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0)
- 2023(11257)
- 2022(9762)
- 2021(8762)
- 2020(7633)
- 2019(17595)
- 2018(17203)
- 2017(33515)
- 2016(18052)
- 2015(20593)
- 2014(20759)
- 2013(20953)
- 2012(20113)
- 2011(18490)
- 2010(18608)
- 2009(17281)
- 2008(16920)
- 2007(15360)
- 2006(13738)
- 2005(12274)
- 学科
- 济(101668)
- 经济(101596)
- 管理(45173)
- 业(43779)
- 方法(37140)
- 企(33380)
- 企业(33380)
- 数学(31735)
- 数学方法(31463)
- 地方(27584)
- 农(24982)
- 中国(21241)
- 业经(20643)
- 学(19320)
- 农业(17181)
- 财(16919)
- 地方经济(16051)
- 制(14503)
- 贸(13641)
- 贸易(13636)
- 和(13579)
- 环境(13385)
- 产业(13333)
- 易(13038)
- 理论(12844)
- 融(11551)
- 金融(11547)
- 体(11052)
- 发(10889)
- 银(10843)
- 机构
- 学院(271107)
- 大学(268896)
- 济(119915)
- 经济(117397)
- 管理(100833)
- 研究(96493)
- 理学(86018)
- 理学院(84923)
- 管理学(83497)
- 管理学院(82957)
- 中国(71425)
- 科学(59442)
- 京(57076)
- 财(51182)
- 所(49519)
- 农(46459)
- 研究所(44953)
- 中心(44063)
- 江(42686)
- 财经(40463)
- 业大(39481)
- 范(37858)
- 师范(37532)
- 经济学(37425)
- 农业(36343)
- 经(36299)
- 北京(36010)
- 院(34087)
- 州(33729)
- 经济学院(33576)
- 基金
- 项目(174681)
- 科学(136219)
- 研究(128649)
- 基金(124065)
- 家(107250)
- 国家(106323)
- 科学基金(90352)
- 社会(81707)
- 社会科(77419)
- 社会科学(77394)
- 省(71536)
- 基金项目(67008)
- 划(57912)
- 教育(57115)
- 自然(56602)
- 自然科(55109)
- 自然科学(55092)
- 自然科学基金(54096)
- 编号(52407)
- 资助(50714)
- 成果(41879)
- 发(41374)
- 重点(39449)
- 部(37649)
- 课题(36467)
- 创(35724)
- 发展(33725)
- 创新(33452)
- 国家社会(33316)
- 展(33236)
- 期刊
- 济(143457)
- 经济(143457)
- 研究(80190)
- 中国(51302)
- 农(42224)
- 学报(40345)
- 财(39280)
- 科学(38062)
- 管理(35221)
- 大学(30029)
- 农业(28732)
- 学学(27993)
- 技术(24512)
- 教育(23198)
- 业经(22856)
- 经济研究(22711)
- 融(21996)
- 金融(21996)
- 财经(19914)
- 问题(19191)
- 经(17436)
- 技术经济(15500)
- 业(15261)
- 资源(14497)
- 统计(14152)
- 图书(14030)
- 贸(13649)
- 商业(13223)
- 策(12712)
- 经济问题(12470)
共检索到412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卫 陈雪钧
随着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日渐提高,许多地方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是支柱产业地位的确定需要多项经济指标支撑,一些地方仅凭主观认识或以不科学的评价指标来衡量旅游产业经济贡献,容易导致旅游产业定位决策失误。为了全面科学地评价旅游产业的经济贡献,文章以支柱产业的经济贡献标准为出发点,以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需求收人弹性、就业容量、行业关联度四个因子构建了旅游产业经济贡献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北省旅游产业经济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提出:目前湖北省旅游产业尚未达到支柱产业的标准,可以将其作为“准支柱产业”来培育。
关键词:
增加值 支柱产业 弹性 关联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伦姣
本文在界定农业循环经济内涵和评价指标选择准则及原则基础上,选择18个指标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湖北省2000—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并进一步运用因子贡献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评价期内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呈不断上升趋势,但系统内部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障碍因素集中表现为资源减量投入。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因子贡献 湖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贤棠 胡静 陈婷婷
文章研究采用世界遗产、中国旅游优秀城市、国家A级景区等9种旅游资源基础类型,对湖北省17个地市州的旅游资源禀赋进行综合评价,测算出各地的旅游资源综合优势度,分别结合旅游经济发展指数、旅游产业地位指数进行相关分析,意在全面梳理湖北省旅游资源禀赋要素分布及利用的区际差异状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庞亮
本文结合湖北省实情,首先,在多目标优化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多目标加权评价模型对湖北省10个市州的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最后,具体分析了这10个市州旅游业竞争力不同的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琼
本文基于Solow余值理论,利用湖北省1992-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使用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农村劳动力投入量和农业资本存量三个指标,测算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年均速度为3.59%、农业科技创新年均贡献率为26.59%。通过分析得出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为农业生产资本存量的增加和农业科技创新。最后指出,要实现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注重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多元化、多渠道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彦 陈全明
笔者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采用湖北省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湖北省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并与全国比较后发现,湖北省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主要是湖北教育发展缓慢,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 贡献率 实证研究 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团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炎涛 李伟
一、测算方法与步骤本文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条件下,运用广义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然后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计算出年平均技术进步增长率,继而测算出湖北省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弹性系数α和β的确定——广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敬桂 王增敏
本文依据湖北省乡村旅游实地调查,运用在旅游业广泛应用的重要性——绩效分析方法(即IPA),对影响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因子的IPA分析,得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喜忧参半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服务质量 IPA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亚钢 童丽珍 郑慧佳
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技术与信息为基础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取决于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与产业资金的数量,也不取决于普通劳动力的数量,而是该国的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人才的创造力,因此,知识经济是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而教育又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因此研究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剑平 刘承良 王薇
旅游业是劳动与知识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旅游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湖北省旅游业随着中部经济的不断崛起而发展迅猛,从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存在较大“结构失衡与失调”问题,基于结构主义理论,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揭示出湖北旅游业人力资源现状:从业规模结构不合理,旅行社从业人员规模偏小;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呈现“年轻化”;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高职称高学历比重偏小;计算机、外语等技能专业比重偏小,外语等技能培训不够;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内容、方式有待革新;员工流动性大,离职比重较高等结构失衡问题,并从行业特征、管理绩效、工作强度、社会观念、薪酬晋升等方面揭示其内在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秀娟
利用C-D生产函数和回归分析技术得出中国旅游产业资本、劳动的产出弹性;利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1996—2001年及2001—2006年两段时间区间内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中国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增长;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三大区域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经济增长 因素贡献率 技术进步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