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6)
2023(9687)
2022(7912)
2021(7214)
2020(5946)
2019(13709)
2018(13523)
2017(26219)
2016(13941)
2015(15727)
2014(15924)
2013(15602)
2012(14610)
2011(13482)
2010(13938)
2009(12734)
2008(12379)
2007(11147)
2006(10211)
2005(9376)
作者
(41276)
(34286)
(34133)
(32463)
(21850)
(16291)
(15379)
(13217)
(12947)
(12414)
(11713)
(11581)
(11224)
(11037)
(10589)
(10521)
(10158)
(9894)
(9853)
(9790)
(8704)
(8474)
(8442)
(7864)
(7762)
(7740)
(7625)
(7597)
(6998)
(6731)
学科
(73384)
经济(73337)
(34843)
管理(34638)
方法(27296)
(26741)
企业(26741)
数学(23143)
数学方法(22639)
地方(21724)
中国(20622)
(18813)
业经(17213)
农业(12978)
地方经济(12432)
(12132)
产业(12029)
理论(11455)
(11420)
(11144)
贸易(11132)
技术(11073)
(11021)
金融(11020)
(10802)
银行(10792)
(10677)
(10603)
(10287)
环境(10061)
机构
学院(205055)
大学(199254)
(85184)
经济(83398)
管理(77153)
研究(72263)
理学(65457)
理学院(64674)
管理学(63255)
管理学院(62870)
中国(54857)
科学(44303)
(43905)
(36601)
(36423)
研究所(32889)
中心(32539)
(32151)
(32073)
(30042)
师范(29743)
北京(28583)
财经(28424)
业大(28126)
(26428)
(26271)
经济学(25585)
(25556)
农业(24616)
师范大学(23691)
基金
项目(132051)
科学(104642)
研究(97972)
基金(93300)
(80713)
国家(80039)
科学基金(69096)
社会(62174)
社会科(59156)
社会科学(59144)
(54793)
基金项目(48909)
教育(44820)
(44663)
自然(43489)
自然科(42465)
自然科学(42460)
自然科学基金(41664)
编号(39746)
资助(39718)
(35407)
成果(31302)
重点(30057)
课题(29162)
发展(28734)
(28271)
(27774)
(27603)
创新(25928)
国家社会(25144)
期刊
(103021)
经济(103021)
研究(61878)
中国(44559)
管理(30930)
(30642)
科学(28660)
学报(27499)
教育(25753)
(25388)
大学(21476)
农业(21298)
技术(20914)
学学(20206)
(20125)
金融(20125)
业经(19436)
经济研究(17021)
财经(13489)
问题(13317)
统计(11882)
(11836)
(11418)
商业(11301)
技术经济(11146)
(11111)
科技(10120)
决策(9880)
资源(9672)
(9283)
共检索到318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慧敏  
旅游产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无边界产业,难以沿用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需要新发展观的导向。笔者认为,产业集成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径,5C模式,即创意(Creative)、融合(Convergence)、链条(Chains)、协同(Concordance)、集群(Cluster)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其核心是以旅游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为中心,通过动态集成创新,进行旅游的资源配置、旅游的产品开发、旅游的行业管理、旅游的企业组织和旅游的相关配套。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丁元竹  
均衡发展问题似乎已成为热门话题。为什么要提出均衡这个概念和均衡发展问题?因为现实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现象。如何实现未来社会发展的均衡,我的基本观点是:我们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治理模式和新的发展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籍振芳  
山西旅游产业规模小、基础薄弱,处于产业发展起步阶段,要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 三个转变 、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雪钧  李莉  
共享经济时代,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基于产业创新理论,本文从创新程度和创新范围两个维度构建共享经济下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理论模型。运用案例研究法剖析国内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阐释康养旅游产业的企业内自主式共享创新、产业内合作式共享创新、跨产业合作式共享创新、跨产业协同式共享创新四种模式的内涵特征和实现方式。最后,综合比较四种产业共享创新模式的异同,并提出选择合适创新发展模式等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小安  
从研究者自我融入与审视的视角出发,以城市旅游发展为分析接入点,对杭州旅游业发展基本脉络与特征研判后认为,杭州城市旅游未来的发展来自系列化的旅游创新,核心是三全体系的建构,即全要素旅游资源、全环节旅游产品和全领域旅游产业,但杭州开拓性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部分障碍也需要给予重点关注。以杭州为案例地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经验与问题对国内类同旅游地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家明  
我国人口众多,地理差异显著,城市化一条道路解决不了中国的人地矛盾。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二者共同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缺一不可,互包互容。如果城市地区是地理空间阳的方面,乡村地区就是地理空间中阴的一面,说明中国大地既要有城市,也要有乡村。在各种鼓吹中国城市化的声音中,恨不能铲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翁钢民  李维锦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展智慧旅游,构建旅游云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3G移动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智慧旅游提出发展新理念、创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三方面,建立了智慧旅游与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以其他国家智慧旅游建设为例,归纳总结了智慧旅游促进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构思了秦皇岛发展智慧旅游的基本架构,期望通过智慧旅游的发展,提高秦皇岛城市旅游的影响力与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淑茹  
面对我国经济高速粗放增长导致的强资源环境约束,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为指导,对陕西省"十五"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状况,在设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线性函数法进行了动态量化综合评估,得出陕西省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处于中度粗放阶段的较高级阶段,粗放程度仍然很高的结论,并提出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及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立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或哲学基础。"中国道路"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实践,而且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中的每一个发展理念都蕴含了三十多年来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中国理论的成果。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解读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下的重要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进程中,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春学  杨新铭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内部经济规律作用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带有规律性,也预示需要新的发展观指导新阶段的发展实践。新发展观不仅是"五大发展理念",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阶段指导新发展的总思路,是辩证地思考实践发展的科学方法,是对中国经济从量的追求为主转向以质的追求为主的阶段的反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政策思路。在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要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陆林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开始在全球迅速推广,影响着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在技术、信息、经济等领域广泛运用。产业融合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厉无畏  王慧敏  孙洁  
本文论述"创意旅游"这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概念,强调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造,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重塑旅游产业体系。本文探讨了创意旅游的特点,并围绕"拓展产业链"、"延伸空间链"、"秀出主题链"几个方面剖析了这种"有智增长"的新模式是如何引领旅游产业的转型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陆荣清  
贵州黔东南巴拉河旅游产业带是贵州乡村旅游的一个典型示范区。巴拉河旅游产业带的开发对黔东南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论文选取了产业带中的郎德苗寨和南花村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巴拉河旅游产业带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储昭斌  
在历经旅游产业化和旅游快速发展两轮产业提升后,旅游产业迎来了新一次产业转型升级机遇期。本文在总结出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影响,并从国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角度指出,要推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需加快向市场主导发展模式转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显春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对我国旅游产业向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在发展生态旅游业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创新的发展思路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