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8)
2023(7888)
2022(7075)
2021(6616)
2020(5807)
2019(13549)
2018(13489)
2017(26143)
2016(14786)
2015(16991)
2014(17747)
2013(17485)
2012(16615)
2011(15103)
2010(15484)
2009(14405)
2008(14995)
2007(13913)
2006(11982)
2005(10751)
作者
(45136)
(38187)
(37578)
(36080)
(24152)
(18478)
(17479)
(14610)
(14084)
(13928)
(12995)
(12914)
(12372)
(12166)
(11957)
(11824)
(11665)
(11177)
(11139)
(11114)
(9576)
(9563)
(9276)
(8736)
(8731)
(8654)
(8549)
(8531)
(7802)
(7722)
学科
(60206)
经济(60141)
管理(38736)
(37586)
方法(30369)
(29541)
企业(29541)
数学(24753)
数学方法(24458)
(21028)
(14591)
中国(14505)
(14355)
(13848)
贸易(13845)
(13442)
业经(13416)
理论(12647)
农业(12396)
地方(12392)
(10874)
(10481)
(9143)
财务(9120)
财务管理(9083)
(8896)
银行(8862)
企业财务(8495)
(8388)
环境(8311)
机构
学院(223585)
大学(221162)
(83654)
经济(81578)
管理(80943)
研究(73460)
理学(68839)
理学院(67916)
管理学(66468)
管理学院(66021)
中国(55038)
科学(48533)
(47682)
(41714)
(39631)
(39154)
(36316)
研究所(35512)
业大(34466)
中心(34334)
(33194)
农业(33115)
师范(32846)
财经(31521)
北京(30182)
(29102)
(28225)
师范大学(26191)
(25627)
经济学(25321)
基金
项目(140039)
科学(107679)
研究(102078)
基金(98158)
(85693)
国家(84923)
科学基金(70905)
社会(61274)
社会科(57828)
社会科学(57805)
(56911)
基金项目(52570)
教育(48108)
(47402)
自然(46384)
自然科(45203)
自然科学(45183)
自然科学基金(44382)
编号(43449)
资助(41720)
成果(36165)
重点(31855)
(30945)
课题(30512)
(30466)
(28169)
科研(27119)
大学(26298)
创新(26229)
计划(25756)
期刊
(97453)
经济(97453)
研究(61880)
中国(42096)
(38377)
学报(37358)
科学(33422)
(31709)
大学(27326)
教育(26797)
管理(26460)
农业(26050)
学学(25501)
技术(19699)
业经(17927)
(17496)
金融(17496)
财经(15250)
经济研究(14434)
(14221)
问题(13680)
(13108)
图书(12693)
(12429)
商业(11485)
技术经济(10959)
(10925)
(10732)
资源(10340)
理论(10305)
共检索到330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初晓恒  
旅游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旅游已成为游客经久不衰、最热衷的旅游资源,从而文化必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旅游产品的内核和本质。由此,在重视旅游业发展状况以及旅游研究呈现多元化的同时,研究旅游产品文化挖掘及其传递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旅游企业发展的作用问题,也就成为目前旅游界人士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才  
旅游的本质问题是旅游学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站在辩证逻辑思维高度上,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方面对旅游本质进行探析,把旅游本质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层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永贤  张智光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物资源等要素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其相应的景观感知,以及它们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传递关系模型。通过对景区生态安全各要素的分析发现,在景区开发、游客干扰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我国一些森林旅游景区水体、土壤、空气、声音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动植物生长生存条件发生退化,并对游客的景观感知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对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的传递性分析表明,景观感知安全是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转移到自身的一种反映,它对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有一定的预知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和对景区生态安全构念的分析,建立了包括生物生存环境安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建伟  
深圳特区华侨城,从1989年建成锦绣中华至今,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从一片荒野滩涂的郊外到处处叶绿花红的旅游城区,华侨城旅游业的骄人业绩令中外瞩目。在人们分析探索华侨城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时,笔者认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华侨城将旅游业与文化紧密揉合在一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凌云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绿色共享发展成为时代趋势的背景之下,促进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群聚效应、增加农村各类产业的综合收益。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乡村旅游革新以及生态农业推广,强化多个产业之间的合作互补、协同共进,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驱动农村社会长效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栋梁  
屯堡文化旅游资源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逐渐的瓦解和消失,影响力远不及其他类似旅游资源景点。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虽有政府政策支持、优异的地域气候条件和自身文化特色的优势,但仍存在市场开发不够、旅游人才缺乏、文化资源保护不足,未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效整合等问题。必须采取开发特色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拓宽投资渠道和培育旅游人才等措施加大屯堡文化资源的开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京平  谢梅君  
红色旅游文化的教育功能表现在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红色旅游文化的传播,既有利于提高全民道德修养,培育公众信仰,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利于提高审美层次,理性评估个人价值,完善人格。应该从保护红色旅游资源和开发红色旅游品牌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文化的教育功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文  
从资源景观格局和产业组织发展的视角,基于国内外廊道旅游研究综述,依托四川省廊道旅游信息,在产品开发上,分析和探讨长度距离、内容组织及配套服务三方面具体问题,提出了我国廊道旅游的产品开发路径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明辉  
信号传递可以防止逆向选择的发生。会计信息可以向外部使用者传递关于企业价值(质量)的信息,从而使其能够区分不同质量的企业,作出正确的投资信贷决策。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信号传递作用,必须建立可靠的经济制度,对会计信息信号传递加以甄别,保证信号的真实可信,关键是要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并加强审计制度建设,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真正成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同时,也应提高会计信息的充分性(也即信号的充分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水雄  孙春燕  范武波  
海南西沙旅游的开通,对宣示和维护南海主权,促进海南和南海旅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西沙和南海区域地理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其旅游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西沙旅游常态化后,旅游安全问题将越加复杂和突出,故须尽早对西沙旅游安全问题进行研判,作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据此,文章通过对西沙和南海环境与旅游安全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总结出西沙旅游安全的特点和类型,并提出一些具体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艳  
以南京市4所公办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目前旅游高职学生职业态度的现状。结果显示旅游高职生职业认知不足,矛盾心理凸显;职业情感较弱,从业信心不足;职业意识模糊,职业期望过高。据此提出职业态度培养的建议:聘请企业行家讲授职业规划课程;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修正能力培养偏差;关注学生性别、生源地、生源类型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矛盾,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学  
价值的载体是商品。开发后的自然旅游环境是其价值的载体。开发自然旅游环境的抽象活劳动创造其新价值 ,实际开发自然旅游环境的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价值量 ,应该开发自然旅游环境的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价值实现量 ,我国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我国自然旅游环境价值的“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补偿及分配方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永涛  谭志喜  
中国"养生"与国外"wellness"哲学理念的对接是分析养生旅游概念的基础。国外养生旅游概念以穆勒和考夫曼所下定义最为典型。国内养生旅游概念依据定义的重心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关系定义、融合定义、目的定义、主题定义,但存在"二次解释"的缺憾。根据国内外养生(wellness)哲学理念分析,养生旅游可定义为:个人以整体观为指导、以预防疾病、保有健康为目的,前往异地所进行的暂时性体验行为。养生旅游与健康旅游、医疗旅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养生旅游与医疗旅游同为健康旅游的子集;养生旅游以预防为主,医疗旅游以康复为主;养生旅游的消费群体多为健康旅游者,而医疗旅游的消费群体以治疗型旅游者为主;全球化背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建春  
集群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目的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旅游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地方已初露端倪。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吸引物及相关要素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因此,明确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形成机理,培植旅游产业集群,提升目的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亟待探讨的一个命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亚萍  金建湘  潘晓芳  
阐述了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的涵义,分析了生态旅游中存在着对生态旅游的曲解、旅游区生境退化、旅游活动与环境不协调等生态安全问题。指出:生态旅游与生态安全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具备生态安全条件下的生态旅游才能保障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