国家社会(10636)
共检索到150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海颖
旅游体验的审美体系是建立在人本基础上的。从审美心理的角度看,旅游体验具有主体性、浸入性、互动性和不确定性,其核心价值在于审美。旅游体验造就了审美的人、完整的人。旅游审美体验是旅游者在情境互动之中,追求审美存在和生命创造的强烈内心感受。文章从旅游体验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三个层面展开。旅游体验充满着人在旅途的跨文化审美意蕴,它是为了探寻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并借由想象获得存在的真实和生命的沉醉。旅游体验体认的是人与物化、神与物契的审美情怀,高扬的是生生之德的审美境界。旅游体验中所体现的审美精神是彰
关键词:
旅游体验 审美 休闲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恒 何文俊
随着审美活动逐渐成为生产、交换与消费系统中的结构性组成部分,厘清旅游者审美体验的心理结构维度及内部互动机理至关重要。援引认知心理学的双系统理论,文章提出了旅游审美心理机制的理论框架,选取典型审美个体与审美群体样本,并结合案例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论证了包括"美的知觉-美的理解-美的共创-美的审视-美的表达-美的转移"在内的旅游审美体验的6个心理结构维度,各维度循环往复,实现启发机制到系统机制再回归启发机制的审美心理过程,游客在螺旋式循环的心理活动中实现了由浅入深的旅游审美体验,并最终超越感官刺激下的审美偏狭,实现了逐步递进的美之生命体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恒 何文俊
随着审美活动逐渐成为生产、交换与消费系统中的结构性组成部分,厘清旅游者审美体验的心理结构维度及内部互动机理至关重要。援引认知心理学的双系统理论,文章提出了旅游审美心理机制的理论框架,选取典型审美个体与审美群体样本,并结合案例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论证了包括“美的知觉-美的理解-美的共创-美的审视-美的表达-美的转移”在内的旅游审美体验的6个心理结构维度,各维度循环往复,实现启发机制到系统机制再回归启发机制的审美心理过程,游客在螺旋式循环的心理活动中实现了由浅入深的旅游审美体验,并最终超越感官刺激下的审美偏狭,实现了逐步递进的美之生命体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广鹏 余志远
旅游体验中的两个重要范畴:旅游凝视与旅游朝圣,借助于对"旅游凝视"和"旅游朝圣"的考察,可以构建有关旅游体验的起点与终点的重要命题。本文抽取旅游世界关键构成要素(旅游者、景观、他者、活动与氛围情境),讨论旅游体验的实现途径问题,提出"景观视觉化、他者真实化、活动升级化以及氛围情感化"等,有助于提升旅游者体验质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世界 旅游体验 凝视 朝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轩 任娜
生态旅游概念在国外发展初期被界定为一种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体验、审美和保护的旅游模式,是生态和美学价值的获得。在我国伴随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旅游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复活整合起来,其中乡村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发掘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农耕文化的重兴、乡村田园以及农耕作业体验的深入等极大丰富了其内涵。生态旅游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消费或单纯的休闲文化,而是个体生命内涵丰富的过程,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重新体认自然生机的过程,是自然性审美和人文性价值重新整合的过程,是宇宙生命自我认知的过程,其中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品味还需要进一步感知体认。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审美 乡村文化 人文关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轩 任娜
生态旅游概念在国外发展初期被界定为一种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体验、审美和保护的旅游模式,是生态和美学价值的获得。在我国伴随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旅游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复活整合起来,其中乡村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发掘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农耕文化的重兴、乡村田园以及农耕作业体验的深入等极大丰富了其内涵。生态旅游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消费或单纯的休闲文化,而是个体生命内涵丰富的过程,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重新体认自然生机的过程,是自然性审美和人文性价值重新整合的过程,是宇宙生命自我认知的过程,其中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品味还需要进一步感知体认。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审美 乡村文化 人文关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婧倩 时朋飞 李星明
康养旅游是以追求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悦为双重目标的新兴旅游业态,康养旅游的价值内涵蕴含着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的内在关联。基于李泽厚审美体验论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审美体验过程,对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文”七大要素与健康产业“医、食、康、养、休”五大要素进行耦合,“吃、住、行、购”四要素与健康要素耦合,形成山野美味、康疗居住、景区绿道、身体护理等产品,旨在“满足生理感官需求而悦身”;“游”“娱”两要素与健康要素耦合,形成医疗旅游、美容旅游、森林太极、民族舞蹈等产品,旨在“满足内心情感需求而悦心”;要素“文”与健康要素耦合,形成养生哲学、朝圣灵修等产品,旨在“满足精神理想需求而悦神”。
关键词:
康养旅游 审美体验 要素耦合 发展模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翠微
体验式旅游凭借其相对于传统旅游无以伦比和难以效仿的创新思路,在为游客提供差异化、人性化、附加价值服务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正是这些宝贵的创新思路和精心选用的营销策略作为实施的保证,可以预料,体验式旅游的迅速发展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定会逐渐占据旅游市场的主要份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胜容 徐红罡
当我们讨论扩大旅游消费时,在指向经济增长的工具性目的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道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而道德旅游可以帮助我们把扩大旅游消费中的经济诉求和道德诉求进行统一。
关键词:
后果论 旅游体验 体验论 旅游消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贺新 张立晓
体验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旅游活动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我国乡村旅游现状的分析,给出了乡村体验旅游的定义、开发原则及步骤,以期通过对乡村旅游的体验式设计开发,达到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体验旅游 体验旅游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祥项 吴珏
新时期旅游人才需求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对旅游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各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体验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通过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以“体验教学”作为旅游管理教学的价值取向,探索了旅游管理教学中实践体验教学思维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体验 体验教学 旅游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天 谢彦君
不同于实证主义范式,建构主义坚持多重现实的本体论,认为现实不是既定的,而是通过实践和互动不断地被建构出来的。基于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SCOR),文章从预期体验、在场体验和追忆体验3个阶段对旅游体验的建构主体、建构过程和建构对象进行分析。首先,文章认为,旅游体验是多主体建构的结果,旅游者在与媒介、目的地居民及从业人员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着自己的旅游体验。其次,旅游体验是以景物体验和标志体验为核心的愉悦性休闲体验。旅游体验包括两种建构类型:初次建构和再次建构。第三,旅游体验对象以旅游吸引物的形式存在,其形成是景观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社会建构 建构主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娜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历经30年发展,从摸索到规范,进而积极创新,形成了诸多成功的教学创新方法。以体验式教学为研究视点,讨论教学创新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同时也分析了影响创新教学效果的原因,并以此对教学创新的发展进行积极有益的探讨和反思。
关键词:
旅游教学 创新 体验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一 关于旅游活动的本质特性,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各自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又由于旅游活动在现代商品社会极易显出的经济意义,许多人倾向于从经济的角度去解答这个问题。但是,旅游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是19世纪以后的事,而在这之前,非经济性的旅游现象早已出现;再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本文从旅游体验和体验经济两个方面的理论综述和进展追踪出发,提出了基于该两方面理论具体到体验塑造实践的应用。文章总结了旅游体验的分类、概念化发展、真实性、体验质量、体验管理等问题。基于对体验分类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通过主体体验化和支撑主题化的旅游体验塑造途径;基于考察体验的影响逻辑,提出了改善体验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旅游体验 体验经济 目的地发展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