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9)
- 2023(6069)
- 2022(5058)
- 2021(4521)
- 2020(3845)
- 2019(8425)
- 2018(7778)
- 2017(15699)
- 2016(7857)
- 2015(8631)
- 2014(8458)
- 2013(8634)
- 2012(7963)
- 2011(7179)
- 2010(7618)
- 2009(7565)
- 2008(6397)
- 2007(5788)
- 2006(5457)
- 2005(4973)
- 学科
- 济(39033)
- 经济(39010)
- 融(24540)
- 金融(24540)
- 业(22795)
- 银(21535)
- 银行(21529)
- 行(21030)
- 管理(19490)
- 企(18813)
- 企业(18813)
- 中国(16693)
- 方法(14077)
- 地方(13101)
- 业经(11509)
- 数学(11040)
- 数学方法(10922)
- 中国金融(10886)
- 制(10588)
- 农(10444)
- 产业(10385)
- 财(9294)
- 农业(7850)
- 理论(7338)
- 体(6880)
- 务(6370)
- 财务(6356)
- 财务管理(6348)
- 企业财务(6139)
- 体制(5967)
- 机构
- 学院(114414)
- 大学(110385)
- 济(51200)
- 经济(50144)
- 管理(42854)
- 研究(38929)
- 中国(36387)
- 理学(36094)
- 理学院(35716)
- 管理学(35152)
- 管理学院(34935)
- 财(24553)
- 京(22732)
- 科学(21853)
- 中心(20067)
- 财经(19300)
- 所(18599)
- 江(17856)
- 经(17299)
- 经济学(16906)
- 农(16850)
- 研究所(16690)
- 银(16253)
- 银行(15646)
- 融(15645)
- 经济学院(15360)
- 金融(15329)
- 范(15254)
- 州(15186)
- 师范(15100)
- 基金
- 项目(73911)
- 科学(58778)
- 研究(55642)
- 基金(53507)
- 家(45733)
- 国家(45341)
- 科学基金(39403)
- 社会(37587)
- 社会科(36038)
- 社会科学(36030)
- 省(30982)
- 基金项目(28820)
- 划(24238)
- 教育(23357)
- 自然(23149)
- 自然科(22566)
- 自然科学(22563)
- 资助(22365)
- 自然科学基金(22175)
- 编号(21108)
- 发(19127)
- 重点(16725)
- 创(16213)
- 发展(16165)
- 成果(16090)
- 国家社会(15994)
- 展(15926)
- 部(15362)
- 课题(15200)
- 创新(15132)
共检索到180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黄雪莹
旅游的空间和旅游的产业是多数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中国旅游发展进入新时期后,旅游的空间出现了极化现象,旅游的产业出现了融合现象,这两个现象支撑着中国旅游的转型演变。一般意义上的产业融合,主要是指不同产业相互交叉、渗透与组合,形成不同于常规产业的一种新型业态。在以传统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邢道隆 王玫
一、派游资源及其评价的含义明确旅游资源的概念是进行旅游资源评价的前提。但目前,对于什么是旅游资源的问题,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种提法是,“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这种观点反映了旅游资源具有吸引旅游者,以及其范围相当广泛这一基本性质,但却没有反映出它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资源”这一概念,属于经济学范畴。所谓旅游资源,应当是就世界旅游业目前所达到的水平而言,上述两种因素中能为旅游业所利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春雷
区域旅游规划是一门交叉性的应用学科,它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宏观指导和动态调整作用。文章从区域旅游规划的重新界定入手,阐述了其主要理论依据和一般演进模式,并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的3个显著特点,即市场导向、学科融合和结构调整。最后,从市场经济和学科发展的双重角度,指出了区域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在很多基本问题如合作空间范畴、主体和机制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共识,这种状况制约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区域旅游合作应该理解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第二,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主体;第三,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过程机制、保障机制、空间作用机制等方面。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空间范畴 主体 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建勇 郑向敏
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文献,本文重新思考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具体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机理与效应,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在于消费需求升级,而模块化对传统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的分解与横向整合是实现旅游产业融合的关键,旅游产业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新产业属性和新业态的复杂性产业网络,同时还引起旅游产业边界的扩大、无边界企业的形成、垄断范式的确立和企业生存法则的改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树民
旅游产业融合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在共生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最终创立一种新型的业态和一种新的共生产品,并且这种新业态和新型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能够迅速成长为一种新的行业。旅游产业协整,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在共生发展中通过互补作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在发展中不同产业仍保持着清晰的产业边界,双方之间没有形成一种规模化的新业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健
本文讨论了旅游基本法在各国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国旅游基本法制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提出旅游学基础理论、法学基础理论和哲学核心理论应作为指导中国旅游基本法立法工作的三大理论支柱。本文提出,中国旅游基本法应坚持五项基本立法原则,即:遵循旅游发展客观规律原则、人本主义原则、有效保护旅游各主体合法权益原则、国家对旅游资源永久主权原则、与国际通行做法保持一致原则。最后,作者就中国旅游基本法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旅游基本法 立法原则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永文
从旅游学的理论构成和形成特点看,旅游学属交叉科学;从旅游学的作用和功能看,旅游学又是一门软科学。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系统,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系统性、群体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可以有多种分类。若按学科划分的规范方法,旅游学可以划分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应用理论两部分。
关键词:
旅游学 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学科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试论当前旅游开发中几个基本环节的错位──旅游规划续议刘德谦《旅游学刊》编辑部OntheDislocationofSomeBasicLinksintheCurrentTourismDevelopment¥byLiuDeqianAbstract:Chin...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雷石标 邵小慧
本文首先从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商旅文跨界融合的基本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来进一步分析坚持商旅文跨界融合对于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明确了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引入面板与空间计量模型,并利用2005-2017年的相关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研究发现,商旅文跨界融合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在相关空间机制的作用下仍然稳健。此外,商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显著提升商旅文跨界融合对旅游产业产生的正向影响。最后,文章立足于商旅文融合视角,提出了现阶段建立健全商旅文融合体系与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锋 陈太政 辛欣
旅游产业融合已成为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而目前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演化方面,却忽略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力量。文章以演化的视角,结合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以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研发经费融合和研发人员融合等指标为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系统度量指标,以技术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产值结构和规模结构等为旅游产业结构演化度量指标,运用协同动力模型,以西安为例对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结构演化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为:①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程度是旅游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序参量;②旅游产业融
关键词:
协同动力模型 旅游融合 结构演化 西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春波
基于省级产业数据,运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分析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的影响效应,并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IV-Panel)、动态面板模型(SGMM)验证了该影响效应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推进呈现正向收敛的动态惯性;消费需求动力、技术创新动力、政府规制动力都对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具有推动作用,且高市场化程度地区更易融合发展。因此,我国应提升文化与旅游业的消费需求驱动效能,强化文化与旅游产业链的跨界技术创新效应,发挥文化与旅游产业演进期的政府规制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广金
本文通过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特点的分析,发现体育产业具有内涵复杂、消费需求巨大化、对空间依赖性较大的特点,而旅游产业则具有无边界综合性以及空间包容性。在二者共同市场需求及共享资源的对接基础上,可通过复合经营模式,形成三种可操作的产业融合方式,分别为渗透融合、重组融合、延伸融合,且每种融合方式各具特点。
关键词:
体育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对接 产业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产业融合是实施全域旅游的主要抓手和构建现代旅游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基于熵权法、灰色关联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31个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2002~2016年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度逐渐加深,但产业间差异性明显。与第一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中高度融合阶段;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一直保持在中度融合阶段;与第三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高度融合阶段。②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全局空间呈现正自相关特征,但自相关特征各有不同。旅游产业与第一、三产业融合空间集聚特征凸显,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深;与第二产业融合空间分布持续保持集聚状态,集聚程度没有显著变化。③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局部空间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与第一产业融合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值区域空间分布呈现以环渤海为中心,向南向北波动变化;与第二产业融合呈现由华北、华东向西部、西南地区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与第三产业融合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但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HH集聚区出现暂时性离散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三次产业 产业融合 时空演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陆林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开始在全球迅速推广,影响着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在技术、信息、经济等领域广泛运用。产业融合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