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1)
2023(13143)
2022(11002)
2021(10188)
2020(8411)
2019(19123)
2018(19191)
2017(37030)
2016(20309)
2015(22721)
2014(22896)
2013(22573)
2012(20263)
2011(18253)
2010(18128)
2009(16452)
2008(15914)
2007(13881)
2006(12285)
2005(10763)
作者
(58429)
(48209)
(47939)
(45856)
(30653)
(23085)
(21774)
(19008)
(18305)
(17235)
(16651)
(16140)
(15361)
(15203)
(14911)
(14654)
(14468)
(14365)
(13876)
(13688)
(12006)
(11794)
(11638)
(10924)
(10879)
(10667)
(10657)
(10657)
(9649)
(9501)
学科
(83926)
经济(83844)
管理(56509)
(53664)
(44139)
企业(44139)
方法(36307)
数学(30092)
数学方法(29773)
(23131)
中国(22210)
业经(21113)
(19250)
地方(19216)
(17379)
农业(15881)
环境(15717)
理论(14997)
产业(13946)
(13902)
技术(13450)
(12952)
贸易(12946)
(12844)
(12495)
(12176)
(11814)
(11074)
财务(11005)
财务管理(10988)
机构
大学(287467)
学院(287374)
管理(115757)
(111207)
经济(108764)
理学(100616)
理学院(99479)
管理学(97784)
管理学院(97276)
研究(96210)
中国(68804)
(62154)
科学(61623)
(48130)
(47677)
(44534)
研究所(43835)
业大(43061)
中心(42594)
(41137)
(40594)
师范(40246)
北京(39453)
财经(39444)
(35751)
(35282)
农业(34656)
(33992)
师范大学(32695)
经济学(32489)
基金
项目(200486)
科学(157630)
研究(147565)
基金(144353)
(125382)
国家(124349)
科学基金(107092)
社会(92469)
社会科(87610)
社会科学(87588)
(79127)
基金项目(77988)
自然(69439)
自然科(67692)
自然科学(67679)
自然科学基金(66440)
教育(66035)
(65965)
编号(60494)
资助(58607)
成果(48009)
重点(44586)
(44076)
(42954)
(41516)
课题(41240)
创新(38607)
科研(37842)
国家社会(37462)
项目编号(36902)
期刊
(123761)
经济(123761)
研究(82875)
中国(49985)
学报(44940)
科学(42431)
管理(41653)
(40908)
大学(33807)
(33788)
教育(32157)
学学(31615)
农业(29079)
技术(23841)
业经(21924)
(20214)
金融(20214)
经济研究(18971)
财经(18066)
图书(16468)
问题(16448)
(15471)
科技(15143)
(14793)
资源(14005)
理论(13911)
现代(13471)
技术经济(13397)
商业(12932)
(12884)
共检索到408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汉祥  赵海东  
在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外都对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十多年来代表性研究论文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国外更加注重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等具体问题研究,而且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而国内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紧跟国情和宏观政策,经历了思想启蒙到理论建构,再到深化应用的发展过程,总体上更加注重旅游产业生态化理论体系和产业政策研究,并多采用规范分析和定性研究方法。为此,今后国内应该在继续深化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强实证研究,在努力借鉴国外成果的同时充分结合国情,立足中国实际,吸收中国智慧,逐步建立起富有中国智慧的旅游产业生态化理论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琳  徐素波  
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秉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其成为实现生态系统保护、减缓贫困和促进当地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论文对2000—2021年生态旅游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结论认为:生态旅游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态旅游概念界定、当地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影响、传播社会文化和教育功能、生态旅游的社区经济模式以及生态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最后结合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进展,从建立有效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关注社会资本投入、完善市场机制以及健全法律体系等方面展望了生态旅游研究的重点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诤岚  陆均良  李云云  
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但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旅游业的环境问题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分析了旅游景区开发后带来的环境影响及其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琳  徐素波  
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秉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其成为实现生态系统保护、减缓贫困和促进当地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论文对2000—2021年生态旅游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结论认为:生态旅游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态旅游概念界定、当地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影响、传播社会文化和教育功能、生态旅游的社区经济模式以及生态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最后结合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进展,从建立有效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关注社会资本投入、完善市场机制以及健全法律体系等方面展望了生态旅游研究的重点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皮佳倩  杜靖川  
近年来旅游产业竞争力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回顾,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和模型、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芮田生  阎洪  
旅游市场细分已逐渐成为旅游市场营销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旅游市场细分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着重对聚类分析、卡方自动交互检验和自组织神经网络等三种目前比较常见且有效的市场细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为旅游市场细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璟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对旅游文学研究在研究基础、内容、方法以及应用上都有很大的拓展和深化。在查阅国内十余年来众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文学的专著和教材、内涵和发展、旅游与文学的关系和旅游文学的应用价值、研究的时空范围和学科边界、作家作品及专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提出旅游文学未来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德荣  郭晓琳  
旅游电子商务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对国内外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着重评述了当前研究的几大方面:现状与对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在旅游企业的应用、旅游网站、旅游者消费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旅游迷思研究从属于旅游符号学这一分支研究领域。旅游迷思研究主要包括了旅游营销文本的迷思分析、旅游地的地方迷思研究、旅游体验中的迷思研究,以及旅游地的表征分析。文章对既往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有助于读者了解旅游迷思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取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Geoffrey Wall  徐柯健  
1引言自古以来,政治和宗教权力中心地带就是人们的集中聚集地①。然而,自18世纪中期以来,特别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城市人口以及与之相伴的城市规模和数量得以飞速增长。尽管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及数量的增加是经济繁荣和殖民扩张的推动力,但总的来说,城市并不是最适宜居住的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菲菲   剌利青   严星雨   韩磊   何云梦   钟雪晴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抓手,系统梳理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对我们理解相关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图谱分析法,总结了国内文旅融合研究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并从文旅融合相关概念、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文旅融合动力机制、文旅融合成效评估、文旅融合影响效应6个主题梳理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文旅新业态的内容和形式、数字化技术与文旅融合、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互促机制等新兴话题逐渐走入研究者们的研究视野;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计量经济学模型、大数据分析等多元方法的应用逐渐增多;理论建构开始受到重视,产业融合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生态系统学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共生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被应用于文旅融合研究。最后,文章指出,未来该领域研究仍需结合多学科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重点关注两产业融合的基础理论体系、文旅融合综合成效评估、文旅融合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科技赋能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等关键问题,不断细化和深化研究内容和创新研究主题、视角和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白长虹  
内部品牌化是旅游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该研究基于1991—2015共100余篇内部品牌化的文献,对这一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内部品牌化的理论来源包括内部营销、服务利润链理论及品牌价值链理论。内部品牌化的内涵强调员工对品牌核心价值的吸收与内化以及对品牌及顾客表现出积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内部品牌化与公司品牌化和雇主品牌化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企业的整体品牌战略。该研究提出的内部品牌化整体模型联结了组织层面和员工层面的内部品牌化,揭示了两层面转化的机制,并将内部品牌化与外部品牌化联系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管婧婧  
饮食作为旅游体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1世纪初更是提出了以美食为核心的旅游,成为特殊兴趣旅游中的重要分支。文章对于国外美食与旅游的相关文献从"旅游中的饮食"和"美食旅游"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文献研究发现,作为旅游产品组成的饮食和美食旅游,这两个概念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相互替代、界限模糊的现象。而美食旅游概念泛化现象将导致研究过程中美食旅游者数量被人为放大,美食旅游对旅游目的地贡献被高估,真正的美食旅游者需求被忽视。文章提出要从美食在旅游过程中的中心性出发讨论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立华  付涤非  刘睿  
国际旅游研究的批判性转向浪潮引发了对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关注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主张,包括广义对称性原理、消除传统二元对立论、异质性网络、转译与权力、实践本体论立场、关系过程思维下的物质与空间等,分析介绍了2005年以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的旅游研究的进程、方法、主要研究方面及其进展,对包括物质符号学制图法、参与观察法或行动者研究法等特有方法,和旅游物质、旅游地和旅游网络三个空间尺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评介。与以经济为中心的旅游研究范式相比,基于行动者网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瑞  
"过度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的负向影响。人类旅行与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2000年前后,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或开始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发展的各种影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积极的和负面的——都在不断扩大。从总的趋势而言,当人类旅行与旅游活动人数规模、访问区域、增长速度和影响较小的时候,对旅游发展的反对声音多局限在特定地区、时段和人群,但随着旅游规模扩展与速度逐渐加快,"拥挤度"加大的情况下,反对的声音则越来越强烈,甚至开始从情绪上反对转变成社会行动。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后期,"过度旅游"开始变成一种"全球关注",关注的群体由最初的旅游目的地居民扩展到学术界、国际旅游机构、旅游业界、国家政府相关机构以及各类媒体,旅游者本身也参与其中。这一关注在2018年形成高潮,"overtourism"正式被英国《牛津英语词典》选入当年的年度词汇。于是,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过度旅游"现象,并以不同的方式确定其含义,评估其影响,探讨产生的原因和谋划应对策略与行动。尽管对"过度旅游"现象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分歧,政府、业界、社会乃至旅游者对待这一现象的态度大相径庭,但毕竟这一现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因此,了解和研究这一现象,探讨其发展趋势,应当是旅游相关学术机构的责任。本文旨在为对"过度旅游"现象的来龙去脉做一个初步的梳理,以期推进我国学术界关注这个"全球关注"现象的研究,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也许"过度旅游"在中国尚未成为严重问题,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更何况,在全球更加开放,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一个遍及全球的问题,恐怕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