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7)
- 2023(9572)
- 2022(8060)
- 2021(7503)
- 2020(5946)
- 2019(13691)
- 2018(13127)
- 2017(24472)
- 2016(12791)
- 2015(14617)
- 2014(14453)
- 2013(14509)
- 2012(13970)
- 2011(13075)
- 2010(13195)
- 2009(12104)
- 2008(12109)
- 2007(10682)
- 2006(10003)
- 2005(9420)
- 学科
- 济(66494)
- 经济(66426)
- 业(30989)
- 管理(29756)
- 中国(24631)
- 方法(21798)
- 企(21505)
- 企业(21505)
- 农(18951)
- 地方(18941)
- 数学(18160)
- 数学方法(18059)
- 业经(14405)
- 贸(14373)
- 贸易(14358)
- 易(13959)
- 农业(13095)
- 发(12123)
- 银(11693)
- 银行(11683)
- 融(11676)
- 金融(11676)
- 行(11529)
- 制(11135)
- 学(10845)
- 环境(10747)
- 财(10679)
- 地方经济(10523)
- 发展(9113)
- 展(9086)
- 机构
- 学院(190562)
- 大学(190300)
- 济(88990)
- 经济(87451)
- 研究(78144)
- 管理(67617)
- 中国(61185)
- 理学(56224)
- 理学院(55450)
- 管理学(54763)
- 管理学院(54377)
- 科学(44543)
- 京(43260)
- 所(39749)
- 财(39304)
- 研究所(35863)
- 中心(33920)
- 财经(30560)
- 农(30507)
- 江(29148)
- 范(29115)
- 北京(29044)
- 师范(28873)
- 经济学(28690)
- 经(27987)
- 院(27902)
- 经济学院(25706)
- 科学院(24038)
- 师范大学(23657)
- 农业(23405)
- 基金
- 项目(120215)
- 科学(95971)
- 研究(91089)
- 基金(88418)
- 家(78081)
- 国家(77035)
- 科学基金(64552)
- 社会(61045)
- 社会科(58005)
- 社会科学(57991)
- 基金项目(45788)
- 省(44449)
- 教育(40021)
- 划(38116)
- 自然(37978)
- 自然科(37047)
- 自然科学(37036)
- 资助(36863)
- 自然科学基金(36403)
- 编号(34731)
- 发(33154)
- 成果(28871)
- 部(27660)
- 重点(27645)
- 发展(27577)
- 展(27122)
- 国家社会(26660)
- 中国(25786)
- 课题(25578)
- 创(24615)
共检索到315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纳尔逊.格拉本 彭兆荣 赵红梅
2005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纳尔逊.格拉本(Nelson H.Graburn)教授和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在北京出席学者俱乐部性质的“国际旅游研究院双年会”(2005 Bienni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Study of Tourism)后,赴四川、贵州和广西进行了为期20天的调研。借此机会,彭兆荣对格拉本教授进行了专访,内容涉及到中国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特点及潜在的危机,农业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健
本文讨论了中国旅游发展中一些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例如旅游业服务质量问题、旅游资源和项目开发规划中的问题、中外合资与合作经营中的问题、旅游法制建设问题、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问题等,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重视和加强旅游人类学理论对中国旅游发展的指导,妥善解决旅游发展中大量存在的社会文化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旅游人类学理论在中国旅游发展宏观调控、微观管理以及发展对外旅游关系中的应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柯群英 高崇
进入21世纪,旅游人类学不断面对新课题,进行新的转向。文化在旅游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旅游业需要找寻新的景物和景点,去满足来自个体和大众旅游的多样化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寻找原汁原味而且带有奇异色彩的旅游资源,风靡一时,结果是不论当地的文化承载者同意与否,他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路加
简介国外旅游人类学发展概况 ,总结中国旅游人类学教学、科研的历程和得失 ,指出开展中国旅游人类学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介绍广州大学关于旅游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并提出《中国旅游人类学》一书的内容结构框架。
关键词:
旅游 人类学 教学 研究 专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德成 余海涛 倪玉乐 许治平
在简要总结了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现代旅游业开发实践中带来的旅游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旅游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改善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振兴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抉择。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 永续旅游 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守红 杨红霞
旅游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分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点,并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构建一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措施。
关键词: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斌 张进福 马仪亮 妥艳媜 马海鹰 李明龙 舒伯阳 肖建勇 谷慧敏 宋潇潇 徐凯伦 高天明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旅游业而言,也进入了品质化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人们出游机会的增多,人们对旅游的追求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关于旅游业发展形势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需求品质化"。可以说,发展品质旅游既是对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响应,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同时是旅游业发展进入大众旅游中高级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品质旅游 协同治理 旅游者 旅游品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冰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消费品。旅游业作为幸福导向、健康导向、文明导向的产业,对增进社会福祉和人民幸福十分重要。本期笔谈组织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对"旅游与社会福祉"话题进行讨论,以期通过启发研究和指导产业的发展来增进社会福祉和人民幸福。本期笔谈作者包括1位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2位企业界人士,以及6位关注旅游社会福
关键词:
社会福祉 旅游产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小军 吴毅
旅游作为人类的普遍行为,在今天的商业化中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却逐渐丧失了其本真。通过思考"旅游"的内涵以及当代商业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文章区分了人类"天性旅游"和"商业性旅游"两个基本的旅游形态,探讨了"旅游"对于人类学的意义以及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旨趣,检讨了以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所在。文章指出人类的天性文化是人类天性旅游的本质内涵,文化自由是天性旅游得以实现的基础,保证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实现游客和东道主的"共主体"地位,是文化自由的条件。同时,商业化和市场化应该服从人类自由情性的发展,而不是让旅游成为商业化的帮凶和牺牲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宗晓莲
旅游产业已经蔓延到当今世界的各个角落,旅游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带来的冲击也早已引起关注。可以说,旅游成为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不得不面对的议题,理解旅游也成为理解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早在20世纪中期,人类学者就已经注意到旅游在自己的调查地带来的巨大影响,因此,虽然人类学者对加入旅游研究曾有过种种顾虑,自60年代开始,旅游却被纳入各时期人类学的流行议题,如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兆荣
旅游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是许多应用学科中的“后进者”。但是 ,旅游人类学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不仅成为该分支最具学科性的核心价值 ,也成了其他学科乃至决策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旅游人类学研究视野中“旅游文化”以及相关的问题作一些评述和分析 ,借此提出一些问题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和重视。这无论从学科的理论反思抑或是应用层面都是有益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小军 吴毅
旅游作为人类的普遍行为,在今天的商业化中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却逐渐丧失了其本真。通过思考"旅游"的内涵以及当代商业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文章区分了人类"天性旅游"和"商业性旅游"两个基本的旅游形态,探讨了"旅游"对于人类学的意义以及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旨趣,检讨了以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所在。文章指出人类的天性文化是人类天性旅游的本质内涵,文化自由是天性旅游得以实现的基础,保证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实现游客和东道主的"共主体"地位,是文化自由的条件。同时,商业化和市场化应该服从人类自由情性的发展,而不是让旅游成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逢祥 戴平 崔丽萍 李战 冯润民
旅游业是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四大功能的现代朝阳产业,上海市委、市府把上海旅游定为综合型都市旅游。这不仅是立足于上海旅游业发展的综合优势,而且是立足于21世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本文从上海发展都市旅游的优势条件、目前在推进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
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条件 问题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甄翌
目前盛行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是一种一维线性叠加的方法。采用二维评价体系,构建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的一套方法,并对张家界地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发展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张家界地区自然环境对这种发展模式的支持是可持续的,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多的受人文系统的限制。
关键词:
旅游 可持续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晓梅
人生是一场旅行,而家是这场旅行中的起点和终点。一直以来,家是一个极富内涵的学术概念,家作为一种存在和隐喻,其界限往往超越了家屋和家庭关系,延伸到社区、城市、区域和国家。在流动性背景下,家的尺度转换以及透过家理解社会与空间的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与协商成为研究的热点。旅游作为流动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同时成为旅游的推力与拉力,充满矛盾与情感牵绊。旅游是一个过程,从离家到回家,从逃离到怀念到依恋,家总是如影相随。也就是说,旅游与家相伴而生,二者的互动不仅有物质、情感、想象的维度,亦有权力博弈,同时,也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旅游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对话创造条件与提供平台。
关键词:
旅游 回家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