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5)
2023(15823)
2022(13346)
2021(12188)
2020(10546)
2019(23977)
2018(23709)
2017(45901)
2016(25234)
2015(28196)
2014(28440)
2013(28487)
2012(26510)
2011(24012)
2010(24421)
2009(23193)
2008(23831)
2007(21769)
2006(19147)
2005(17646)
作者
(75792)
(63650)
(63624)
(60448)
(40763)
(30338)
(28876)
(24597)
(23823)
(22978)
(21770)
(21546)
(20557)
(20528)
(20013)
(19487)
(19272)
(18784)
(18601)
(18390)
(15962)
(15891)
(15560)
(14579)
(14342)
(14282)
(14262)
(14256)
(12889)
(12762)
学科
(113156)
经济(113002)
(99085)
管理(89986)
(88783)
企业(88783)
方法(49741)
数学(38913)
数学方法(38517)
(35844)
业经(34787)
(33963)
(25956)
中国(25599)
(25287)
财务(25247)
财务管理(25204)
农业(24008)
企业财务(23934)
技术(21623)
(21035)
(20648)
地方(20625)
理论(20105)
(18717)
(18537)
贸易(18531)
(18307)
(17966)
(17658)
机构
学院(381433)
大学(376932)
(157482)
经济(154238)
管理(149253)
理学(127632)
理学院(126242)
研究(125500)
管理学(124285)
管理学院(123555)
中国(96821)
(79748)
科学(77623)
(76770)
(67501)
(64979)
财经(60292)
(60139)
研究所(58573)
中心(57384)
业大(55931)
(54426)
农业(53134)
北京(50056)
(48071)
经济学(47878)
师范(47582)
(47308)
(44539)
财经大学(44333)
基金
项目(246039)
科学(194891)
基金(179873)
研究(178320)
(156719)
国家(155370)
科学基金(133827)
社会(114601)
社会科(108737)
社会科学(108707)
(97584)
基金项目(95775)
自然(86940)
自然科(84811)
自然科学(84781)
自然科学基金(83359)
(80757)
教育(80629)
资助(73738)
编号(71098)
成果(57391)
重点(55460)
(54579)
(53584)
(53359)
创新(49252)
课题(48900)
(48533)
(48279)
国家社会(47504)
期刊
(181334)
经济(181334)
研究(107675)
中国(73077)
(63896)
(62547)
学报(58643)
管理(58432)
科学(56201)
大学(44004)
农业(42388)
学学(41772)
(34398)
金融(34398)
技术(33021)
教育(32678)
业经(31523)
财经(30701)
经济研究(27325)
(26504)
(24903)
问题(24250)
技术经济(21042)
(18553)
(18096)
商业(18089)
财会(18041)
现代(17933)
资源(17489)
统计(17338)
共检索到569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饶品样  李树民  
近年来,围绕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以及集群风险规避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然而,一些"就集群而论集群"的研究由于忽视了旅游集群企业这一构成旅游产业集群的微观基础,因而无法切实有效地指导实践操作。基于此种现实,本文在吸收基于资源观及其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与其来源之间的互动和转换关系的讨论,提出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的划分维度、动态演化过程、动态演化的动力及运行机制等问题,展开对旅游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机制的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耿帅  
本文顺承企业资源观的理论核心要义,提出处于产业集群层面并为集群内部企业所特有的共享性资源。然后采用数理统计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集群企业与非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水平及其与共享性资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验证了共享性资源的存在性及其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支持了共享性资源是集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这一论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娟  熊胜绪  杨东  
文章对全国物流园区内物流企业的254份调查问卷运用SPSS进行探索性分析,形成物流集群共享性资源、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竞争优势量表;用层次回归分析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物流集群内物流企业通过享用集群中的资源提高了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进一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顾志刚  吴晓波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是基于资源观运用于产业集群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相关的政策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新华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RBV)的基本分析框架,本文针对跨国经营企业,在传统的RBV资源三分法基础上提出资源六分法和东道国共享性高级资源概念,并对东道国共享性高级资源通过增强和扩大企业战略资源基础,间接带来李嘉图租金,进而提升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东道国共享性高级资源通过影响企业战略资源,对跨国经营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的理论假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耿帅  
首先通过构建资源观(RBV)对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划分矩阵,提出针对集群企业的RBV资源三分法之外的第四类资源———共享性资源;而后在综合借鉴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RBV的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共享性资源的特质及其核心要义;接着通过分析共享性资源异质性的构成,阐明了基于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观点;最后做出简要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相关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新华  陈金贤  
本文以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为背景,将资源基础理论运用于研究跨国经营,提出"东道国共享性高级资源"的概念,深入分析了东道国共享性高级资源对跨国经营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寻求利用东道国战略资源和共享性高级资源,并与自身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企业拥有的战略资源产生倍增效果,即资源整合的乘数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骞  刘强  唐震  
构建了物流集群共享性资源对物流企业动态能力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区间数拓展DEMATEL法及基于贝氏估计值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及齐美尔连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价值共创对物流企业的动态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价值共创对物流集群共享性资源(共同声誉、集群渠道、集群知识网络、集群竞合氛围、当地机构支持)与物流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强齐美尔连接和强非齐美尔连接均显著正向调节价值共创与物流企业动态能力的正向关系;弱齐美尔连接和弱非齐美尔连接均不显著正向调节价值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立军  于斌斌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一大特色。基于专业市场的准公共平台性质,本文将其为产业集群提供的共享性资源分为共享式网络、共享性信息和制度支持三类;并揭示了这些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浙江省绍兴市14 262份问卷调查与分析实证检验了上述三类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专业市场的各种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共享式网络的影响最为显著;集群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主要是充分吸收、利用专业市场的共享性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等,获得市场竞争的不对称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彪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空间错位动态变动的趋势及其具体机制。研究发现,我国旅游空间错位的分布具有空间集聚和路径依赖的特性,并且这种差异化程度呈现出逐年缩小的趋势。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对空间错位的影响路径相反,前者使得旅游经济的发展摆脱了旅游资源的限制,从而加剧了空间错位,而后者则有利于发挥旅游资源的区域比较优势,从而降低了空间错位程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小琪  马海群  
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馆际资源共享的博弈模型,分析馆际之间合作结果的演化趋势,进而提出实现馆际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治理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轶琳  吴俊杰  吴晓波  
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集群共享性资源进行了质性分析,归纳出资源配套与分工协作的体系、紧密的竞合互动氛围、当地机构的参与和支持、集体学习与知识共享的网络、共同声誉等五大共享性资源要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庆鹏  王磊  黄益民  
为促进集团所属各企业之间实现设计资源共享,基于设计资源共享对子企业影响的分析,根据设计资源共享的动态过程属性,从集团角度提出设计资源共享的激励和惩罚机制、面向优先任务的核心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演化博弈模型,求解两种机制下不同情况的设计资源共享演化稳定策略,并通过系统动力学数值仿真,探究两种机制对设计资源共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机制对集团企业间设计资源共享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面向优先任务的核心资源共享机制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两种机制综合起来,通过降低集团子企业技术流失风险、提高子企业收益,能够促进子企业积极共享设计资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齐二石  李天博  刘亮  赵云祥  乔国通  
云制造服务平台为在不同时空上获取制造资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它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制造、管理和创新。在明确云制造环境下企业制造资源共享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两方行为的制造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在博弈群体处于均匀混合和非均匀混合两种状态下,找出了模型的均衡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引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制造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SD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群体初始共享比例、升级设备成本、信息化改善收益和技术流失风险对博弈双方的策略演化结果具有显著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齐二石  李天博  刘亮  赵云祥  乔国通  
云制造服务平台为在不同时空上获取制造资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它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制造、管理和创新。在明确云制造环境下企业制造资源共享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两方行为的制造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在博弈群体处于均匀混合和非均匀混合两种状态下,找出了模型的均衡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引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制造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SD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群体初始共享比例、升级设备成本、信息化改善收益和技术流失风险对博弈双方的策略演化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促进企业联盟中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须从上述方面着手管理并持续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