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9)
- 2023(8796)
- 2022(7786)
- 2021(7145)
- 2020(6415)
- 2019(14923)
- 2018(14741)
- 2017(28374)
- 2016(15643)
- 2015(17635)
- 2014(18097)
- 2013(17926)
- 2012(16918)
- 2011(15446)
- 2010(15876)
- 2009(14870)
- 2008(14803)
- 2007(13741)
- 2006(11989)
- 2005(10748)
- 学科
- 济(65731)
- 经济(65658)
- 管理(39616)
- 业(36355)
- 方法(30929)
- 企(28356)
- 企业(28356)
- 数学(26341)
- 数学方法(26057)
- 农(18579)
- 中国(16650)
- 财(16161)
- 学(15937)
- 制(13539)
- 地方(13140)
- 业经(12762)
- 农业(12192)
- 理论(11683)
- 贸(11619)
- 贸易(11615)
- 易(11214)
- 银(10548)
- 银行(10502)
- 行(10070)
- 融(10053)
- 金融(10045)
- 体(9920)
- 和(9797)
- 务(9103)
- 财务(9069)
- 机构
- 大学(228959)
- 学院(228567)
- 济(88998)
- 经济(86890)
- 管理(82694)
- 研究(81872)
- 理学(70096)
- 理学院(69165)
- 管理学(67670)
- 管理学院(67216)
- 中国(61939)
- 科学(53018)
- 京(50397)
- 农(44722)
- 所(43447)
- 财(43167)
- 研究所(39546)
- 中心(37633)
- 江(36460)
- 业大(36293)
- 农业(35362)
- 财经(33638)
- 范(32965)
- 师范(32600)
- 北京(32109)
- 经(30252)
- 院(29256)
- 州(28752)
- 经济学(27043)
- 师范大学(26191)
- 基金
- 项目(148842)
- 科学(114919)
- 研究(106247)
- 基金(105675)
- 家(93688)
- 国家(92915)
- 科学基金(77309)
- 社会(65030)
- 社会科(61457)
- 社会科学(61436)
- 省(59153)
- 基金项目(56040)
- 自然(50435)
- 划(49969)
- 教育(49367)
- 自然科(49184)
- 自然科学(49164)
- 自然科学基金(48255)
- 资助(44692)
- 编号(44008)
- 成果(36385)
- 重点(34208)
- 发(32501)
- 部(32423)
- 课题(31093)
- 创(29709)
- 科研(28965)
- 计划(28163)
- 创新(27808)
- 大学(27251)
共检索到346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志远
相对于旅游对目的地和居民影响方面的研究,学界对旅游者个人变化的研究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怀。本文通过选取国外有关旅游体验与个人变化的18篇文献,对其研究设计、理论基础、主要观点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旅游恰如一种"通过仪式",这种体验经历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带来能力、人格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的改变。
关键词:
旅游者 旅游体验 自我认同 叙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天 谢彦君
不同于实证主义范式,建构主义坚持多重现实的本体论,认为现实不是既定的,而是通过实践和互动不断地被建构出来的。基于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SCOR),文章从预期体验、在场体验和追忆体验3个阶段对旅游体验的建构主体、建构过程和建构对象进行分析。首先,文章认为,旅游体验是多主体建构的结果,旅游者在与媒介、目的地居民及从业人员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着自己的旅游体验。其次,旅游体验是以景物体验和标志体验为核心的愉悦性休闲体验。旅游体验包括两种建构类型:初次建构和再次建构。第三,旅游体验对象以旅游吸引物的形式存在,其形成是景观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社会建构 建构主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彦君 徐英
与以往的旅游体验研究不同,本文将"共睦态"这一源自仪式理论的范畴引入到旅游体验研究中,使旅游体验的研究对象从传统主流针对个体旅游者体验的抽象研究扩展至对群体旅游者体验的微观社会学层面,从而为旅游体验研究增加了新的问题域。本文基于情境的相关理论,以群体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群体旅游者的访谈获得了相关的文本资料,并遵循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归纳,最终分析出旅游体验共睦态的多维类属。研究发现,在支撑旅游体验共睦态形成的维度层面,不仅有空间、时间、人和物这四类基本维度,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延伸有多层级的亚维度及其组合。为了探测这些维度或因素的相互关联形式和作用机理,本文进一步...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旅游场 共睦态 情境 类属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廷斌 Geoffrey Wall
20世纪50年代后半个多世纪的旅游研究是建立在发展话语体系之中的,在理论化的前沿,发展成为解释旅游现象的指导性概念;在实践中和学术界,旅游代表了获得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发展思想影响下,对旅游的研究相应地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早期研究、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功能主义的旅游影响研究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面发展的分析研究3个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在各个时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贡献着自己的思想,使旅游与发展的分析框架逐步形成,并成为当代多数旅游研究无论研究尺度大小和方法异同都脱离不了的共同
关键词:
旅游研究 分析框架 发展理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锁利铭 马捷 经戈
社区旅游(CBT)是以社区的全面参与为基础,集合多部门共同协作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论文以CBT的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关系的分析为基础,提出网络治理的行政型网络治理(NAO)模式是改善CBT绩效的一种制度创新。文章构建了CBT的网络治理框架,并以江苏常熟的CBT发展为案例,提出了网络治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要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旅游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作用"课题组 邵琪伟 杜江 唐晓云
大众旅游背景下,旅游提升国民幸福的作用日益显著。论文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建构了旅游提升国民幸福的时间-范畴二维分析框架,通过抽样调查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等方法对旅游提升国民幸福的内涵和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旅游提升国民幸福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包括旅游提升游客幸福和目的地居民幸福两个方面,具有阶段特征和时间-范畴两个分析维度。旅游提升国民幸福的程度受出游次数、旅行阶段、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旅游总体幸福感的关键来源是国民在旅游过程中在健康、新奇、正性情绪和离开惯
关键词:
旅游 提升 国民 幸福感 框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平
当前,企业越来越关注交易之外的消费者参与行为。Web2.0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可通过在线网络或社区自由地生成各种各样的内容,这成为消费者参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未有学者对消费者内容投入展开研究。文章从消费者体验的视角,对消费者内容投入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消费者体验是影响内容投入的重要因素,从企业中所获得的体验是消费者生成内容素材和驱动力的重要来源,从网络平台中所获得的体验决定了生成内容的现实性,企业和网络平台的交互影响最终决定内容投入的强度。
关键词:
消费者体验 内容投入 分析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彭丹
本文认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是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旅游者对符号的解读,将符号的解读和建构纳入旅游体验的研究视野当中,这在国外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议题。为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和旅游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发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还比较薄弱,尤其就国内而言,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对旅游体验的关注也远远不够,迫切需要更多学者将目光投射到这两个领域当中来。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符号 旅游符号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毓峰 张梦 胡雯
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系统过程。本文分析了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涵、主要目标、协调机制和影响因素,旨在为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适当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强调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的协调:即都市旅游发展与都市及其区域发展之间的协调;都市旅游产业发展与都市其他产业发展的协调;以及都市旅游产业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楝子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全域乡村旅游尚无明确的概念,更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域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根据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要求,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起全域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以重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特色镇作初步实证研究,以期反映乡村区域全域乡村旅游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全域乡村旅游的建设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全域乡村旅游 旅游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勇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外延逐渐扩大,旅游资源产权问题越发复杂。如果依然笼统地实行僵化的旅游资源管理模式,不但会使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而且会对资源本身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基于产权的角度,在对旅游资源重新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旅游资源产权体系,进而根据不同产权的有效性条件,提出了调整旅游资源的具体管理、运行制度的思路。
关键词:
产权 旅游资源 产权安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特伦齐尼 赵炬明
在研究"大学如何影响学生"这一项目40年后,为帮助大学教师和管理者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包括6个基本特征的工作指南:适度挑战学生、让学生积极应对挑战、提供支持性环境、鼓励积极的真实性学习、有他人参与、倡导积极反思。根据这个框架,教师和管理者可以判定自己的教学或工作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本科教学改革 有效学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构雄 曾国军
旅游体验是丰富多维的,游客所获得的旅游体验随旅游类型不同而异。为了探索都市水上夜游体验的结构,本文以广州珠江为例,对广州珠江夜游游客体验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构建了都市水上夜游体验理论模型,包括景观体验、都市体验和自我体验三个主范畴及建筑景观、灯光景观、游船景观、都市发展、都市形象等10个副范畴,认为游客体验到的模式有"看景是景"的景观→自我、"看景非景"的都市→自我、"看景观己"的景观→都市→自我三种模式;第二,开发了包含10个维度共36个问项的都市水上夜游体验量表;第三,基于理论模型,设计出五种都市水上夜游体验竞争模型,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选择,发现三阶单维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建构的合理性;第四,建立了都市水上夜游体验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景观体验对整体景观体验、景观体验对都市体验与自我体验、都市氛围体验对自我行为体验与自我情感体验,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发现景观→自我体验模式获得检验,都市→自我和景观→都市→自我两种体验模式部分得到检验。研究不仅能够丰富体验与旅游体验相关理论研究,且对拓展旅游体验测评研究有贡献。
关键词:
旅游体验 都市旅游 水上旅游 珠江夜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本文依据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对适合于大多数消费者旅游行为的基本模式做了一个描述,从旅游消费者选择旅游方式的动机和自主性因素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不同旅游方式下消费者效用的获得,阐明了旅游方式中的自主权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以及旅游消费者类型与旅游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效用 自主权 包价旅游 非包价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中,“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旅游目的地层面的二元竞争力框架,对“文化”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突出分析了“文化”因素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竞争力 “文化” 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