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7)
- 2023(13681)
- 2022(11158)
- 2021(9915)
- 2020(8503)
- 2019(18912)
- 2018(18639)
- 2017(36456)
- 2016(20053)
- 2015(22561)
- 2014(22558)
- 2013(22442)
- 2012(20679)
- 2011(18673)
- 2010(18501)
- 2009(17350)
- 2008(17211)
- 2007(15646)
- 2006(13608)
- 2005(11945)
- 学科
- 济(91514)
- 经济(91418)
- 业(56961)
- 管理(55661)
- 企(44856)
- 企业(44856)
- 方法(43507)
- 数学(37851)
- 数学方法(37612)
- 农(25957)
- 中国(22971)
- 财(21911)
- 业经(21010)
- 地方(19130)
- 农业(17672)
- 学(17352)
- 贸(16924)
- 贸易(16922)
- 易(16406)
- 制(15065)
- 产业(14428)
- 务(13844)
- 财务(13821)
- 财务管理(13786)
- 技术(13546)
- 企业财务(13142)
- 环境(12375)
- 银(12285)
- 理论(12280)
- 银行(12230)
- 机构
- 学院(299098)
- 大学(298190)
- 济(124090)
- 经济(121724)
- 管理(114399)
- 研究(100608)
- 理学(99718)
- 理学院(98582)
- 管理学(96973)
- 管理学院(96426)
- 中国(73332)
- 科学(64126)
- 京(61632)
- 农(58443)
- 财(54827)
- 所(51602)
- 业大(48905)
- 研究所(47320)
- 农业(46458)
- 中心(46368)
- 财经(44937)
- 江(44667)
- 经(40886)
- 经济学(39035)
- 范(38718)
- 师范(38191)
- 北京(38069)
- 经济学院(35750)
- 院(35690)
- 州(35334)
- 基金
- 项目(205387)
- 科学(161303)
- 基金(150106)
- 研究(143245)
- 家(133207)
- 国家(132113)
- 科学基金(112389)
- 社会(93538)
- 社会科(88926)
- 社会科学(88900)
- 省(81514)
- 基金项目(80708)
- 自然(73712)
- 自然科(72021)
- 自然科学(71996)
- 自然科学基金(70776)
- 划(68324)
- 教育(64945)
- 资助(60998)
- 编号(55709)
- 重点(46611)
- 发(45970)
- 部(44974)
- 成果(43442)
- 创(42837)
- 创新(40106)
- 科研(39941)
- 国家社会(39299)
- 计划(39041)
- 课题(38710)
共检索到421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刚
文章通过建立全面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模型,验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旅游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产业能够对新型城镇化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旅游产业对城镇综合水平的影响高于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对于服务产业的影响低于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对环境能耗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关键词:
旅游 新型城镇化 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刚 蔡平
文章通过对全域旅游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构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指数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我国各省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域范围内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相互影响的协调关系,大部分省区协调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域旅游有利于推进城镇旅游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和城镇化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产业 城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鹏杨 许宁
文章利用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旅游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化。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旅游产业集聚不仅对本地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积极影响,而且对相邻地区新型城镇化也会形成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外开放、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能够显著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但是信息化水平、技术创新、市场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旅游产业集聚作用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是社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尚不明显。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艳 叶修群 张师贤
文章选取200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对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城镇化主要通过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来提升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率;在东部地区,城镇化不仅可以直接促进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率的提升,还可以通过促进公共服务质量、交通便利度和收入水平推动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率的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林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有利于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率的提升。
关键词:
城镇化 林业旅游资源 中介效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慧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与苏南相比,苏中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家庭经济薄弱,农村人口就业问题突出,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应以地方旅游业为拉动力,把握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镇,利用特色农业资源,重视旅游人才培养及生态建设,从经济、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苏中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红 宋颖聪
旅游城镇化是以旅游业的发展为动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旅游目的地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及城镇在空间上扩张和重构的过程。旅游城镇化包括景观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地域城镇化和社会观念城镇化等四方面的内容。旅游城镇化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内涵式旅游城镇化,包括三种类型:旅游推动城镇"质"的提升、旅游推动城镇空间结构重组、旅游推动城镇转型和功能转变;另一种是外延式旅游城镇化,也包括三种类型:旅游直接推动城市规模扩张、旅游推动农村转变为旅游城镇、旅游直接引致产生城镇或城镇景观。
关键词:
旅游 城镇 旅游城镇化 集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竞红
在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除了工矿业开发等兴起的城镇外,一般城镇都受到传统产业结构状况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资金、技术、劳动者素质、市场等方面的约束,培育能够全面支撑新型城镇持续发展的地方产业困难重重。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旅游业在民族地区较易开拓,门槛相对较低,群众参与度高,有利于民族地区自然环境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文化旅游常常成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内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连接新型城镇化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还具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广泛的社会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品质的提升关系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民族地区 新型城镇化 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春燕
旅游产业已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动力之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反作用。文章构建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湖北省京山市实际情况,对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新型城镇化 耦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上创利 李兆鑫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激发了居民的消费潜力,进而改变了居民的消费结构。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城镇化与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拉动作用;第二,收入、环境与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收入对各类型的消费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环境对消费结构升级作用影响不大,产业结构对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作用显著;第三,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环境、产业结构这三类中间渠道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但均促进居民消费。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影响消费结构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琴梅 方妮
在生态资源富集又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助推新型旅游小城镇的形成。文章在界定核心概念并进行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对其2002—2014年间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二者确实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且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采取有力措施发展这些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第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彻底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第二,引导民间资金、技术、管理等有序合理、规模适度地投入乡村生态旅游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琴梅 方妮
在生态资源富集又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助推新型旅游小城镇的形成。文章在界定核心概念并进行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对其2002—2014年间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二者确实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且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采取有力措施发展这些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第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彻底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第二,引导民间资金、技术、管理等有序合理、规模适度地投入乡村生态旅游业;第三,务必加强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监管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琴梅 方妮
在生态资源富集又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助推新型旅游小城镇的形成。文章在界定核心概念并进行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对其2002—2014年间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二者确实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且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采取有力措施发展这些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第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彻底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第二,引导民间资金、技术、管理等有序合理、规模适度地投入乡村生态旅游业;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磊 方成 毛聪玲
本文利用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线性和非线性视角,分别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假说进行了综合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假说在中国情境中真实有效,旅游业对城镇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旅游业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不仅呈现显著的非线性门槛特征,而且其强度变化与旅游业发展水平正向相关。以上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实施"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开创了多途径城镇化的有益探索。与此同时
关键词:
旅游 城镇化 线性 非线性 实证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小林 齐培潇 姜雪 杨春宇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丰富,城镇化水平整体较低且不均衡,外出农民工众多,这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型城镇化要突破"胡焕庸线"。旅游产业是具有关联性强的劳动密集型、消费导向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是我国西部地区实现就地新型城镇化的绝佳产业。文章利用2003—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32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旅游资源、资本和市场交通区位是旅游业影响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资本和市场交通区位对经济、社会文化、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人口城镇化影响作用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梅 谢镕键
互联网时代,丰富低价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推动我国居民家庭旅游消费投入快速增长,而新型城镇化趋势则进一步助推旅游消费增长。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两期数据(CGSS2016和CGSS2018)构建省级面板,深入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旅游消费的经济影响,并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剖析了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较于不使用互联网的家庭,使用互联网的家庭在旅游上的整体消费提高了2.409%;第二,从城乡异质性分析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家庭的旅游消费均具备显著促进作用,但该效果在城镇家庭中更大;第三,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作为中介变量开展逐步回归,结果证明互联网使用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可以进一步促进家庭旅游消费总量,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为65.1%,说明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发挥互联网对旅游消费推动作用的重要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