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0)
- 2023(5479)
- 2022(4596)
- 2021(4162)
- 2020(3383)
- 2019(7601)
- 2018(7177)
- 2017(14572)
- 2016(7774)
- 2015(8041)
- 2014(8160)
- 2013(8083)
- 2012(7350)
- 2011(6875)
- 2010(6906)
- 2009(6251)
- 2008(6157)
- 2007(5325)
- 2006(4871)
- 2005(4288)
- 学科
- 济(40959)
- 经济(40936)
- 管理(18957)
- 业(16131)
- 地方(15400)
- 方法(15079)
- 数学(12731)
- 农(12669)
- 数学方法(12654)
- 中国(12304)
- 企(10517)
- 企业(10517)
- 地方经济(8519)
- 贸(7471)
- 贸易(7470)
- 业经(7238)
- 易(7173)
- 学(6882)
- 农业(6710)
- 环境(6666)
- 城市(6420)
- 产业(6309)
- 财(5820)
- 发(5493)
- 结构(5389)
- 制(5270)
- 理论(5069)
- 产品(4977)
- 城市经济(4707)
- 融(4491)
- 机构
- 学院(114142)
- 大学(110719)
- 济(47255)
- 经济(46133)
- 管理(43197)
- 研究(40133)
- 理学(37580)
- 理学院(36988)
- 管理学(36367)
- 管理学院(36126)
- 中国(28404)
- 科学(26269)
- 京(23817)
- 所(19596)
- 财(18619)
- 范(18350)
- 师范(18177)
- 研究所(18079)
- 中心(18070)
- 农(17404)
- 江(16632)
- 业大(15780)
- 财经(15610)
- 院(15299)
- 师范大学(14957)
- 经济学(14898)
- 北京(14751)
- 经(14133)
- 农业(13777)
- 州(13749)
- 基金
- 项目(81022)
- 科学(65676)
- 基金(60354)
- 研究(56964)
- 家(52946)
- 国家(52584)
- 科学基金(45906)
- 社会(38961)
- 社会科(37207)
- 社会科学(37197)
- 基金项目(33200)
- 省(32292)
- 自然(29819)
- 自然科(29083)
- 自然科学(29079)
- 自然科学基金(28543)
- 划(26956)
- 教育(24801)
- 资助(24320)
- 编号(21333)
- 发(19913)
- 重点(18537)
- 部(17209)
- 国家社会(16546)
- 发展(16167)
- 创(16006)
- 展(15977)
- 课题(15294)
- 科研(15245)
- 创新(15182)
共检索到157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向阳 陈日新
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但促进了许多新的旅游中心地的产生,而且形成了不少新的城市旅游中心地的区域结构。这是现代旅游产业集聚的一大特征。本文把旅游消费者行为中关于多样化偏好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理论,运用于城市旅游中心地的周边旅游目的地的区位结构研究。全文从消费者对一个周边旅游目的地做单一往返旅游、对全部周边旅游目的地分别做单一往返旅游以及对全部周边旅游目的地做链路旅游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总消费效用最大化问题,最后求得城市旅游中心地在总消费效用最大化前提下最优的两种基本区域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朋 周静莉 刘晶芝
鉴于我国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征,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可能表现出区域异质性。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及各省区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也支持了影响程度具有区域异质性的论断。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区域异质性 聚类统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飞 黄耀丽 郑坚强 李凡
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合作中形象差异性和可整合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影响力在于形象的整合,而旅游线路促销中则应突出各自形象的差异性,差异和整合共同存在于区域旅游合作中。在对大珠三角城市的实证分析中,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了城市间形象的亲疏关系和可能进行的形象板块划分,这将为大珠三角今后旅游合作中对外推广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操作的策略,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区域正在开展的旅游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旅游感知形象 大珠三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建军
文章构建了旅游业发展影响工业化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58个旅游城市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从总体、专业化、规模和区域等多维度,分析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的影响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三种分类检验,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都具有负向效应。当前,中国旅游城市存在一定的"旅游诅咒"效应,阻滞了其工业化深化;分专业化研究可知,旅游业发展对工业化的负向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高专业化、低专业化和半专业化城市;分规模研究发现,中型旅游城市的最显著,小型旅游城市次之,而大型旅游城市最不显著;分区域研究表明,中西部旅游城市的较突出,而东部旅游城市统计上并不显著。这为各个旅游城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和规避"旅游诅咒"效应和正确处理"旅游业+工业化"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旅游城市 工业化 资源诅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建设 朱翔 徐美
旅游中心地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文章首次尝试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区域旅游中心地的规模和空间结构,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形理论来研究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可行的;分形理论和方法是优化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工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建红 王敏
运用自下而上法和市场替换法.以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为案例地.以2014年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对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性与减排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华中和华东地区等中短途客源地游客量占游客总量的比例达到了88.04%.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只占总排放量的43. 25%;其他长途客源地游客量占游客总量的比例不足12% .却产生了56.7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长三角地区游客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9. 18kg/人次.分别相当于华中和华东地区、广东和京津冀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和港澳台及国外地区游客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8.22% ,8.90% ,6.55...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钺 陈叙笛 刘琼
四川秦巴山区作为秦巴山脉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其旅游资源并未完全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通过对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和秦巴山脉三大山脉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秦巴山脉发展旅游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川秦巴山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发展竞合分析,提出四川秦巴山区与周边城市发展旅游的合作潜力,为实现四川秦巴山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涛
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准,采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我国省际旅游业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正处于低效率不断向高效率转变的时期;区域旅游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正不断减小。
关键词:
旅游业 效率 区域差异 SFA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慧玲
掌握城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偏好的差异,利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调查了长沙居民,通过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计算其偏离度发现:清静乡村型旅游目的地偏好的性别和学历分异明显,男性比女性更加偏好,研究生层次的消费者对清静乡村型旅游目的地表现出最强偏好;在自然山水旅游目的地类型中,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或大专文化程度的消费者表现出很强的偏好;在热闹都市旅游目的地类型中,高中、中专或职高层面的消费者相对于其它文化程度的消费者来说,偏好最强。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偏好 卡方检验 偏离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玲,李娟文
旅游中心地作为区域旅游的旅游目的地、客源供给地、旅游集散地和旅游服务中心,对区域旅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分析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的优化对策,是推动区域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介绍了旅游中心地的概念和界定方法,分析了湖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的现状和系统构建途径及优化措施。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空间结构系统 湖北省 优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静波
本文以中心地理论为指导,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法合成原理对湖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综合考虑各城市的经济、文化、行政管理、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配合旅游功能分区,确定长沙为一级旅游中心地,张家界、郴州、岳阳、邵阳为二级旅游中心地,株洲、湘潭、衡阳、常德、益阳、永州、怀化、娄底、吉首为三级旅游中心地。以此为基础,划分五大旅游区,分别是湘中大长沙都市旅游区,湘西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旅游区,湘北环洞庭湖旅游区,湘东南宗教文化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湘西南丹霞、山地草原景观和侗文化旅游区。最后,提出了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耀峰 李创新 张佑印 陈美景 高军
基于市场抽样调查的结果数据,按照客源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将来华外国游客主要分为4个文化群体:欧洲文化群(主要包括英、法、荷、德、意、西)、东亚文化群(日、韩)、北美文化群(美国、加拿大)和澳洲文化群(澳大利亚、新西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归纳分析各个文化群体游客的文化表象以及特征,对来华游客的旅游认知评价行为的一般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分析了旅游认知评价行为的规律,探讨来华不同文化群体游客的认知评价的差异性。
关键词:
文化群体 来华游客 认知评价 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玉翠 陆玉麒 谢江红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旅游前进中的波动特征,重点研究了我国国际旅游的沿海内陆差异及省际差异,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将我国分为四类地区,针对每一类地区的国际旅游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国际旅游 旅游资源 区域差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彬彬
城市事件旅游策划形式、类型、内容、强度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城市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背景以及旅游竞争力因子等,会对事件旅游的发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事件旅游 热点旅游城市 地域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冰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核心部分,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分形模型,并以河南省旅游中心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可行的,河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在规模结构方面,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市为首位旅游中心地的6个层级的等级规模体系;在空间结构方面,河南省的18个旅游中心地之间是一种比较均匀的空间结构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