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9)
- 2023(6336)
- 2022(5661)
- 2021(5044)
- 2020(4591)
- 2019(10638)
- 2018(10433)
- 2017(20953)
- 2016(11512)
- 2015(13106)
- 2014(13509)
- 2013(13688)
- 2012(13021)
- 2011(11895)
- 2010(11997)
- 2009(11297)
- 2008(11374)
- 2007(10561)
- 2006(9031)
- 2005(7953)
- 学科
- 济(57105)
- 经济(57065)
- 业(30494)
- 管理(28644)
- 方法(27428)
- 数学(23366)
- 企(23271)
- 企业(23271)
- 数学方法(23201)
- 农(15709)
- 地方(13315)
- 业经(12422)
- 中国(11938)
- 财(11118)
- 农业(10654)
- 学(10480)
- 产业(9857)
- 贸(9666)
- 贸易(9665)
- 易(9306)
- 制(8401)
- 理论(7944)
- 和(7917)
- 技术(7726)
- 环境(7432)
- 地方经济(7359)
- 银(6673)
- 务(6655)
- 银行(6652)
- 财务(6642)
- 机构
- 学院(177297)
- 大学(175013)
- 济(74528)
- 经济(73003)
- 管理(68068)
- 研究(59108)
- 理学(58673)
- 理学院(57966)
- 管理学(57011)
- 管理学院(56651)
- 中国(42995)
- 科学(37851)
- 京(36825)
- 财(31932)
- 农(31672)
- 所(30514)
- 研究所(27908)
- 中心(27387)
- 业大(27093)
- 江(26923)
- 财经(25960)
- 农业(25195)
- 范(24558)
- 师范(24330)
- 经(23283)
- 经济学(23182)
- 北京(23145)
- 州(21579)
- 经济学院(21239)
- 院(20659)
- 基金
- 项目(116143)
- 科学(90802)
- 研究(83873)
- 基金(83014)
- 家(72045)
- 国家(71467)
- 科学基金(60654)
- 社会(53250)
- 社会科(50651)
- 社会科学(50634)
- 省(47358)
- 基金项目(45291)
- 划(38918)
- 自然(38716)
- 自然科(37737)
- 自然科学(37724)
- 教育(37585)
- 自然科学基金(37058)
- 资助(34606)
- 编号(34009)
- 发(27555)
- 成果(26653)
- 重点(26254)
- 部(25329)
- 创(23940)
- 课题(23395)
- 创新(22369)
- 发展(22333)
- 科研(22317)
- 展(21993)
共检索到250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卫红
从区域角度来看,旅游产业往往是集聚发展的。地理学和经济学对于产业集聚的动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旅游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特性不同,因此,促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因素也存在差别。综合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观点,结合对平遥古城旅游企业的调查,笔者认为,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旅游产业的特性要求、外部经济效应和政府规划的促动,三者共同推动了旅游产业的集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集聚 动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柳百萍 刁宗广 尹长丰
文章采集2001-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等有关统计数据,借助综合区位熵指数和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等指标,从旅游产业集聚基础条件、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度和旅游产业集聚经济效果三个方面,探讨皖江旅游集聚水平的区域差异、时间变化趋势、经济相关性。分析认为皖江区域旅游集聚水平整体不高,且在徘徊中呈下降趋势,区域旅游核心城市初步形成,但集聚的资源依赖性和区位依附性较强,集聚水平处于低层次,扩大区域旅游经济规模是提高区域旅游集聚水平的关键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华 于静
产业集群对提高当地旅游产业地位和推动区域经济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旅游产业区位熵的测度来衡量山西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并分析旅游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集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地推动山西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关键词:
旅游产业 集聚度 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张广海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分析,考察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地区形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显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海艳
产业集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区位熵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产业时间上集聚度的变化态势和空间上的集聚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整体上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空间上从单一旅游集聚区向多样化旅游集聚区发展。基于此,进一步剖析旅游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占风 叶银丹 高嘉男
对旅游业整体及其子行业的效率进行评价可以深入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从而推动行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文章采用DEA方法的BCC模型,对2012—2013年各省区市旅游业整体及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的效率展开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地区差异。我国各省区市旅游业规模效率普遍较高,纯技术效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综合效率地区差异明显,基本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
关键词:
旅游业效率 子行业效率 DEA 聚类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占风 叶银丹 高嘉男
对旅游业整体及其子行业的效率进行评价可以深入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从而推动行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文章采用DEA方法的BCC模型,对2012—2013年各省区市旅游业整体及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的效率展开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地区差异。我国各省区市旅游业规模效率普遍较高,纯技术效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综合效率地区差异明显,基本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
关键词:
旅游业效率 子行业效率 DEA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淑新 何元庆 王学定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旅游外汇收入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差系数、Gini系数、Herfindahl指数、Theil指数研究了1996-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聚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历史特征,分散是主流变化趋势;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和旅游资源水平在促进入境旅游经济分散化发展方面具有主导推动作用;而旅游业从业人员、第三产业比重和星级酒店水平阻碍了分散化趋势。基于此,提出促进中国入境旅游业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集聚 分散 中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春宇 邢洋 左文超 肖宏 高红艳
空间融合、集聚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二者融合实则是两个具有各自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对各自产业进行"融合""集聚",形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要素,能激发出全新产品与服务模式的创新系统。文章首先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要素与层级结构的基础上将其解构为一个由内核与调控部分组成的创新系统;而后,综合运用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parallel law)、熵值权重法(entropy-weight method,EWM)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构建文
关键词:
集聚量测模型 系统科学 文化旅游创新系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磊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①1999年~2009年面板数据,分别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一方面,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线性负向影响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构建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影响效应的门槛特征,具体而言,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负向影响效应不仅存在基于旅游产业集聚的单一门槛特征,而且也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三重门槛特征。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聚 地区收入差距 门槛回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王蕾蕾 田晓辉
首先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以广东省的21个城市作为样本区域,采用区位商的方法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绩效进行测算,并根据所构建的模型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基于比较结果提出了该区域有针对性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实现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李梦含
集聚性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与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的分布特征、关联特征与迁移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分布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和集聚水平的空间差异性。2)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特征,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3)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聚集区域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集聚重心的迁移速度不断加快。4)影响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市场规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李梦含
集聚性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与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的分布特征、关联特征与迁移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分布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和集聚水平的空间差异性。2)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特征,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3)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聚集区域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集聚重心的迁移速度不断加快。4)影响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市场规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畅
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全面促进消费、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基于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交通可达性、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交通可达性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其在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最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交通可达性对旅游产业集聚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旅游产业集聚在交通可达性和区域旅游经济增长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39.8%。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昌江
女性旅游市场不仅是一个现实的市场 ,而且还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生活方式的改变、个人角色的演变和社会群体的形成、女性的广泛就业 ,以及旅游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社会治安的稳定 ,是促使女性旅游消费的动因。这些促进女性旅游消费的动因 ,是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和旅游业开发女性旅游市场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女性 旅游消费 动因 旅游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